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认真书写心得,都是发现生活中细微变化的契机,心得的记录让我们能够追踪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励自己不断向前迈进,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1
时光飞逝,转眼寒假已至,春节也就如约而至。往年的春节我都会跟随家人一起去串门、拜年,也会出门旅行。而今年的春节,一个突如其来的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怪兽,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泯灭了我对这个春节的期待和憧憬。
疫情之下,我每天都会跟着妈妈一起通过电视及网络了解它的动态。屏幕里有医护人员救助患者温暖而感人的一幕幕,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们不分昼夜,克服种种困难的镜头……英雄们纷纷在武汉聚集,冲在抗疫的第一线,让我们那颗恐惧而焦灼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也让我们觉得心中那束期待之光越来越亮。
虽然这个怪兽扰乱了我们,甚至可以说打乱了全国人民的正常生活,让我们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鼠”年。但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更多属于家的温馨,因为不能出门,我便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做包子,第一次帮外婆擀饺子皮,第一次去山上搬了柴火,第一次去田里挖了野菜,第一次外公陪我踢球。用心感受,生活总是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当然,宅家的日子,我们也没有完完全全的闲着:每天认真看书,认真上网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习之余,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人烟稀少的后山爬爬、走走,成了我最喜欢的锻炼身体方式。劳逸结合,“宅”在家里也可以很精彩!
疫情无情人有情,村里的很多人也主动去参加了不分昼夜的卡点检查,爸爸和舅舅也是其中一员。身边还有好多人无偿地捐献了防疫所需物资和资金,我打心底里对他们感到佩服。中国人,真棒!
在此,让我们感谢所有奋战在抗疫路上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听钟爷爷的话——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锻炼。期待“春天”早日到来!加油,武汉!加油,我的国!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2
这次假期比较的长,所以学校也是安排我们老师在这段没办法来学校上课的期间做网上教学的工作,我也是通过准备,上网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学习数学,而这种方式也是给我不一样的感触,有一些心得体会。
和在教室的教学有些不同的是,这是网络上,不是和学生面对面,而我面对的就是一个摄像头,看起来是很难去有一个互动,但是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可以及时的反馈,一些内向的同学也是会在直播间里面提问,而这种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互动,可能是大家不见面,所以胆子也是大了一些,当然对于学生们学习的状态,也是不那么容易把握的,只能通过作业,以及家长的监督了解学生们的一个情况,而我也是在这种方式下,把课上好了,从作业以及家长的反馈来说,和教室里的教学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该学的都是学好了,而且由于是可以反复听的,所以课后的一些问题也是能更好的去解决,而不是像之前一样,有些学生不喜欢来问老师,那么可能问题就积累在那儿了,而可以反复看的网课则是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学到知识。
由于是第一次的网上上课,开始的时候,我和学生们都不是很有默契,很多方面也是做得不够好,后来经过反思,自己也是和其他的老师沟通教学的方法,后面的教学工作也是做好了,让学生们没有由于在家里学习而导致了没学好数学,而来到学校之后的一个测试情况也是反映了他们其实在家里学习的效率有些学生还比在教室里面更好,也是没有什么退步太明显的情况发生,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以后可以继续的去尝试,让学生们更好的去把学习给搞好,而我也是通过这次的上网课教学更加认识到自己教学方面有哪些的不足,并且也是更加的了解了学生们的一个学习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之中也是要去提高,去改善。
上网课的时候,我也是多去看其他老师的一个视频,了解他们上课的一个方法,自己也是多去尝试,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来教学,也是让我明白,不同的一个方式来教学,学生们会更加的有兴趣,而单一的方式也是会让老师以及学生们会有厌倦感,所以以后我也是要把课堂的教学做的更加的生动一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以后的教学也是能做得更好。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3
我根据几周来网络教学的实际,围绕学科特点进行空中课堂经验分享与问题研讨以及如何提升线上教学,进行反思。
我听了马科长的课,课题是直通车的制作。首先让学生在钉钉群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把优秀作业分享到群里,马科评价讲解。接着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上节课完成了哪几步的制作,这节课又要学习哪几步。然后微课学习,一方面再次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跟随微课学习新的内容。最后,教师实操,带领学生制作直通车。结束直播之后。教师留了2个任务。1是把制作完毕的直通车交上来,2是收集资料,找出网上你认为最好的直通车图分享给大家。整节课的优点是环节完整,利用微课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微课学习之后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操作,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重点。作业布置方面,让学生去开拓视野,找到优秀的作品,这一点非常好,这样学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在那些部分提高。建议,教师微课没有声音,微课是一个视频,但是可以分次播放,在环节一学生回顾了之后,再一次播放回顾的知识比较好。然后学习新课明确目标之后再二次播放微课。对于17级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讲的内容稍微有点少。
如何能够让空中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呢?
