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事迹材料中记录自己阶段所获得得成绩,通过事迹的讲述,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1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1月9日上午9点,正在接受第一轮核酸检测筛查的小宋接到指令,核酸检测结束后立即调配物资前往天津鸿泊酒店进行隔离酒店改造。接到指令后,他迅速清点现有物资,积极参与现场需用物资筹划。时间紧、任务重,他与工人一起搬运物资、装卸车辆,积极联系供应渠道,从各种渠道及时调配物资。
1月10日,由于近期工作强度较大,他右脚患上了足底肌腱炎,走动时疼痛难忍。在医院简单处理后,他又立即投身于隔离酒店改造各项工作当中去,先后又参与了滨海新区第三老年养护院、青皮树酒店、希尔顿酒店改造工作。1月12日至1月17日期间,他每天坚持在现场进行物资采购与调配。由于所承接酒店改造工作方案确认基本都在傍晚,许多供应商和门市均已休息、停业,他一家一家打电话,一家一家去敲门。每天工作到凌晨,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有效保障了改造现场物资供应,为隔离酒店改造施工按时完成保价护航。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2
邢炳彩,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原青海省妇联主任,曾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优秀妇联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人至耄耋,垂垂老矣,但今年已92岁高龄的邢炳彩同志仍然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自1994年离休后,邢炳彩同志积极发挥余热,先后担任了青海省研究延安精神工作副会长、名誉会长,青海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被省委聘请为青海省党风党纪监督员。作为一名离休老干部,她始终热心关注青海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有力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
2月11日,省妇联机关党委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一个坚定又略显激动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我要缴纳特殊党费,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传染病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作为一名老党员更要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解愁。我做不了其他的事,现缴纳2万元的特殊党费用于疫情防控工作!”这个声音来自邢炳彩,一个拥有7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和4个女儿一直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医护人员的日夜奋战,防疫物资的稀缺匮乏,一次次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在女儿们的全力支持下,邢炳彩同志主动联系组织,将全家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上交党组织,用于疫情防控。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一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更激励了全省更多家庭在疫情防控中贡献“家”力量。邢炳彩一家,用爱党爱国爱民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更为广大家庭树典型、作榜样,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3
家,是用爱砌出的城堡,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无数个普通人站出来,成为勇敢的逆行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小凡,如东中医院肺病科的一名医生,从事临床工作十五余年,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职责,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癌、支气管镜及肺部感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20年疫情来的最措手不及时,他作为肺病科业务骨干医生,主动请缨,奔赴在最前线,为新冠肺炎病人插管、上呼吸机、转运定点医院,他以生命守护生命,与团队救治了一位又一位重症患者。2021年9月,当他的妻子从南京抗疫前线刚回到家时,他又主动响应号召,前往祖国大西部——陕西汉中进行定点帮扶工作。不一样的方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不一样的环境气候,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加上疫情卷土重来,面对种种突发状况他并没有退缩,迅速调整状态进入角色开展相关工作,深入基层并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献计献策。
妻子小娇,如东中医院手术室一名主管护师。当南京发生疫情之际,身为责任组长的她毅然选择第一时间报名,奔赴防疫一线,逆行出征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在这背后离不开先生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尽自己所能贡献出一份力量。从如东到南京,从浦口到江宁,辗转2个地区,不畏酷暑与风雨,不分白天与黑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抗疫精神。2024年当疫情再次侵袭,由于工作繁忙不能陪伴在孩子身旁,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防控一线。那口罩在她倦乏的.脸庞上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是她一生中最美、最自豪的勋章!
