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实际的成果所写的事迹材料才是有意义的,杰出的事迹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见证,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供电所先进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供电所先进事迹篇1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其势汹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危急时刻,大同市委政法委及时响应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抗击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召,紧急动员全市4900余名网格员投身疫情防控战斗,织细、织密、织牢防控网,对疫情展开全面围剿。他们在各自的网格中辛勤奔走,用执着和坚守书写着新时期网格员的不凡篇章。一令发,千军动。网格员们时刻牢记职责,严防严控当好“侦查员”,热心服当好“跑腿员”,传递知识当好“宣传员”,关爱心理的“疏导员”,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坚固堡垒。
一、严密“侦查”,守牢防线。
千门万户勤奔走,细致排查不放过。全市网格员对所辖社区、街道等展开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武汉返乡人员清单和其他返乡人员清单,认真开展测体温、报行踪等工作,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遗一人。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小京庄村网格长郑金凤从正月一直忙到现在,她和丈夫、儿子一家三口人都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从入户排查工作开始到现在家里人就没凑齐过。她挨门挨户地登记、排查,一天下来,微信运动步数20000+,当问起工作感受时,她说“累是真的,但村民们都很理解,支持,值了!”,简单的一句话写满了担当和真诚。她的丈夫是乡卫生院的医生,同样在县乡路口站岗值勤,排查信息、测温、消毒,数九寒天一站就是一整天,但寒冷并没有改变他的坚守。他们的儿子同样是一名村医,也是正月就开始离家工作了,还承担着外乡返村人员14天隔离防控工作。一家三口用他们的坚守诠释了新时期网格员的奉献与担当。
二、志愿“跑腿”,温暖人心。
疫情防控对居家隔离的群众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确保做饭食材和快递收取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网格员们主动充当起群众的“跑腿员”,让社区居民安心宅家,吃下“定心丸”。“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们已经买回来放在您家门口啦,麻烦您出来取一下。”这句话成了大同市平城区新建南路街道网格员们重复最多的话。他们每天晚上八点在新组建的小区微信群里登记居民的购物和快递收取信息,第二天早上八点就开始奔赴超市和快递网点。每天这样来回走,队员们也确实感到很吃力。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想尽量多买几天的菜,少跑几趟,有时候队员们一只手就得拎十来斤的东西回来。“疫情就快过去了,大家先在屋里多待几天,我们年轻,多跑几趟,没事儿。”一名网格员笑着说,但我们分明看到他额头和鬓角都是细密的汗珠。细微之处见真章,网格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总要有人甘于这种平凡,并写就不凡。
三、“土味”宣传,凝聚共识。
社区(农村)是疫情防疫工作的主战场,预防是根本,宣传是重点。网格员们积极利用传统的喊喇叭、贴标语、发传单等手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凝聚起同心协力防控疫情的共识和力量。张x是大同市云冈区建西街社区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有效宣传成了她日夜琢磨的事儿。靠人力去喊,见人就讲防疫知识不现实,也不安全。她喜欢用手机听书,喜马拉雅app确实有好多疫情防控知识,但是内容又太多,即便连上蓝牙音箱,人们听到的是片段,宣传效果也不理想。后来她想到利用网络热门顺口溜“只要还有一根葱,不往菜市场里冲,只要还有一滴油,躲在屋里不露头,我在家,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口罩……”。她将这些话用大同方言重新改编,这样更接地气,群众也更易记易懂。小区居民们在听到宣传语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了解了防疫要求。平凡的工作需要的就是热爱,缺少这种热爱,就不会有土味宣传的创举,就无法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
四、疏导压力,助力战“疫”。
疫情不只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巨大的。为帮助社会大众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防护,大同市网格员们主动请缨,组成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用爱暖人心,用情慰心灵。奋战在灵丘县疫情防控一线的网格员们通过县综治中心心理咨询服务队联合县心理健康志愿者协会共同组成“疫情线上心理援助咨询服务队”,由多多老师、碧空老师、明月老师等三位具有丰富疏导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全程守护,向一线抗“疫”人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应对疫情在线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用至诚的关怀化解他们的压力,守护好他们的健康,筑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心理防线。三位老师牺牲了饭后与家人的团聚和欢乐,全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确保将外界影响降到最低。有的求助者一开始并不太放心这种交流方式,只是语音聊几句,后来交流的多了也就敞
开了心扉,也愿意连麦了,愿意视频了。“其实,每一个进步都是信任的升级,很珍贵”,网格员小张说,他觉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的人在帮你负重前行罢了”,这句话也道尽了网格员们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他们用一个个细微到极致的举动让群众明白,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
平凡之中见真情,大事面前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网格员们是忙碌的,是执着的,是无私的,更是无畏的!有了他们这样一群穿梭在千街万巷的“最美逆行者”,就有了百姓的安心居家生活,有了待疫结束看春去的希望!
