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能够让读者产生共情的心得体会都是经过我们认真思考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应用文体,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1
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孝似乎不知所踪。
那个周五,放学的我心情极好,正一蹦一跳地往家赶。就在这时,我看见一对爷孙俩。孙子白白胖胖的,穿着名牌衣服,而爷爷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穿的衣服也布满了补丁,不禁让人觉得他们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如此强大的差距令我有些好奇,为什么那么老的爷爷穿得如此寒酸?而孙子却我不禁向前走了两步。我看见那位爷爷和蔼地说:“乖孙呀,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什么?”令我惊讶的一幕还在后面。那个看起来可爱乖巧的小男孩,双眼一瞪,脸上布满嫌弃的神情,蛮横地说:“您给我滚开,就您这破烂相,吃得起什么啊!”
这时一位满是穿金戴银的妇女跑了过来,一把抱住小男孩,说:“乖儿子。”我见小男孩的母亲来,满心以为她会训斥刚才小男孩无理的行为。
但她却突然看了老爷爷一眼,脸上全是尖酸刻薄之色,一开口,满是阴阳怪气:“儿呀,他只是个捡破烂的,以后别和他接触。”
看到这里,我心凉了半截,现在这么多的老人也无不面临着这样的处境,他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翻脸不认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大家都像这对母子一样,长期以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何去何从?不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吗?
再望去那个街边的宣传广告,百善孝为先,我却觉得刺眼起来。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2
9月5日全校师生聆听了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李星莹导师《百善孝为先》的专题讲,通过导师的深情演讲,现场的亲子互动,把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触动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李老师从孝之反思、孝之感恩、孝之原理、孝之实践、孝之忏悔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孝道。导师的谆谆教导,让我深刻体会到孝道的真谛,深切感悟到“天下父母心”的伟大含义。
在孝之反思中,驴子孝的故事里,“妈妈,孩子怎能将你丢下。”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到:“孝”不是人类的专利,就连动物都有。是的,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每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期间让人难以形容而又无法计数的心血。静心反思,我们又能回报父母几许呢?作为儿女,我们是否尽了小孝:以物养亲,尽心养亲,使父母衣食无虑;或是尽了中孝:以顺怡亲,上体亲志,使父母顺心安乐;或是尽了大孝:以养荣亲,行善济世,是父母光耀门庭;还是尽了至孝:以德拔亲,行道立德,是父母成就生命呢?如此看来,我们大多数人也只是尽了小孝,让父母有吃、有穿,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安乐,更没有是父母光耀门庭,成就生命------
由孝之感恩,“母亲的分娩之痛”使我们感受到母亲十月怀胎,孩子撕裂而出的那段痛苦生命历程;“奶是由血液形成的”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母亲的奶竟然是血孕育而成,我们每个人又喝了母亲的多少奶水呢?此恩此德,真是永生难报。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正甜蜜地睡在自己温暖的红底黄花的被子里,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天崩地裂,他不知道自己身处瓦砾废墟,他不知道深爱自己的母亲已经悄然逝去,更不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母亲离开人世前,用颤抖的手在手机上留下一条未能发出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人世间,还有什么爱比这种爱更崇高更伟大呢?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感恩我们的家人,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吧!
孝之原理与孝之实践中,《汤姆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汤姆,因为年轻的莽撞竟然使他失去了一生最宝贵的'父子亲情,只为一时失望的愤怒,竟然残忍的辜负了始终深爱他的父亲,让自己人生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恰恰相反,善良的小鑫秋,年仅5岁,父亲因为被歹徒刺伤眼睛,双目失明,妈妈离婚,面临生活困苦,正当爸爸欲轻生解脱的时候,她死死抱住爸爸,求爸爸不要放弃,自己可以照顾他。“妈妈,我不能跟你走,长大了,我还要给爸爸夹菜-----”小鑫秋,多么可爱的一位小姑娘,女儿一份深深的爱,让父亲对生命有了热爱,对生活有了追求,走向了幸福的人生旅途。
孝之忏悔中,导师总结了作为儿女对父母容易犯错的几条:
1、《弟子规》云:父母呼,应勿缓。你是否不理不睬,叫几声都不应答?
