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准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和两句句子。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莫扎特从小爱好音乐并显露天赋,写出钢琴协奏曲。由于他刘音乐执着的爱,后来成为奥地利有名的作曲家。

3.用音序查字法查出“显”、“蓬”、“松”在字典中的页码。

4.说说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

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合、松、故、且、格、改”等字。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人物间的对话,注意读出适当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乐曲,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小朋友,这段音乐好听吗?你们知道它是谁创作的?板书:莫扎特(师简介)

2.读句子,学词语。

(1)出示句子:莫扎特是奥地利有名的作曲家。莫扎特从小就爱好音乐,并早早地显露出音乐的天赋。(2)指通句子。

(3)学习生字:“显”。复习音序查字法,运用音序查宇法在字典中找到“显”。为“显”找朋友。

(4)理解“天赋”。那么,莫扎特能够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仅仅是靠他的音乐天赋吗?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莫扎特一起回到他童年时代看一看。

3.出示课题并齐读:46莫扎特五岁的时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五岁的'莫扎特长什么样?他的音乐天赋表现在哪里?带着问题看课文听录音。

2.带着这两个问题,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

3.根据学生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出示词语:金发蓬松,天真可爱。学习生字:“蓬、松”。

4.根据学生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出示: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合乎规格。

5.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读好对话

出示课后练习一:读句子,读出父亲和儿子对话的语气。

1.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生分三人小组练习读对话。

3.按小组汇报交流朗读对话,老师组织评议、指导:父亲故意开玩笑的语气和儿子不服气的语气。

4.学习生字:故、改。给“故”找朋友;指导“改”左边的笔顺。

5.不用提示语,直接对话。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做生字大搬家游戏巩固生字。

2.做‘一字开花”的游戏巩固词语。

3.在田字格里指导认真书写“合、松、故、且、格、”等字。

五、全文

1.你还知道莫扎特小时候的什么故事?(学生自由交流)2.老师介绍莫扎特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儿歌。

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你认识哪些昆虫?说一说。

二、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变一变等)

(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间迷造运网

读一读,连一连。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粮zhī

蜘zào

写一写下面的汉字。

间网运迷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

“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松土。

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捉迷藏

蝴蝶造宫殿

蚯蚓运食粮

蚂蚁展翅飞

蝌蚪结网忙

蜘蛛池中游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3、评选小擂主。

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蜘蛛结网五、作业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

写一则观察日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指名读题目:

“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快下雨了。马上要下雨了。)

2、“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

动动脑筋看。

3、《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可能会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灵)

听了录音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生字朋友?

抽生认,正音,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示:

“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声喊”等词语。

⑴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

⑶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齐读。

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想一想哪些地方不好读,可以作个小记号,过会提出来。

2、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提出来大家帮助你?

3、解决了有难度的句子,请你们四人小组一起大声的,自信的读一遍课文。

4、哪些同学想来展示你的朗读本领?抽几名同学来读。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⑴我们一起玩吧!

⑵你写作业了吗?

⑶今天天气很好。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小结:有了这些语气助词的帮助,我们才能把课文读得那么美。

2、句子里的“吧”“吗”“很”是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3、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4、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只有“虫”是独体字,另外5个字是左右结构)

5、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6、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今天课堂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课件,内容:

小白兔挎着篮子往家跑。

咦,他怎么跑得那么着急呀?知道为什么吗?

(半信半疑)真的要下雨了吗?请接着看。

2、出示课件,内容:

在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后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惊奇)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答案吧!

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整体感知

1、你们能帮小兔子找到萝卜吗?

(复习生字,把生字和拼音萝卜连起来)

2、小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些词语朋友,谁来读?

3、生字词语都认得很棒,小兔子最喜欢你们这样能干的孩子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请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人一段接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齐读,看看小白兔遇到了哪些好朋友,做上记号。

同学们汇报交流:

小白兔遇到了哪些好朋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⑴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

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理解“天气很闷”。

(下雨前空气不流动,让人心烦)

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谁来做做弯腰的.动作?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

⑵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

(抽读)

⑶出示小白兔的话:

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

(生喊)

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很奇怪,大声喊要读高一点,再试试。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

(生答要读出问的语气)

对,不光要读出大声喊的语气,还要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比比看谁读得好,齐读。

⑷小白兔是这样问小燕子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师找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燕子为什么飞得低。

