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对书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和对故事情节的思考,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5篇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篇1

第一人称双叙事小说是我第一次看,刚开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看下去也就习惯了。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过别人推荐这本书,说的是松子的可怜。但我看下来的感觉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松子这种性格的人是我我也嫌弃。

第一,当老师时,她为了学生顶罪,顶罪也就算了,可以说是自认为为了学生好的一时冲动,但拿同住房间的另一个老师的钱,还没有及时说明,这个就不能接受了,都不主动说明事后拿钱还就可以了吗?不问自取是为窃,既已行窃,再多的理由又有谁会信呢?

第二是她对于家里人的态度,虽然作者想描述她是在一个缺爱的家庭长大,嫉妒妹妹得到父亲的关心,渴望得到父亲的爱,但因为嫉妒,就能对自己体弱的妹妹动手吗?还推倒自己的母亲,我找不到这种动手的理由。动手之后离家出走,一直不联系,还怪家里人不爱她?父亲一直寻找直至过世,我要是弟弟我也不能原谅这个姐姐。而且在她二次回家的时候,仍然还是推开了体弱的妹妹,这样子还渴望能回家?怎么可能!

第三是她对待感情的态度,虽然是缺爱讨好型人格,但真的一个又一个的渣男都没能让她认清现实吗?还一个接一个的陷进去?真心待她的男人倒是给推得远远的。作者又说她领悟力强、智商高,智商高的人还能一次次踩进渣男的坑,就因为现在能跟她在一起同居生活。

个人原因吧,反正我不太喜欢这种性格的人,但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真的很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篇2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十一月份看的第三本书。就如书中所说,作者山田宗树是真的很擅长用戏剧性的情节来描绘日本女性坎坷的命运。松子的人生简直就一部电影,故事情节让我难以相信却又深陷其中,心情随着小说的情节越发沉重。

一生飘零却充满机遇

松子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母亲和善,家庭还算和睦,但是这一切却在妹妹久美重病之后发生了改变。松子开始觉得父亲不再关心自己,为了父亲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她开始发奋读书,成绩名列前茅。

毕业后,听从父亲的意见,松子当了一名国文老师。这个时候的松子本可以以老师的角色安稳的度过一生,但却因为一个误会,人生发生转变。从此松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先是谈了一个作家男朋友,男友自杀后辗转于作家的朋友,最后却惨遭抛弃。松子一气之下进入了“白夜”成为了当红头牌“雪乃”。在业绩下滑之后,松子跟随小野寺离开“白夜”,却发现小野寺在玩弄自己,一怒之下就把小野寺杀了。随后松子进入了监狱,出狱后和曾经的学生龙洋一在一起,惨遭第二次抛弃。心灰意冷的松子开始了自暴自弃,最终惨死。

松子的一生虽说凄苦,但却充满了机遇。这些机遇发生在她当收银员却能开三条线,创门店记录时;发生在当“头牌”业绩高,收入可观时;发生在她将要离开“白夜”,赤木想要带她去北海道时;发生在她入狱五年,寻找担保人时;发生在她拿到美发师执照,能以美发师职位安稳生活时;甚至发生在临死前,阿惠想要聘用她当发型师时。但是很可惜,面对那么多机遇,偏执的松子没有抓住任何一个。

父亲是影响松子一生的一个因素

松子的凄苦的一生,首先还是得归咎于她的家庭、她的父亲。在久美生病之后,松子就不在受父母关注,所以缺爱的松子才会养成讨好性人格,尽管她成绩优异,但却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只会一昧的取悦别人。只要有人稍微对她好,她就会掏心掏肺的对他,永远都是以他人的感受为先。

倘若年少时父亲能给她多一点关爱,或许松子就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进入东大理科班学习,开始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缺爱的人还是挺多,比如说,家庭成员众多以及留守儿童。说到这点,就想起了一部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的德善有个姐姐,有个弟弟,父母将更多的爱放在了姐弟身上。家里只剩两个鸡蛋,一个给姐姐,一个给弟弟,夹在中间的德善什么都没有,姐姐要什么有求必应,弟弟去接爸爸下班,爸爸给他买冰淇淋。德善同样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却依然成就了漂亮阳光的人格。

也许父亲的忽视,只是松子人生改变的一个起点,最终还是得归咎于日本女性没有地位的命运。

我这一生,渴望被收藏,妥善安放。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处游离免我无枝可依。――出自《时有女子》匡匡

