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写心得体会就是不错的记录方式,完成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大家对名著情感的体会,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6篇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2

当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举国欢腾,相信很多人是在一边看春晚,一边不停地刷疫情实时信息中度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由武汉始发,迅速席卷全国。冠状病毒像带着狞笑的恶魔,冠状病毒瞬间令人闻风丧胆,吞噬着脆弱的生命。疫情的爆发虽然在武汉市,但它牵动的却是整个中国的心。

凌晨,深夜寂静。杭州建兰中学804班班主任郭简给自己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她说:“无法冲锋陷阵的教师,唯有守护好自己的职业,教给我的孩子们,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深夜寂静的朋友圈被这封动人的信瞬间点燃。今天我有幸读了郭简老师的一封信,倍感心酸。

郭简老师表达了自己深深地爱国情怀,表达了自己希望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能为祖国尽一份力。‘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郭简教师看到的一句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浓烈的爱国之情。她希望身为清晨的太阳的我们以后能为关键时刻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正如郭简老师说的一样“我不是医生,我没有资格冲锋陷阵;我不是科研工作者,我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不是商人,我没有办法向那位浙商在海外直接买下口罩厂低价售回国援助一线;我不是马云,我没有办法捐出数十亿奉献社会”。我只是一名高中生,面对疫情,我能服从老师命令,积极配合老师工作,从自身做起,讲究卫生,做好防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我还要做到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加强师生沟通联系和学习;要每天坚持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为疫情过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也深爱这片土地——我的祖国。

同学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每一次的苦难来临,都会让我们更加的团结;每一次的困难到来,都会让我们更加的坚定!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3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破晓东方》,对上海解放后的“银元之战”着墨较多,可谓悬疑紧凑、场面热闹。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银元之战”远比电视剧更紧张。

影视剧中,上海解放后的“银元之战”。来源/《破晓东方》截图

“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这是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的猖狂叫嚣。面对恶性的物价上涨、猖獗的银元投机、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能否果断迅速地控制局面,直接关系到新生人民政权的稳定。军事战场上的硝烟逐渐散去,经济战场上的“淮海战役”却刚刚开始……

伏笔:银元为何成主角?

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悠久,从夏朝的海贝开始,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战国时确立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货币的统一管理,影响深远。

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废除了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铜钱均不再标明重量,而以通宝、元宝相称,铜钱进入了“通宝时代”。

到了北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名为交子的纸币,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而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随着丝、茶出口贸易以及鸦片进口贸易的发展,大量形制统一的本洋(西班牙银元)和鹰洋(墨西哥银元)流入中国。起初,这些外国银元主要在粤、闽等东南沿海商埠流通,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逐渐流入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内陆地区。

与随时可能遭到切割、破坏的银锭相比,外国银元的形制、价值更为完整;与价值偏小、易于波动的铜钱相比,外国银元面额更大、价值稳定,最终,银元逐步在与银锭和铜钱的竞争中形成优势,越来越受市场青睐。

看到这种情况,清末各省都坐不住了,纷纷开始铸造银元。清朝末年,无论是都市商埠还是乡间集市,都能看到外国银元、中国自铸银元、银锭、铜钱四种货币同时流通的奇景。

广东省造“七二番版”银币,重量27.2克,直径39.6毫米。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银元成了最终胜者。据统计,从19世纪40年代至清末,外国银元在所有货币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份额达43.4%,中国自铸银元也占总数的9.6%,两者之和达到53%,银元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继续铸造机制银元(机械自铸银币),并在正面镌刻袁世凯像,正式名称是“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俗称“袁大头”。袁世凯虽然复辟帝制、身败名裂,但他铸造的银元却外形精美、质量上乘,从北到南、从城镇到乡村,均能使用。因而“袁大头”成为货币界的“爆款”产品,再加上鹰洋停铸,它日渐成为流通中的主币。

民国“袁大头”正反面。来源/网络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了一系列币制改革。一次在1930年前后,“废两改元”“发行法币”,逐步停用银元,中国开始进入纸币时代。法币发行之初,价值还算稳定。1937年,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黄牛。抗战开始后,随着财政支出增加,法币也“大放水”,发行总额达到5569亿元,比抗战前增长了390多倍。到抗战结束时,100元法币只能买两个鸡蛋。等到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巨额的军费,蒋介石只能继续狂按印钞机。到了1946年,100元法币只能买六分之一块肥皂了。

