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作文中,我们可以自由地构建各种场景和情节,为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生实验作文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1
有一次,我在翻《77×2个经典科学游戏》时,无意中翻到了纸杯不着火这页,我心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叫来妈妈,准备和妈妈一起试一试。接着,我和妈妈找来材料——两个纸杯和两根竹签,到厨房里做试验。
我们先把一个空纸杯放在炉灶上,再把中火打开,过了十秒钟,只见杯底慢慢变黄,之后变黑,冒烟,纸杯一下子燃烧了起来,散发出一股臭味。我赶忙让妈妈把那个纸杯弄灭扔掉。那个纸杯扔掉之后,妈妈把另一个准备好的纸杯和竹签拿出来,三下五除二的把竹签串到了纸杯的上半部分,做为把手,然后把纸杯里装半杯水。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她又神秘对我说:“这个纸杯还会燃烧起来吗?”我依旧回答:“当然会了。”妈妈对我说:“好!那我就实验给你看!”一说完,妈妈就把中火打开了,并把纸杯放在了火上。结果纸杯并没有燃烧直来,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我十分奇怪:“是不是装了水的纸杯比普通杯要耐烧呢?”我又想了想:“不对呀,而烧也不应该能烧这么久吧。”
最后,还是妈妈把秘密说破了,原来纸的着火点是100摄氏度,而水的温度不可能超过100摄氏度,所以,装了一杯水的纸杯遇火也不会燃烧。
原来,只要我们细心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2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课上,老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那么它们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实验告诉我们吧。我们先看液体。”说罢,老师拿出一只烧瓶。烧瓶是密封的,里面全是红墨水,瓶口穿着一根玻瑞管。老师把烧瓶往装了沸水的烧僧甩一放,同学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1秒,2秒,3秒……1分,2分……玻璃管里的液面纹丝不动。刚才说没热胀冷缩性质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得意地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上升了!”离烧瓶最近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烧瓶上。液面先是缓缓地上升,接着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才反应过来,发出“啊”的惊叹声。
老师从烧槽里拿出烧瓶,把烧槽里的热水换成冷水.再将烧瓶放进去。这时前排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凑过去,后排的同学也站了起来。过了两分钟,液面开始慢慢地下降。过了3分钟,液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啊,真奇妙!原来液体确实有热胀冷缩性质。可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老师又拿出一只带链子的铜球、一只铁环、一盏酒精灯。他像提灯笼一样提起铜球,向铁环中心放去,嘴里问道:“能通过吗?”“能——”同学们话音刚落,铜球已经穿过铁环。老师又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火焰上烧起来。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分钟后,老师问:“现在铜球能通过铁环吗?”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不少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老师把铜球再次向铁环中心放去,可铜球发起了“脾气”,任老师左拨右弄.铜球就是不肯穿过铁环。可是,等到老师把铜球往冷水里一饱,“哩”的一声,铜球的“脾气”顿时变成轻烟飞走了。老师手一举,它“乖乖地”穿过了铁环。
老师又拿出一只空烧瓶和一只没有充气的堆气球。他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槽中,气球慢慢地鼓起来。他拿出烧瓶后,气球又慢慢地瘪了下去。神了,真神了!
这节课真有趣。它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使我们知道人的估计有时是错的,要通过实验去寻找正确、可靠的结论。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3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我能自己操作的60个科学实验》。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了这本书,有介绍“变色的魔术”的,有“塑料小猪”的,有“复原铜币”的,还有“喷气船”等等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调节冰点”这个实验,因为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只要两块冰,再准备一点盐就够了,当我看到这个实验标题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叫调节冰点?我带着这个问题就开始做实验了。
首先,我按照实验要求,准备了一个冰盒、两张餐巾纸和盐。然后我在冰盒里装满水,再把冰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等了60分钟,冰盒里的水结成了冰,接着我拿了2张餐巾纸放在桌上,取出2块大小不同的冰决放在纸上,最后我再把较大的冰块撒上盐,心里想肯定是小的先融化,因为这块比较大嘛。等了大约10分钟,奇迹出现了,那个大冰块先融化了,而那块小的没什么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冰块底下的餐巾纸又湿又皱,水越来越多,而小冰块融化的很慢。这是为什么呢?我去问妈妈才知道,因为盐水的凝固点很低,所以会加速冰的融化。
动手做实验真有趣!以后我要自己动手,多做点有趣的实验。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4
自然界里有许多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事物,我很想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它们的奥妙。
那天,我在练毛笔字的时候想:写在纸上的字,能不能让它们来去自如呢?这样就环保了。于是,我开始了探索……
我先自制墨水,用的是面粉和水。我在盘子里加一些面粉,再加入水,用汤匙搅成稀薄的糊状,这样“面粉”墨水就制成了。接下来,我用棉签蘸上一点面粉墨水,在纸巾上写了“妈妈我爱你”几个字,晾干以后,字迹消失了。我又取一根棉签,蘸上碘酒,轻轻擦拭刚才写字的地方,字迹便渐渐地清晰了。我兴奋极了,连忙叫妈妈过来说:“妈妈,妈妈,你看原来没有的字迹出现了!”妈妈笑着点点头,鼓励我接着做下去。
过了一会儿,我又把柠檬汁滴在那几个字上,字迹又渐渐变得模糊了。我欢呼雀跃,实验终于成功了!妈妈走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真棒!许多事情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不断探索。”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但是我仍然没有解决心中的那个疑问: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于是我到电脑上去查找答案。原来在这个实验中,碘酒溶液中的碘离子和面粉中的淀粉发生反应,变成了深色的碘,所以用碘酒擦拭后,面粉墨水写的字就显形了。而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与碘也会发生反应,变成一种无色的化合物,所以,把柠檬汁滴在写字的部位上后,字迹又不见了。
啊,亲自动手实验,消除心中的疑问,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这真是件快乐的事!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5
星期天上午没事可干,我突然想起了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小实验,就决定自己亲自试一下。
我先找出一个大的广口瓶,向里面倒水倒得满满的。又从我的小猪里找来了两个五分硬币,我把五分的硬币小心的放在杯子的边缘,在一点一点的向水面上推······
出乎我意料的的是硬币居然像一叶小舟一样漂浮在了水面上,太神奇了。我又把另一枚五分的硬币放在水面上,却依然没有沉下去。我又一次放了一分·二分的硬币······浮在水面上的硬币像玩碰碰车似的有趣极了。
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水是有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是可以互相吸引的,这叫做水的表面张力,就像一层膜一样,但是只能托起轻薄的东西。
生活中的科学真是无处不在,但是只有你认真地去观察才会发现。
小学生实验作文篇6
一年级到四年级,科学一直是我喜欢的学科。科学课上我做过的实验数不胜数,但在这无数的实验中,唯独一次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前不久刚做过的硬币实验。
那天下午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是不是把硬币投入水中的实验?”一个同学未卜先知。“没错!你们身边谁有硬币?”“我!我!我有!”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纷纷“上交”了自己的硬币。
实验开始了,老师向满满的水杯中投硬币了,我挤在前面,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硬币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错!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谁还有硬币?”老师又在同学身上“搜”出六枚硬币,小心翼翼地把他们一个个放入水中,最后一枚硬币“扑通”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同学们随即把老师团团围住,询问这是什么原因,老师却买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我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次实验,让我们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
小学生实验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