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学书的读后感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将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记录下来,可以及时写份读后感,完成一篇读后感有助于深化小伙伴们对名著内容的分析,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科学书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8篇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1

假期里,我读了《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有古代科学家、近代科学家。

这本书里我喜欢很多故事,最喜欢的故事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毕昇小事有家里很穷,上不了学,他就在学堂外面听老师上课,到书坊雕刻厂看匠人刻雕版。15岁时能写一手好字,他父亲把他送到书坊当学徒,毕昇在长期的雕刻实践中认识到需要更简便的方法。有一天,他受到启发,一本书中很多重复的,如果可以拼凑起来就更好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赞同。于是,毕昇就开始认真地雕刻起字来,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常用的3000多个字刻好。他的实验成功了,可是后来这些字越来越模糊了,毕昇听说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有很硬的胶泥,于是他又开始重新雕刻实验,最后他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竺可桢也是了不起的科学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中国建立了测雨量的气象站和测量天气预报的方法。

还有很多科学家,他们大多都是从贫困中出来的。他们在取得成功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医学家,在条件那么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取得世界上的先进,真了不起。现在的科学家一般都有国外求学的经历,一是说明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好,还有就是他们学了比较先进的知识。读了这么多科学家的故事,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国古代的科学那么先进,而到后来却那么落后呢?我要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2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丰富有趣的科学书籍,它给了我许多的收获和体会,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丰富!不仅有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知识介绍,还有神奇的动物故事。有主人公“嘟嘟”和它的伙伴以及教授的神奇之旅,情节生动有趣;还有用漫画幽默地展现生活中的小实验,以及实验科学原理的讲解,会让读者轻轻松松学到知识。正由于她的丰富有趣,读者都喜欢遨游其中,受益匪浅!

每每我读到书里做小实验的漫画时,都有着做实验的冲动。有一次我根据书中的介绍还真做成了一个喷雾器。首先,把一根吸管折出一个直角,在那个直角上横着剪一下,记住不要剪断,要剪出一个小口子。在一个纸杯上倒一些自来水,不要超过小口,最好在小口下面,然后将吸管的一头放进去,对着吸管的另一头向玻璃吹,啊!还真的有雾了呢?结合书中说明我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才知道原理是这样的:空气从小口迅速流出,小口附近的压强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液体就沿小口下边的吸管升上来,从吸管的上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她里面还介绍一些有毒的植物,都带有图片说明,让人看后一目了然。生活中,我经常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一些植物,加以对照,探寻有毒的植物,总是无功而返,这才松了口气。我最喜欢看的还是一些动物的生活,以及宇宙中的奥秘。那些动物的生活就像探险一样,有时惊险,有时平淡,还有时令人感到伤心,如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许多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还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快乐!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3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子孙,原来的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可如今,人类却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可如今却面临重重危机。“救救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心声。

我为周围环境恶化而心痛,我想: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如果不懂得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了解环境,那么我们就自己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老天将对我们的行为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从爱护环境做起,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

据报道,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这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一步步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一步步占据着家园。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人类的健康、制约经济,控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向大家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努力争做环保小卫士,地球将会成为美好的生物圈。”

未来的天空是碧蓝的,水是清澈透明的,绿树成荫,绿意浓浓,鲜花遍地,生机勃勃,人类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真正检验我们的环保意识不只是嘴上说说,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即使我们是青少年,还不能做一些大事,但能做好小事就是不平凡的。我坚信我身边的人都有环保意识,都有责任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大自然会给我们最真诚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里沉睡,在草原上引吭高歌,在蓝天下成长,在源泉中沐浴……

如果真到了无法挽救的那一天,一切的一切将化为乌有,你不必苦苦学习,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你不必去追求理想,国家更不必去搞民生创和谐……这一切都建立在环保的基础上,没有美好的环境,何谈世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环境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最后呼吁大家:“争做环保小卫士,幸福生活你我他!”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4