中央银行壹仟圆样票,长182毫米,宽75毫米。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1947年,国民政府的军费开支高达100万亿法币。钱从哪儿来?按照宋子文的原话,是“全靠印刷机来弥补”。当时,国民政府在上海有五家大印刷厂,一分钟印刷1600万元法币,日夜不停的印,还是不够用,还要去英国、美国去印。1948年1月至8月,上海物价竟然上涨了56倍!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如此情形,连蒋介石也怕了,他在日记中说:“上海米价每石已至五十万圆,闻之寒心。经济不安,社会动荡……奈之何哉。惟祈天父佑之。”

为了给国内战争输血续命,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宣布发行金圆券以代替法币,金圆券每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同时需要人们限期兑换持有的黄金、白银和外汇。

如果说法币贬值是“暗夺”,那发行金圆券就是“明抢”。老百姓在“违者没收”或被投入监牢的高压下,只好乖乖将手里那点儿金银外币兑换成金圆券。资本家们可就没这么听话了,他们太了解国民了,怎么可能拿真金白银去换那一张纸做的金圆券呢?

看到这情形,蒋介石立刻委派长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特派员,让他以铁腕确保币改顺利进行。蒋经国本来踌躇满志,想要在上海滩有一番作为。然而谁都没想到,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更夸张,原本只准备发行20亿元,结果仅仅半年就发行了130.3046万亿元,最大面值达到500万元,买一颗鸡蛋就要数千万元。

无数老百姓因金圆券倾家荡产,蒋介石却捞走了2亿美元的金银外汇。在这种情况下,商户、市民已经将纸币视为贬值的代名词,而银元则成为财产保值的首选。这为银元之战埋下了伏笔。

疯狂:解放后的银元风潮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起上海战役,历时16天,至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

次日,上海军管会就开始了人民币和金圆券的兑换。当时规定10万元金圆券可兑换1元人民币,而仅仅在三个月前,北平解放时,只需10元金圆券就可兑换1元人民币。之所以差距如此悬殊,原因仍在于金圆券的极速贬值,其实际价值只剩这么多了。

上海军管会在全市设立了120多个兑换点,仅仅七天就兑换金圆券35.9万亿元,约占金圆券发行额的53%。然而,被金圆券将财产搜刮殆尽的上海市民,已经不敢相信任何纸币了,他们将金圆券兑换成人民币后,又立刻到银元贩子手里将人民币兑换成银元,或者全部用来购买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更有甚者,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干脆直接用银元标价,明确拒用人民币。结果,人民币往往是早上从人民银行发出去,晚上又回到原地。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人民政府采取了抛售银元的办法,仅1949年6月6日一天,一个城区就抛出了1万银元,然而杯水车薪,抛出去的银元迅速被投机商们悉数吃进。

此时,一些上海金融界的旧势力也看到了可乘之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天有数千银元贩子聚集于此,传递消息、炒作交易、投机倒把,更有数万人活动在上海的街巷弄堂里,不断询问路人“要不要大头”。据估计,高峰时曾有30万人从事银元投机。原来1块银元值100元人民币,到6月3日涨到了720元人民币,6月4日突涨到1100元,五天后又突破了2000元!

国民潜伏下来的特务开始兴风作浪,他们鼓动商家囤积货物,甚至有人暗中叫嚣:“解放军可以进上海,人民币绝对进不来!”这种情况下,银元成为当时上海的实际货币。虽然到了6月4日,上海已投入人民币近20亿元,但大部分都没有实际流通,最多只能购买小额商品,无法买到整批货物。有些商户甚至拒绝以人民币作商品标价,把人民币排斥在市场之外。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不仅会造成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影响普通市民的生活,更会让群众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怀疑。

出手:三管齐下效果显著

此时,陈云来到上海,他亲自对银元风潮的起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弄清楚了症结所在,随后对症下药,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占领阵地的指示》,《指示》指出,对待银元的斗争既要采取果断的政治手段,还应采取更多具体的经济手段。

