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熊猫的教案参考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案时,完整的知识链条能增强学生的自信,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画熊猫的教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熊猫的教案参考7篇

画熊猫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2、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观察重点:

1、幼儿能否选择粗细不同的绳子进行玩色。

2、幼儿用宣纸压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棉制绳子每人四根(两粗两细,长度同幼儿的手臂),每人四色颜料,铅画纸每人两张,白宣纸一张,格子布一块。

2、场地:用橱和小桌椅等布置成“熊猫百货店”。活动流程: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幼儿创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长颈鹿阿姨来到熊猫伯伯的布店,它对熊猫伯伯说:“天冷了,我想买块有花纹的格子布做围巾。”可布店里的格子布没有花纹,小动物们不喜欢,这可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介绍材料上次我们用底纹笔和棉签宝宝做了美丽的.格子布,今天我们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印上漂亮的花纹,它是谁呀?(绳子)

2、师生共同示范(以拍照的形式导入)

1)教师示范

①做动作:选根什么绳子,蘸点什么颜色,请它到纸上跳个什么舞?

②拍照:跳好了给它拍张照,放在纸上不要动,“咔——嚓”③印照片:拍好了用宣纸宝宝来压一压,印一印。

④红绳宝宝拍好照要回家了,它应该回到什么颜色的盆子里?(红颜色的盆子里)

2)引导幼儿观察粗线和细线印出的不同效果①细细的绳宝宝也想来学跳舞,大家一起来教教它,好吗?(教师示范)②粗绳宝宝跳的舞和细绳宝宝跳的舞有什么不同?(请幼儿描述) 3)幼儿尝试其它绳宝宝还想跳,谁愿意来教教它?跳个刚才没跳过的舞。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创作要求绳宝宝在格子布上跳了舞后,布就更漂亮了,让所有的绳宝宝都来跳一跳,好吗?(在铅画纸和宣纸上作尝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请粗细绳子跳了些什么舞。

2)观察幼儿在压印时的动作情况。(轻轻地印)

四、活动延伸,激发兴趣

1、游戏:卖花布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熊猫百货店”,幼儿作售货员,叫唤着卖格子布。例:大狮子,快来买我的花布呀!小猴子,快来买呀!

画熊猫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 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

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

教师观察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 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

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画熊猫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毛笔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中国人、外国人都很喜欢。

2、感受毛笔的柔软性,尝试用毛笔画出熊猫的明显特征。

3、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不同内容的中国画,活动前布置在活动室墙面上供幼儿观赏。

2、范画一张,玩具熊猫一个。

3、宣纸或毛边纸,旧报纸,毛笔,墨汁、瓷碗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画

——请幼儿欣赏活动室布置的中国画。

——这些画与我们用铅笔、水彩笔画的'画一样吗?我们叫他什么画?是用什么笔画的?

——这些画与我们看到的许多画不一样,我们叫他中国画,是用毛笔画出来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喜欢。

——请幼儿摸摸毛笔,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就来用毛笔给熊猫画像。

2、观察熊猫外形特征

——出示熊猫玩具,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观察熊猫外形特征:头、眼、眼圈、耳、身体、腿、尾。

3、看教师示范

——教师用毛笔沾足淡墨,用中锋画头、身体等轮廓,再用笔尖蘸足浓墨,画眼圈,耳等部位。

——熊猫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添画竹子。

4、作画

——提醒幼儿用浓、淡墨作画。

——鼓励有能力的幼儿画出熊猫的动态。

——展示作品。

画熊猫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绘画《熊猫》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如何使用图形绘画熊猫。

2、幼儿保护熊猫。

3、通过绘画活动丰富幼儿想象力,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熊猫拼图一幅,范画一张,纸,彩笔人手一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1、猜谜引入: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

爱吃鲜竹笋,家住竹林里。

2、根据幼儿回答引出绘画课题。

二、授课:

1、出示范画,提问引导幼儿说出熊猫的形体特征:

小朋友们仔细瞧,看看我身上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它们分别是我的什么部位?

2、请幼儿说说熊猫的喜好“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适当在范画上添上动态熊猫。

3、结合教材进行德育:

熊猫宝宝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动物,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它,爱护它。

4、根据儿歌,师示范画法;(帮熊猫画张相)

我是一只大熊猫,

请你先画我的头,它是一个大圆圈,

耳朵是个半圆形,长在头顶的两侧,

眼睛是个椭圆形,在我可爱的小脸上,

鼻子是个小圆圈,它在这个位置上,

请别忘了我的嘴,长在鼻子的下面,是两个美丽的小弧线,

还有我的胖身体,要和脑袋连接好,

谁来帮我看一看,看看我还缺什么?