引导学生看动画一:

听了小燕子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根据回答理解空气潮湿,小水珠沾在了虫子的翅膀上,小燕子低飞捉虫子。)

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为了……

教师板书:

捉虫子。

这是小燕子在捉虫子时跟小白兔说的。(出示三句话)注意带“!”的句子要读出感叹的语气。一起来读一下。

下面,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段内容。

⑸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2、学习四至六段:

⑴听到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第四段有一句话读一下。

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注意,这句话后用了“?”怎样读?齐读。

再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把“吗”去掉,“?”改为“。”读一读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谁来讲一讲?第二句话是肯定的。第一句话,小白兔相信不相信小燕子的话?

(不)齐读。

⑵正在小白兔疑惑的时候,它来到池塘边遇见了谁?

看动画二,小鱼确确实实都游到了水面上来。下面,同桌一个当小鱼,一个当小白兔,练习一问一答。

⑶练习得很认真!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谁来读小白兔的话?大家听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看这句话后面有“呀”和“?”,注意怎样读,大家齐读。

指名读小鱼的话,注意“小白兔你快回家吧!”的“吧”,读出了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还有一个词,“闷得很”和前面的“天气很闷”意思一样吗?

⑷下面我们都来当小鱼,现在,比刚才还闷,不但空气闷,而且水里也闷,我们都到水面上透透气。(集体表演)现在有什么感受?

小鱼为什么游上水面?自己用“因为……所以……”的话说一说。

板书:

透透气。

⑸男生读小白兔的话,女生读小鱼的话,找一名同学读叙述的话。

3、学习七到九段:

⑴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⑵哪句话告诉我们小白兔真的相信了?

齐读。

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立刻、马上、赶紧)

换成这些词读读。

⑶正当小白兔挎着篮子往家跑时,它看见了谁?

看动画三,路边有很多蚂蚁,书上怎么说的?(一大群),它们在干什么?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现在,你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吧!

说得多好啊,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转诉给别人,就叫做“消息”。

齐读(消息)。

⑷听到小白兔的话,蚂蚁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这句话后面也是有“呢”和“!”怎样读?

读“是”的时候语气要重些,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很肯定,齐读。

板书:

搬东西。

⑸小白兔听到蚂蚁的话怎么做的?老师当妈妈,你们读小白兔的话,看到了妈妈,快喊啦。

⑹正在小白兔喊的时候,怎么了?齐读第9自然段。看来,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4、创设情境,扮演角色:

让学生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看黑板:

说一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2、除了课文讲的,还有哪些动物下雨前和平时有不同的现象?

(蛇过马路,晴蜓低飞)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铃、响、请、讲、束、争、演、滑、梯。临写左右结构的字4个:请、讲、滑、演。

2.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区别字形相近的字。

3.正确朗读课文,并读出熊猫妈妈和孩子打电话的语气。

4.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和同学分角色玩打电话的游戏。

5.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把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熊猫玩具或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能介绍一下吗?

2.对了,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经常要到世界各地去演出,把人民的友谊带到各个国家。熊猫妈妈的孩子们就出国演出去了。今天,她接到了孩子们从国外打来的`电话。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熊猫妈妈和小熊猫们都说了些什么。

3.出示课题:23熊猫妈妈听电话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部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谁打的?

2.他们和妈妈说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指名读第1节。

4.小组学习5个生字。

5.交流:零—铃,形声字。

请,换部首。

请、讲,都是言字旁,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响,找朋友。

6.齐读第1节。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这是谁的电话呢?指名读第2节,其他学生思考:谁打的电话,他在什么地方,说了些什么?

2.根据学生板书:丽丽日本一束樱花

3.学习生字:束,翘舌音。

4.指导朗读,高兴的语气。

5.那么,明明和林林在什么地方呢?他们会告诉熊猫妈妈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课文3—6小节。

6.交流,补充板书:明明法国巴黎照相;林林美国纽约滑滑梯

7.学习生字:争、演、滑。

8.同桌读一读,演一演。

9.熊猫妈妈听完电话,心情怎么样?他说了什么?齐读课文第7小节。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弟弟照相请讲丁零零

滑梯想法友情电话铃

表演响亮铃声演讲

扶梯光滑争先恐后

3.读句子:

(1)妈妈,我是丽丽。我来到了日本横滨。朋友们送给我一束雪白的樱花。

(2)妈妈,我是明明。我来到了法国巴黎。一群黄头发的娃娃,争着和我一起照相。

(3)妈妈,我是林林。我来到了美国纽约。小朋友们看我表演滑滑梯,都笑个不停。

4.你发现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吗?

