在作文中,我们可以自由地构建各种场景和情节,为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作文是我们展示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方式之一,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生实验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1
今天,我很开心,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今天,我们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用胡萝卜片造房子!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去实验室上科学课,我们一来到实验室了便看到工具栏里有一把小刀、两根胡萝卜和一包牙签。大家马上七嘴八舌了起来!有的人说:“老师邀请我们吃胡萝卜!”又有的人说:“老师为什么不每个人一个锅——生吃不太卫生!”科学老师拍了好几次手,大家才都安静下来。
上课了,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把胡萝卜切成块或片,用牙签连接起来搭楼,看谁的大楼又高又有 抗 风性能!于是,我们便开做了。
我们马上分工好,我和小刘切胡萝卜,其他人当工程师,于是,我们兴致勃勃的干了起来,胡萝卜切完了,小刘趁老师没注意,偷偷跑上去拿了一根又大又粗的胡萝卜,我们俩一人一半切了起来,结束了,我们量了一下,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 抗 风能力也很好!
这就是有趣的实验了!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2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课上,老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那么它们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实验告诉我们吧。我们先看液体。”说罢,老师拿出一只烧瓶。烧瓶是密封的,里面全是红墨水,瓶口穿着一根玻瑞管。老师把烧瓶往装了沸水的烧僧甩一放,同学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1秒,2秒,3秒……1分,2分……玻璃管里的液面纹丝不动。刚才说没热胀冷缩性质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得意地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上升了!”离烧瓶最近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烧瓶上。液面先是缓缓地上升,接着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才反应过来,发出“啊”的惊叹声。
老师从烧槽里拿出烧瓶,把烧槽里的热水换成冷水.再将烧瓶放进去。这时前排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凑过去,后排的同学也站了起来。过了两分钟,液面开始慢慢地下降。过了3分钟,液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啊,真奇妙!原来液体确实有热胀冷缩性质。可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老师又拿出一只带链子的铜球、一只铁环、一盏酒精灯。他像提灯笼一样提起铜球,向铁环中心放去,嘴里问道:“能通过吗?”“能——”同学们话音刚落,铜球已经穿过铁环。老师又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火焰上烧起来。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分钟后,老师问:“现在铜球能通过铁环吗?”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不少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老师把铜球再次向铁环中心放去,可铜球发起了“脾气”,任老师左拨右弄.铜球就是不肯穿过铁环。可是,等到老师把铜球往冷水里一饱,“哩”的一声,铜球的“脾气”顿时变成轻烟飞走了。老师手一举,它“乖乖地”穿过了铁环。
老师又拿出一只空烧瓶和一只没有充气的堆气球。他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槽中,气球慢慢地鼓起来。他拿出烧瓶后,气球又慢慢地瘪了下去。神了,真神了!
这节课真有趣。它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使我们知道人的估计有时是错的,要通过实验去寻找正确、可靠的结论。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3
上个星期的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放孔明灯。
一进课堂,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放孔明灯。”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很好奇,高兴得又是拍手又是欢呼,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孔明灯的外表是一层黄色的薄纸,里面是由许多细铁丝搭建而成的。老师先把一块叫“植物油”的`东西插到铁丝上,老师拎上面,叫一位同学帮忙拎下面,然后将“动物油”点燃。随着火越烧越旺,同学们也越来越高兴。渐渐地,原本扁扁的孔明灯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饱胀。这时,老师轻轻松开手,孔明灯先是悬在空中不动,不一会儿
就慢慢上升,这时的我突然想到,要是我能坐在孔明灯上,飞上太空环游世界,那该多好啊!当孔明灯快要升过老师头顶时,老师一把抓住孔明灯。这个情景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又一次欢呼起来。接着,老师叫同学用水熄灭孔明灯之后,又给我们重新演示了一遍。
后来,老师说:“孔明灯又叫许愿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当时诸葛亮被困围,他利用风放出了自己制作的灯笼向外求救,后人就把这种灯笼叫‘孔明灯’。其实孔明灯是依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这个原理而来的,热气球也是一样”。听了老师的解说,同学们连连赞叹:“噢,原来是这样啊!科学真得是太神奇了!”这一节科学实验课真的是太神奇、太有趣了!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4
今天,又到了我们最爱上的科学课。老师说:“我们来做一个彩虹实验。”
