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记录读后感,我们能将阅读的乐趣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读后感是与他人分享见解和感受的良好方式,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唐诗宋词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1
直到上了高中,学了《唐诗宋词选读》,我才感受到那韵味。
如果说现代诗是揭示了现实的黑暗,讽刺社会丑恶嘴脸,是一把尖锐的匕首;那么唐诗是一杯茶。只有淡淡的品茶,宁静的看着茶水的雾气,才能知晓它的韵味,了解美丽与恬静背后诗人的思想与情绪。唐诗纵使带了太多的愤懑,伤感,豪迈不羁,离愁别绪…但在我眼中,它终究是一杯茶,一杯蕴含了无数情绪的茶。
这杯茶里,曾有一位诗人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杯茶里也曾融入了一个诗人的豪迈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杯茶里暗含着一位忠臣的血泪“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杯茶里也曾因边关的`紧急战事而泛过一丝涟漪“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
;这杯茶里也曾包含了太多的叹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已盈满热泪,只有重重的叹息…这杯茶里已融合了太多的叹息,它记录着唐朝的历史,它为唐朝而生,它是唐朝的倾听着,记录者。它让我们懂得了去品诗,感受唐诗的魅力。这杯茶是一位智者,它将那么多的情绪埋藏在心底,只为让我们去了解它内心深处的喜悦,叹息,痛苦,悲伤,秘密…我眼中的唐诗是充满韵味的,它是一位穿着古朴,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风流的文人雅士;它亦或是一位出生在江南古镇的婷婷少女,一颦一笑间有一股难以描述的韵致…这就是唐诗,它可化作千万种景象,千万种情绪,千万种风情。惟一不变的是唐诗骨子里的韵味,让人思索,让人感慨万分。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2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禁会有人想到唐诗宋词,都会以唐诗宋词为傲。但真正的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需要读者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我想到了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的享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的意义。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如是说。古人留给我们的财产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可能有长足发展的,所以说朱熹的那段话真不为过“须是先将诗来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
唐宋名诗词中既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么美的景色描写,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千古壮观的绝句,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叹。这么具有魅力的诗句在课堂上的教授有时总会死气沉沉,老师的讲解总是在分析诗句,让这么美的东西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策略,让民主进课堂,采取平等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由的质疑问难,大胆发言。激起学生的热情后,让他们读——感悟——再读,让读者和作者的`心境有相通感,那样的教学才是出彩的,学生才会受益。
当然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继承性的发扬,并在我们的实际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文化,才会让文化之路走得更远,才会让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3
古典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感库藏,是历代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至爱。惬意人生,哪能无诗词相伴在这个年代,幸好还有古诗词,让我们去追忆曾经的美好……
我喜欢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如挟天风雨扑面而来,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豪气与悲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曾让多少踌躇满志之人听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纯的爱情,又令多少的青春男女深深向往这就是李白,他有济世之才,也有济世之志,可他一生仗剑天涯,寄情山水,浪漫豪放,酒和诗才是他最好的伙伴。
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人将浓浓的痴情化作奔流的江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论是锦瑟华年,还是如玉如珠,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片怅惘。“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感叹贾谊的才华无法施展,也哀叹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息,夕阳的余晖悄悄袭来,将世世代代的人击中,引起无数的伤感。
我喜欢苏轼的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种徘徊在字里行间的淡淡忧愁,是如此震撼人的心灵!“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山水中品咂人生的况味,令人荡气回肠!但苏轼总算是一个重情的才子,“不凄凉,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的病逝将两人的幸福终结。苏轼与王弗,才子佳人,珠联璧合,也算得上是一段人间佳话了。
我最爱的是纳兰性德,我爱他的文武双全,爱他的虽生于富贵之家,却从不追求声色犬马,从不沉湎于风花雪月的独特。他的词太美了!“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于凄凉清怨的氛围中叹流水落花易逝,孤清岁月无情,真是哀婉动人,情真意切!“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一场古时候的思念,一个谢娘的故事,或许思念真的是从一座谢桥走向另一座谢桥,在不经意间品味思念似醉非醉的感觉。“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每个词、每个字都能让你体会到灵魂深处的战栗,那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这种细腻,这种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他是一个奇特的男子,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独独没有快乐;他是情深不寿的最典型代表,生命短暂却磨难重重;他是古来难得一见的情种,也是受尽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一尺华丽,三寸忧伤!
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国人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4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让我们回味、品读、学习。
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意。思妇因月而思念,欲通过卷帘、拂水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妇作对一样,帘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妇的内心想来陪伴她,所以思妇赶不走它。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灵、寂静的山间夜色美景图:皎洁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闹声,满池塘的莲叶……山间夜色在王维的笔下描绘的令人神往,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写出了人生的`可悲。时间就如东流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生命也是这样,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水滔滔从天上奔涌而来,而人生与黄河比起来就显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悲哀被这句诗渲染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是为我们道尽了生离死别之苦。人生最远的距离莫过于阴阳相隔。十年,一个在人间,一个在阴间,不通音讯,十年的相思,十年的生活所经历的苦,十年的孤独寂寞,在这“茫茫”之中已包含无尽了,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5
赋予文字的灵魂 —读《唐诗宋词》有感 在我看来,现代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古人那种字名经典、扣人心弦的文笔来。 最近我喜欢上了读唐诗宋词,觉得它们字字句句都是在用绵绵不尽的思想情感来写的。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让人一读就感觉到了诗人那种无法言尽的忧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结尾句,更是将心中逆流成河的愁绪发泄了出来!再看看苏轼为悼念元配妻子王弗的词:“……纵使相适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让我想到了他在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中的颓废与失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让读的人也不知不觉掉下泪来,那种渗进五脏六腑的痛,被表现得酣畅淋漓。
怪不得呢,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的精粹。几十个字,虽短,却成为了被世人赞颂的经典之作。不说诗人词人们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字,单凭他们的真情实感,或是表达了一种哲理,或是一种情绪,一件事,就能打动读者。像“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惆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惘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念……这些绵绵不尽的思想感情,赋予了文字动人的灵魂。 有些诗或词,则与以上的不同,它赋予文字的灵魂是哲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在一边沉醉在夕阳时的美丽中,一边又陷入已进黄昏的失意。在赞美夕阳的同时,又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不要错过了人生的大好光景。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借景抒情,告诫人们只有努力上进才能取得成就。 你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了吗?或大气或唯美的字里行间,都注入了诗人词人们无限的真情,才得以引人入胜。但空有真情不行,得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真正的“文学”。 让我们在阅读《唐诗宋词》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朝着古人们的字名经典迈进吧!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6
每当我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就好像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好像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大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唐诗宋词三百首》中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篇7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 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 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唐诗宋词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