2、《弟子规》云:父母责,须顺承。你是否顶撞过父母?
3、《弟子规》云:父母教,须敬听。你是否把父母的教诲当作耳边风?
4、《弟子规》云:父母命,行勿懒。你是否从不帮父母做家务活呢?
5、《弟子规》云:亲有疾,药先尝。父母有病,你念念在心吗?
6、《弟子规》云:亲憎我,孝方贤。假如父母对你不好,你是否有无抱怨呢?
7、《弟子规》云:亲有过,谏使更。父母有过失,你是否和颜悦色劝谏呢?
8、《弟子规》云: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9、《弟子规》云:德有伤,贻亲羞。你是否做过让父母蒙羞的事情?常言道: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是否嫌弃过自己的父母呢?以上的错误有谁没犯过呢?我们又何止这些错误呢?“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既然做得不对,就应该敢于承认错误,面对父母好好悔过,不要让自己的一生因为对父母的不孝而留下太多遗憾。
是啊,孝子侍奉父母,就应该对其恭敬;奉养父母就应该使其快乐;父母有病,作为儿女就应该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我们想真正成为大孝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双亲已经离开人间。人生如此短暂,“孝”最不能等,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好好孝敬父母,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尽孝,创建一个个美好、和谐、幸福家庭!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3
王永彬曾说过:百善孝为先。这使我想起了一年前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事。他两天没合眼了。
一年前,我的叔公生病住院了。我和奶奶、弟弟到医院去看望叔公。一进门,我就看见有五个人在和他聊天。而隔着一扇推拉门的另一张病床,却冷冷清清,只有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坐在病床边沿照顾他生病的母亲。
母亲靠着床头坐着,儿子一手拿碗,一手握着勺子,一勺一勺、一口一口地喂母亲吃饭。母亲说:“我行的,自己吃饭不难,你去歇会儿吧,都两天没睡了。”“不,妈,您的身体最重要,别管我。”儿子说。“孩子啊,你就快去休息吧,我看你这么久不休息我就心疼”母亲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是我连累了你。”儿子也热泪盈眶,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捣鼓着碗里的饭。两天啊,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要是我,不到一天就忍不住要睡了。多么有孝心的儿子呀!我的眼角泛着泪光,识别这对母子感动的。
下午,我们又来了。我看见那张病床上还是两个人。儿子在帮母亲捏腿,母亲已经睡了。儿子在强忍着睡意,打了一个又一个哈欠。他终于忍不住了,趴在母亲身边睡下了。没过两分钟,他又起来了,不知是醒着还是在梦里,闭着眼帮母亲捏腿。又没两分钟,他又睡下了,睡得那么香!
弟弟走过来问我:“姐姐,你干嘛哭啊?”哭?我才没哭呢!,我摸了摸眼睛,湿的。我真的哭了,太感人了!
百善孝为先。多么孝顺的儿子啊!那位母亲真幸福!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4
我是喜欢看历史的,各个朝代的更迭,前后之差令人瞠目结舌。每个朝代的开始,都有一种新的风气,上位的统治者们,无不想励精图治,所以,盛世也大多出现在朝代初期。
自1949年距今,建立已有六十余载,已经处于和平稳定时期了,于是,风气开始的变的更加明显了。
专题片的标题是《永远在路上》,何为永远,永远是无止境的,是没有时间的限制的。所谓“打虎”,那是因为有“虎”,如若无“虎”,何谈“打虎”。看着一个个的高官的落马,我并非内心欢喜,却是深深的悲哀。人心,是一个摸不到看不见的隐秘。一个人的思想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会改变的。
我是始终坚信“人性本恶”的,后天的教育是与人为善,逐步教化,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虽然说算不得真正好人,但也不敢做得坏事情。假使按照孔老夫子的“人性本善”来说,坏人之所以变坏,那是因为后天坏境的影响。然我却不知,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的哪种,社会环境亦还是生活小环境的影响,而我是觉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吧!可是,按照“人性本善”来说,假设,按照那些“大老虎”所谓的,到老了,心就变了的话,也就是说年轻时,中年时心还是没有变的。孔夫子又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难不成,“大老虎”们是因为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贪污受贿的?那还真的是知晓自己的命运啊!一个人活了五、六十年,才开始贪污,对于“人性本善”来说,真是莫大的嘲讽与悲哀。所以,倒不如说“人性本恶”来的好,既然人本身就存在着“恶”的基因,随时突变就在所难免了吧!