6月5日,上海市举行了“反对银元投机,保障人民生活”的游行和宣传。陈毅在全市集会上大声警告投机奸商“赶快洗手不干,否则勿谓言之不预”。冥顽不灵的投机商们对此警告充耳不闻。

最终,陈毅、邓小平等参加的中共中央华东局会议决定采取更有力的手段:查封上海证券交易所,取缔银元、黄金、美钞的非法流通和投机活动。陈毅在会上强调:“一定要把这次行动当作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来打,不打则已,打就一网打尽。”陈毅用电话向中央报告了这个决定。12个小时后,毛泽东亲自回电话表示赞同。

影视剧中,陈毅宣布向投机分子宣战。来源/电视剧《破晓东方》截取

6月10日上午10点,上海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宋时轮带领全副武装的军警以及200多名便衣警察,兵分五路,包围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控制了所有进出通道。随后他们亮出身份,命令所有人员立刻停止交易活动,就地接受检查,并取缔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个银元投机的大本营。这次行动共抄没黄金3000多两、银元3万多块,处理投机商人200多名。

重磅消息传开后,市场上银元价格随之暴跌,每枚银元的价格从人民币2000多元急降至1200元,受其影响,大米的市价跌落了20%左右,让上海市民倍感欣喜。

经济手段上,上海按照中央《指示》,明令铁路交通事业及市政公用事业,一律收人民币;税收一律征收人民币。总之,让人民币真正流通起来,成为市场里唯一可用的货币。

除此之外,上海军管会还放手发动群众,让工人、学生宣传人民币、反对银元投机,很快就形成了打击银元投机的舆论热潮,树立起了人民币的权威。

反对银元投机的宣传标语。来源/北京卫视《档案》

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攻势三管齐下,上海的银元风潮终于被彻底击退,为恢复经济秩序、发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续:稳物价就是稳民心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银元之战,人民币终于成为市场上的主币。但投机风潮却没有停歇,而是转换到了其他商品领域,从1949年10月15日起,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为先导,其他地区陆续跟进,一个月内,全国物价平均上涨44.9%。

这波涨价潮中,粮食、棉纱成了领涨商品,北京、天津个别粮商叫价甚至高出7月底的四五倍。为了击退这波恶性涨价,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又发起了粮食之战、米棉之战。

陈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采取收缩通货、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等措施;同时,他还慎重地选择了采取制止物价上涨措施的时机。

1949年11月,陈云起草《制止物价猛涨》的电报。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战线

经过一个月的疯涨,到了11月中旬,各类商品涨势渐趋稳定。陈云敏锐地感觉到时机已成熟,是时候出手了。

陈云给各地发电报,要求在11月25日之前将粮食、纱布、煤炭等主要物资调集于重要地点。11月25日这天,全国各主要城市统一行动,开始大量抛售粮食、棉布。

刚开始,不少投机商人认为物价还会上涨,借高利贷继续买入。没想到,国营公司实力雄厚,敞开抛售后逐步降价,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产。他们竞相抛售存货,但市场已经饱和,越抛越跌,形成了价格踩踏。

最终,许多投机商遭到了致命打击,不得不宣布破产,一些私人钱庄因借给投机商人的款项无法收回,也宣告倒闭。一场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物价涨幅最大的涨价风潮就此被平息下去。

当时的上海申新厂主荣毅仁事后说:“六月银元风潮,中国共产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此次则仅用经济力量就能稳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

然而,有一部分资本家还是不死心,他们看到华东、华北因为受到旱涝灾祸而粮食紧缺,便在1950年春节前后,又把目标瞄准了粮食市场。他们预料春节的上海市场物价一定大涨,于是准备了大量资金购买、囤积粮食,准备大赚一把。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春节过后,上海粮食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连续下跌。实际上,国营企业已从外地调来了充足的粮食,投机资本彻底失去了操控物价的能力,他们不得不在亏本的情况下把囤积的粮食全部抛售。

