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探讨作品中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等各种情感,读后感的写作需要有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真有料读后感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1
拿起《简爱》,翻开扉页,我便看见了一副黑白的素描画,画上的姑娘并不十分漂亮,但她长着一双黑色得深邃的眼睛,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简爱小姐。
我盯着这幅画看了很久,透过简爱那双深邃的眼睛,我看见了她的童年。失去双亲的简爱饱受着舅母的虐待,而她正用她的'眼睛瞪着里德太太说:“如果舅舅还活着,他绝不会允许你这样对待我的 ……”真是个倔强的姑娘,这时,她的眼光里一定充满了对舅母得不屑与怨恨。透过这双眼睛,我又看见了一个金发姑娘是海伦,她已经奄奄一息,手边的那本小说还翻在那一页。在管事和校长的漠视下,海伦静静地去了,简爱肿胀着双眼紧紧抓着她的说,这时这双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充满了对好朋友的不舍,充满了对困难的坚毅。
透过这双眼睛,我又看见了罗切斯特先生,他已经被前妻折磨得双目失明,简爱却对他不离不弃,耐心地照料着他,这时这双眼睛里充满了对爱人的深情,充满了温柔的哎,简爱已经成长为一个女人,这是一双妻子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还看见了年迈的里德太太,她躺在病榻上苟延残喘,简爱看着她,这时这双眼睛中已不再有恨,一切也已经淡然。在这薄薄的一本书中,我读出一个女子的眼神在升华。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2
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可他们却没有去吃,不肯降头低下若干天后,一只羊壮烈的倒毙,宁死也不吃。是这草太昂贵?这不该是他们吃的!
明子和黑罐,跟着他们的师傅三和尚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明子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窘迫,一天三顿总是喝稀粥,所以才不得不跟着三和尚出来闯荡,三和尚是一位木匠,一位远近闻名的木匠,他们就跟着三和尚活了,并在异地生活……
那一天,明子遇到了紫薇,她双腿残疾,因此,她渴望能上学,渴望能行走。紫薇知道她的双腿不能再行走了,但明子一直坚信紫薇一等会好起来的。也正是明子的坚信下,紫薇的腿如愿以偿的可以行走了!
三和尚他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竟然产生了让明子和黑罐去偷工地上的木材!道德高尚的明子拒绝了,但黑罐在三和尚的压力下,竟然真的去偷了木材!但不幸的是,他被保安捉住了,本来三和尚应该和保安说清楚的,但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反而还装模作样的骂了黑罐,还踢了黑罐一脚。此时此刻,我也多么想能踢三和尚一脚啊!他是罪恶的创造者,是金钱迷了他,促使他心中燃了不劳而获的贪念,渐渐的,想得到金钱的欲望越来越深了……
不该是它们吃的就不去吃,宁死也不会吃!宁愿放弃那宝贵的生命,告别美好的世界,走向灰暗的地狱。是啊,动物也有那么高贵、高尚的品质,何况是我们人类呢?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3
这是一本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写的日记,里面写的是这个小男孩小学在四年级写的有趣故事。
他们那里每年都会换一个老师,因此这个小孩的班主任也会换,这一次的班主任,虽然长得凶神恶煞的,但其实非常地温柔。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班在这一整年转进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学生,有些头脑很聪明、有些身体很不好......等等,各种趣味的事都发生在这一整年。另外,作者还有写到他在学校最好的朋友——就是柯龙。柯龙是全班身体最强壮的,但他不会因为这样就欺负弱小,他反而很有侠义精神,因此经常受到大家的爱戴。
这本书上还有提到作者每个月都有“每月故事”呢!每篇都是看了会让人满怀感动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每一篇都代表一种美德,例如:“万里寻母”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不放弃的心,总有一天一定可以成功。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十月到隔年的七月,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期末考。他们的期末考分成了口试和笔试,不过,最让作者头痛的是:以四人为一组的口试了。幸好他们这一组都通过了,但是作者却一点都不开心,因为他的爸爸调职了,所以他也必须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我觉得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事,像是一份真挚的友情该如何培养?或是当同学遭受他人欺负时,该如何处理?这些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的,不然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错了一步,从此在人生的白纸上画下一个不必要的污点。
校园生活总会发生各式各样的事,有些会让人有悲伤的感觉,有些则是会令人开怀的事,这些大大小小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透过书中主人翁的描述,一幕幕充满喜怒哀乐的校园生活都是会发生在我们生活周遭的事,因次我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小孩子看。还有一则有趣的事:就是作者与同学们之间的感触多样化,不禁会使我心中非常向往这种开心的生活,而且也会让人觉得要是自己也可以这样就好了。如果可以有这种使你哭、使你笑的好朋友,那会是多么令人可贵的友情啊!
