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关注到工作中的细节,我们才会写出优秀的工作总结,我们都知道工作总结是一种帮助我们分析不足的文本,在写作时更要认真对待,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1
xx镇自20xx年xx月份成立创建办以来,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创建办、县推进办等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完善全镇垃圾分类减量和长效保洁机制,切实抓好厕所革命,农户庭院“六个一”整治,使镇域人居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通过主题党日、横幅标语、文明创建倡议书、村村通广播、网格微信群等宣传载体,开展了接地气、深入人心的宣传引导活动,多次大规模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下乡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提高了农户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开展多次专项清理行动。今年以来对全镇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了一次彻底摸排整治,共清理肖家塅老垃圾填埋场等8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xx村非法固化物堆场4处,清理志溪河及中干渠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堤岸堆积的`各类垃圾共3次;针对s206扬尘超标、信访突出的问题,开展了s206公路“见本色”行动:道路“见底色”、设施“见本色”、植被“见绿色”,共清理沿线陈年积垢路段累积10余公里。
三是规范化管理。将山塘、河道保洁工作认真梳理,与桃江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山塘、河道保洁新模式,签订了“守护志溪河”服务项目,镇域内40余公里的河道保洁效果明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火车货运站进场出场运输车辆污染路面问题进行了整治,规范了火车货运站进场出场运输车辆的管理;同时积极向上对接,进一步摸索镇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及垃圾分类沤肥回收处理机制。
四是其他工作。顺利推进了杨家湾、麻园坳“六个一”村创建示范和金沙坪“整洁”村建设,加速推进汪家冲、刘家湾、栗子山、檀树界的厕改工作,有序推进汪家冲、刘家湾创建省级卫生村,软桥、周家潭创建市级卫生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明约的形式倡导各村对垃圾处理进行有偿收费。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我镇以“美化、净化、亮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人居生活质量”为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力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改厕及整改排查持续推进
(一)基本情况
1、努力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根据上级部署,我镇扎实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组织有关村对20xx年以来美丽乡村和20xx年以来自然村使用财政资金改造农村户厕和公厕进行整改排查。20xx年以来美丽乡村和20xx年以来自然村使用财政资金改造农村户厕1013座,其中胡岗村84座;曹庄村384座;叶圩村208座;靳楼村216座;前靳村121座。厕模式以三格式化粪池和双翁式化粪池式为主。目前,上述五村共摸排改厕大小问题xx个,各涉及村已启动整改维修工作,计划xx月中旬整改结束,确保群众用的放心满意。
(二)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管护不到位。由于管护机制不完善,个别改厕点改厕任务完成后,没有很好地跟进管理,部分存在“脏差臭”现象。二是户厕设施损坏较严重。主要有化粪池位移、漂浮;排气孔的高度不够;水管断裂;厕屋漏水等问题。三是管护资金无保障。改厕资金上级拨付投入,镇、村两级经费困难难以保障管护费用。
(三)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农村卫生厕所改建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镇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网格管理制度,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改厕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整治环境,加强管护。建立镇、村、组三级管护协调机制。镇直有关部门做好建立长效机制指导工作。各村做好改厕后的检查维护、定期清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建立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农村改厕工程建好、管护好、运营好。
3、联系群众,因地制宜。在改厕项目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不定过高标准,不搞形式主义,使改厕项目确实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农民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新集镇在前期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细化22个卫生责任区域,号召干部群众800余人参与,对各村辖区内的沟、渠、塘、道路边、房前屋后等地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秸秆等进行全面清理。劲旅公司按照扫、清、管三步措施,对全镇主次干道、环卫中转站、垃圾桶等关键点进行清洁,实行“全天候、全区域、全方位”保洁消毒。同时,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截止日前,该镇已出动机械400余台次,群众3000余人次,清运垃圾约800多吨。该镇还针对镇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经常反复的问题,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清理整治了创业路、王集街道、东朱街道、胡马路、郭郢大市场等出店经营,拆除滚动大棚47处、店面违建17间,转运建筑垃圾235吨,清理铺设地坪800平方米,通过整治,切实提高了沿街商户的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通过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质量,改善镇村人居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不足。镇财政财力有限,开展此项工作力不从心。二是农村清洁保持不易。由于村民生活习惯,加上缺乏专门管护人员,反弹很大。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工作抓手不多、投入不足、各村推进不平衡、村民参与度不高以及缺乏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
1、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部署及上级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细化举措,补齐短板,全面加快推进整治工作,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攻坚战。
2、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研,确保良性推动此项工作,让政府好实施,群众易保持,全面达到行动目标。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人居环境整治意识。