1950年春,全国范围内的物价水平得到初步控制。到1952年春,物价指数出现下降,其中4月份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下降了16.6%,5月又下降了3.4%,彻底结束了自抗战以来连续10多年物价上涨的局面。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阻击银元风潮、反对市场投机、平抑物价的斗争,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斗争的胜利使新生的人民币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此后,中央人民政府又采取了整顿税收、发行公债、紧缩开支、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等措施,让新中国的财政状况持续好转。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家财政顶住了1950年以来抗美援朝战争的压力,并随着各项措施的稳步落实,全国财政经济状况继续好转,到1952年时,已实现了财政盈余1.87亿元。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人民币的诞生与奇迹,《中国发展观察》 2021年第6期。

2、林日杖:五口通商时期的银元风潮与近代中国金融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3、贾宗荣:建国初期陈云同志在稳定物价斗争中的贡献《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

4、穆阿妮:陈云“三战”上海滩,《政论坛》 2010年第8期。

5、周太和:陈云与上海财经会议的重大决策,《中共史研究》 2000年第3期。

6、王信 魏磊 王佳琪:1934年中国放弃银本位的背景、影响及启示,《华北金融》 2020年第1期。

7、熊昌锟:良币胜出:银元在近代中国市场上主币地位的确立,《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年第6期。

8、蓝兰: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夭折始末,《金融经济》 2010年第23期。

9、红花:中国古代王朝货币文化特征及其变迁研究,《金融研究》 2019年第6期。

end

作者 | 庆州知府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4

“丁丑起愁波,天地增倦客。一朝流离身如飘絮家国破。”这首写沈从文先生的歌词,放在庚子鼠年再贴切不过了。大年初一我们听到的不是鞭炮声过年好,而是一位年轻的武汉姑娘追着母亲的殡仪车撕心裂肺的喊:我没有妈妈了……一场“战疫”就此拉开。

国家积极响应物资供应,到科学院士、白衣天使“逆行”,再到群众配合“不出门,不给社会添乱”,全国上下都表现出团结一心,保国卫民的本色作风。此时,我更加坚信,华夏同心,共担风雨。

国家保证是基石。武汉“沦陷”,亲自部署全局,李克强总理亲身奔赴前线给予信念与支持,国家下令征集医疗用品,常用酒精、口罩向各地医院送去,军医半夜空降武汉进行人力设备支援救济……国家层面为我们布好了大局,一句来自中央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和大量资源实物供应便为这场与病魔的较量打下坚实基础。国家给力,我们有底气,“疫战”定成功。

科研院士是冲锋。接受采访时,众人皆可见钟老包含激情热泪的亮眸中闪烁的坚定;众人皆可闻,那一句“武汉一定可以,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从钟老心中发出的嘹亮之声,这是中国科学院士的决心。李兰娟院士潜默无闻,拖着七十多岁的身子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不是开会就是研究药物,当她对着镜头莞尔一笑说到:“没事,我不困”时,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医者的仁心。张定宇以自己的患癌之躯与时间赛跑依然坚守前线相信奇迹,数万名白衣天使携着汗水拖着疲惫依然面对患者坚信其终会康健,这是中国白衣逆行者的信心。决心、仁心、信心是中国“逆行者”的代言。一些医护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方便而剪去一头的青丝,因长时间工作而给脸上留下的深深的压痕,我们的前线有这些有名、无名的战士为我们挡着灾害,战士冲锋守卫,我们安心,“疫战”定胜利。

人民群众是主力。曾经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澳洲山火不会发生在中国”,因为在澳洲,山火只是消防员的事,而在中国,山火的事,消防员上了,共产员上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也会跟着上。这段日子又何尝不是这样,专家们在努力攻破病毒的同时,政府在全面指导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在跟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同渡难关。为了维持百姓正常生活而不分昼夜地奔波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年过半百的叔叔阿姨自愿加入社区防控工作……“不出门便是对社会的贡献。”“不造谣,不传谣,给社会安定。”“勤洗手多通风,只要我健康,抗疫便会赢。”“钟老说让动,我们才能动。”群众的回应带来社会的安定,只要大众好,中国便会好。从一个家庭,到一个社区,到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这是我脚下的中国,这是我们的中国,这是五千年的中国。华夏同心,“疫战”定凯旋。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现在所赠予的距离和时间,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遇见。国家打下成功的基石,医者冲出了新的希翼,人民给予着强大动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华夏同心,共担风雨,中国定能成功。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我的心情一直非常沉重。