2020年至今,他们夫妻二人多次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勇当抗疫先锋。一场疫情,一次考验,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却有一路相扶的理解与支持。云开雾散终有时,他们坚信,这场疫情终会结束。春生万物,夏暑凉风,秋分收食,冬来雪上,四季的美景终将赴约!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4
他们是夫妻,共同守护着一个家,撑起一片天;他们是战友,疫情来临,同请战,上前线,在防控前线鏖战病毒,不胜不归;他们也是知己,危难时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相知相惜,相扶相持,携手共渡难关,并肩共担风雨。
沈xx和张xx这对党员夫妻,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演绎着别样的精彩故事。
妻子沈xx是如东县中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作为一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在医院门诊做好预检分诊、测温、咨询等工作,并组织科内人员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制定应急预案。面对企业招工、体检人员来源复杂,每日进行防控督查,加强并落实二次测温,保证每一个防控细节落实到位。随着上海疫情的不断扩散,她主动请缨参加上海核酸采样。踩着月光去上海,披着星光回如东,连着几天凌晨三点起床、穿上纸尿裤、全天不吃不喝,进入上海浦东高东镇各个小区进行核酸采样。沈xx负责的是是密集人员特殊的几栋楼,没有任何迟疑和退缩,坚持爬楼上门采样,连续采样12个小时,高强度强耗能,颈椎狭窄伴突出,腰椎侧弯的老毛病让她头昏眼花,但是坚强的意志支撑着她,高质量完成采样任务。
丈夫张xx是县公务用车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负责车管中心日常全面工作,同时还要对重点人员、隔离人员转运用车等进行疫情防控保障用车调度。在当下这时刻,张xx始终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身在抗疫第一线,无论防疫物资发放、环境消毒、车辆消毒、司勤人员的用餐,还是在县高速卡口核酸标本转运中人员、车辆的排班、与卫健委各点位之间的配合、车辆行驶的线路等等,他都是事无巨细,亲自把关。
4月1日晚在海福特宾馆人员转运点带班时,张xx不慎摔跤造成左胸第11肋骨骨折,为了方便工作毅然拒绝住院治疗,而是选择在单位值班室进行一边休养一边工作,用他的话说:“我的腰虽然不能动,但嘴和手还能工作呀!”摔伤的第二天,沈xx正好接到医院派往上海浦东核酸采样的任务,去还是不去,成为沈xx纠结的心结。“你放心去执行任务,我能照顾好自己,放心吧,我是打不倒的战士”!张小阳为妻子宽心,全力支持沈xx的出征上海。重伤不下火线,值班室的床就是他24小时的工作岗位,在他的床头柜上,一部对讲机时刻与调度室、安全组保持联系。只要卫健高速卡口工作群里有工作指示,立即安排解决。并且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制定了一系列要求和工作提示以便各环节人员无缝对接。
如果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那么,最美的逆行就是我和你并肩作战。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5
王爱敏同志现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校疫情防控指挥部信息统计组、疫情防控组重要成员和指导者,我校市防控办联络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初期,王爱敏同志出于分管职责本能和党性自觉,主动放弃假期,在后勤党总支的指导下向校党委示警并报告疫情动态,第一时间组织排查重点流动人员和重点地区学生情况,预先自费购置防疫用品,为早期防疫工作的及时启动提供了信息预警和物资应急保障。
按照校党委要求,她成为了市、校防控办联络员、信息统计组、防控组重要成员。1月23日起,着手全口径摸排师生员工健康情况和流动信息。26日正式建立天职师大防控办联络员群、防控办信息组工作群,运用智能统计程序开展信息统计工作,为学校疫情监测、精准施策提供了基础保障。
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的指导者,她详尽掌握校园防疫防控专业技能,在防疫早期着手起草学校防控预案、编制前期物资准备目录,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中后期着重修订防控工作流程和指南等,开展防控信息咨询和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处置突发案例12件。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坚持工作50多天,即使因其爱人返津自行居家隔离期间也没有一刻放下工作。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吾将义不容辞、义无反顾!防控责任大于天!这是她的工作信念也是前进的动力,更加表达了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和防疫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忘我的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她的家庭洋溢着满满的家国情怀。
爱人袁名伟是机械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为支持她的工作曾两次取消回津行程。因返回湖南老家经停湖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校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严格居家隔离。在应学校要求返津后,停工不停研,居家完成科研工作,践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并一力担起照顾岳父母和孩子的担子。
儿子袁畅已是高中二年级,停课不停学,为了让母亲安心做好学校的工作,坚决做到学业自觉、生活自理。为了不影响妈妈接听电话,不经允许从不向妈妈求助、跟妈妈聊天,还经常送过来纸笔方便妈妈做好电话记录。他说:我是南开的学生,我也该为防疫做点什么!
