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认真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对生活的看法,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筑梦中国》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1
中国梦,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更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转眼间,我到村任职已经六个月。“做一名村民认可的好村官”便成为我实现个人理想的第一个梦。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对农村并不是很陌生,但是村官这个岗位却是陌生而且充满挑战的。10月,经过统一培训后我来到坟坨管区杨庄头村担任村支书助理。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顺利的开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我逐渐地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内容,相信自己能在农村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一定能够作为一名优秀的村官,在农村这块舞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刚上任的我,走访入户成为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走在村里,总能遇见异样的眼光。但我知道,想得到村民的认可,必须主动走近他们。于是,我去跟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聊天,跟抱小孩的妇女聊天,跟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聊天。从最开始由村书记带着到后来自己上门,从不知道说什么到和村民唠家常,村民开始渐渐接纳了我。
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感谢这个时代。农村给了我广阔的舞台去学习,去施展,去圆梦。我的梦,在农村的深厚土壤中生根发芽,定会在春风和煦的时代气候下茁壮成长!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2
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深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身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习近平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初始之心。
不忘初心是党员干部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作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是要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努力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基层工作中,初心就是要保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干精神,有想干事的动力、敢干事的魄力、能干事的举措、会干事的思路,竭力遏制平平安安坐位子,年年如此老样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逍遥心态。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为官一日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人民服务,应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忠诚干净担当,应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追求。需要党员干部动真格、办实事,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群众的要求为标准,以群众的满意为目标,不戚戚于任上政绩惊天,不耿耿于任上声明显赫,只问自己在任时为百姓做过什么,留下什么,是否能经得起群众考验、社会考验、历史考验。一切向前走,常思为什么出发,不忘走过的路。
党员干部要把不忘初心落实到继续前进的行动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葆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凝聚继续前进的磅礴力量。要举旗定向,找准路子,有主心骨、定盘星,把握基层发展大势,回应实践要求,聚焦群众期待;要人民至上,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干事有想法、处事有章法、遇事有办法,能力打底,善做善成;要攻坚克难,面对困难和挑战,党员干部要拧成一股绳,下定决心,不松懈、不动摇,继续前进。
党员干部,在继续前进的路上不忘初心,弘扬赶考精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修养与磨炼。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勤政爱民的好干部,做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的基层好干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瞬息万变的繁华世事中,你是否还记得为什么出发?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3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于6月30日——7月6日每晚20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
该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每集时长30分钟,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7月1日晚上20:30观看了第2集——“中流击水”,片中介绍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克林德碑、五四运动、《新青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四一二_政变、七一五_政变、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
整个片中介绍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这个展柜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到很多启迪:自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将红旗插上了南京“总统府”,推翻了国民党二十二年的反动统治。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_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10月1日它终于见证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迈上了新的征程。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见证了列强侵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复兴之路,幸福之路来之不易,我们更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紧紧围绕在_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国梦的建设当中,同分裂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接班人,为教育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4
观看“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们来自航天科技、国网电力、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钻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大国工匠们最年长的86岁,最年轻的29岁。每一位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在普通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都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传承者。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著名企业家、教育家),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本事、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资料。“工匠精神”是社会礼貌提高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存在诸多的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所以企业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坚持“工匠精神”,从而不断改善、不断完善,最终铸造更多的精品。
作为我们施工企业,更应当有这种“工匠精神”,应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力做出的不平凡业绩,为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贡献自我的力量。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5
,成功的完成了新一届领导人的交接棒,在新一届领导人领导的一百天内,提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政策、新做法,在策略和战略上也有了新的部署,总体来说,新班子给我们带来了新风气、新的变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新的起点。
在这一百天内,提出20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为我国树立了经济发展目标,明确经济发展道路。制定了“八项规定”重树干部工作作风,反腐倡廉,反对铺张浪费,这些政策口号在官民中渐染然成风,这些变化令人耳目一新,获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当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内忧有我国经济结构仍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严重,石油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外患则有中美关系紧张、钓鱼岛问题等制约我国的发展。
应对如此多的问题,我国新上台的领导身上的责任更加严峻,他们应该坚定信念,带领我们早日完成“中国梦”。首先,应该认识到我国还是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倡导干部干实事,忌空谈理想抱负。其次要严格治党,杜绝腐败官僚作风。再次,要团结群众,人民群众永远都是党事业发展的基石,到任何时候都铭记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我们的正当权益,处理好和周边国家的矛盾,创建和谐社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6
?一带一路 筑梦中国》中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我不禁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第五讲的标题“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这一讲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乐舞的发展。
中国乐舞,起源于西域。那里的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融入了音乐,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当美妙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人们感到很放松,动听的音乐让人们舒服、轻松。后来,乐舞文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原地区。
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了《摩柯兜勒》——“万岁歌”。西汉家喻户晓的音乐家李延年非常喜欢《摩柯兜勒》,把它改编成了二十八首新曲子,在西汉广为流传。慢慢地,西域乐器——琵琶传到了东汉,因其音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被大家喜爱并推广开来。唐朝,所有人都爱琵琶,就连诗人王翰也专门为琵琶名曲《凉州曲》写了《凉州词》呢!
正是由那么多的祖先致力于传承发展音乐,才将这么多的美好流传下来,让我们现在还在感叹。通过感受音乐,与古人进行情感上穿越时空的交流,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回首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无不凝聚着先人们的心血,小小的我,唯有尽一颗赤子之心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文化,筑梦中国!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篇7
我最近认真学习观看了《筑梦中国》,从而对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十八大,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幸福的到来;十八大,给了我们每个中国人一个“中国梦▪筑梦中国”。
“中国梦▪筑梦中国”是什么?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与“美国梦” 不同,“中国梦▪筑梦中国”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中国梦▪筑梦中国”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人民幸福不是央视记者采访的那句话“你幸福吗”,不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也不仅仅是政府工作报告的gdp增长数字,而是十八大为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新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在x大、x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的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小康梦”不仅是具体而又真实的,还是美丽而又可及的。
“中国梦▪筑梦中国”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x年以来,中国由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一跃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不论是x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是x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世界的目光;不论是神舟系列飞船的一次次成功上天,还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顺利下海,都在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强大。同时,中国人民富了,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都在8%以上,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这些,都在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国富民强也可以说是国强民富的新阶段。 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历史突破,并在改革开放中与世界取得共赢,现在,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投资、中国伙伴、中国责任,都是更为强大中国留给世界的中国印象,这个印象是直观而又客观,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强国梦”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看得到,也摸得着。
“中国梦▪筑梦中国”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中华民族有上下50x年的历史,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华儿女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170多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而孜孜以求,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担下了这个重任,使我们的“中国梦▪筑梦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贴近。正如x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x也在观看《复兴之路》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两位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筑梦中国”的讲话,充满感情和感召力,听来让我们青年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