一是我们可以多露脸拉进学生的距离感,多互动,连麦比较浪费时间,可以语音,抢答等等。
二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我运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随机提问,适当评价,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呢?
一是在与学生互动时,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提问的问题可以不一样,对表现积极,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问复杂的,分析类的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问简单的,知识迁移类的问题,让他们最起码能有个大体的知识框架。
二是在作业布置上,虽然我布置的作业都是相同的,但是再批改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优秀的学生要求严格些,督促他们更上一层楼。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能读懂案例,能按步骤分析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的空中课堂线上教研心得反思。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4
为切实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的渠道,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二度延迟了。2月10日,屏东全校同步开展网络教学,对学校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全天候通过网络听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项艰难的考验,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共同抗疫的大环境下,不止我们,其它学校的家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汹涌的疫情面前,温暖的屏东家长们居家不动,积极参与孩子们的空中课堂。不仅对老师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恩,对空中课堂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表示宽容,还以自己的方式给予老师最大的鼓励。有四位家长在朋友圈内发出长文,感动了屏东的老师们。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5
应对疫情蔓延与肆虐,延期寒假,延迟开学,各地纷纷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模式。
“停课不停学”,让孩子宅在家里,不荒废学业,不荒芜时间,其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从很多地方和学校的理解与执行上来看,却完全跑偏了。
一些地方和学校认为,“停课不停学”就等于停课不停学习,而“学习”就等于学习知识。
因而,差不多都是一窝蜂似的搞起了线上授课,网络学习。而且一味进行的是学科类文化课的学习。
老师们忙着备教材,忙着制作课件,忙着搜集各种网络资源,忙着通过各种平台当“主播”。
家长们忙着排队买教材教辅,抢购设备,下载软件,调试网络,拍照上传,全程助教,全程督学。
孩子们本来还在假期中,便不得不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电脑和手机。
不管硬件设施如何,条件具不具备,不管这种上课效果怎样,做成的“夹生饭”开学又怎么面对,也不管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对师生负担的加重,更没考虑到很多家长要去上班,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而且有的孩子还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着,他们既不懂,又助教不了,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存在着许多无法预判的风险。
至于由此可能制造的教育新的不公和带来更大的教育焦虑,乃至对应试教育的推波逐澜,当然,就更没有想到。
甚至有的地方和学校,不分学段,从幼儿园到高三,一起网学;不分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生,全面开课;不分地域,东西南北中,照本宣科;不分方式,打卡刷脸、精准课表、直播录播、教材教辅、作业练习,异曲同工……
由此哭声、怨声、骂声一片……
人民日报紧急发声纠偏,教育部紧急行文叫停。
然而,一些教育人或许被教育的浮躁与功利捆绑的太深,或许对应试教育情有独钟,或许就压根儿缺少一种“用心”。
我经常说,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应试教育,对应试乐此不疲,因为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教育,一种最不走心的教育,它只需要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拿起课本生硬灌输知识;只需要逐级下指标,签责任书,然后马放南山,万事无忧,看着老师死教,学生拼死地学。
而素质教育是一种用心的教育,它需要教育人的爱心、良心、责任心,还需要教育人的尽心、细心、精心、匠心。
所以,真正做到完全纠偏和叫停,让“停课不停学”回到应有的轨道上去,回到教育的本原上去,这绝对还有一个过程,还并不那么容易。
而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对“停课不停学”的认知和理解,对“停课不停学”的诠释和做法,却特别暖人。