供电所先进事迹篇2
xx,现任修试管理处三级师兼高压试验二班班长。201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应聘进入了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先后在变电管理处和修试管理处工作。九年来,他不畏艰苦、不惧风雨、默默付出,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也取得了良好成绩。
2020年赴浙江大学进行理论和技术学习,获得集团公司“百优管理人才”荣誉称号;2021年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和集团公司“金牌工人”荣誉称号;2021竞聘为三级技师。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xx就主动到条件最为艰苦的220kv团结集控站,成为一名变电运行值班员。变电站地处荒郊野岭,人烟稀少、生活条件艰苦。然而这些并没有使他退缩,在变电站一年半的时间里,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此期间多次发现重大缺陷。2013年春节期间,当人们都沉浸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时,为保证春节期间供电正常,该同志仍然坚守在岗位中,不能与家人团聚。大年初二的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对变电设备进行测温巡视,突然发现220kv257官团线端子箱发热严重,连接片有烧损现象,立刻向调度及上级领导汇报情况,由于220kv线路属于中调管辖范围,是电网的主框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各部门共同协调努力下,缺陷顺利消除,保证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减少了公司经济损失,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与认可。
2015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xx被挖掘到修试管理处高压试验班一名高压试验员,高压试验工作专业性强、危险性大、工作条件艰苦,冬天常常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中工作。但因为热爱,所以苦练技能、专研技术,2016年就在220kv兴广变219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中,就发现设备电容量与历次试验结果差别明显,判断设备内部存在故障,不宜继续运行,后经生产领导与厂家沟通决定对其进行更换,以防出现事故。为确定故障具体情况,同年10月与内蒙古电力科学院多位专家共赴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进行解体检查,检查结果发现,确实设备内部电容存在击穿现象,与现场试验判断情况相符,经厂家多方研究决定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xx作为技术骨干,代表公司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人社厅、团委举办的全区电力系统职工专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2016年度高压试验专业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年底提任为高压试验二班副班长。
2018年,由于修试管理处所维护的变电站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精益化管理,高压试验专业分成两个班组,分别对前、后山地区的变电站进行检修维护、试验等工作,考虑到xx长期以来工作努力,成绩有目共睹,被任命为高压试验二班班长。成为班长后,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深知肩上的担子更加的沉重,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要团结班组成员,带领班组成员共同进步,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高压试验二班2019年被评为公司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为公司安康杯优胜集体、2021年被评为公司青年文明名号,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使得该班组成为了一支团结向上、积极进取、专业本领强的优秀集体。作为班组长的这几年里,xx累计参加大型检修试验现场200余次,发现各类大小缺陷50多项,所有缺陷在经过相关专业共同的努力下,均已消除,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辛苦工作的同时,不忘解决现场难题,带领班组成员积极投入到新型工具的研发与先进试验方法的创造中,近年来共计圆满完成了5项qc成果的制作,均获得了自治区乃至国家级奖励,并取得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8篇。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它并不代表未来,只有勤奋努力的工作才是最真实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生活中,该同志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美好的明天!