我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有大大的改变,这样或许可以有更多真挚的好朋友。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4
每一个人都是一弯载满基因的小舟,当我们将小舟装满货物并且耗尽最后一滴燃料,到达生命的彼岸时,小舟会随波而逝,但货物不会。
——题记
生命源起于何方?普及世界的科学早已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生命这样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但是生命会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又捧起了《苏菲的世界》,陷入记忆与生命的空隙……
一、你是谁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有一张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苏菲接连收到许多这样的怪信之后,也同我一样,陷入了无尽的困惑当中。那么一刹那,苏菲突然觉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世界也那么得渺小,甚至宇宙也是如此,进化论以及dna等等科普技术所能达到的地方都无法超越人类对生命的思考。
我是谁?如果你愿意这样反反复复地问问自己,你也许也会渐渐坠入恐惧的深渊——人的心灵是空虚的,生命之舟在永远无法饱和的海水中航行。
这时,我空虚的眼泪终于流下我的脸颊:生命的价值何在?
二、生命的诠释
“我们应该体认到我们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苏菲坐在石阶上,她同我一样,空虚的内心终于得到了那么一点点的慰藉。那么一瞬间,苏菲的生命与价值终于有了交接,而回转一响,人的一生不就是一直在努力寻找生命的价值吗?
什么?人的生命就在寻找生命?那么人的生命结束时,一切难道都回到了原点吗?生命是轮回的,而生命的价值没有轮回,只有直线。
此时,我的泪水仿佛在我的脸庞上渐渐凝固了。
三、生命之舟
“苏菲,我们就是这个活的星球。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物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着苏菲的心弦,在她那美丽的少女的心上弹奏出了一曲壮观而宏伟的交响乐,生命不是一样真实存在的事物,但它却时时刻刻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
我愿意把生命比作一弯小舟,当小舟被制造出来时,我的船舱内空空如也。然而,当我渐渐开始装载货物,我的心灵便得充实起来。后来,人们为了让我承载更多的货物,将我改造成大轮船,我开始用我那坚硬的甲板抵挡一切困难,用我那充实的灵魂掌握船舵。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我偷偷地开始远航,我不敢回望我那身后的故土,我的生命终于开始远航。我不敢奢望我能得到多少的赞誉,也不期待我能做出多大的壮举,我只是享受成为我自己的那一份光荣,享受能够亲手填充我生命的那一份光荣。
我亲身经历过暴风雨,也切身体会过冰山的锋利,但是我未曾后悔,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生命不就是那小舟吗?我的心终于不再感到空虚。我会用我饱满热情的心灵去实现我自己生命中的那一份价值,最后满载货物到达生命的彼岸。
我擦干了泪痕,合上了这本能教会我生命的书,我把它轻轻地放回书柜中,我不会忘记它,因为它擦干了我模糊的双眼,让我看清了生命的价值。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5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
平凡的生活中同样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读后感《俗世奇人读后感 周正30号》。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不是有东北农民会说俄语当上翻译,下岗工人了搞出了先进的发明吗?只要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是俗世奇人。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6
结合区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品读好书共铸师魂”读书征文活动,我利用短暂的寒假仔细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本书,读后虽不能大彻大悟,但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黄埔区法官徐文娟“为何在信访调解上成绩斐然”时,她说是小学班主任杨老师的一句话鼓励她努力、勇敢、奋进。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从两方面谈谈体会:
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数学,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
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其实学生都怕老师,特别是犯错误后,更不敢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如果大发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静气地谈话,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经常听老师说,我们很尽力,也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了“论语心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许有较长时间的.面对,绝不要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班级里尽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较多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对于那部分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进步的。