而看那些所谓的悔过,谁又能知晓呢?原来不知道他,现在就能相信吗?不太懂,也不想懂。
以上率下,是第二集的主题。
我们人是群居动物,效仿是从小就开始的,我们效仿做任何事,于是,便效仿其他人了。
每当看到曾经,那些落马的高官在颐指气使的高谈,内心总有一种鄙夷。曾经的种种似乎成了各种悲哀,嘲讽的代名词。
而我,对于那些在我面前的打着官腔的赵家人,内心无比的嘲讽,仔细想着哪天也可以像其他官员那样,开始悔过与擦眼泪。
除此,官员上下互相包庇,利益团体更加紧密。可是,对于我这个从来不想循规蹈矩的人来说,我不敢想象,是否那些成为阶下囚的人,又有触犯了其他人的利益,然后这些“其他人”被冠以为“人民”,这是我不敢想象的。
我喜欢那个曾经放着很多个意见箱的延安,因为那是距离我理想最近的地方。
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不敢说想为国人发声,呐喊,却只想静心细思,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但我还是义不容辞地希望祖国变得更好,于是,我想呐喊,即使彷徨:
今之社会,天时地利却非见之人真正和。社会种种好坏消息,无不透漏民生大小之事,或痛快人心,或伤感落泪,种种归一,却感人心之复杂。
鄙人小民,偏安一隅,不敢大谈政治,只能辨析人心。政治复杂,堪比人心,路人皆知。然愈来愈多之人,投身政界,小人不敢评其心志,只因太过复杂。但鄙人拙见,所谓政治,是需多数人讨论的,即使没有权力,亦可有发声之机会。
故,人心向背,至关重要,切莫因集团利益而丧失民心。鄙人浅陋,小道消息不敢不可轻信,却需铭记,防范未发生之事。
以上皆小民拙见,只可做闲谈谈资,切莫轻信!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5
偶然的一次电视节目使我至今难忘。陕西省电视台播出了省十大孝子颁奖活动。其中有个女孩名叫程花。她的家在蓝田汤峪,家境贫寒。在她四岁时,她的爸爸因车祸不幸而死,狠心的母亲抛下她,离家出走。十岁时,奶奶因心脏病整天卧床不起,不久也撒手而去。只剩下她和又聋又哑还有点智障的大伯以及双目失明的爷爷相依为命。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她去西安领奖时,家中被盗,就连好心人给她的三千多元钱也不翼而飞了。这真是雪上加霜。
听着她的讲述,我眼含热泪。禁不住想去看看她。大年初一那天,我和姐姐、爸爸还有妈妈终于踏上了去蓝田的路。
一路上,寒风刺骨,白雪皑皑,我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我也无心欣赏节日的盛装,脑海中每每浮现 出她那张成熟的面容。心想:难道程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吗?带着疑问,接着寻找程花的家。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叩响了她的家门。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脸蛋被冻得通红、手上还沾满白色面粉的女孩,眼睛看着我们,流露出几许疑惑,又略显几分羞涩,不停地搓着双手。
我和姐姐顾不上说话赶紧拿出各自准备的钱,塞到她的手里,忍不住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程花不停地用陕西话说:“谢谢”并请我们进家,我环顾四周,她的家十分简陋,炕上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炕边的小椅子上坐着她的大伯,他们正在听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此时,程花熟练地揉着面团,很快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就出锅了。她还来不及吃,就跑到柜子里拿出一袋桂花茶,再往水里放上几片,桂花茶泡上之后,她又用浓浓的陕西话对她的爷爷说:“爷,等泡好咧,我再给您把茶贴在眼睛上。”
刚说完,她又跑到桌子前,拿了一个大馒头,又往馒头里夹了许多菜。我还想:她真贪心,还是孝子呢。可是我错了,程花跑到爷爷的炕边递给了双目失明的爷爷。
等程花忙完了,赶来招呼我们时,夜幕已降,我们告别了程花。出门前,她反复说着谢谢,趁着暮色,看着屋内亮起的微弱的灯光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我无言以对,或许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去旅馆的路上,我想:像程花这样的人还很多,我一定会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家庭。
“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向程花那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6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
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我们该怎样孝顺父母呢?现在我们还正在努力求学的阶段,还不能养活父母,所以还不能做到这种地步,那是长大的事情,现在你只能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就是:
第一:努力求学,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功课、自己的课业、自己的成绩,尽到做学生的本份的话,那就不会让父母亲担心了。