供电所先进事迹篇3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淡了节日的喜庆,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时此刻,刘伟同志牢记党员身份,心系人民安危,认真履行职责,一直站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始终守护着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城关街道南田社区是城关街道办事处驻地,s255省道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是经商人员聚集的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较大,为有效阻击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刘伟不畏严寒,坚守抗疫一线,开展防疫宣传、掌握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避免人群聚集、喷洒消毒药品、教育引导村民辨别核实各类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应对疫情,守护着网格内每一位群众的平安,他用自己的辛勤和敬业,呵护着辖区群众的健康与安宁。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网格员刘伟带领南田社区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和县委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防疫“安全阀”作用,认真扛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政治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体做法如下:
一、群策群力,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以户为单位,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工作原则,在做好辖区内日常巡查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建立微信群推送新闻链接、张贴防疫公告、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不集聚”,同时利用“小喇叭”“宣传车”统一播放宣传音频,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宣传,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会、不传谣”,提高村民疫情知晓率和自我防控能力,树牢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群防群控,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
疫情发生以来,按照街道党工委要求,坚持把全社区从外地返乡人员,尤其是疫区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发热人群作为防控重点,不分昼夜开展了走访摸排工作,建立工作台账,认真排查摸清重点人员动向,掌握准确信息及健康状况,作为基层网格员的刘伟,对辖区设置的疫情检查点进行认真值守,对往来车辆、出入人员检测登记,做到人头清、情况明,带领村医对居家隔离户每天上门两次开展医学检查,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基层网格,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联防联控,当好疫情防控“卫生员”。
在加大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力度的同时,刘伟自主购置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做到了佩戴口罩上岗,在社区公共场所进行了消毒工作。同时他积极投身于爱国卫生运动,带领村民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努力做到以最严的管控、最大的努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刘伟只是城关街道网格员众志成诚战疫情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千千万万像刘伟一样的网格员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村民的安宁和平安,小网格撑起了大平安,他将持续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不停,步伐不止,战斗不息。疫情防控,构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供电所先进事迹篇4
是县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所长,他自从1985年从事农电工作以来,怀着对农电事业的满腔热情,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连续两年被潍坊供电公司、省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农电工"称号,多次获得潍坊农电、供电系统技术比武"技术能手"称号;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劳动模范。他的事迹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华北电力报》、《潍坊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潍坊供电公司党委专门作出了向冯恩亮同志学习的决定。
一、学好真本事惠及众乡亲
高中毕业便被村里推荐干上了村电工,他勤学苦练,努力钻研农电方面的技术和知识。看到村民拿着出了毛病的漏电保护器找不到人修时,他心急火燎:咱是干电的,连这点事都干不了,咋对得起电工这称号!于是,他利用难得的休息日跑潍坊、去泰安,虚心向电校老师学习,还自费参加了电校的中专函授学习,很快成了全县出名的"能电工",他管理的村用电井井有条,服务大伙最满意,电价全县最低。
当时,附近村电价高的每千瓦时(度)达一元以上,而他管的村从没超过限价,每千瓦时(度)还低两三毛钱,成为全县农电管理的样板村。
二、当好先行官热心搞服务
同志为把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借鉴兄弟县供电公司经验,适时推出了"四靠紧"和"四零"优质服务,即:靠紧农民利益,靠紧热点难点问题,靠紧企业发展需求,靠紧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时间"零空档"、服务质量"零缺陷"、供用电关系"零距离"、安全管理"零事故",开辟了电力彩虹服务的新局面。
冶源镇是虹鳟鱼养殖区,仅矿山电工组辖区内就有大大小小的养鱼池上千个。这些鱼池需要24小时抽水循环,若断电半小时,鱼将缺氧致死。为保障渔民利益,他带领全组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对养殖区的用电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养殖区的正常供电。