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教师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爱”对待我们的学生!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爱学生。那么怎样爱学生呢?于丹说得好,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老师就可以走进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世界,学生及家长也就会感恩于老师的付出;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时,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问题,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地开展。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与融洽。《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尊重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学会宽容与包容,要以智慧去解决,以人格去感化;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7
昆虫记》是一本科学著作,也是一本文学经典。你一定会奇怪《昆虫记》为什么会具有科学和文学的两个特性呢?这是因为它的作者------法布尔,他,可是被誉为描写昆虫的杰出诗人。
法布尔,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和生物学家。他出生在人民家中,自小在外玩耍,喜爱大自然的一切。7岁时开始上学,但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学业多次中断。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辍学打工。但由于他的求知欲极为旺盛,自学考上了师范学院。之后又获得了物理数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然而,研究昆虫的想法并不是偶然兴起,而是因为一次和学生户外上课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及其蜂窝。这时久蓄在心中的童年爱好,一下子被唤醒了。在认真研读昆虫著作一个月后,他郑重的立下志向,要成为一个为昆虫书写历史的人。
?昆虫记》描写了许多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文中的一字一句都带有散文色彩,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也展现了昆虫独一无二的特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付出了无私的贡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的进食,若是我们喂食的速度慢了,它还会像哭闹一样的嘤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读《昆虫记》时,甚至能想象昆虫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卵巢……神秘的自然也有这么有趣的一面!我对这生机勃勃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到蚂蚁,蚊子,甚至是苍蝇,也不觉它们面目可憎了。
我叹服,法布尔探索大自然执著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昆虫与大自然之间的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昆虫记》不仅仅洋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求真精神。即追求真理,探索真相。这是法布尔的精神!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篇8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木偶奇遇记》的书。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原著。书中主要描写了老木匠杰佩托有一次在森林里得到一段神奇的木头。之后他把这段神奇的木头精心雕刻成一个木偶,他还给木偶取了一个名字,叫皮诺乔。
老木匠杰佩托非常喜欢皮诺乔,可木偶皮诺乔却是个让人失望、淘气、撒谎、不爱读书、好吃懒做的孩子。杰佩托为了让皮诺乔能够好好地学习,卖掉了自己的上衣给皮诺乔买本子。可这淘气的皮诺乔却卖掉了自己崭新的识字课本,买了门票到马戏团去看戏,马戏团好心的班主看他家里很穷,就给了皮诺乔五个金币,叫他带给爸爸用。在回去的路上,拿着金币的皮诺乔相信了假扮成穷人的瘸腿狐狸和瞎眼猫,结果被他们的花言巧语骗去了所有的钱。后来,皮诺乔跟着班上的同学小灯芯到了玩儿国,他们整天在玩儿国里玩。有一天他洗脸的时候,发现自己变成一头驴子,他害怕极了,幸好有个披着蓝头发的仙女帮助了皮诺乔,但仙女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他醒来的时候,已回到了老木匠杰佩托身边。从此,皮诺乔刻苦学习,他不在是木偶了,而是一个聪明漂亮的男孩子了。
我最喜欢看《木偶奇遇记》里的最后一篇,皮诺乔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那时皮诺乔有多么高兴啊。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一是要听父母的话,做一个孝敬父母勤奋学习的好孩子;二是不能像皮诺乔那样不动脑筋,随便听坏人的话,结果被骗去了金币;要想想有些事情会不会发生;三是做错一件事后要马上改正,不能像木偶皮诺乔那样,经过了一连窜的教训才改正。
学生真有料读后感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