他们认为,“‘停课’是指停下新学期的课程,‘不停学’是指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不会停下的”,“‘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多样的,生活就是一所大课堂,假期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基本生活技能、家国情怀和自我成长的最佳时机,这也是假期学习生活的秘籍”,学校明确“线上学习期间不会教授新课”,“会为孩子们提供适切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包括复习、预习、阅读、兴趣拓展、艺术欣赏、体育锻炼等”,而且正常开学后,“将开展新学期的零起点教学”。
大邑北街小学对“停课不停学”,不是简单的知识识记和文化知识学习,不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本书”,也不是一味地将学生的成长囚禁在一本本教材上,更不是让学生正襟危坐,只盯着屏幕听老师讲课,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上,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及信仰与信念的树立上,这应该体现了一种不易素心和教育初心。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6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明确全省中小学校学生不返校,从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
老师当起“网络主播”,学生在家“打卡”学习,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实现了疫情防控与教学工作“两不误”。然而在线学习虽然按下了“前进键”,但想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线下的家庭教育不能“缺位”,家长不能偷懒。
要多陪,让在家学习成为美好的亲子时光。孩子在家学习,刚开始会有一种新鲜感,但由于长期在家学习、做作业、不能外出,难免会有负面情绪。作为家长,要多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多些陪伴、倾听和引导,激发孩子更浓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要多做,言传身教促进孩子更加自律。疫情期间很多家长难得在家休养,生活规律被打乱,起居无时,沉迷手机和电视等等。正所谓,己不正何以正人,孩子有样学样,自主管理能力也受到了影响。为了不让疫情期成为孩子学习的“拦路虎”,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生活计划,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做饭、整理房间等,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要多讲,把家国情怀种进孩子心里。尼采说:“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要多与孩子分享在防疫阻击战中的感人故事,让孩子深刻感受到这些“逆行者”的温暖力量,明白自己的不外出也是一种社会担当,引导孩子树立更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篇7
由于新型肺炎的肆虐,导致孩子们不能如期返回校园学习。就在这时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推出的名师课堂真是雪中送炭,名师们的授课真是精彩纷呈,形式多样!老师们教态自然生动,语言亲切感人。运用现代化数字资源,运用声光电科技手段,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耳目一新,使听课的老师们获益匪浅。同时也对比出自身上课的不足,给我以极大启发。
其中的师丽华老师的《彩泥连连看》,寓教于乐,情趣盎然,在师老师手中,那一团团可爱的泥团仿佛有了生命,注入了灵魂,师老师通过团、揉、捏、搓、粘、扎等手法,灵巧的双手下,那些泥团犹如一个个小精灵,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们纷纷现身,或精巧灵动,或憨态可掬,或调皮可爱,或表情夸张,阳光帅气,萌得人心醉。和师老师妙手生花着实令人羡慕嫉妒恨呀,同样是手,人家怎么长得那么像手呢?
在师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彻底爆发了,学生不仅在这次课能够用心学,还将热情延续到了其他课,别的课的作业也能够精心认真的完成,对锻炼学生的学习品质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这些也充分反映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超强的想象力,并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创造美。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展示了其他同学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增加情趣,展现童真,使学生看的心里痒痒的,学习的欲望倍增。名师的语言功底深厚,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妙不可言。给师老师一个大大的赞!
我要向师老师学习,认真负责的辅导学生!我指导的学生有三百多人,以前作业能交一半就不错,尽管工作量很大,我还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批改,鼓励学生,认真及时真诚的帮助每一个孩子。
观空中课堂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