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反思环节能够促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一份优秀的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目标的聚焦与明确性,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数学1~5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1~5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货品统计、货品分类、货品排列、货品重量、货品价格、货品买卖等等。通过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把需要的物品数量清楚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让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并使用新方法图表法来统计物品,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并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货架3个,小篮5个,推车2辆,玩具类、餐具类、文具类若干。
2、统计图范例一张,表格两张。
3、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谈论与超市有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货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归纳出幼儿统计的方法:画上一样物品再写上数字,有多少物品就画多少个。
3、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儿尝试用图表的统计方法进行记录。
三、通过对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和利用图表方法统计货品。
1、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采用任务的形式请幼儿对各种类别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进行检验。
3、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图表法来统计物品的数量,但是还有许多种方法也可以统计物品的数量,以后我们再学。
四、结束部分
1、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去宣传,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超市。(幼儿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实际流程展开,实际上内在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注重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如:先让幼儿自由的记录,然后教师推荐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检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既起到与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验证,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大班数学1~5教案篇2
大班幼儿对数学探索很感兴趣的,他们也喜欢各种各样的图形,我班开展了《数学教育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的子课题。数学在生活中使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就是将学到的只是很好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克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向幼儿传授知识经验。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它更多的强调“兴趣”、“表现”、“过程”,而教学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它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强调效果,结合大班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数量的等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神秘世界历险记》。在观看动画片,与闯关游戏相结合的基础下,帮助幼儿去体验等量分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他们在游戏中惊醒操作,探索,体会活动的乐趣。以下是我开展磨研活动的磨研记录: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大胆尝试,在操作中发展思维判断能力,体验闯关游戏的乐趣。
根据设定的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看过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
2、物质准备:正方形、圆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剪刀、课件《神秘世界历险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导入
教师播放神秘世界历险记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神秘事情,让幼儿一起去帮助雨果解救拉拉。
教师:可是雨果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她一起去救啦啦吗?
二、闯第一关,数量的等分
1、(4的2等分)分骨头。
教师:前面有谁?(4条狗)我们过不去了,怎么办呢?谁来想想办法?我们打开雨果的旅行包,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呢?里面有4根肉骨头,怎么分呢?(老师操作)
2。(6的3等分)分馒头。
师:呀,前面又来了3头大野猪,我们再来找找看包包里有没有宝贝了。雨果的包里有6个馒头,该怎么平均分给它们吃呢?(幼儿操作)
3、(9的3等分)分鸡腿。
师:哎呀!又遇到什么危险呀?(半路又杀出三匹狼),我们来找找雨果的.包包里还剩下什么宝贝?到底有几个鸡腿呢?(9个鸡腿),9个鸡腿该怎么平均分给三匹狼呢?请你们想一想?(幼儿尝试)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上来分一分?你们觉得他分的我怎么样?行吗?
4、师:哈哈,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看来啦啦快得救了,我们看看啦啦有没有出现?情景过渡:这时狐狸军师出现了。狐狸:没想到那么容易就让你过关了,好戏还在后头呢!哈哈哈哈哈哈!
三、闯第二关:图形的等分。
1、图形二等分。(长方形、半圆、三角形、直角梯形)师:快看!前面有座城堡,啦啦肯定被关在里面!好大一扇门!我们一起来用力推一推,怎么也推不开,该怎么办呢?仔细看看门上有什么机关?(图形)都有哪些图形呀?看来要找到这些图形钥匙,才能打开门!看看雨果都准备了哪些图形?
(出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师:你们看这些图形钥匙能打开门吗?(不能)那我们要怎么样变出这些图形钥匙?想想我们怎么变出长方形呢?你觉得哪个图形可以变出长方形?
教师:刚才的方法我们叫做图形的二等分。
师:还有很多图形没变出来?你们赶快去试一试吧!
(幼儿自由探索)
师:你变出了什么图形钥匙?请你来介绍一下?(用什么图形,变出了什么图形钥匙,是怎么折的?)
师:刚才这样把图形变成两个一样的图形,合起来又是完整的我们就叫做图形的二等分。
师:图形都变出来了吗?门会打开吗?啦啦会在里面呢?
