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管理效果,是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撰写教案,教师能够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要下雨啦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2)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做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及掌握雨伞的更多有趣的玩法。
难度: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尝试能力。
活动准备
(1) 音乐do re mi:《下雨歌》
(2) cd《下雨歌》
(3) 打击乐器:小玲、沙球、鼓及雨伞。
教学反思
活动前就让孩子感受了一下,下雨时:所听到的一些声音,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声音后,我也留了些悬念让孩子课后去大胆联想,并思考想象如何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声音,也就是让孩子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下雨时的不同乐趣。
在本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使幼儿在玩玩唱唱、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歌曲。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高,同时,幼儿不仅认识了伞的各种特征及尝试伞的其他用途,也能够模仿雨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从而得到了快乐,孩子的表现欲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整节课下来,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孩子尝试伞的其他用途的时候,表现的不是那么的大胆、自信心不够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培养孩子探索大胆尝试的能力这一块的想象力,找到了改善不足的方向,相信今后孩子们的探索能力会有更深的进步的。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雨是幼儿感知、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利用幼儿对雨的初步认识来学习乐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孕育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乐曲节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 、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导入
2、 创设情景
(二) 、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 、练节奏
(1)、 大雨节奏
(2)、 小雨节奏
(3) 复合节奏
3 、演唱歌曲
(1) 、游戏:开城门
(2)、 大雨的歌.
(3) 、小雨的歌.
(三)、 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反思]
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目标。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2、创设情景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练节奏
(1)大雨节奏
(2)小雨节奏
(3)复合节奏
3、演唱歌曲
(1)游戏:开城门
(2)大雨的.歌。
(3)小雨的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活动反思:
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目标。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认识词组:蘑菇树叶荷叶手帕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重难点:
在看看讲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说,可以用很多办法来解决躲雨。
材料准备:
图加文图片一幅目的词组:蘑菇树叶荷叶手帕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模仿“滴答、滴答”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
2.下雨拉,我们小朋友上幼儿园、或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玩,那该怎么办?(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简单小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有穿雨衣、雨鞋、撑伞、戴帽子等出门就淋不到雨了,你们真聪明。
二、出示图加文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生一起欣赏故事。
2.刚才我们一起听赏的这个故事和我们平时学习字宝宝时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以前,我们小朋友认字宝宝时,都是只有字宝宝而没有图片的,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看的这幅图既有很多的字宝宝,还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呢,这种内容叫图加文故事。
4.教师一边念故事一边插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
(1)看看有哪些小宝宝都没有带雨伞呀?
(2)指点图片兔妈妈,问这是谁呀?对呀指念兔妈妈。
指点图片兔宝宝,问这是谁呀?指念小白兔。
指点图片蘑菇,这是什么呀?指念蘑菇并出示目的词组:蘑菇。
(3)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树叶、荷叶、手帕。
5.认读词组:蘑菇、树叶、荷叶、手帕
三、游戏: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1.复习今天所学的词组。
2.教师总结,引起幼儿下次学习的兴趣。
活动反思:
孩子们天**玩儿,他们喜欢一切可以拿来玩儿的东西,不放过一切可以玩儿的机会。这次活动学习过程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玩”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去学习。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观察,在“玩”中去体验,在“玩”中去想象。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儿歌,感受诗歌活泼、优美的意境。
2.在了解、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学习仿编、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图谱一张(附后)、小熊图片一张,青蛙、荷叶、小鸡、叶子、小猴的小图片,每人一张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滴答、滴答”,听,下雨了,怎么办?
2.根据幼儿自己的回答做各种挡雨的动作。
3.出示小熊图片,“下雨了,小熊也会被淋湿的,我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幼儿想办法帮助它)
提问:雨点落在雨伞上发出了什么声音?
雨点落在小熊脚下变成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看图谱学儿歌
师生共同看图谱学念儿歌。
三.幼儿仿编儿歌
1. 除了小熊,还有谁会唱歌雨天的歌呢?(教师出示小猴、青蛙、荷叶、小鸡、小虫图片)
2. 幼儿回答,并仿编。(只换角色)
3. 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挡雨?除了上学,小动物在雨天还会干些什么?
4. 幼儿讨论后,请他在集体面前仿编,大家评价并跟念。
5. 活动仿编后评价小结。
6. 幼儿在学会了简单仿编后自己填图谱,完成自己的诗歌,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编念。(结束)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谱“x”“x”“x”小花、小窗、小门图片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观察大屏幕,看到了什么?
幼儿:下雨了师:听到了什么?
幼儿:下雨的声音。
2、继续欣赏,让幼儿听一听下雨天鼹鼠发生了哪些故事?
附故事:
雨天的声音晚上,小鼹鼠正想睡觉呢,可是,它听到大门外有声音。它就走出门,打开门一看,谁也没有,不过,它看见“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鼹鼠就关上门,回到屋里想睡觉。可是,外面还是有声音,小鼹鼠知道,那是朋友们在雨天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到底是谁呢?
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小鼹鼠听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吗?“
小鼹鼠有竖起耳朵仔细听:“叮叮叮,小窗,是你吗?“
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咚咚咚,小门,是你吗?“
3、提问:雨天里,小鼹鼠的哪些朋友发出了声音?
幼儿:小门、小草、小窗户(老师把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师:还记得鼹鼠朋友小草、小门、小窗,发出的什么声音吗?(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幼儿:小草发出的是“沙沙沙“的声音小门发出的是“咚咚咚“的声音小窗发出的是“叮叮叮“的声音。
师: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发了几下?
幼儿:3下师:仔细听一听这3下声音中,哪一下声音是最长的?
(老师示范)
幼儿:第三声是最长的。
三:
1、展示图谱
(1)出示“x”“x”“x”师:用这三个“x”来表示小草“沙沙沙“的声音,哪一下是大“x”发出的声音?
幼儿:第三下,最长的声音
(2)“x”“x”“x”让幼儿看一看怎么发声音?
幼儿:小草:沙——沙沙小窗:叮——叮叮小门:咚——咚咚
(3)“xxx”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三个“x”是一样的,但是多了一条横线,代表快的意思。
师:让幼儿用手打打节奏(啪啪——啪)
(4)“xxx”让幼儿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用手打打节奏?
幼儿:啪——啪啪
2、这些都是鼹鼠朋友声音打出的节奏,你还知道和它们不一样的节奏吗?
师:谁还能打出不一样的节奏?
幼儿:“xx”“xxxx”“xxxxx”
四:让幼儿观察大屏幕,提问:
(1)师:看到了什么?
幼儿:高楼、路灯、小桥、树、椅子、垃圾桶、草地、小路。
师: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在雨天里会发出声音吗?
幼儿:会小草——滴答滴答小木桥——咚咚咚路灯——当当当。
(2)我们就像鼹鼠一样的来问问它们,是不是它们发出的声音?
(老师出示几个不同的图谱,让幼儿根据图谱的节奏回答)
幼儿:滴答滴答,小花,是你吗?
咚咚咚,小桥,是你吗?
咚咚咚咚,小椅子,是你吗?
(3)出示更多的图片
五:继续故事
(1)小鼹鼠就这样听着雨天里的声音“呼呼呼……“的睡着了。
师:看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听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想了那么多雨天的声音,你们是不是像小鼹鼠一样想睡着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小女孩在雨天里玩水师:她的样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小女孩穿着雨鞋、雨衣、戴着雨帽。
六:活动结束
要下雨啦中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发芽啦教案6篇
★ 下雨了教案7篇
★ 下雨天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