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活动都离不开优秀的活动方案,对于写活动方案这件事,很多人都不陌生了,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活动方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活动方案模板篇1
一、活动背景
金秋十月,“欢乐中国行“在太仓举办了“魅力太仓”专场活动。在此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为了让孩子们对太仓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体验、参与。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创新,并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活动背景
1.利用地方、社区、学校、网络等资源,丰富学生对太仓的历史、文化、经济的积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3.坚持多元化、自主化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考察、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参加劳动等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
三、活动的时间
本活动共分5个阶段,从各个角度让学生认识太仓、赞美太仓、从而发自内心的爱太仓。
本活动历时五个月:9月至1月
九月份:太仓名人
10月份:太仓名品
11月份:太仓名景
12月份:太仓民俗
1月份:太仓民乐
活动的实施年级:四年级
四、活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太仓名人(九月份)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太仓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本阶段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循著名人的足迹,激发他们学习名人、励志为家乡作贡献。
二、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
1.通过上网、到图书馆、向家人询问等途径,了解太仓的名人。(或来太驻足过的名人。)
2.搜集整理太仓近代、现当代的名人资料。
(二)活动开始
1.历史上的名人
介绍名人的主要事迹或传说。
历史名人:张傅、王锡爵、王原祁、郑和、宋文治、朱屺瞻等
2.现当代太仓名人
让学生分类从艺术、文学、体育、政治、科技、企业等方面来介绍太仓名人。
现当代名人:吴健雄 、朱棣文、吴晓邦
3.制作宣传小报
(1)指导学生为这些家乡名人制作宣传小报。
(2)学生制作并展评
4.参观名人故居
张溥故居 王锡爵故居 宋文治艺术馆 吴健雄墓园 梅花草堂
三、活动材料设计建议
名人小报制作内容包括:名人照片、故居图片、作品图片、新闻报导、主要事迹等
第二阶段:太仓名品(十月份)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太仓物产丰富,名品辈出。通过让学生了解、欣赏、品尝家乡的一些名品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二、活动过程与设计
(一)活动准备
1.了解家乡有哪些土特产,以及与这些特产有关的传说。,并准备带一些学校来。
2.了解家乡现有的一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3.搜集一些商标。(如果没有的,可自己制作。)
4.观看一些产品广告,并学一学。
(二)活动开始
1.家乡的特产
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特产,介绍清楚产地、特点、以及相关的传说。
2. 家乡的'名企
汇报自己了解到的名企,并介绍一些相关的产品。
3. 模拟展销会
(1)看一看,尝一尝家乡的小吃:肉松、糟油、春凤鸡
(2)赏一赏,品一品工艺品:香塘拖鞋、麦秆画
(3)说一说,唱一唱自己为产品创作的广告。
三、活动材料设计建议
如:
品牌
特点
获得荣誉
商标
广告语
联系地址或邮箱
第三阶段:太仓魅力(11月份)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太仓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阶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用镜头捕捉太仓的美景,感受太仓的秀美与活力,抒发对太仓的赞美之情。
二、活动设计与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宣传太仓的广告片。
2.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使用相机。
(二)活动开始
1.户外采风
(1)学生在家乡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日走出家门,捕捉最能代表家乡形象和反映家乡变化的的镜头,拍摄下来。(特别要拍摄一些新农村的照片。)
(2)了解太仓的旅游资源
搜集或拍摄有关的照片。
(3)搜集一些老照片。
从旧报纸、旧画报、或老照片中寻觅旧时太仓踪迹。
1. 汇报展览
(1)学生出示自己拍摄的照片,并作介绍讲解。
(2)老师把旧时的太仓与现在的太仓作对比,让学生谈感受。
(3)请同学介绍太仓的旅游资源。畅想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2.我当“太仓形象大使”
(1)老师播放宣传太仓的广告片。让学生配上宣传语,
(2)学生整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或搜集来的图片,配上宣传语,制作成宣传幻灯片。
(3)评选最佳宣传片。获选的同学授予“太仓形象大使”称号。
三、活动材料设计建议