2、图形四等分。(扇形、小正方形、小三角形)
师:太好了!门开了,我们能救出啦啦了!咦~怎么还是一扇门,狐狸太可恶了!抓紧时间,赶快破解它的关卡。这回门上又出现了什么?雨果为我们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两把钥匙,你们能很快的配出门上的钥匙破解关卡吗?请你们自己去试试看!
师:小结:原来我们把圆形四等分能变出了四个扇形;把正方形进行四等分可以变出了四个小正方形和四个小三角形。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四等分,可能会变成不同的图形。
师:钥匙都找到了,赶紧放到门上去吧,刷!门开了!
四、结束环节。
1、播放动画。
师:啦啦开心的跑了出来!谢谢小朋友们一起帮我把啦啦救了出来。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
2、律动结束。最炫民族风。
大班数学1~5教案篇3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
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
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 >号和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
(2)小结: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
(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四、游戏巩固
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大班数学1~5教案篇4
设计意图:
通过在游戏中给我的启发来设计这节活动,引导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幼儿理解图意思,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不一样。
活动目标:
1.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并依据不同属性分别比较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带量运算。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第3册p19、两种颜色的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数学游戏“比一比”
看画册理解图意,出示幼儿画册,引导幼儿观察上面一幅画。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一共有几只?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一不一样—有的在岸上,有的在水里)?
2.按不同的属性分类并比较数量。
(1)有的小朋友看出来小鸭的颜色不一样,那么,小黄鸭有几只?小灰鸭有几只?请你把它们记录在纸上。
(2)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鸭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岸上,那么,水里有几只鸭子?岸上有几只鸭子?请你们把安们记录在纸上。
二、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下面一幅图的数量关系。
1.提问:小朋友中都是男孩子吗?有几个男孩?几个女孩?谁多谁少?请你分别把们记录在经纸上。
2.再看看小朋友都在拍球吗?有几个在拍球的和跳绳的哪个多?分别记录在纸上。
三、幼儿分组操作练习。让幼儿熟悉掌握并运用起来。
大班数学1~5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二等分、四等分,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合起来是整体。
2、能运用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图片;手偶架、小熊手偶2个;2个苹果及盘子;长方形等分卡。
2、幼儿操作材料: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花形、八角星形、梯形、三角形纸卡若干张;毛线每人一根;玩具若干。
3、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帮小熊分苹果,学习二等分。
1、帮两只小熊把1个苹果二等分。
演示讲解:把一个苹果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其中的一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或一半。
2、提问讲解:整体大于部分。
3、用苹果演示,部分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整体。
引导幼儿说出:1个苹果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两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1个。
4、两个苹果平均分成1个1个,也叫二等分。
二、操作练习:把圆形纸进行二等分。
1、两名幼儿合作将一张圆形纸二等分,每人能得到其中的二分之一。
2、提问:谁知道用什么方法证明二等分后的两部分一样大?二等分的一份是原来物体的多少?(二分之一或一半。)
3、请幼儿数一数8个半圆合起来之后是几个圆形。
三、在操作中探索:将长方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1、请幼儿动脑筋,讲一讲什么是四等分。
玩折纸游戏:请幼儿尝试用横折、竖折、斜折等多种方法将长方形四等分。比一比,看谁分得快,看谁的方法与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四等分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小窍门。
方法:先二等分,再四等分。
3、观看、总结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找出错误的四等分。
四、找一找、试一试还有哪些图形可以四等分,哪些不能四等分,并记录。
大班数学1~5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1~5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以2个,5个为单位按群计数。
2、能根据物品的不同包装方式,寻找最适宜的计数方法。
3、体验为集体做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手工纸、记事本、透明胶带、糖果、夹子、玩具汽车、橡皮、铅笔、剪刀等物品若干
2、物品统计表、大小包装袋、盘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兴趣,对物品进行有目的地计数
引导语:“幼儿园为迎新年活动买来了许多的礼物,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为三个大班的小朋友分礼物,要按每个班的人数分出每样礼物,好吗?”
(一)出示任务表,引导幼儿理解任务表的内容
提问:
1、“大一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为什么?
2、“大二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3、“大三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4、你想怎么数礼物?
