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事迹材料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注意字句精准,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7篇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1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2

真情送一线,寒冬旭日暖。

白衣秉丹心,霞光满楚天。

——致最美逆行者韩__

韩__,__省__县第一中学2006届优秀学子。她勤奋好学,乐观无私,上学期间就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她从__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__大学第二医院(原名白求恩第二医院)结直肠外科工作。11年来,她秉承着一中母校的教导,践行着白求恩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妙手仁心,赢得了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当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湖北之时,作为一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急救操作的资深护士,韩__第一时间提交了请战书并入党申请书,请缨出战!

眼看着新闻里疫情一天天严重,韩__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抓紧学习新冠肺炎知识,练习防护,随时应战,去守护同胞。2月6日深夜,电话突然响起,院里要求请战者7日抵达武汉。

机场上,同行的132位同事好多都未曾见过面,但韩__却深深地知道:携手抗疫,与之同袍!从集合那一刻起他们就为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愿望,坚定地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

到了武汉疫区稍事休息就开始了紧急培训。一天之后韩__就跟随吉大二院优秀护理团队马上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因为医疗物资紧缺,每天工作四个小时的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已经成为每天工作的常态。

为了尽量减少感染几率,方便工作,韩__剪去心爱的秀发。戴上防护头套,穿上防护服,周身捂得严严实实。带着手套做穿刺很影响手的敏感度,但不能让患者因为这些承受更多的痛苦,于是每一个穿刺,几乎都要凝神屏气。

下班脱掉厚厚的隔离衣,满身湿漉,护目镜压痕留在她的脸上,面部浮肿得让人心疼。即使这样也不能马上休息,还要严格消毒操作,这一层一层的消毒程序完成时间需要将近两个小时。休息前还不忘和科室微信联系讲述这边的工作情况便于下一批支援人员熟悉和准备。

在武汉,在医院,她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和精准无误的职业操守面对每一位住院患者。看着病人们期盼的眼神,求助的目光,她都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渡过生死难关!

除了正常护理工作外,还需要给患者做相应的心理辅导,用温柔的话语激励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像家人般地照顾他们,给她们喂水喂饭。

有辛苦,也有令她感动的温暖瞬间。2月11日那天,有一位确诊新冠肺炎的老大爷是独自一人前来住院的,家人都不在身边,由于年纪大加上自己紧张,竟然记不起家属的联系方式了。面对着患者内心的恐慌和焦灼的情绪,韩__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帮忙联系。通过耐心询问和与老大爷的反复沟通,她不断帮老大爷回忆家庭住址和自己的家人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并告诉家属这位病人的情况。老人激动得语无伦次不停地说:谢谢你呀,谢谢姑娘。”

2月12日,重症监护室,一个无创呼吸机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氧指标低,情况非常危急。幸亏韩__从业十一年来护理过多位重症患者,又有在icu轮转学习的经历,她临危不乱,英勇果断,和同班同志携手,终于让这个病人转危为安。

韩__说,在疫区每天都会遇见很多像这样的事情,虽然这些并不是伟大的事情,但患者的一句“谢谢”,却能让所有医务人员心生温暖,无愧自己的白衣天使誓言。能够帮助患者,能够在风雨中给她们送去爱和阳光,自己就会澎湃出更大的力量。

韩__,她用生命的爱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病房匆匆的脚步,伴随她忙碌的身影;甜甜的微笑,袒露她火热的心肠;重重的隔离,驱不散朋友的牵挂;厚厚的防护,隔不断亲人的期盼。

同事问她:你想不想你姑娘啊?”她眼含泪花说:说不想是假的,可家里她有爸爸和姥姥陪着。现在,武汉更需要我!”说着,迈着坚定的脚步奔向重症监护室。

2月17日,是她宝贝女儿的四岁生日,她没有像往常那样陪伴着心爱的女儿,她只能远隔千山万水说一句“宝贝,妈妈好想抱抱你,亲亲你!”。她告诉孩子:“妈妈是去做一件勇敢的事,帮助武汉的小朋友打怪兽,等到那里的怪兽被妈妈打败时妈妈就会回来陪着你!”

