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来了观后感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判断观后感是否有意义不仅看文章的结构和语句,最关键还要看文章的立意,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可以及时写份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书记来了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书记来了观后感5篇

书记来了观后感篇1

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经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16年实现娄星区12000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理解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经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全区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仅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同把自家门口的道路硬化中单担当起来,才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人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不会干的敢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仅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期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书记来了观后感篇2

柠檬黄的西装上衣,鲜艳明快,记者见到教育学部辅导员任雅才时,她特意穿上了3年前总书记视察时自己穿的这件衣服,她笑称,这是一种“纪念”。

3年前,任雅才坐在总书记斜对面,从深度辅导、生涯辅导、实践育人、自身专业化成长4个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辅导员工作的体会。在5分钟的脱稿汇报中,“我发现,总书记有两次会心的微笑”。

第一次是当她提到暑假与学生去贫困山区支教时,学生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第二天仍然兴致勃勃地登上讲台。“可能是因为总书记有基层生活的体验,他感同身受。我后来注意到总书记讲到自己的知青岁月,在延川农村插队,过了‘五关’的历练,第一关就是跳蚤关。”第二次是当任雅才提到在所有荣誉中,她最珍视的是学生颁发给她的“最佳大伙伴奖”时,总书记又一次会心地微笑。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任雅才对总书记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在汇报中,任雅才将辅导员的工作总结为“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恰好与总书记这句话不谋而合,也凸显了辅导员工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任雅才说。

同样温暖而珍贵的细节也留在当时代表教师发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大化学学院院长方维海的记忆里。

当天,方维海的汇报从“老师应该怎样教”以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做”两个方面展开。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让方维海对教书育人有深刻的理解。

他在发言中提到,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他举了个例子,一位来自南方农村的同学,在家里晚上经常看到飞舞的萤火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于是他希望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虽然经过一年的努力,也没弄清真正的原因,但是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兴趣”。

方维海回忆说,总书记在讲到“四有”好老师时,特意停顿了下来,说他很赞同方院士刚才提到的,并复述了方维海的话。“对于总书记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我非常有共鸣。”方维海说。

黄俊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的一员,当天,总书记来到“国培”课堂与学员交流。直到今天,黄俊琼依然记得总书记对办好农村教育的嘱托。

2015年8月底,贵州省“国培班”全体学员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9月9日,总书记发来了回信。

“真是没想到,太高兴了。”回忆起当天阅读总书记回信的情形,黄俊琼放慢了语速,重音落在“太”字上。在信中,总书记希望他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书记来了观后感篇3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书记来了观后感篇4

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小影响,但疫情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初心、锤炼了作风、磨砺了本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更要以“只争朝夕”的作风全力出击,实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当前距2020年底已经只有不到9个月的时间,疫情发生了积极变化,各地防控风险降低,需要考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来,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最是春光不能误。在全面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勇做“与时间赛跑”的奔跑者,不惧怕风险挑战,要坚定信心、保持决心,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带领人民群众携起手来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啃下深度贫困地区“硬骨头”、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等工作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还有一些地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也给脱贫攻坚结束后如何衔接好乡村振兴等工作提出巨大难题。疫情防控要争分夺秒“一人不漏”,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是分秒必争“一户不落”,面对这些挑战,党员干部必须拿出过硬的本领和不舍昼夜的毅力,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中释放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不走神、不松劲,在艰险中奋力前行。

当前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跑好这“最后一棒”。

书记来了观后感篇5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的当年,北大有400支学生团队共计3812人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勤学明辨求真知,修德笃实见功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正是总书记考察北大时,送给当代青年的赠言。

北大团委干部莫屈介绍,2015年,北大学生社会实践统一的主题进一步明确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年北大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团队增加到430支,人数增加到4140人次;2016年增加到446支团队,4251人次。

3年来,还有更多改变在北大发生。

参加新生训练营是这些年每一个北大新生共同的经历。在3天的时间里,新生们不只要熟悉校园,熟悉同学,还要学习如何面对大学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而由高年级同学担任的辅导员会具体指导每一个新生如何度过大学时光。

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范愫对学校每周一次“不谈学术,只谈人生”的教授茶座情有独钟。“教授们在网上发布茶座主题,并征集同学们的问题,能不能获得教授的邀请参加茶座,得看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价值。”范愫出国还是留学的困惑,就是在教授茶座上找到了答案,“我觉得将来可以争取交换生的机会出去看一下,但重心还是在国内”。

去年,71岁的袁明接任了北大燕京学堂的院长。这个学院的理念是“聚焦中国,关怀世界”。学院每年从全世界招收最优秀的学生,今年招收的121名学生,来自44个国家,其中很多来自欧美哈佛、牛津等名校,也有不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国际上的中国学并不是中国的中国学,而是西方国家100多年前依靠强大实力建立起来,反映西方国家立场、代表西方国家利益的中国学,北大建立燕京学堂,就是希望建立起中国立场的中国学,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袁明说,“但这项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代人开始。”

书记来了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伊索寓言里的狼来了读后感精选7篇

伊索寓言里的狼来了读后感推荐6篇

窃书记作文5篇

春来了音乐教案参考5篇

春来了小班教案推荐5篇

学校书记讲话稿5篇

春来了小班教案模板5篇

村支部书记半年总结5篇

窃书记作文参考5篇

书记的作文5篇

书记来了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