2、加大镇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创建罗杨、胡马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前进行政村后靳中心村20xx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启动常庙翻身庄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检查。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先主路后辅路,先试点后全面逐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3、认真做好20xx年度姚靳、朱庄、魏许、靳楼四村386户改厕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局面。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3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的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相关文件精神,我局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集中力量开展“清洁城镇乡村”活动,现将我202x年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活动实施方案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严格按x月份制定的《xx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实施方案》。每周五,积极开展卫生责任区的大扫除和常态化的全面整治,单位主要领导和活动负责人积极参与卫生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及时整治,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二、深入新农村联系点开展“清洁乡村”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处级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和县直单位挂点共促“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xx〕xx号)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做好我局挂点xx镇xxx村委,xx乡xx村共促“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工作:
(一)捐赠各村委清洁经费xxxx元,专用于“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
(二)按照“六个一”和“八个一”要求,对所辖的主要垃圾集中点进行集中管理,协助村委召开会议,落实了各集中点负责人,并针对多年收集不上的垃圾管理费问题制定了措施,成立了理事机构,签订了承诺书。
(三)大力宣传“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精神,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发动村民建垃圾池。协助xx村委出板报和树立宣传牌。向村民分发“爱我家乡、美化家园”建设美丽乡村倡议书;
(四)制作了一块永久性宣传标语。
四、积极回乡开展“情系乡村、共建小康”活动
我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回家乡开展“情系乡村、共建小康”活动,每位干部回家乡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教育村民养成爱卫生、重环保的良好习惯,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发动村民建垃圾池。
五、用实际行动组织引导群众
202x年,县交通运输局几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xx镇举行的“建设美丽xx我先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引导群众,为建立清洁卫生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xx”活动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2.村规民约、清洁乡村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3.因经费问题,乡村保洁员暂时无法落实。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加大“清洁城镇乡村rxx;建设美丽xx”活动的宣讲力度,努力做到全覆盖,着力提高村民群众自觉参与清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指导各村委制定好村规民约和建立健全清洁乡村长效机制,确保清洁工作取得实效。
3.用实际行动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爱我家乡、美化家园”活动。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4
我镇为解决“农户的室内外环境卫生需要进一步整治”问题,认真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检视,切实引导农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我镇积极开展整治行动,确保宣传到位,形成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
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
我镇利用赶场天、我蓝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广大村、社区干部和群众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讲。引导加强家庭卫生教育和校园环保教育,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入村入户针对性地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同时利用院坝会开展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干部与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环保意识,形成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开展清洁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我镇在前期进行情况调查后,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村民等人员200余人开展清洁行动,发放宣传资料300张,悬挂宣传标语1幅,清理积存或散落垃圾3吨,清理沟渠5.4公里,清理塘堰1处,整治残垣断壁1处,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0.8吨,含贫困户千余户家庭开展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农村受益群众1021人次。
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为进一步夯实工作任务,改善人居环境,推进脱贫工作有效落实。我镇加强对主要公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做到墙面无牛皮癣,路面无白色垃圾、废弃物等。场镇及各村公共厕所每天进行清扫保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持公共厕所设备完好及卫生干净,做好垃圾桶(箱)的清洗和维护工作,垃圾做好分类确保及时转运。加强对三无小区、清洁院落卫生整治。引导村民将房屋周边的杂物堆放整齐、畜禽粪便及沟渠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同时结合每户贫困户家中不同状况,驻村干部、帮扶干部针对性解决贫困户人居环境的实际困难,改善贫困户生活环境。帮助带动贫困户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屋内铺设冬用物品,收拾家用并归置整齐;清理院落周边垃圾等不留死角,整理农用工具等。切实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和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自己动手打扫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贫困户精神面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5
一、前期工作汇报
自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以来,在乡镇政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大魏庄村严格按照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以“五改一美”为抓手,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村庄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6月2日全乡考核结果不理想,影响了全乡的整体形象。
二、落后原因剖析
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之所以列全乡倒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六月份正值麦收季节,我村有街道打粮的习惯。由于村民无固定打麦场所,给街道整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2、宣传不到位,动员布置不及时,很多村民意识不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3、工作统筹协调不够,前期工作侧重督查农村农民的环境整治工作,对企事业单位的创建整治工作强调不够、责任不明、行动不力,以致于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4、受财力制约,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现有设施不能满足需要,比如村垃圾池、垃圾箱、垃圾中转房等必备设施明显不足,造成全村生活垃圾乱倒乱扔乱堆现象。