被破格选拔为五井供电所副所长。一上任,他加强了供电所客户服务室建设,合理布局收费网点,实行"一条龙"服务,客户只要进一个门、跑一次腿或打一个电话,就可办完所办的事。一天,他在煤矿变电站检查时得知,通往井下的600多米高压铠装铅包油浸电缆发生故障被迫停运,后果不堪设想。事不宜迟,和检查人员深入井下600米处的第一水平中央变电所,迅速处理了故障。
三、探索新路子服务新农村
从农电工到电工组长再到供电所长,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是千方百计想点子、闯路子,努力把服务工作做得让群众满意。在东城供电所时,他针对新上企业多,用电需求量大,管理服务水平要求高的实际,大胆进行农电工管理改革,本着求实、公平、合理、因才用人的原则,率先打破原有的电工组管理模式,创新成立了营销管理班和生产服务班,使各项管理有条不紊,优质服务不断推进。他这一做法在公司其他供电所推广铺开。
供电所先进事迹篇5
随着国家水利大发展号角的吹响,陕西省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陕西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工程、引红济石、李家河、咸阳亭口、龙潭水库建设等相继开工建设,许许多多的水利人投身到了施工一线。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视工程如战役的水利建设者,他就是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者。
满腔热血投身水利事业十六年
1997年,从就读四年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了,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梦想和热情,走进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工程局(陕水集团前身),投身到了陕西水利事业建设的最前沿,一干就是16年。十六年来,他在水利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奉献热血,从不抱怨、不放弃、不退缩,参与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牢靠的堤防、水库、大坝、水电站等工程,也见证着陕西水利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一路走来,的足迹遍布省内诸多大大小小的水工建设现场,深山里有他摸爬滚打过的痕迹,大坝下有他挑灯夜战的汗水,河堤上有他喜极而泣的泪水。从进入陕水集团以后,他先后参建的大小工程不下于50余项,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杨陵水上运动中心、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渭河渭南城区段堤防治理、渭南涧峪水库等一些省内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十六年来,他凭着一股子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凭着自己对水利建筑工程的深爱和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取得了令水利人交口称赞的好业绩,赢得了陕水集团广大员工的赞许和尊敬。他自己也随着岁月的变迁,从一个初进单位的腼腆书生、初涉工程的迷茫技术员、生产科长、总工、项目经理和工程处处长,一步步成长为了现在的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一名水利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
勤奋好学沉浸水工建筑知识海洋
是一个好学的人,他常常挂到嘴边的两字就是“学习”。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学习劲头丝毫没有松懈过。他上的第一个工地是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工程,这对他来说正合心意,因为他的愿望就是力争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上的实践能力,促进自己成长。他深知自己身为一个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与老技术员甚至工地现场工人相比,欠缺工作经验。所以从一个小的测量数据到培厚高度的确认,他都要问个清楚,直到自身完全理解了为止。有一次,快到吃饭时间,埋头于一堆施工图纸中的他突然起身出了项目部,去了施工现场,消失在大家疑惑的眼神当中,后来他没有回项目部吃午饭。等到晚上回到项目部时,大家才知道他为了搞明白图纸和现场的一个数据,竟然“忘食”了。项目上的员工们看到这个年轻的技术员有如此高的学习劲头,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也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工程进展了几个月后,他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在的背包里发现三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主要记录业务知识学习笔记,第二个笔记本主要记录党史、工程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第三个笔记本主要是工作笔记,随时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他后来胜任工程管理部部长一职后,更是注重学习,通过报考一些职称考试,让自己潜心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杂志书本,学习先进企业、重点工程学管理经验;通过向与施工一线的同事们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好学必有收获,多年来,通过学习他先后取得了水利水电、公路、市政三项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严抓细管扎根施工一线铸精品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即以“细节决定成败”。无论他是技术员,还是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他总是能抓住施工项目的细节管理环节,为单位创造效益,为客户提交一个满意的产品。项目上,有人形象地把管理比作树,把产品比作果实,把大树的枝叶比作细节,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光树叶,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就时常用这个比喻提醒项目部的员工,只有干好施工当中的细枝末节,夯实施工基础,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才能结一个好果。在平时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成一个个细小的动态控制目标,区别进行控制,从最小事抓起。同时狠抓三个“过程控制”,让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决策零失误,技术管理零差错,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伤亡。他善于创新,在施工技术的创新上不以重大、高精尖为准绳,经常从工作中的细枝末节切入,在项目部人员的分工,现场道路的布设,检查表格的设定等方面创新了许多可行性强、操作简单的管理方法,且他的很多管理方法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得到了传承应用。在注重项目管理细节的同时,他不失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魅力的项目带头人。