参考太仓的宣传片,让学生整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或搜集来的图片,在教师和电脑老师帮助下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上宣传语。在班队课上展放。
第四阶段:太仓民俗(12月份)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太仓历史悠久,有“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美誉,又是“牛朗织女降生地”。本阶段旨在让学生了解、认识、体验太仓的民俗,弘扬太仓民俗文化。
二、 活动设计与过程
(一)活动准备
1.了解太仓民俗,以及有关的传说。制作成幻灯片。
2.向家人学会包粽子、做元宵、写春联、写灯谜等。
(二)活动开始
1.说说太仓民俗
学生介绍太仓民俗及有关的传说,配以图片、录象说明。(幻灯演示)
2.展示民俗文化
展示自己学会包的粽子、做的元宵、写的春联、写的灯谜等。并做自己说说是如何做的,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3.体验民俗用品
组织学生参观溪镇橄榄岛陆京士故居内的“江南民俗用品馆”。
三、活动材料设计建议
太仓民俗以及有关的传说,配以收集来的图片录象制作成幻灯片。
第五阶段:太仓民乐(1月份)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太仓是民乐发展的风水宝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乐资源。太仓的恒通民乐团曾多次到新加坡、香港、北京演奏江南丝竹;太仓荣文艺校的学生民乐团蜚声海外。本阶段旨在让学生认识太仓民乐、聆听太仓民乐,参与民乐演奏,推动太仓的民乐发展。
二、活动设计与过程
(一)活动准备
1.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江南丝竹”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2.搜集“江南丝竹”--申韵丝竹(光盘)。
3.请学习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的同学准备民乐曲目。
(二)活动开始
1.谈一谈
请学生介绍太仓民乐代表“江南丝竹”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2.听一听
聆听“江南丝竹”(光盘),有条件的带领学生去南园听现场演奏。
3.演一演
请学民乐的学生表演。
三、活动材料设计建议
将“江南丝竹”的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介绍,配以演奏乐声,加上同学的民乐表演制作成幻灯片。
活动方案模板篇2
一、活动主旨:
放松心情、全员参与,促进团结,喜迎新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31日9:00--13:00
三、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联欢活动,增加同学间的友谊,促进了班级的团结。使同学们对彼此更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丰富了大学生活。
四、活动地点:
教室
五、活动方案:
通过才艺表演与游戏的形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才艺展示
2.由班委负责请老师过来,进行联欢,增加师生感情
3.玩益智游戏,拓展思维,猜字谜,获奖品
活动安排:
9:00—9:30
新年感想(班主任致新年词,每个同学以一句话总结新年感受,畅想未来)
09:00—16:00
9:30—10:30才艺表演(以小组为单位)
一小组:李世鑫即兴模仿,杨煜钦歌唱《无地自容》
二小组:乔颖《今天我要嫁给你》,陈力《这该死的爱》
三小组:李晋涛《寂寞才说爱》,翟天艳《原来你也在这里》
四小组:刘畅《七里香》,沈班凯《三人游》
最后凭出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优秀奖给表演者发奖品
10:30—11:30请老师过来联欢,切蛋糕助兴
11:40—13:00聚餐时间(采用自助式)
13:30—15:00益智小游戏(国王游戏、打字谜、抽奖等)猜字谜正确者发优秀奖中性笔一支
15:20—16:00打扫卫生
六、背景布置:
所需物品:汽球、彩带、窗花、彩纸
七、经费预算:
班级布置:
窗花:20元
彩纸:15元
气球:12元
奖品:
精致水杯20元 (1个)
笔记本10元(5x2个)
中性笔15元(1x15个)
小吃:
瓜子: 45元
橘子:35元
饮料类:60元
蛋糕:100元
总共需要经费332元
活动方案模板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到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挖掘我校文艺人才,展示我校同学们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学校决定举办“我是大歌星”校园歌手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比赛时间
5月8号上午10:00,一、二年级选手比赛;
5月8号下午3:00,三、四年级选手比赛;
5月9号上午10:00,五年级选手比赛。
三、比赛地点
汶源讲堂
四、参赛形式
演唱形式不限,独唱、合唱均可。
五、评分标准
1.歌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1分)
2.音色明亮,有较好的音质,音调、唱词准确,吐字清新;(3分)
3.理解歌曲内涵,恰当把握旋律节奏,歌曲处理及动作设计到位;(3分)
4.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综合素质佳;(2分)
5.歌手仪表端庄,仪态自然,服装整洁。(1分)
六、评委
*** ***
七、计分员
*** ***
八、评奖方式
1.打分采用十分制,评委现场打分;