星光不问赶路人,只争朝夕!,这个承载着温暖、温情和家国情怀的家庭,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人定胜天!迎来全国疫情春暖花开之时,也是全家举杯共聚之日!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6
杰哥,我想儿子了,我好想去看他,亲爱的,我懂你,我们就在心里多想几遍儿子吧说到此处,胡红玉几度哽咽,我想此刻她心里既有对儿子的不舍愧疚,更多是对丈夫的想念感激吧。回忆起那段时间,丈夫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保护好自己,家里有我呢,十多年的夫妻,两人早已是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对方的心意,平淡的语气间都透露着浓浓的关心和爱意。
胡红玉,一名普通党员,现任威远县新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主任(兼任新店镇十字村党支部书记),丈夫张杰,是威远县镇西镇庆卫初级中学校的教师,儿子张楷淇,是威远县严陵镇中心校四年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用无私奉献彰显新时代家庭风采,用平凡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小家大爱的真谛。
爱是责任,践行初心使命冲在一线
举家团圆的大年三十晚上,想到疫情的突然爆发胡红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她说,她是党员干部,这种紧急时刻必须冲在最前面,丈夫二话不说驱车将她送到了新店镇人民政府,多年的相处,夫妻之间早已有这么默契,简单交代几句,张杰便自行离开了,不能影响妻子的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胡红玉每天带领村组干部深入各组逐户摸排外来返乡人员,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建好4+1管控台账,和村医生一起到管控对象家中做体温检测,值守卡点,对过往车辆和行人严格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加强巡逻,劝导群众不聚集,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能正确认识此次疫情。
因为每天接触很多人,为了家人的安全,她没有敢回家。等一天工作忙完又回到办公室,经常已经是深夜。想着等她的爱人,翻看儿子、爱人、父母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崩了一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舒缓忙碌一天的倦容。
爱是懂你丈夫关怀备至同心战疫
为了能及时应对紧急状况,从1月29日开始,全镇干部开始了24小时值守。张杰得知妻子要长期驻守单位,虽然心疼,但也明白,这是妻子的工作,他必须无条件支持。29日下午,他收拾好妻子的常用衣物等生活用品,行李箱里装满了各种零食和水果,他怕她一忙起来就不好好吃饭,他说,我永远是你的坚实后盾。住到了单位,胡红玉更是忙的马不停蹄,白天要走访宣传,晚上要汇总整理,凌晨能睡下也成了奢望。
1月31日是胡红玉的生日,张杰带着他和儿子亲手准备的蛋糕以及妻子最爱的玫瑰,早早的来到了政府,没想到胡红玉一早便去了值守点,匆匆赶过去的他隔了一条街停了下来,远远的看见胡红玉和同事挨个挨个的给行人量体温,提醒他们带口罩,不聚集,虽然戴着口罩,也难掩疲惫的神色,张杰心里有心疼有不舍,但也忍住了自己上前的冲动,一直等到胡红玉忙完,看到蛋糕和鲜花,她才反应过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看着妻子熬红的双眼张杰心疼的只是叮嘱她要多吃饭多喝水,注意防护,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疫情,学校停课,但是张杰却更忙了。白天,张杰在家联络家长,指导学生上网课,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晚上,张杰加入志愿者队伍,穿上红褂子,值守滕家坝广场,劝导疏散群众,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他说,这种时候我没办法置身事外,我想在我能力范围内去做更多。
爱是传承,孩子身体力行忠厚家风
人小也有大担当。张楷淇平日是个性格外向,爱跑爱跳的小伙子,仅仅10岁的年龄却活脱脱一副小小志愿者模样,每天叮嘱外公外婆要勤洗手、要带口罩、不能出门溜圈、不能给大家添乱,外公外婆都笑着说:快被他啰嗦死了呢。父母在外奋战,他就乖乖在家上网课,好不容易盼到妈妈不这么忙了,能跟他开一次视频,攒了一肚子的话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不耐烦的催着妈妈快挂了吧,直到视频关掉那一刻才一抬手擦掉自己的眼泪和鼻涕,他是个小战士,不能让妈妈看到自己哭,不能拖妈妈的后腿。
面对疫情,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胡红玉夫妇选择了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样的家庭,无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正因为有那么多的胡红玉家庭,疫情防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抗疫才会取得全面胜利!
胡红玉说过她很喜欢亦舒,也向往亦舒说的当我40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回看自己,胡红玉有这样的丈夫、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无疑是最幸福的人!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篇7
自从拉响抗疫的警报,在抗疫的战场中,没有旁观者。在护佑生命的旋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最美的逆行者,呈现了一个个最美的抗疫家庭!这些平凡的家庭中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举动,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xx是xx县第二人民医院注射室的护士长。得知定点医院在募招志愿者,她在第一时间就报名。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2月1日通知太突然,都没来得及好好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到达抗疫战场的当天,xx火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加入这场战役,与全国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深感自豪!”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是直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你得慎之又慎!严实的防护服和隔离衣,一穿就是六个小时,身上的衣服都湿了。为了不上厕所,她上班前就不喝水,穿上了纸尿裤。护目镜内的雾气和水珠,模糊了视线。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呼吸都很困难,体能也消耗的很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准确地为患者治疗,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疏导和安慰。她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很快结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愿者!”
xx的丈夫xx在xx铺一所学校任教,也是防控系统中的一员。从正月初三到现在连续上班30多天了。每天早晨进行简单的办公室整理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对全校进行三类人员的调查登记,对学生的体温、身体状况和居家观察情况摸底,对重点防控人员进行电话问询,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情况,及时的解决他们居家观察期间生活上的困难。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将各种信息精准上报。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做就是一上午。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他说:老婆在前线冲锋陷阵,我在后方守家护院。大闺女的学习、生活照顾全归我啦!你就在抗疫一线安心地工作吧!他总是报喜不报忧。
xx的爸爸是个老党员。听说宝贝女儿要上抗疫一线非常支持。他说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身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勇往直前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能后退,不要害怕!妈妈也是万般不舍,眼中饱含泪花,叮嘱道:安安心心的去,保护好自己,等你平平安安回来。家里你不要挂念,二毛我们会照顾好的……
这是最普通的千千万万抗疫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健康,守护平安。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