我读了一本叫《我们爱科学》的杂志。读了它,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开阔了眼界并且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向我们青少年介绍关于科学的杂志,它一共分成了十二个板块,有的版块专门介绍海洋生物的趣事、奇事,让我们对大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扩大了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有的板块是专门讨论工业、农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那些方便又带来那些的不好;电影欣赏板块使我大开了眼界,里面有许多精彩绝伦的电影;植物板块告诉我们大多数植物的作用,让我们懂得了保护它们,并且了解了它们的重要性;最最有趣的板块就是科学小实验,里面的实验虽然步骤很少、很简单,却教会了我们制作彩虹制造器、空气制造器……让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科学“奇迹”,让我们领悟到了科学的奥秘……。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20xx年6月中的第二板块《离奇动物谋杀案》,讲的是自从20xx年新年起,人们发现有些地方出现大批大批的鱼、梭子蟹与海鸟纷纷死亡,看着那一件又一件死亡报告,人们议论纷纷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类会不会也灭亡,专家们深入调查研究原因,却发现罪魁祸首是人类污染造成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现在我们的科技虽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那些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和工厂大量排泄浓烟和污水,导致空气、河水被污染让更多生命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多么可怕的呀!如果失去了它们,我们人类还能存活多久,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大家都应该学会并做到爱护环境,保护家园,减少废气和污水的排放,让那些生命不再消失,这样,在保护它们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5

今天班主任宋老师刚把新到的《科学大众》杂志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过来读了起来。这是20xx年第六期刊,上面的内容可丰富了,有讲沙漠知识的,有讲太空知识的,有讲植物生长秘密的……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沙漠大冒险》,这一块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里面讲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沙漠成因有多样,各种类型的沙漠,沙漠中的植物,沙漠中的动物等等。让我最震惊的是《令人担忧的沙漠化》这个小短文,旁边还配有一幅图片,里面说:沙漠化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环境的变化过程。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占整个陆地面积的41%。如果这些地区的沙漠化进一步加剧,食物供给和石油等能源供给将变得不稳定,会引起严重的世界问题。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这学期刚学过的一篇课文——《云雀的心愿》,文中讲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土地沙漠化,使黄沙漫天飞舞,使河流泛滥成灾……好可怕呀!

所以,我希望人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不但不能随便砍伐树木,还要植树造林。可喜的

是许多人已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不但在干旱地区种植花草树木,甚至还把沙漠地区变成了美

丽的家园。不信的话,请读一读《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吧。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6

看了《科学的价值》后,忽然有种想法,科学家都是自私的。首先,科学家们对自己研究出来的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进行约束,因而他们常常是灾难的源头,但他们却依旧乐此不彼的去研究。再者,科学家研究理论的动力往往是依据个人的兴趣,因此其成果是有用还是无用都无所谓,拿到经费就ok。而这显然是没什么道理,顶多自我娱乐娱乐,那就自娱一下吧。

对于第一条,科学所造成的各种灾难都是众所周知的,而其中最大恶或许是对自然的破坏。战争虽然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人类文明只是地球自然环境的一环而已。倘若真如霍金所言,人类把自然灭亡掉了,那人类文明又有何意义?所以,可以把“反人类罪”加之于科学家头上。也许有科学家辩护说科学也可以解决自然问题,比如说什么人工降雨什么的,但他也太草率了,谁说人工降雨就不可以用来当军事武器?又有谁敢保证人工降雨不会破坏自然?也许自然的意志正准备自我调节一下,结果被科学给打断了。在1966年,美军共出动飞机2.6万架次,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向云层里倾泻了成吨的碘化银,实施大规模人工降雨,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同样,在1974年9月,“法夫飓风”的气旋突然转向洪都拉斯。暴雨和时速超过177公里的飓风横扫大地,造成1.1万洪都拉斯人丧生,60万人无家可归。而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罪证。也许,当你在抱怨天气炎热干旱抑或是寒冷难耐的时候,在某个地方的某个秘密实验室里,一些秘密的人物正在偷偷的笑。这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自然,包括你和我,都正在被科学家谋杀!此时,就又会有人跳出来大喊,说科学家都是无辜的,他们的初始动力都只是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这是归于第二条要论述的。总之是,科学家们没有看管好自己的理论,让terrorist利用了,然后谋害自然、人类,那他们就因该以同等罪名对待。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7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一个现象、一些变化、一个季节,它们都包含着科学知识。秋天,就是一个充满着科学的季节。