请你帮我画一画,画上我的胳膊、腿。

(1)熊猫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它画相,小朋友们愿意吗?请小朋友们做好准备,提醒幼儿注意绘画姿势。

(2)幼儿自由画,师重复绘画儿歌并巡回指导,同时引导幼儿进行创造。

(3)提醒幼儿注重画面布局。

5、涂色:

教师提出简单的涂色要求,幼儿自由上色。

6、讲评:

对绘画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7、活动结束:

熊猫宝宝邀请小朋友一起跳舞,到户外去做游戏。

画熊猫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画熊猫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教学目标:

1、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14个生字;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2、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难点: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大熊猫,试着边看边描述大熊猫的样子。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录音带,熊猫娃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课时

一、谈话激趣,直观教学引入新课

1、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大熊猫。

2、板书课题:大熊猫 (读题)

3、出示大熊猫娃娃,在说说你看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熊猫

1、边看熊猫娃娃,边听录音,问:你听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

2、老师带读课文,注意你不认识的字。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

三、指导识记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3、小组汇报:展示本组记住哪些生字,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

4、认读生字,学生纠正读音,指名读,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老师范写,讲清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的写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学习方法:听 读 画 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以“火车快快开”游戏巩固认记生字。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下面问题:

(1)读课文1、2自然段。讨论: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大熊猫的什么?找出有关语句,并读出来。

(2)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知道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3)读课文最后一段: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2、小组展示: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大熊猫的样子:第二自然段。

大熊猫小时候:活泼、顽皮。长大后:爱睡觉。

大熊猫最爱吃:竹叶、竹笋。

4、同学们喜欢大熊猫吗?请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

5、小结:课文分别介绍了大熊猫的可爱的样子,喜爱的活动,喜爱的食物。

六、回归课文,拓展延伸

1、选拔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评。

2、说说你还懂得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3、指导看大熊猫娃娃介绍大熊猫的样子。

七、作业

1、寻找有关大熊猫的一些事。

2、识记生字。

3、找出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 很可爱

小时候: 活泼、顽皮

长大后: 爱睡觉

爱 吃: 竹叶、竹笋

画熊猫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基本的做客礼仪。

2、通过学习故事,懂得文明礼貌得重要性。

3、能够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个讲文明,懂礼貌好宝宝。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故事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做客是什么意思吗?

(2)了解做客的含义:是指访问别人,自己是小客人,比如去别人家里,就是叫做客)⑵师:你知道做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是小客人,你应该要怎么做呢?

(3)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实际已有经验或者回想娃娃家游戏时的已有经验来说一说)

(4)教师小结:做客,也就是你去当小客人,必须要有礼貌。

2、学习故事:

⑴师:今天,熊猫也邀请了几个小客人去他家里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⑵播放ppt,幼儿欣赏故事,提问:

师:熊猫都请了谁来家里做客?

谁是有礼貌的小客人?它是怎么做的?

小兔是怎样来做客的?

小黑熊又是怎样来做客的?

小兔在哪里是有礼貌的表现?

哪些话是有礼貌的.话?

小黑熊受欢迎吗?

如果你是小兔和熊猫,你看见小黑熊这样你该怎么办?你还愿意和他做朋友吗?

如果你是小黑熊,看见好朋友都不喜欢你了,你该怎么办?可以做哪些改变呢?

⑶幼儿根据故事,回答问题。

⑷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知道没有礼貌是不受欢迎的,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而不是蛮横无理。

⑸完整欣赏故事视频师:下面我们就完整的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吧。

3、谈一谈

⑴师:除了我们故事里说到的做客时要有礼貌,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讲文明懂礼貌呢?

⑵引导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大胆说一说。

(比如生活中,小朋友早上来园和老师阿姨打招呼;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乘车时给年老的让座、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给妈妈捶捶背等等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4、活动延伸:表演故事师:等一下我们一起来把刚才的故事表演出来,现在请你先想好,你想当熊猫,小白兔还是小黑熊,看看谁表演的最好。

故事《熊猫的客人》

今天,熊猫请朋友来做客。

"笃笃笃"--是谁来了,在轻轻的敲门?熊猫开门一看,是小白兔来啦。小白兔说:"熊猫,你好!"熊猫说:"你好!请进来吧!请坐、请坐。"熊猫端来一杯水,用两只手捧着,说:"请喝水吧!"小白兔用两只手接过杯子,说:"谢谢!谢谢!""嘭嘭嘭"--是谁来了,把门敲得这么响?熊猫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黑熊。熊猫搬过一把椅子,没等他说请坐,小黑熊已经坐在床上了。熊猫端来一杯水,对小黑熊说:"请喝水!"小黑熊看也不看,说:"我不喝,我要搭积木!"熊猫说:"那我们一起搭小桥,好吗?"小白兔说:"好。"小黑熊说:"不,我要自己搭房子!"他拿了很多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堆,堆得很高很高。熊猫和小白兔只好用剩下的几块积木,一起搭小桥。"哗啦"一声,小黑熊搭的房子倒下来了,把熊猫和小白兔刚搭好的小桥也碰到了,小黑熊哈哈哈大笑起来。小黑熊回家了,小白兔也要回家了,她对熊猫说:"熊猫,再见!明天请你到我家来玩!"熊猫高兴地说:"我一定会去的。"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走过小黑熊的家门口,她想:"要不要也请小黑熊明天到家里来做客呢?小朋友,你们说呢?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熊猫如何接待小客人,小兔子和小黑熊这两位小客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从故事中得到结论"小黑熊真是没有礼貌,我们也都不喜欢小黑熊";孩子们从中学习到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不是蛮横无理;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中,孩子们自由讨论,说出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讲文明懂礼貌,比如乘坐公交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见到老师阿姨长辈要问好等等,生活中到处都需要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画熊猫的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中班画蛋糕教案7篇

画柳树教案推荐7篇

小班古诗《画》教案7篇

画兔子的教案6篇

画树林的教案5篇

书签画教案7篇

画小羊的教案6篇

画荷花教案优秀7篇

画星星的教案8篇

画国旗的教案5篇

画熊猫的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