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创意,使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撰写教案,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看书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看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书有封面、封底及页码,封面上有书的名字。
2、尝试一页一页地翻看书,学会正确地翻阅图书。
3、能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对阅读活动有兴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本图书,视频
活动过程:
1、幼儿人手一本书,自由翻看,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看书情况。
2、幼儿观察图书,认识书的'封面、封底和书名。
你刚才看的什么书?你喜欢看书吗?
书的最前面叫什么,书的最后面叫什么?
你是怎么看书的?应该先看哪里,再看哪里?
老师示范正确地看书方法
老师示范正确地翻书方法:捏住书角一页页翻
看书时要从左到右看
3、组织幼儿讨论:书有什么用?
4、看视频.
提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小结看书的正确姿势及方法。
教育幼儿爱护图书。不撕图书,不咬图书,不抢图书。
5、幼儿自由阅读图书,老师指导。
6、整理图书。
看书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在日常区角活动“阅读天地”中我发现,“借书者”和“小管理员”在寻找图书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混乱。“管理员,我要第三本”“哪个第三本?”“这边,这边……不对,那边,还是不对一本书管理员需要找半天。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排队、找座位、借书、还书、游戏等活动激发孩子对数的认识和对书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在游戏中探索、合作,感受成功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重点难点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去过图书馆,对图书馆有一定的了解物质材料准备:椅子2排(各10把)、整齐的放在书架上的图书若干、图书管理员挂牌2个、箭头4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排队入场,从前、后不同方位,感知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到图书馆看书。排好队伍,要出发了!音乐起。引导幼儿从队伍的前、后不同方位,感知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你们的队伍真整齐呀!”提问:你是排在第几呢?你是怎么数的?谁跟他数的不一样?
2.请3名幼儿讲述自己数的方法。小结:从前往后,谁在第几位,从后往前,谁在第几位。
二、自由探索:创设“图书馆”的情境,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找座位和借书,从左右不同方位继续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图书管到了,在图书馆看书要注意什么呢?”讲解图书馆规则:在图书馆借书时要排好队,看书时要保持安静。
1.通过找座位,从左右不同方位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一会儿,小朋友要先到图书馆里找一个椅子坐下,找椅子的时候要看一看,你的椅子是排在第几位?”幼儿找椅子坐下。提问:你的椅子排在第几位?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咱们可以用这个箭头来表示(出示箭头→)。谁和他数的不一样?你是怎么数的?(从右往左数)出示箭头→。
小结:从左往右数,谁排第几位。从右往左数谁排第几位。
2.通过借书,从左右不同方位继续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请两名幼儿扮演图书管理员,其他幼儿扮演借书者,进行“图书馆借书”活动。提问:借书的时候要怎么借?教师给幼儿提出要求:“图书馆的书,都是放在固定位置,这样便于人们借阅。请小朋友选书的时候要看好,你选的书排在第几格?然后告诉图书管理员,让他帮你取书。”幼儿借书教师巡回指导。提问:你借的书排在第几格?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你的书排在第几格?请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从右往左数,你的书排在第几格?请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小结:从左往右数,这本书在第几格,从右往左数,这本书在第几格。
3.幼儿看书。(音乐)“你们说的真棒呀。现在请大家来安安静静的看书吧!”幼儿看书3分钟。
三、幼儿合作还书,引导幼儿从上下不同方位感知图书的位置。
1.提问:除了左右数外,还有其他方法吗?教师箭头提示↓(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数,这本书在第几格?从下往上数,这本书在第几格?
小结:从上往下数,这本书在第几格。从下往上数↑,这本书在第几格。
2、请两名幼儿结伴,互相还书。“还书的时间到了。请你们都来当图书管理员,帮你的好朋友还书。”请小朋友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从上数和从下数自己的书分别在什么位置,将书还上“书都还上了,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放的位置对不对。”提问:你帮忙还得书是在什么位置?