?长津湖》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主要讲述了1950年的冬天,美国的军队越过了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虽然中国正面临着紧要任务,但朝鲜人民的请求助援,中央召开了许多次会议,毛主席反复思考,最终决定派出我国的志愿军前去支援。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团奉命奔赴朝鲜作战,行军的路途上他们几次遭遇美军的突袭。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以稗草充饥,以冰雪当饮,以冻土为席,正面硬杠美军强敌,即使他们装备落后,也敢将美军的王牌部队拖入死亡地狱,即使他们被冻成冰雕,也不忘将手中的钢枪对准敌人的方向,这些无畏的英雄们,以生命铸钢铁长城,以热血染意志丰碑,以无惧淬碧血忠魂。他们的英灵已化作一泓碧血,凝热土,沃青山,柒霜雪,荡敌冠,涤人心,塑国魂,英雄不死,浩气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铭记。

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不禁想到如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着美好安定的生活,不正是那些英雄们用鲜活和生命换来的吗?

最让我心有触动的画面是:美军飞机从天上扔下一个指导弹,能指出军队的具体位置,雷公用双手拔起这个指导弹,抱到车上,开着车,将它带离军队的位置,可这样他就会变成目标,美军飞机不停地往车上射子弹,可他尽管伤痕累累,还是将指导弹带离了军队,但美军的手榴弹也伤害了雷公,飞机走后,战士们围到雷公的身边哭泣,伍千里他躲在一旁,掏出本子,手握笔慢慢地向雷公的名字移去,边哭边划下了一个圈,每一个圈都象征着一个英雄的逝去。随后梅生安慰他并说出这一番话:“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如果我们不打,那我们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过上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看完了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惨烈的战事,恶劣的环境,坚韧的意志和赴死的决心,以及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和幸福的信念。对此我也深有感悟,直到现在,那些英雄的历史也铭记在我的心中,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记住那些英雄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致敬英雄们!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篇6

进入初中,经历了第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好不容易盼来了寒假,盼来了2020年的鼠年春节。我和妹妹都沉浸在可以睡到自然醒,每晚都可以看电视的惬意中。我们还计划着大年初二去电影院观看熊出没之《狂野大陆》,跟郭美玲阿姨一家约定好天气好就去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好久没有去爬山了,我还想着哪一天约上几个同学去爬寨子仑……就因为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的闯入,这一切都泡汤了!

每天我们都只能宅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最奢侈的是在自家院子里打羽毛球。一开始我和妹妹都很不满,总是对妈妈抱怨: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玩!可当我看到新闻里播报的那些“逆行者”,有的医护人员在照顾感染者时也会被传染甚至死亡,我的不满和抱怨消失了。我还会劝说妹妹:我们所谓无聊的家,正是那些在一线逆行者们想回却回不了的地方!妹妹忽闪着她的一双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也不再吵不再闹了!我还写了一条战“疫”口号贴在门上:勤洗手、多喝水、外出戴口罩,尽量不出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次与疫情的对抗中,最令我感动的人就是八十四岁的钟南山爷爷。他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站在一线同病毒做斗争,在疫情面前,这位耄耋老人是最有力的战士之一。从疫情发生至今,他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八十四岁的钟南山爷爷就是这样奔波忙碌着,为的就是让我们全国人民不陷入恐慌,能直面疫情,科学预防疫情。让我们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我还要为这样一群逆行者点赞!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员从四面八方奔向武汉,他们中有九零后,虽然口罩遮住了他们的面庞,但从他们从容坚定的眼神中读到了他们要将疫情消灭的决心。有一种爱叫人间大爱,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这些科学家们的专业知识和众多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我们的心理很踏实!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很快就会控制住这次疫情,击破这次病毒!

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健康!愿这场抗“疫”战争早日结束!愿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逆行者们都能平安归来!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家访体会心得体会推荐6篇

禁毒体会心得体会精选6篇

心得读书心得体会6篇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心得6篇

家访体会心得体会参考6篇

部队安全心得体会6篇

溺水心得体会6篇

科技体会心得体会精选6篇

幼儿培训体会心得体会6篇

心得体会安全生产心得体会6篇

腊子口战役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