老师先故作神秘地发问道:“大家能把彩虹搬到教室里来吗?”“这怎么行?”“绝对不可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心里也打起了嘀咕:彩虹是在天上的,怎能搬到教室里来呢?带着许许多多的问号,实验开始了。老师先笑眯眯地拿出了一个有三面的镜子说:“这就是能让彩虹来到教室的东西,叫三棱镜。”随后,老师把三棱镜的一面对准墙壁,一面对准门外的阳光,用手不断地调节着角度:向前转转,向后转转,还是没见到彩虹。我心想:彩虹真的能出现吗?老师不会在忽悠我们吧?“快了快了!”老师说道。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住了那块雪白的墙壁,盼望着奇迹出现。“看见了,看见了!”同学们欣喜若狂地喊道。只见墙壁上出现了一条短短的小彩虹。它拥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在雪白墙壁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格外耀眼。它像一条五彩斑斓的绸带,又像一幅七彩的画作,和平日里雨后的彩虹没什么两样,简直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老师微笑着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其实原理很简单,因为三棱镜有三面,经过阳光的照射,就会将阳光折射到墙壁上,所以成了我们看到的七色彩虹。”哦,原来是这样!大家恍然大悟。
看来,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发现,就一定能揭开大自然的许多奥妙!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5
今天我和爸爸做了一个浮力小实验。我们准备了一个杯子,杯子里装了半杯水,再准备一个鸡蛋和一盒盐。
首先,我们把鸡蛋放在盛水的杯子里,这时鸡蛋是沉到水底的。然后我们把杯子里的鸡蛋取出来,在杯子里加了八勺盐,用筷子将水里的盐搅拌均匀,原来白色的水又变清了。爸爸说:“这八勺盐已经全部溶解到水中了。”这时,我们再次把鸡蛋放进杯子里,鸡蛋不再沉到水底了,它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爸爸问我:“鸡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呢?”我说:“我们在水中加了盐,水的比重就大于鸡蛋的比重了,所以鸡蛋会漂浮在水面上,这是我学《”死海“的小知识》知道的。”爸爸满意的点点头。这时爸爸又说:“我还能把水里溶解的盐变回来。”说着爸爸就把杯子里的水倒进锅里,用火加热。这时我看到水里冒出了水泡,一会儿水就蒸发完了,锅底露出一层白白的盐。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了解了物质的比重,水在加热的时候会变成水蒸气的知识。我想,世界上的事物真奇妙,我要好好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更多的奇妙现象。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6
世界千奇百怪,什么事都有,有的已有答案,有的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次,我就做了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配制“隐形墨水”。
这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很简单,只要一张纸,一支毛笔,一支蜡烛和一些糖水,糖水浓度越浓越好。我把毛笔放入调配好的糖水中浸湿,接着用它在纸上写几个字,写什么好呢?就写我的名字吧,于是,我很用力得写上了我的大名——汪敏。拿起在灯光下看,没有丝毫痕迹。下面,我点燃蜡烛,准备烘烤。这可是最难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我轻轻地拿起白纸放在离火苗两厘米左右的地方烘烤。果然,纸上用毛笔抹过的`地方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然后是一块一块的,最后整个都显现出来了,真是不可思议!可是,这小小的白糖,为什么能在纸上留下黑字呢?经过查阅我才知道原因:蔗糖是有机物,中间含有碳,氢,氧,加热之后,糖中的氢和氧以2:1的比例结合成水挥发掉,而黑色的碳仍留在了纸上,所以糖水抹过的地方就显为黑色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是什么奇事都有,真是太神奇了!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7
星期六的自然课,我已经盼望好几天了,因为这节课要做凸透镜实验,我可以在这节课亲自做实验。开开眼界。
上课了。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实验室,老师神秘地举起手中的小镜说:“这就是凸透镜,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知道凸透镜的神威。”接着,老师又讲了实验的具体要求。老师的话像火苗一样点燃了我们心中智慈的火花,一张张兴奋的脸望着老师。老师把实验用的器材发下来,每桌一套。我一看,这些器材很简单:蜡烛、白纸、火柴、凸透镜。我仔细地看着,这个小镜和妈妈械头用的小镜不一样,中间凸起边缘很薄,像是一块碧玉。噢,原来凸透镜就是这样的。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们按照实验要求做了第一个实验。小华点着蜡烛,我拿着白纸做纸屏,小刚把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白纸中间,这三样东西放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啊,奇迹出现了,在白纸上映出了火焰的倒像,那火苗也是一晃一晃的特别清晰。我赶紧把纸屏递给身旁的同学把着,抢过凸透镜移动了几下。“呀!”真有趣!凸透镜越祥近蜡烛,倒像越大,越模糊;再向纸屏那边移动,蜡烛火苗的倒像就小了,而且清晰多了。我们大家惊奇地看着,知道了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
这个实验做完了,我好奇地拿着凸透镜这照照那照照。突然,我心里一惊,着到了一个可怕的情景。原来我无意中照到一个同学的'头上,这个同学的头大了好几倍。我急忙放下凸透镜,仔细一看,没有什么变化,那个同学的头还是那么大。我又拿起凸透镜照钢笔,照自然书上的字和图,都大了许多。我心里一乐,不禁喊起来:“哎呀,凸透镜还能放大物体呀!”
这时,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到窗台那儿,指手划脚的,有的人还小声嘀咕着。我好奇地凑过去,原来,一个同学手拿着凸透镜,对准太阳,下面放普一根火柴,这时凸透镜下面一个金灿灿的小圆点照在火柴头上。过了一会儿,只听“味”的一声,火柴点着了。我们大家惊喜万分,这个实验使我们明白了凸透镜还有聚光作用。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结束了,一个一个奇迹在我眼前出现了。我想:是谁这么聪明,第一个发现了这个奇迹?他肯定爱动脑筋。我也要遇事多动脑筋,去认识和发现新的科学奥秘。
小学生实验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