2.按级部评选出“校园小歌手”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并按规定计入班级量化积分。
九、其他要求
1.参赛顺序由各级部抽签决定,于5月7日上午大课间交到音乐组办公室;
2.每位参赛选手必须自备歌曲伴奏。服装、化妆自行准备;
3.参赛选手必须按时到场,服从组织者的安排,否则视为弃权;
4.各级部准备一名主持人播报本组节目。
活动方案模板篇4
一、活动目的:全员参与,营造质量氛围,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二、活动时间:9月28日晚上7:00∽10:00;
三、主持人:待定
四、团队组成:开发办代表队、冲压代表队、五金代表队、电焊代表队、后勤联队(包括热处理、下料车间)、质管科代表队
五、比赛场所:飞彩食堂二楼
六、竞赛范围:由策划小组在9月5日前出150道左右的题目发给大家进行学习,竞赛题目在此内选,但形式可以不限,另有12道题不事前通报;
七、竞赛题型:必答题(每组5题,总计30题)、抢答题(总计20题),风险题(每组5题,总计30题)。
八、奖项设置: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鼓励奖,优秀答题手一名(个人),观众纪念奖若干名;
九、报名处:
冲压代表队在龚有琴处报名,五金代表队在陈芳处报名,电焊车间代表队在吴柳处报名,后勤代表对在倪慧处报名,开发办代表队在刘显梅处报名,质管科代表队在翁平处报名。对于报名人数较多的,由各部门负责人内部再自行组织进行选拔,后勤联队由李满宏负责。并将参赛名单9月4日前报质管科翁平处。
十、记分规则
1、各代表队起评分为100分;
2、必答题由各代表队选(则)择题组,每组5题,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
3、抢答题20题,由各代表队按(铃)抢答器抢答,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扣10分,并由其它代表队继续抢答;
4、风险题由各代表队选则题组,每组5题,每题20分,答对得20分,答错扣20分;
5、答题结束,按各代表队得分确定名次,并按答题量、思维敏捷为标准评选一名优秀答题手;
6、对于必答题及风险题各队未答出的`题目由观众进行回答,答对得纪念品。
活动方案模板篇5
1.小小演艺家
活动名称:小小演艺家
音乐准备:《空山鸟语》、幼儿身穿馆服
活动过程:
此活动是以《清明》和《寒食》两首古诗来编排的舞蹈活动。《清明》编排过程:
分两组朗诵古诗《清明》,第一组和第二组从中各选一名幼儿,来分别朗读古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由第一组全体幼儿朗读,朗读时把手做喇叭状放在嘴边,第四句由第二组全体幼儿朗读,朗读时同时斜上举左手或右手(统一即可)。
?寒食》编排过程:
全体幼儿可排成三角形或四方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寒食》。诗歌内容: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蹴鞠
活动名称:皮球玩玩乐
活动准备:皮球若干、托盘2个
活动过程:
此活动可根据幼儿年龄分为不同活动小组。
(1)亲子传球组:分成2组进行传球比赛(3-4岁),在最短时间内传完的小组获胜;(排列方式:一位家长一名幼儿一位家长一名幼儿依次类推)
(2)运球跑组:分成两组亲子队,进行运球跑接力(4—5岁),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文化背景知识: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清明习俗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3.清明团子乐
活动名称:包青团
音乐准备:《雨打芭蕉》
活动准备:糯米粉等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准备的材料,活动前把面团和馅类备好待用。让幼儿和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开始操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呢?(青团)。那小朋友知道青团是怎么做的吗?那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做一做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喜欢吃枣饼、年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那种味道,怎么形容呢,真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4.清明时节燕归来
活动名称:小燕子
活动准备: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5.插柳
活动名称:插柳
音乐准备:《翠湖春晓》
活动准备:做好的柳条、深绿色的皱纹纸和浅绿色的卡纸若干、胶带、剪刀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柳条,让幼儿和家长观察它的结构,之后,以家庭为单位开始操作比赛,谁先完成2条柳条为胜。
幼儿用绿色皱纹纸搓成一个小长条作为柳枝,家长拿剪刀在绿色卡纸上剪若干柳叶。(柳条上不少于15片柳叶)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呢?(柳枝)在清明节有一个“插柳”的习俗,有的地方,人们就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用来预报天气,所以有句俗语说得好“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那现在小朋友们就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柳枝,把我们的教室装扮的更加生机勃勃吧!文化背景知识: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活动方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