三、今后目标定位
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将我村建设成“环境美化、区域绿化、水源净化、夜间亮化”的和谐村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寻找差距,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力争把大魏庄村真正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村。
四、拟采取的措施
要想将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目前的倒数提升到全乡的上游水平,我们的困难很大,任务很重,但只要采取如下措施,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加强宣传和教育。特别是村规民约和山东省公德教育,不定期搞一些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
2、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要按照合理布局,方便使用的原则,迅速落实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确保及时到位、及早使用,杜绝垃圾乱倒乱扔乱堆的现象。
3、强化考核,落实责任。要将我村所有路、街、巷整治保洁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小组,对照标准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确保整治、保洁效果常态化、长效化。
4、集中精力,突击整治,彻底消灭中心街卫生死角。
5、自查自验,对标整改。逐组、逐河、逐路、逐街、逐项对照标准整治达标。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篇6
xx村是20xx年脱贫“摘帽”村,该村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区位特点等,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将xx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实施环境治理网格化管理,根据该村实际,划分8个网格(七个组7个网格加通村公路和鱼泉河xx村段公共区域1个网格,总共8个网格),每个网格落实一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
二是开展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突出整治贫困户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张乱贴、乱拉乱挂、乱堆乱放等问题。引导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做到庭院整洁有序、农具摆放规范、晾晒整齐合理、无残垣断壁、无柴草乱堆乱摆、无粪便乱拉乱倒。做到室内清洁卫生、家具物品摆放整齐。应到农户做到人蓄分离、畜禽圈舍建设规范;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环境质量。完善环卫设施,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重点解决垃圾转运、污水处理与排放问题。再出主要干道合理设置小型垃圾箱(池)。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入村道路维修和贫困户入户道路硬化。
四是集中清理陈年垃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集中清理整治房前屋后、道路边沟边坡、河塘沟渠,集中清理成年垃圾。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治理工作常态化。指导村委会在环境保洁、队伍管理、设备管理、台账建立、经费保障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并实行村务公开公示。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工作成效
xx村地处xx县城西南,辖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3户676人,20xx年认定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111人,占总人口的16%,其中20xx年脱贫1户,2人,20xx年底脱贫34户,109人。20xx年以来,xx村把“人脱贫、村摘帽、达四好、同奔康”目标任务和“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五个有”等脱贫贫困户指标达标情况,努力巩固提升,力争各项指标不断完善,防止返贫。
xx村现有垃圾池2个,垃圾统一由乡政府垃圾车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现有村级保洁人员8人,今年新增3人。今年来,整治边沟7000米;边坡治理3300平方米;农房风貌整治15户;硬化、绿化提升3800平方米;制作标示标牌3个;设置公益广告2幅。该村在治理工作中现已投入资金万元,新增投入9万元,累计现已投入资金总数万元,累计新增加投入资金总数万元。拟打造为环境治理示范扶贫村。
三、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二)环境综合整治的思想认识不够。一方面是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够,个别村干部对清洁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的新xx的目标要求上来,“农村就是这样子”在少数村干部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存在“上面热、下面凉”的现象,二是群众认识不够,广大群众对清洁工程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对存在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弊端认识不足,改变缺少主动性,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公共卫生意识淡薄,部分长期形成卫生习惯的生活方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反差较大,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支持参与的热情不高,珍惜和爱护生活环境的意识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各村脏乱差问题困难较大。
(三)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短缺是制约环境治理的瓶颈,尽管每年投入五万元用于清洁工程,但远远不能满足全村垃圾清运、人工报酬,xx村采用农户筹一点、企业出一点、政府支持一点来筹资,长年累月,资金筹不起来,企业出钱又不及时,降低标准了达不到效果,由于乡政府财力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机构、人员、经费三个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清洁工程很容易出现反弹现象,清洁工程成果难以巩固。
(四)河够水面漂浮物清理不彻底,河道、溪沟坡面还有积存垃圾或杂物堆放,部分道路两侧边沟淤积比较严重。
(五)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
(六)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六清五改”中的每一项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乡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效管理需要的经费没有完全落实。
四、对策措施
在扶贫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清扫”是重点,“保洁”是关键,我乡将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按照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久、深入开展。在制度建设上科学制定《扶贫村卫生整治考核内容和标准》,实行旬抽查、月考核、季评比,一考核一通报制度,形成“检查—通报—整改—复检—再通报”的循环。我乡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贫困村群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加快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推进我乡贫困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