松子的一生渴望被爱,年少时渴望父亲的关注,长大后渴望身边男人的爱护,虽然她每次都是积极对待,但可惜到了最后都不可得。

最后用卢思浩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人生那么长总会有孤单的时候,即使在这个时候你爱的人不爱你,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照亮自己!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篇3

花了两天多的时间,读完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令自己唏嘘不已。在其中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聪明、善良、努力、懦弱、挣扎、自弃……遭受诸多人生不公、挫折待遇,一切的发生都是不应该的,然而实际上又是必然的~多么悲剧的人生啊~

松子是那样一个单纯又勇敢无畏的女子,为爱屡败屡战,哪怕被伤得体无完肤,依然纯真地毫不设防地全身心投入下一段感情。

然而终是悲剧,一幕接一幕的悲剧。

替她分析原因,想来是因为她忘了自我,她一切都替别人考虑,唯独忘了自我,她不知道爱自己,不知道生命的主杆儿是自己,人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活着的。

追寻爱,也应该是首先自爱,自己要爱自己,然后别人被你的光所吸引,进而爱上你。对于爱,应该是有你真好,没你我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的态度。一切在他人的爱中迷失自我的,一定是以悲剧告终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承受得起另一个人生命的压力。

爱非外求,而应内求。于是非常感谢自己,能够从人生不公的怪圈中走出来,能够突破痛苦和悲剧,寻回自我,找到闪着光的自己,把自己活得神采奕奕。感恩自己,真的感恩自己,人间不易,人间值得。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篇4

距离看完这本书已快两周有余,如今才肯静下心来写这篇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叫松子的女人的一生,至于有没有她是不是从头到尾被“嫌弃”,她是否值得我们嫌弃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今天只是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几个我记得深刻的点。

松子为偷窃的学生当替罪羊的事,我很不能理解。尽管我知道她的心理是,“我先担上这个污名,先平息酒店人员的不满,大事化小,保住学校的声誉,再去找盗窃的人,把钱要回来。”松子是一个很为别人担心的人,这个逻辑,从她自身角度上看似很合理,她在“为别人考虑”。但是从她的身份看,她真的“自我”到忘了自己是一名老师,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学生犯了这样的错后,老师应该起到“教”与“训”的作用,让偷窃的人明白责任是什么而不是包庇,甚至于自己担着一份别人闯下的祸,还因此丢失了自己的声誉、工作和别人的信任,虽然在松子任职的那个环境,这些东西她本就好像得到的不多。但,抓马的就是正是这件事,开启了她“被嫌弃”的一生。

松子视角展开的叙述里,最开始提到了她的家庭。在松子眼里,父亲只疼爱妹妹一人,松子很想博得父亲对病弱的“妹妹”一般的疼爱,她觉得不公,进而对妹妹心生嫉妒。刚开始读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松子有点“过激”了,但还想着从中能否找到一处父亲确实不爱她的细节。可是直到最后,读到在父亲去世前写的日记里,每个结尾都是“今天没有松子的消息”时,我真的忍不住泪崩。是因为心系重病的妹妹,所以父亲对松子的关注不够,但是,这种“爱的缺席”,也不能代表父亲不爱她,她出走后的思念已是证明。只是很痛心,一个不善言辞,一个心思敏感细腻,两个人竟然就在松子走后没有一次机会去互相理解甚至见一面,松子临走前还把这种不满发泄到病弱但很爱姐姐的妹妹身上……或许她如果早点体悟到其实家里人都爱她,回到家的港湾,或许她的人生轨迹就不会偏离正常那么远。

启示:及时沟通很重要,不论是什么关系,及时沟通都始终是避免嫌隙和误会的最优解。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变得有些自我,或非要去强调所谓的“自尊”“面子”而让关系越来越僵化。

但我发现松子有个矛盾的点,她在家人面前自尊很强,但在离家出走后,她反而变得,没有自尊了。她离家后一直在追求的除了生存就是爱,这个爱,准确来说,在松子眼里与陪伴划等号,是无底线的陪伴。不管遇到的男人如何玩弄她、哄骗她、以爱的名义威胁她,她都不去怀疑这些爱的合理性,大部分时候只是一味地纵容与妥协,甚至想与对方建立安稳的家庭。很奇妙,她追求爱,但是因为对爱的曲解,她对每一段爱的需求度都很低,她需要的只是所谓的“陪伴”,而至于对方如何“陪伴”她,她为这段“陪伴”付出什么代价,她没管。所以在遭受家暴时,她也并不会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退出这场恋爱游戏,被对方哄骗继续从事那种职业时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尊严丧失了。