第二: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感染了疾病,这样子,才不会使父母操心你的身体,晚上睡觉时,不要把父母帮你盖的被子踢掉,这样不仅回让自己受凉,还会让父母再起来帮你盖被子,这样会把父母累垮了。
第三:不要学坏,一些坏孩子教你抽烟、喝酒、杀人、放火,你绝对不能跟他们学,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况还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让父母没面子,实在是太不孝顺了。
第四:要帮父母做家事,在家里的時候,要帮父母做一些事,分担父母的工作,例如:帮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扫扫地、擦一些家具……等,这事情不必等到以后在做,现在小学生时就可以做了,当然不只是这样几项而已,要当个孝顺的孩子不只是做这样的工作而已,还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
最后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做个孝顺的好孩子,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虽然我自己不是那么的孝顺,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顺父母,不再跟父母亲顶嘴,那就好了。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质所需,精神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虞久缺。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儿女无论要做什么事,要创哪一种事业,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感觉到你隐瞒他,让他感受到儿女对他有十足的信任。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为,身为子女的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们一生受之于父母,怎忍心违逆他们呢?所以中国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较容易;顺的标准比较难,顺父母的心意难。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我们不要违背父母正当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违背他。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假如父母创造了什么好的事业,比方说:父母办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办学校,办一些对社会福利的事业机构,我不能让它中断,我要把父母的正业一直继承下去,这才是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就是: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篇7
古人吟:“百善孝为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孝”。
人要有孝道。我认为孝不是凭嘴说说,也不是等以后买大房子给父母住,而是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比如给母亲梳头,给父亲洗脚……。这都是“孝”。孝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要在寒冷的冬天给父母给长辈送上一杯温水,这都会让父母,长辈的内心温暖无比。
谈起“孝道”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穷苦的家庭里有一对可怜的母女。这个小女孩的母亲瘫痪了,住进了医院,五岁的小女孩从此就负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她每天给妈妈换尿布,端尿盆,逗妈妈开心,给妈妈洗脸。这些小事感动了多少人。
故事中的小女孩仅仅只有五岁,但是她却做了这么多孝事,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虽然我们不需要这样惊天动地。但是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和父母顶嘴,顶撞父母,对父母没有耐心。
当我们看见父母做了让我们不如意的事时,我们应该包容他们。想一想小时候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我们犯错时,父母当然是耐心地教育我们,而不是又打又骂。我们应该多抽时间陪一陪父母。好好地孝顺他们。我们的宽容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请不要让父母在等待了,快快献出自己的孝心吧!把他们放在心底里。
百善孝为先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