渭南市涧峪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作为陕水集团承建的第一个水库枢纽工程,如何干好该工程,对水库主体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工和展现企业的施工实力来说至关重要。时任该工程项目副经理的,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施工中,他针对该工程的一些施工特点和难点,时常熬夜看施工图纸,汇测量数据,写爆破方案,一头扎进工作里不分白昼黑夜。他虽然担任副经理,但工地上的事情无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从无怨言,甚至涵盖了测量放线、外围协调等工作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工期紧张时,他可以连续三个月放弃休假,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左右起床组织开展施工各项工作,晚上12点以前从来没有早休过。他这实干的劲头,为员工做出了表率,带动起了整个项目部的干劲,大家众志成城抓生产,有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得到业主的高度赞许。
开拓创新力创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
作为陕水集团施工一线的施工管理骨干力量,在经历数个项目的磨砺后,终于成为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从至今,全面负责陕水集团所有承建项目的施工生产管理工作。他既要从宏观上管理好各项目,确保施工产值的完成和进度的兑现,又要从细节上确保陕水集团所建项目都能满足合同要求。多年来他始终把工程管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他上任工程管理部长后,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他亲身走访同行业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虚心向领导、同事、项目部征求管理意见,着手大刀阔斧地修订起了各项工程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完善《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办法》、《文明工地评选办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有效理清了工程部和各工程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严格了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提升了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至,他又组织部门员工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二级单位管理标准化管理文件,将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同时,极力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他先后三次组织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以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在4月份陕水集团进行的第三次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中,他更是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核,换版后第三版体系文件得到了北京方圆委外审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中,他更是严格要求,深入各单位、各项目部检查指导、纠偏改错和解答疑惑,并要求各单位、各项目在各项工作的管理中要以体系文件为依据,认真做好过程管理的相关记录证据,务必将三合一体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工作中,为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他每年组织编制《陕水集团技术论文集》、《技术管理期刊》,开展项目于项目之间的技术管理人员交流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11月份,他组织编写的《混凝土溢流堰拼模施工工法》、《水工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施工工法》、《柳石搂厢水中进占工程施工工法》三项工法,顺利通过省建设厅工法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了省级工法证书。在他的推动下,陕水集团承建的项目合格率均达到100%,连续十三年安全生产保持“两个为零”,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精品不断,得到了业主和社会的赞誉。
正是因为陕水集团有太多像这样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水利人,企业才建设了许多亮点工程、代表性工程。承建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s10标工程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文明工地”,被河北省南水北调办评为“质量、进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施工单位”;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市政道路工程规范的管理为企业在阎良树立了良好形象;定边供水续建支管工程被省建管局评为“文明工地”;铜川龙潭水库工程被铜川市政府树为“文明工地”样板工程;甘肃庆阳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赢得了业主好评。同时,企业也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水利企业”、“陕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连年被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水集团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中层干部。
十六年来,立足岗位做奉献,矢志不渝干工程,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用行动实现着建筑人心中的梦想。他说,唯有心中有梦,才会努力拼搏;唯有信仰坚定,才会勇往直前。
供电所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