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模板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质量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用的教案是要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模板5篇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 了解相关的音乐小常识。

教材分析

歌曲《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猴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挤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练声《小动物的`叫声》、《国旗红红的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老师讲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今天我们也来学唱《卖报歌》,好吗?

2、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4、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5、学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2)、小朋友自然声唱歌。

(3)、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4)分组进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学了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做?

(2)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们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三、课堂小结

在学习《卖报歌》的时候,大家应该感受到了小报童酸涩的童年有多么悲惨吧。旧社会的小朋友饥寒交迫,没有钱上学。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美好。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课后好好复习《卖报歌》,下一节课谈谈自己学习了这首歌的感受。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情感。

2、感受歌曲的韵律,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妈妈图片、小熊图片、小兔图片、音乐小嘴巴图片

【课堂流程】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唱一唱关于妈妈的歌。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幼儿听听歌曲里的宝宝是怎么爱妈妈的?(教师配动作)

(2)教师配乐再次范唱,引导幼儿用动作回忆歌词。

(3)出示妈妈的图片,听音乐,老师配动作完整范唱。

2、练习歌曲

(1)看着图片,一起做动作练习歌曲。

(2)跟着音乐做动作,一起练习歌曲。

三、替换歌词。

1、出示小熊,把“妈妈我要亲亲你”改成“小熊,我要亲亲你”。

2、出示小兔,把“妈妈我要亲亲你”改成“小兔,我要亲亲你”。

3、把“妈妈我要亲亲你”改成“小朋友,我要亲亲你”。小朋友面对面,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4、把“妈妈我要亲亲你”改成“老师,我要亲亲你”。邀请听课的老师与面对面,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课堂亮点】

1、设计有阶梯,从倾听歌曲的慢到快,图片的出现到逐渐退出,从孩子之间互动的加深等,一点一点让孩子进,教师一点一点的退,不断反复,不断提升。

2、给予幼儿体验安静倾听音乐的环境,好。

3、利用图片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对歌词的记忆。

4、教师运用体态语、表情、身体的节奏影响孩子对节奏的投入,特别是在范唱、领唱的过程教师用肢体动作不断启发幼儿,动作是幼儿认识音乐的工具。

4、人人参与,快乐、有序与同伴互动,温馨有爱的活动。

【课堂建议】

1、有感而唱才会动听,用咋样的歌声体现对老师妈妈的爱?体验感情教师再渲染和带动些更好。

表现情感,孩子的歌声才会美好、动听。

2、替换歌词部分。将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家里的成员)或把亲亲妈妈的额头、脸、嘴改为背、手、肚子、腿(身体部位)。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并较合拍地做吃食动作。

2.随乐合拍地表演,学玩“网小鱼”的游戏,并能遵守其规则。

3.游戏时,注意不与同伴碰撞,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鱼网1个,小鱼手偶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音乐磁带。

3.幼儿初步学唱歌曲《网小鱼》

活动过程:

一 、教师扮鱼妈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导入课题。

1.教师:“鱼宝宝看看,妈妈带你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胆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河里有什么?小鱼在干什么?(唱歌、游水、吃食)

3.倾听乐曲,教师结合图谱讲述故事。

二、引导幼儿倾听乐曲(二),学习走小碎步,表现小鱼游的动作。

1.引导幼儿用小碎步做小鱼游的动作。

教师:“小鱼在河里是怎样游来游去的?谁会用动作做做看?”

2.随乐曲(二)进行表演,教师示范,重点提醒幼儿走小碎步时脚垫起来,轻快地走。

三、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三),表演小鱼吃食的动作。

1.教师:“小鱼看到美味的食物后是怎样吃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跟随乐曲(三)合拍地表现小鱼吃食的动作。

四、教师扮“网鱼人”,介绍“网小鱼”游戏规则,带领幼儿玩游戏。

1.出示鱼网,扮“网鱼人”,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网鱼人要来捉鱼了哦!小鱼该怎么办啊!听,表示网鱼人来了是什么音乐。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重点练习听到“网鱼”的音乐就赶快游回家。

五、引导幼儿完整倾听音乐,开始游戏。

1. 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小鱼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唱歌—小鱼游—吃食—游回家)。

2. 请一教师扮演网鱼人,师幼共同完整游戏。

(1) 提醒幼儿听辨音乐及时转换动作。

(2) 小鱼怎么游?(碎步,轻轻地,快快的)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帮助幼儿明确“找空地方游,不碰撞”的规则)。

(3)小鱼怎么吃食的?(跟着音乐的节拍,一口一口的吃)。

3.交换网鱼人角色,再次游戏。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游戏情节,熟悉乐曲旋律,知道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

2.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3.愿意参加演奏活动,在于同伴一起演奏中,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大鼓一个,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准备:

1.故事导入

春天来了,树林里绿草如茵,小兔子看到这么多青草可开心啦,一边吃着草,一边开心地跳起了舞。咚咚咚,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子被吓得躲起来了。原来是大灰狼来了,他左看看右看看什么也没发现,于是就走了。看到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又出来了,它们在草地上开心地吃草、跳舞,玩得可开心啦!

2.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和aba的特点

师:刚才你们听到,哪里是小兔子在玩,哪里是大灰狼出来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总结aba的`乐曲结构特点)

3.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师:我们用动作来给音乐伴奏,小兔子来了,你想用什么动作?(拍手、摇手腕)大灰狼来了,你用什么动作呀?(拍腿)

4.用动作为音乐伴奏,老师用语言提示(跳、跳,跳一跳;吃吃草,跳跳舞)

5.根据小兔和狼的不同形象,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小兔子用什么乐器演奏,大灰狼用什么乐器演奏呢?

拍手——铃鼓拍奏

摇手腕——铃鼓摇奏

拍腿——大鼓

6.结束游戏

今天我们小兔子们一起玩了游戏,大家开心吗?那我们快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带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蝴蝶》教案6篇

小班音乐小鸭小鸡教案7篇

手指歌小班音乐教案7篇

小班小树叶音乐教案6篇

小班音乐律动课教案8篇

小班小燕子音乐教案6篇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7篇

小班音乐游戏找小猫教案6篇

小班音乐熊跳舞教案6篇

小班音乐快与慢教案最新8篇

小班音乐快和慢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