那一瞬间,好多人泪目了。韩__,她把她的仁爱之心给了武汉。

新春佳节,人们都全家团聚,她却毅然出发;病魔袭来,人们都避之不及,她却迎面出击。她柔弱的身躯将担负重大的责任;她天使的心灵将负起战士的使命。

韩__,虽然你戴上口罩,已经无法辨认你是谁?但是我坚信,你是这个春节里最美的人!

我自豪曾与你同窗

我骄傲你逆风起航

我看见你穿越重重火线

肩上扛着使命与荣光!

韩__

过去你以一中为荣

今天一中以你为傲!

真情送一线,寒冬旭日暖。

白衣秉丹心,霞光满楚天。

韩__,你就是那寒冬里的暖阳,散发着五彩缤纷的霞光。你的背后,不仅有父母亲人,还有老师、同学、一中的学弟学妹做你坚实的臂膀,还有__的父老乡亲为你呐喊,为你祈愿:加油!韩__!愿你平安凯旋!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3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性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4

一场疫情在武汉在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国蔓延,像一根根带刺的荆棘,紧紧地揪着人们的心,牵动着人们的思绪。电视上“霸屏”的疫情新闻,手机里刷屏的信息,不知正误的小道消息……突如其来的疫情惊扰了春节的热闹和谐。

这种时候正是谣言肆虐之时,道听途说使人们过度紧张、过度恐慌、过度防范。“谣言止于智者”,“智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实验室中近距离地接触令人生畏的病毒,寻找源头,为后面的防范、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理论。显微镜上用力观察的眼睛,实验室里有条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机械声、人声,您们与病毒纠缠,与时间赛跑,与死亡斗争。

“科学防治”,向一线的科学人员致敬!

你们听不见亲人的欢声笑语,萦绕耳边的只有病人的声声呻吟;你们闻不到香喷喷的饭菜味,霸占鼻翼的只有药和消毒水的味道;你们看不到灿然的烟火,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张张惨白的脸庞;你们尝不到热腾腾的饭菜,滑入口腔的只有冰冷或热了再热的食物……你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用信念支撑信念。一张张请战书是决心,一次次守候是坚持,一遍遍鼓励是希望,一张张笑容是无悔。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坚守岗位,向病毒发起总攻。

“疫情就是责任”,向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凛凛寒冬,呼啸风雪。一袭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车站内,候在进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个社区的委员会……你们不是一线人员,却是一线人员的坚强后盾,后方的坎坷,你们来扫平;后方的平安,你们来守护!一支支体温枪,一次次讲座,一遍遍教导,普及防范知识,为平民百姓撑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后方坚守的医护人员致敬!

有一朵花,不在阳春三月争奇斗艳,却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02年的“非典”,20年的肺炎,中国医护人员从未退缩。从经历非典再度战肺炎的“老革命家”,从退休再次请战的“老战士”,到第一次战斗的“新兵”,此时此刻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奋斗。一个倒下,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站起。你们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天使,感谢你们,我们坚信,你们一定会带领人们扛过这次疫情,我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给予最大的支持,全国人民等你们平安凯旋!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5

刘__,女,__年__月出生,__年7月入党,__年毕业于宁夏师范学院护理学专业,__年又取得了护理专业本科学历,__年6月至今在盐池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及疫情的扩散,一线医护人员处于吃紧且无休息状态。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号召,她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方舱医院,成为我区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与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

不负重托全力以赴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__同志早早做好了奔赴医疗前线的准备,将两个孩子送到了父母家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号召以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写下请战书,尽管早有“不管哪里需要护士,自己就一定去支援”的想法,但面对出发的“集结令”,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她来不及多想,毅然决然的踏上抗击疫情的征途,于2月4日连夜驰援湖北,她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作为一名90后护士,她用最简单、最务实的做法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救死扶伤勇于担当

到达武汉后,刘__同志迅速投入到岗前培训、自我防护及院感培训,她争分夺秒,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防护衣的穿脱,因为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守护好疫区人民的健康。为了更加方便穿脱防护服,更加高效开展救援工作,她利用仅有的剪刀和刮胡刀自己动手剪了短发。在随后和女儿视频的时候,女儿生气的不和她说话,只是在哭,刘__对女儿说:“病毒来了,病人们更需要妈妈,妈妈打跑了病毒,会回来看宝贝的”,说罢,刘__扭头拭去眼角的泪水,又面对自己的孩子笑了起来。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前,她与队友们一起接受了紧急岗前培训,因为平时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她快速掌握隔离衣的穿脱等个人防护操作,同时不忘帮助身边的同事进行加训,这为随后开展临床治疗以及疾病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她矗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信仰。