5.想像一下,熊猫妈妈的孩子还会在哪里给妈妈打电话?和同桌合作玩打电话的游戏。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请、讲、演、滑。

2.词语:雪白照相表演滑梯友情。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字图片或场景布置等形式,创设古典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学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字经》是经典国学读本。同学们当中有谁读过《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都讲了些什么故事吗?(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三字经》里的智慧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近”,后鼻音“性”和翘舌音“之、初、善、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玉、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远、近、贵“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近“字时,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相、义“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斥字少一点,行走在外面,关系很亲密,距离不算远。(谜底:近)

形近字对比示例:

相-目(目光) -泪(眼泪)

习-匀(均匀)-刀(刀刃)

玉-王(国王)-主(主人)

义-叉(叉子)-又(又香又甜)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之”首笔点写在竖中线左侧,横撇角度稍窄,最后一捺宜写得平而长。

“习”横折钩写得略长些,折钩略向左下倾斜,点止笔与田字格中心,提画长而有力。

“玉”书写时要注意三横的间距和长短,三横均略向右上方倾斜;中横最短,起笔于横中线上;最后一点紧靠横中线下方运笔。

“义”是独体字,注意笔顺,先写点,再写撇捺;点紧靠竖中线左上部中间;竖撇紧邻竖中线右上部起笔,写得长而舒展。

易错提示:

“相”右边是“目”,中间有两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习”的横折钩里面是一点一提,不要写成一点一撇。

“远”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了竖弯。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是一个整体,切分不开,一般由图画演变而成。如:

习(学习)玉(玉器)义(意义)之(一走了之)直(直尺)为(因为)立(站立)不(对不起)川(山川)车(车站)午(中午)片(片段)

(4)多音字。

xiāng:相信相安无事

xiàng:相片相貌堂堂

jiào:教师因材施教

jiāo:教课教书育人

wéi:行为所作所为

wèi: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6)文言词语释义。

①人之初:指人刚出生的时候。

②性:文中指人的本性。

③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

④相远:有很大的差别。

⑤乃:就。

⑥迁:文中指不好的改变。

⑦贵:以某种情况为可贵。

⑧专:有恒心,专心。

⑨子:文中指为人子女。

⑩不学:不肯读书学习。

非所宜:不应该如此。

为:作为,成就。

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义:理义,指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三字经》。

明确:《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错。

朗读指导:每句都只有三个字,读的时候慢一点,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速度可以稍快一点,还可以边读边打节拍。

第一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意重读“善、习、远、迁、道、专”等字,强调教育、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注意重读“幼、玉、器、人、义”等字,强调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性。“老何为”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然后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了《三字经》的韵味。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蕴含了深深的道理。同学们可以仔细回味一下,想想课文中这两节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道理。下节课,我们再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云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弄清是月亮跑得慢,云彩跑得快。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观察及自读,掌握生字,感知课文内容。

(2)图文结合,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以及勤于动脑,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贸心观察,勤于动脑。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彩比月亮跑得快以及判断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问:喜欢夜空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

2.教师:有一个小朋友,他不仅发现夜空的美,他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生字:

二、认读生字,疏通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二)检查听读情况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几个小朋友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问: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想象:你能想象一下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吗?学生畅谈想象,感受意境。

3.说话练习:一会儿,一会儿。学生小组内练习说句子。集体反馈,引导学生评价。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问:他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分组读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过渡:一开始大家赞同谁的说法?(大家相信张大勇的话。)后来呢?(大家觉得小文说得对。)这是为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文:小文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大家观察月亮和云彩?

2.反馈交流,问:树杈起什么作用?

学生再读课文:这个办法好不好?你觉得小文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体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很聪明。)

3.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写字。

3、拓展延伸,了解关于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

教学准备:

1、收集的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

2、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背诵课文。

二、指导写字。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一)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办法告诉大家“云彩跑得比月亮快”吗?

学生说方法,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寻找或设置某一固定的参照物)

(二)总结: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能像小文一样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思考问题,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得到更多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6篇

一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8篇

202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推荐8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2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最新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优秀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