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演讲稿,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和冗长的陈述,演讲稿是逻辑思维的艺术舞台,演讲者在此挥洒智慧之光,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红领巾讲解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1
尊敬的领导、教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讲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那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有个村庄叫“鬼不灵”。村上有个孩子叫张嘎,他一心想当八路,想缴一把真枪,有一位在他家养伤的八路老钟还特地为嘎子削了一把木头枪。
张嘎仅有一个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可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
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可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必须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并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梦想——像老钟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中秋前夕,我们部队的大批药品要在指定时间走过白洋淀。有个日本鬼子叫龟田,他企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_细石磊将区队八路的药品一网打尽,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并一举歼灭这伙小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嘎子还真缴获了一把真枪。
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着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
同学们,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从嘎子身上,反映出了他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同样能够把他的精神运用于此刻的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挑战,不怕挫折。
同学们,在战争年代,小小年纪的嘎子就不怕牺牲,打鬼子。而我们此刻处在和平年代,更应当好好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2
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___,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多谢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成的群团组织,是广大爱国青年的聚集地,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在时光巨轮不断地碾压前进之下,一百年的光阴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在为了祖国和人民美好未来的建设之中,一百年的力量凝聚在发展的前景里耀耀生辉光芒万丈!
一百年,这是一个世纪的轮转。时光改变不了我们广大青年组成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团的拳拳爱国之心;时光无法让我们中国热血青年铭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怀被淡忘!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国经历过诸多苦难挫折,但所有的苦难与挫折从来不曾有一刻使我们真正的倒下!在一次次的苦难之中,我们的党、我们人民的英雄总是无所畏惧地冲锋在苦难的前沿,化身为巨人的身躯,将我们千千万万人护在他的臂弯里,为我们挡下了伤害,更为我们撑起了赖以生存的祖国的天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是我国人民英雄的产房。
百年间,我们未曾有片刻遗忘建设与发扬祖国的使命,在众多先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我们的民族更加自信。这无数人的付出换来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的忠诚与赤子之心。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相信我们青年团的广大青年一定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强大!青年团建团百年快乐!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4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第一百个年头,也是我加入中国共青团的第六年。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3年前,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的学生们在北京街头高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百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奋勇当先、保家卫国,我也因此在初中时就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希望“五四”的'火炬能在我们这些新一代青年人的手中不断传递下去。
我仍清晰地记得当我第一次将梦想许久的团徽戴在胸前,将那本沉甸甸的团员证捧在手心时,心中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将共青团带给我的积极影响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的父亲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万里公益的一份子,他从小就教导我要做一个善良的、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人。深受他的影响,我对公益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敬意。从初一开始,我就加入了学校的志愿服务队,学校组织的每一次的志愿活动我基本都不会落下。不论是最不起眼的清扫街道还是治愈人心的福利院之旅,都在我的心里种下了服务社会、积极奉献的种子。到了大学,我也如愿加入了校青协社会服务部的大家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挥洒青春热血、服务奉献社会,在志愿服务中我也收获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成就感。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银亭社区手工小课堂的活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社区义务教小朋友做手工。我们不仅教他们如何完成手工作品,还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以轻松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小朋友们。活动的最后,看到小朋友们纷纷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用废旧矿泉水瓶亲手制作的可爱的笔筒,听着他们抒发着“原来垃圾真的能变宝藏”的肺腑之言,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也明白了这些活动的意义。
我很庆幸也很感激在六年前加入了温暖的共青团,共同见证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现在的我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每周定时观看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学习关于共青团历史的故事的同时,我也在期盼着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新的身份继续为社会、为祖国奉献我的青春。共青团的故事在继续,我和共青团的故事也在继续。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5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翻开崭新的课本,一次次捧读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故事时;当我们坐在屋檐下,一次次聆听祖辈们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昔时,我的小脑袋里总会浮现一个又一个疑问:什么是红色基因?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跑去问我的爷爷。爷爷是个老解放军,他告诉我,在我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红色的地方——鄞江镇建岙村。在爷爷的提醒下,我便开始寻找红色的足迹。沿着弯弯的建岙溪,我一路向前。在溪边一处高塘上,三间两层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屋有些破败。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树木,看似瘦削,却高耸入云。屋檐下,一块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旧址。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恰如北方的四合院。正对大门的远处,竖着一根旗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在绿色的背景下,那一抹红色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我深深地被这一抹红色勾住,久久凝望注目。
不知是谁提醒了我,才踏进一旁的陈列馆。哇!一件件历经磨难的农具与武器,一幅幅血与肉的黑白图片,极具感染和震撼,它们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是怎样施行着他们的暴行。
听当地的奶奶讲,这是一段不得不说的历史: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罗白桦两位领导来到建岙设立地委机关,他们先在建岙小学住了几天,后在建岙小溪边租了三间房子居住,指导整个四明地区的斗争,年底转移至姚南。
于是,故事也就此展开:积极送子参军、接力护送伤员、开展“二五减租”搞生产自救……言语间,奶奶眼带泪花,却满是骄傲。
在那个战争年代,建岙人用生命保护着县委和干部,成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青山埋忠骨,青史留美名”。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努力学习,就算得了奖也不要骄傲,俗话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而且我们也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并且还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我们也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很遥远,但是,我们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让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做时代新人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6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传承红色基因。
1927年10月,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道路。他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政策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它的开辟也象征了光明。以瑞金为首的革命根据地的顺利开辟,也让我了解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让我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毛泽东在1934年的遵义会议中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正是由于这次会议的召开,红军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试想没有这次会议的召开,我们也不可能拥有如今的和谐社会吧!
正是林则徐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也许才有了虎门销烟的胜利。各个民族构成了国家这个整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要想带领人民把国家领向富强,人民对国家领导人的信任极为重要,而领导人也需要责任意识。
正如县委书记焦裕禄所说“饿死人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让老百姓吃饱错不到哪里去,天大的事我承担。”中国共产党是为了让人民的过得更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由此可见,他对中国共产党认识极深,他的责任心也让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心极为重要,对于天下的兴盛和灭亡,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孔繁森主动报名青藏工作,曾经为了治疗居民的大骨节病,到近五千米的山顶去取水样,这何尝不是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红色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中学生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我们一点一点积累,认真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争取将来成为祖国的人才,就能真正地让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血液中。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篇7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从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
对于共产党而言,红色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是忠诚,爱国爱党,矢志不渝;红色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让青春之树永柱,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国家是小家的寄托,国家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无知的寄托,国家是精神家园的寄托。所以履行爱国的义务是我们对祖国母亲报答的最佳方式。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从小喊到大的口号,我们的身边就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传承红色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森,从吴运铎到丁晓兵,从蒋汉声到白洁……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动天地,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了对真理和信仰的追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能够通过视觉,看到一种血脉相连的红色基因。
可是,在我们的队伍中,还有那么一些人,不再追求远大的理想,不在崇尚纯洁的灵魂,不在信仰高尚的品德,不再讲国家大义、诚实守信,一心盯着自身利益,不惜以身犯法、以权谋私。他们是阻碍红色基因继续传递的一小部分人。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色传统的退化,红色基因的变异,必将导致信仰的偏离,精神的颓废,人格的矮化。这些人为组织的信仰和纪律所不容,必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的火焰的传递。在这伟大的变革时代,那些血与火、与你我他相连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红领巾讲解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