护佑生命大爱无疆

按照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必须提前一个小时进舱,穿戴好防护设备,为了保证在隔离病区高效工作,进驻方舱医院的队员们通常10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尿不湿工作,她克服身体与心理的重重困难,没有退缩,依然平静的笑着说:“过几天我们就会习惯的”。这就是朴素而平凡的党员——刘__,她用生命守护了人民的健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挤压下,她的面孔被压出了一道道的伤痕,但这张面孔依然是最美的。当方舱医院的一位武汉大妈看到刘__工作服上的宁夏字样时,很激动,流着眼泪说:“有你们这样一支可靠的医疗队伍,我们有信心战胜病毒,感谢宁夏医疗队,感谢宁夏人民,你们大老远来帮忙,我们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家里人还等着你们的平安归去”。她用爱心获得了患者的信任。

“抗击疫情,党员当先”。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突击手,刘__在驻地常说:“我是党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责无旁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6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看着一个个视频,一个个画面,无数次感动到落泪。国家有难,我作为一名护士,要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于是她毅然写下请愿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次抗击疫情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叫于杰是草庙卫生院的一名护士,于2月10日接到院部通知,立即赶往泗县中医院报道,团队是刚刚组建的,病房也是刚开的,清洁是她们自己做的,很多困难都是她们刚碰到的,所有的一切,从无到有,而在陌生的患者,陌生的疾病,和莫名的恐惧不安背后,是她们医护人员担当和使命。

很快她们进入紧张工作状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像企鹅一样奔走在每个病房,衣服湿了,护目镜模糊了,这些困难她们都一个个克服了,心里只想着怎么让病人快点好起来,每天除了要负责患者的护理与治疗以外,还需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一切清洁和消毒工作,最重要的是还要和患者进行心里上的沟通,让患者心情愉快,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决心,每天下班之后的白衣天使美女们带着疲倦身体,能战疫情与病魔抢人,但她们的內心是兴奋的,作为一名护士,在关键时刻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她们的使命和荣誉。

舍小家、保大家,是我们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冲锋在前,坚决打赢这次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篇7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荆州一医医护战士轮番上阵,不畏风险,逆风而行,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经外科副护士长王丽娜,2月21日,进入隔离三区负责护理工作。隔离三区分为三个楼层,有25名护士,都是从各个护理单元抽调出来的护理骨干,王丽娜团结带领这群兄弟姐妹们,用仁爱之心与患者一道共同抗击疫情。

因为病毒的传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发病。21日,父女两人,想住在一间病房里,可是根据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规范,患者一个阳性,一个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间病房,面对这种情况,护士长王丽娜反复给患者做工作,耐心对患者讲解分开收治的重要性,最终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开在两个单间病房里。

一天,患者刘大姐反馈病房电视不能正常观看,王丽娜在后勤人员的电话遥控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调好了电视。这一刻,听着患者小孩似的欢呼,看着患者欢笑的面庞,王丽娜也开心的笑了。在与刘大姐的交流过程中,王丽娜了解到刘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亲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离,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在重重的打击下,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刘大姐心理负担太重了,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王丽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刘大姐,跟她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动态,树立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饮食不合习俗,后来,护士们为他点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还是“吃不饱”,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为他送来了爱心午餐,此时正是中午12点多钟,支助工友、隔离区外勤人员都是最忙的时候,还没吃午饭的王丽娜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决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递员,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来他们为丁先生准备的爱心午餐,送到隔离病区丁先生的手中,王丽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会给他送一次爱心餐,为此,专门预定了志愿者,使这份特殊的爱心能够每天按时到达丁先生的手中。

王丽娜说:“我们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繁琐、很劳累,但对患者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希望。除了给患者最好的医疗护理,还要和他们一起互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强抗疫心胜的信心。”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7篇相关文章:

防疫一线先进事迹5篇

抗疫事迹及人物事迹参考7篇

抗疫事迹及人物事迹7篇

男护士优秀事迹7篇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

家庭抗疫事迹7篇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参考7篇

护士优秀事迹范文7篇

抗疫好青年事迹材料7篇

抗疫青年典型事迹7篇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