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抒发自己感受的过程,心得的篇幅是依据个人感受决定的,可长可短,认真记录才会有所收获,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篇1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横空出世,让人们谈“毒”色变,它打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医生等“逆行者”一马当先,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和大明星!
白衣天使的可爱,并不是外表,更在于善良纯洁的内心。他们本应该在家快快乐乐地过春节,但他们却选择离开亲人来到抗疫的第一线,冒着极高的风险去救助那些感染的患者,真可谓舍己为人。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夜以继日地施工,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希望“火”与“雷”能荡涤病毒,带给人间平安。
我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我的表妹用自己的零花钱为“村庄守护神”们买了一箱泡面,爸爸也送去了水果、面包和矿泉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展翅翱翔的雏鹰。我一定会在家自觉学习,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
疫情当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抗病毒。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篇2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整套完整的机制,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有一些防疫措施使小部分市民的生活偏离原来的轨道,受到一些影响。
但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做好个人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习惯,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在减少疫情传播途径。
只有做好个人防护,尽到个体责任,才能限度地阻断病毒传播渠道、降低感染风险。切断每一个传染源、阻断每一条传播链,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亲人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意义深远。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篇3
在20xx年1月初,伴随着病人的阵阵咳咳嗽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对奋战在疫情前线的人来说,这注定是个不一样的春节。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白衣天使的背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医院病房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我知道,你们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妻子,丈夫,有的夫妻甚至是在同一幢楼工作,但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着,一连几天未曾碰面,有的是年轻妈妈,为了慰籍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带上儿子的玩具和照片踏上疫区的路,我们似乎看见了你们这些白衣天使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是你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努力得救治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你——前线报道的记者的背影,我看到你一次次出现在镜头前,奔波在医院的施工现场,奔波在医院的走廊,我听见了你因为工作而沙哑的声音,听见了你在报道中急促的喘息声,听见了你报道时沉着冷静的声音:“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好起来”。是你们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疫情的现状。
在报道中,我看见了你——研制对抗病毒特效药的科研人员,白天里你们在实验室戴着手套拿着试剂瓶探索着对抗病毒的良药,阳光洒在你们身上,专注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深夜里,明亮的日光灯映照着你们疲惫的背影,你们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定能早日研制出特效药。
正是“白衣天使”,“新闻天使”,“科研天使”;是你们负重前行,你们忙碌而又坚持的背影,就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安全,给全国人民力量和信心。
我相信,中国必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同时带领世界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中国强则世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加油中国!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足不出户,构筑起防控系统,这就使得各项工作开始在网上进行,尤其是教育方面,随着教育部"听课不停学"一声令下,各个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始开展网上教学,我们也不例外,网上教学开展将近一个月了,深有感触。
一开始,没有电脑,没有教材,没有练习册,只有一部手机,心慌、焦虑,怎么办?没有退路,调整心态,第一时间赶回学校取需要的教材课本,同时在手机上学习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电脑安装到位,更新系统,基本具备了上课的条件,使得网上教学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备课。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备课,因为担任两个科目,英语和政治,所以备课任务重,不过在备课组成员的合作下,分工明确,积极完成,尤其是英语科目,在复习资料没有回来的情况下,通过拍照整理优选,整合网上优秀资源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教学顺利开展。
再说管理失控。直播课上看不到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听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学生间也不能合作交流了。还有学生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不交了,无论你在群里怎么说他就是不交,电话也打了数次,家长也不监管,没有课下的练习教学效果可能好不到哪,我怕最后是事倍功半。还有平台的崩溃,网络的卡顿,使得教学充满了挑战。
最后,无论困难多大,我都会积极应对争取让学生的有限的条件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篇4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被打断,各行各业也面临极大困难。这既是一场全国人民对抗疫情的战役,也是一场用实干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大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守住初心、汇聚民心、坚定信心才能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首先要守住我们作为党员干部的初心。这份初心表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只有做好防控摸排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前线医务工作者的负担,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就个人而言,自从接到摸排值守任务,我就将此次抗击疫情工作当成组织对我党性品格的考验,始终抱着“不辜负组织信任”的信念努力工作,将这份“初心”贯穿其中。这样方能起到表率作用,更掌握了做实做细工作的不二法门。
其次要汇聚人民群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在我们国家70年的辉煌历程中,全国人民与病毒进行的战斗数不胜数,在每一次的战斗中我们都取得了胜利!新型冠状病毒既不是其中烈度最高的,也不是传染性最强的。一切恐惧都来源于对这种病毒的不了解。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提高,应急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病毒神秘的面纱已被揭开。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先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下,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大敌当前更要稳定军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展现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号召身边人理性认识病毒危害、进行科学防范。要想生活依然充满阳光,就别让病毒住进我们的心里!
最后是要保持一颗持续作战的恒心。现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一种新型病毒从出现到战胜它,还需一段时间。高度紧张的疫情排查与防控工作仍需持续。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胜疫情需要保持恒心,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筑牢责任之堤,始终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坚实的工作担当面对挑战,直至我们完全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疾风劲草见忠诚,推动落实勇担当。我们把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作为自身理想信念的一次大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将党员的力量全面发挥,向防控一线出发,为自己、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篇5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微观基础,在疫情防控中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载体。
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不仅是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而且还是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如何找准“智”与“制”和“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补齐制度建设的短板,堵住智能化管理的漏洞,强化社会治理的弱项,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成为当前和今后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党建引领,解好“小区治理”这道题。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区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战场,而党组织就是抗疫交锋的阵地,疫情防控期间所有“战时举措”的落实、实际问题的暴露和解决,都在这里被感知,这就为我们解决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提供了“解题思路”。针对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管理“各唱各的调”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基层服务效党组织升级版,多方位延伸党组织触角,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小区治理中实现全覆盖,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便捷服务。
部门协同,解好“资源整合”这道题。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辖区各种资源,搭建基层党组织与辖区部门协同作战的联动系统,建立资源信息互通贡献渠道,基层社会治理就会一盘散沙,没有“粘合力”,更缺乏“战斗力”,不但会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还会加大基层社会治理的负荷。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改进和完善区域协同作战机制,可以更好解决资源互补问题,防止职责交叉或者衔接不畅等原因引起的相互推诿、不作为等现象,从而实现资源整合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心同力,解好“共治共享”这道题。在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一个辖区内的党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业委会、居民群众等社会力量既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又是社会治理的共享者。要推进辖区社会治理共治共享,就要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加强与辖区党组织协同作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紧紧拧成“一根绳”,同心同向发力,才能共同为小区社会治理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辖区党组织之间资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人人共享”共同体。
实践出真知,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可以看出,要解答好“社会治理”这道难题,就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将“智”“制”“治”有机结合起来,筑牢社会治理的根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疫情被封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