你听过秋天里演奏的昆虫音乐会吗?你知道泥土会呼吸吗?你见过果实会旅行吗?如果你不知道,就让《四季里的科学—秋天》来告诉你答案。

秋天的昆虫音乐会主角有鸣蝉、蟋蟀、蝈蝈……鸣蝉的发音器官是它的鸣肌,鸣肌位于鸣蝉的上腭。当它发音时,鸣肌会产生震动发出清脆的叫声,是当之无愧的“男高音”。蝈蝈的发音器官位于翅膀上,通过刮片和摩擦脉的摩擦发出声音,并经过发音镜放大变得响亮。蟋蟀不但会发出“归嘟归嘟”的叫声,还长了一对位置奇特的耳朵—长在前腿关节上。

在我们的眼中一块泥土很不起眼,可在他的背后却有很多的科学道理。我们说泥土会呼吸、泥土要吃饭是因为泥土里面有很多生物需要呼吸和吃饭。你知道泥土的构成吗?它是由25%的空气、25%的水、45%的矿物质和5%的有机物。所以聪明的农民伯伯会常常给庄稼松土、浇水、施肥以保证泥土的“生命”。挖一锹泥土,里面有数量惊人的微生物和小动物。泥土里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落叶、枯树和小草,使泥土有充分的养料;泥土里的小动物不停地穿梭、进食、排泄、翻土使泥土变得松软透气。他们是地下的农夫。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上演着果实和种子的聚会。小小的果实种子里隐藏着大大的科学,他们是聪明的“旅行家”,用各自的方法到四面八方去安家。有乘风飞行的,有带着刺或者黏黏的跟着动物走的,有躲在鸟儿肚子里跟着鸟儿走的、有的随着果实的绽放蹦到远处的……这些果实会在地下沉睡,等到第二年春天发芽成长。

无论是昆虫音乐会、会呼吸的泥土、会旅行的果实都有科学的道理。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用心寻找无处不在的科学。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篇8

前几天,我阅读了《我们爱科学》期刊,征文投稿作文。这书真是包罗万象,引人入迷。其中,有一些益智类的题目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益智题目:“到底损失多少钱”

原题是:一个人来到商店,要买一件商品。商品的进价是18元,标价是21元。那个人掏出100元的钞票要买这件商品,可店主手头没零钱,只好拿着100元大钞到邻居家换零钱,回来找给这个人79元。却没想到,邻居后来发现那张100元钞票是假钞,告诉了店主。店主只好还给邻居100元真钞。问题是:店主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我的答案是97元,妈妈的答案是197元,爸爸认同我的答案,可是妈妈坚持自己的观点,小学五年级作文《征文投稿作文》。没办法,只好上网查标准答案。结果网上的答案竟然五花八门。无奈,只能来一次情景演练。爸爸当店主,拥有100元真币(后来还给邻居的那张)和进价为18元的商品;妈妈当邻居,拥有100元零钱;我当顾客,拥有100元假钞。买卖开始了,我把100元假币给爸爸,爸爸拿着跟妈妈换了100元零钱,然后给了我79元和商品。妈妈将100元假币还给了爸爸,取回了100元真币。现在,爸爸手里只剩下了21元零钱和100元假币,而他最初有100元真币和进价为18元的商品。所以,公式是:100 18-21=97元。

妈妈为什么算错了呢?原来,她的算法是给顾客的79元 给顾客的商品18元 给邻居的100元=197元。其实,给邻居的100元不能算上,因为当初跟邻居换零钱时,拿100元假币换了100元真币,其实等于没出钱,所以公式里不能加上100元。

通过思考,我们还发现其实算法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真是“科学真奇妙,去伪又存真”!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女孩书的读后感模板8篇

关于书的读后感最新8篇

书的概括和读后感8篇

书的作文读后感8篇

写故事书的读后感8篇

米小圈书的读后感8篇

小兵张嘎书的读后感8篇

童年书的读后感500字作文8篇

读了阅读书的读后感通用8篇

论语书的读后感8篇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