虽然说追求爱本身是没错的,但爱之所以为爱,是因为爱的属性就是温暖的,真正的爱是具抚慰作用的,让相爱的双方有动力变得更好,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过度依赖或纵容,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这段爱就需要立刻叫停,需要重新审视其变质的原因,从自身和对方身上找问题。

启示:我们在“爱情”的处理上,一定要学会“权衡利弊”,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松子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反究背后原因,外因可能就是原生家庭里,她口中的从小父亲对她关爱不够,但我反而觉得内因更重要,松子本人是个敏感的讨好型人格,敏感让她对父亲的关爱耿耿于怀,讨好型人格让她在遭受种种伤害的时候只会忍受,而不是反击,或者逃离。她的内心足够温柔,以至于任何一个她相处的男人都可以零代价伤害她。真的很可怜。但是她对于家庭的向往,也反向验证了她在这其中漂泊过程中的不安;她对自己家人的断绝联系,或许也刚好证明了她是在乎和思念家人的。

松子很打动我的一点,就是无论遭受了怎样的不堪,她总是能想办法继续活下去,在监狱的那段时间,她的目标真的很清晰,每天去学习美发,正能量满满,她似乎总是有机会能变得更好,她也敢于抓住机会,但遗憾的是她也很轻易因为男人去放弃变得更好的机会。这种表现,我觉得还是与她内心深处的不安有关——她很渴望安稳。

这本书,松子的一生,充满的是迷茫与较劲,误解与冲动逞强,想被爱又得不到爱,想安稳却不得安稳。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都会觉得不理解,但是到最后潦草收场时,我还是哭了。因为我意识到当时看书的我是理性的,而书中的松子一直是感性且总是身处慌乱的,我无法设身处地地说,如果境况同等糟糕的情况下,我能像她一样,扒开这些错杂的情绪,去寻找那根隐隐约约微弱却坚韧的希望之线,飞过人生的种种不堪堆成的重峦叠嶂,依附在美好的朝阳高地。我可能没那么坚强。这也正是我们要从松子身上学习的,这种温柔内化的向上精神。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篇5

几年前看松子的一生,没有看懂,并不觉得她很可怜,只觉得一个人怎么会过成她那个样子。刚才又看了一遍,觉得她并没有错,她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好。为了讨好父亲,做着父亲想要她做的一切;为了班里的学生好,替其承担了盗窃的罪名;为了喜欢的人,去向家里人借钱,和家人断绝关系。谁对她表现一点关系,她就给别人自己的一切。

她错就错在对别人太好了,不知道为自己打算,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谁对她好,她就爱谁。最终,她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了,可是人家根本就不知道她是谁。把爱当作自己的目标,真是愚蠢的事情。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松子不是贪心的,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倾尽所有。可是又怎么样呢?她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和她同居的第二个人,可是对方却背叛了她,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了。即使是陌生人,她也希望陌生人好。在看到很多中学生在很晚的时候还没回家时,她为了他们好,让他们早点回家,可是却被他们打死了。

我并不觉得她是孤独的,她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她的目标就是为了所有人好吧。你可能会说,既然是为了别人好,她为什么要去掐她的妹妹?我觉得那是因为她无能为力吧。她怎么做都不能让父亲开心,她觉得这是因为她妹妹的原因。她怎么做也不能让她妹妹好起来,让她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她没有反抗吗?她反抗了。在她承认自己偷钱之后,看到别人要惩罚她,她想要解释,可是别人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在和她同居的第一个男人死后,她做了别人的情妇,她不想一直做情妇,想要成为别人的老婆,可是人家直接把她甩了。她沉沦,做了洗浴女郎,可是却被同居的男人戴了绿帽子。这次彻底激怒她了,她杀了那个男人。她想要死,却又还想活下去。她一直在挣扎,遇到美好的东西就以为自己得救了。

进了监狱,出监狱后,她还是那个样子。要说她有什么错,就是不知道总结,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其实她没有错,我觉得她一点错都没有。保持自己的初心有什么不对,追求美好的爱情有什么不对?可能她错就错在为了所有人好吧,把所有人都当做好人。

那么,其实我们要选择和谁在一起,选择相信谁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要学会为人处事。

人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是这是一种奢求,现实社会告诉我,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融入世俗活得更好。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被隔离人员的心得体会推荐6篇

被帮扶教师的工作总结模板8篇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参考6篇

被帮扶教师的工作总结优秀7篇

被帮扶班主任的工作总结8篇

我被点亮作文5篇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8篇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我被误会作文500字5篇

被嫌弃的松子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