小结:你们做的太棒了,都将书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四、活动延伸:互动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游戏。一名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书的位置,如“第5排,第6本”,另一名幼儿根据描述快速报出书名如《调皮的猴子》。几次之后互换角色,游戏继续。
活动反思:
这次学习序数1-10,我首先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图书馆的游戏情景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当他们从不同的书架格子里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就请幼儿根据格子的序列特征猜一猜他们是从第几个格子里借到的图书,而从不同方向数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当大家发生争论时我就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看书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看书,能找到书的名字,会逐页翻书。
2、知道书中有好听的故事,能根据画面内容尝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书:立体书、布制书、塑料书、荧光书,以及能发出声音的书、能做成玩具的书、带香味的书等。
2、《方方的手帕》幼儿学习资源③30~32页、语言cd、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喜欢看书,能找到书的名字,会逐页翻书。
难点:能根据画面能容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通过讲故事《方方的手帕》,引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1)播放《方方的手帕》语言cd,教师为幼儿讲故事,当讲到“多漂亮的裙子”时,告诉幼儿小乌龟也来买手帕了,想知道它用手帕做什么了吗?(留悬念,引发幼儿看书兴趣。)
(2)请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③第30~32页中找找看,知道有趣的故事藏在书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幼儿学习资源③第30~32页寻找答案,试着讲讲故事《方方的手帕》。
(1)寻找《方方的手帕》答案。
(2)幼儿试着讲一讲故事。
3、鼓励幼儿观赏、翻阅各种各样的`书。
(1)看看说说,了解各种各样有趣的书。
(2)知道每本书都有名字,找找书的名字在哪里。
(3)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布置、整理阅读角,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阅读角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看书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一页一页地翻看书,学会正确地翻阅图书。
2、知道书中有好听的故事,能根据画面内容尝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3、能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对阅读活动有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喜欢看书,能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会逐页翻书。
2、难点:能根据画面能尝试着猜想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出示"手帕")咦?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对,这是一块手帕。那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手帕做什么呢?
小结:手帕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为我们做好多事情,擦手、擦汗、擦脸、擦鼻涕、、、
二、欣赏故事《方方的手帕》,引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师: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手帕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方方的手帕》。
(1)教师为幼儿讲故事《方方的手帕》,当讲到"小刺猬买了块手帕,挂在窗户上,当作窗帘"时,告诉幼儿小青蛙、小兔子、小乌龟也来买手帕了,想知道它们用手帕做了什么吗?
(2)故事结束后,鼓励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ppt1)师:小动物们非常聪明,用手帕做成很多的物品(小老鼠用手帕做成桌布、小松鼠用手帕做成床单、小刺猬用手帕做成窗帘、小青蛙用手帕做成小帽子、小兔子用手帕做成裙子、小乌龟用手帕做成毛巾)。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更聪明啊,请你告诉我,你想用方方的手帕做什么呢?
二、拓展经验,了解各种各样有趣的书。
(出示ppt2-8及相关视频)教师向幼儿分享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书:布制书、立体书、塑料书、荧光书,以及能发出声音的书、能做成玩具的书、带香味的书等。
三、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ppt9)让幼儿观察所示图片上的.小朋友。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小结: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看书姿势(眼离书一尺距,腰要直背要挺,站如松坐如钟,身要端姿要正)。我们不可以趴着看书,不可以乘坐车的时候看书,也不可以躺着看书。
活动反思:
图书是幼儿的好朋友,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图书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却时常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非常必要。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通过操作法、谈话法突破。
在小图书来班做客的情境中,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进而寻找正确的看书方法,让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找到方法,并在再次少投放图书的情境中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遇到简单问题怎样做。延伸活动在区域中修补图书,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随时指导幼儿的看书方法和看书姿势。
看书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修补破损的图书。
2.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产生爱护图书的意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尝试修补破损的图书。
难点: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班级图书角破损的图书。
2.胶水、双面胶、剪刀、透明胶、订书机、彩笔、白纸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图书“生病”了。
(1)教师提问:图书角里的图书怎么不见了?(原来它们生病了)
(2)教师:图书怎么会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出示破损的图书,请幼儿观察。
(4)幼儿自由讨论。
2.为图书“治病”。
(1)教师: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我们一起为图书治病。
(2)教师出示胶水、双面胶、剪刀、透明胶、订书机、彩笔、白纸等,让幼儿熟悉修补材料,了解使用方法。
(3)请幼儿根据图书破损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补的方法。
(4)师幼共同修补图书。
3.图书“笑”了。
(1)展示修补好的图书,请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互相参观评价,并说说怎样爱护图书。
(2)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请个别幼儿示范取书、看书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待书的方法对不对?
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取书时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避免图书撕坏;看书时将书铺平放在桌上或双腿上,翻书时动作也要轻,不要将书页弄皱或留下折痕,也不要将书或书页卷成筒状;放书时将书轻轻合上,轻轻放在书架。这样图书就不会生病了,就会笑了。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取、看、放书。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修补家中破损的图书。
2.鼓励幼儿在阅读区阅读图书时,养成整齐摆放、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进行这一节教育活动,孩子们都知道图书是用纸做的,易皱、易湿、易坏,所以他们更加的知道爱惜自己的书和幼儿园的书,并产生了爱惜图书情感,在我们的区角中也都投放了各种修补图书的材料,孩子们也都知道书破了自己进行修补。
看书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倾听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