(二)分组操作,按任务卡的各种物品的数量分礼物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准确计数,并将自己的计数方法在工作表相应格中以数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分享交流计数的方法,找出最简单、方便、准确的计数法
(一)提问: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分了多少个礼物?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简练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计数方法并会用数字记录计数的方法。
(二)结合记录表,讨论每样物品用什么方法计数快又准
讨论性提问:
1、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2、为什么要两个两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3、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4、为什么要五个五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5、每一种物品的包装不同,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计数方法,并重点引导幼儿结合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找出最适合的数数方法。
教师小结: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不同,有两个一组的,有五个一组的,还有十个一组的,我们在数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包装方式选择不同的数法。
(三)运用最佳方法,幼儿间互相检验礼物数量,进行二次数数。
三、操作活动:“包装糖果”,巩固按群计数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糖按两个为一袋,五个为一袋进行包装,然后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出自己包装的糖的总数。
延伸活动:
将分装好的礼物送到各中、小班。
附表:o为任务卡:卡内有物品名和应查数的数量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计数单位
35人 32人 30人
橡皮 o o o
铅笔 o o o
剪刀 o o o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计数单位
35人 32人 30人
手工纸 o o o
小汽车 o o o
胶 条 o o o
大班数学1~5教案篇8
活动目标:
一、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体积。
二、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果冻壳(一样大小)、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黄豆、白云豆、蜜枣、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两瓶一样多的果汁,乌鸦喝水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以客人身份进行招呼,并交代事情。
师:今天,老师第一次到大(3)班来,听应老师和徐老师说,我们大(3)班小朋友个个很棒。所以,老师想考考大家,和大家来做个智力游戏,大家说好吗?
幼:好。
师:这个游戏和我们桌子上的东西有关,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放着三种果实或种子,它们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
(引出黄豆、白云豆、蜜枣、果冻壳、统计表)
二、开动脑筋猜一猜
1、师:(哇!小朋友们真棒!)好,我们这就进入游戏第一环节――“开动脑筋猜一猜”,(幼儿跟念)“猜什么呢?我们要把这三种果实或种子装满这只杯子(示范)你们猜猜看可以放几颗?大家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讨论,等一下就
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到猜一猜下面的空格子里,可是不能动桌子上的东西,要从小到大猜想,黄豆、白云豆、蜜枣各能放几颗并记录下来,听明白了吗?
2、小朋友记录猜想答案,由老师依次将数字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并简单分析。
三、亲手体验做一做
1、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几颗呢?
幼:(想)
师:好,我们现在就验证一下,进入我们游戏的第二环节,亲手体验做一做。(幼儿跟念)
2、师:我们还是按表格上排的顺序来验证,那怎么做呢?要求是这样的:(示范)把黄豆放满杯子,压一压,让它和杯口一样平。数一数,一共有几颗?马上把答案写在做一做的空格子里。
3、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再次记录幼儿所测结果,并分析幼儿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据差异给适当验证。
四、仔细观察找规律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爱动脑筋、爱动手,而且记录认真。下面,我们要进入游戏的第三环节――仔细观察找规律。(幼儿跟念)
2、这个规律就在表格里,大家睁大眼睛,看谁把它先找到。(幼儿回答,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同样的杯子里,身体越小的东西,放的颗粒数越多,身体越大的东西呢,放的颗粒数就越少)
五、生活游戏――乌鸦喝水
师: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下面我们再帮小乌鸦解决一个问题好不好?那么小乌鸦遇到什么问题了呢?原来呀小乌鸦今天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了,它唱呀、跳呀,很快口渴了。这时小乌鸦找到了一个瓶子,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且瓶口太小,小乌鸦喝不到,这可把它急坏了,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能帮帮小乌鸦吗?
六、活动延伸
如果小乌鸦面前有一堆玻璃球和一堆比玻璃球还要小的石头,你们想一想,把哪个放进去,水会更快满起来。那么小乌鸦就可以更快喝到水了?
师:小朋友们意见各有不同,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去做个小实验,你们像老师一样,准备两瓶一样多的水,一瓶放20颗玻璃球,另一瓶放20颗小石子。看看,哪一瓶的水满得快,明天回来告诉老师,好吗?文 章
大班数学1~5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
★ 大班数学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