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心得体会的写作,往往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可以彰显出我们的内心,表述出自己的观点,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1
"青协是个团结的集体"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感触。首先,这次活动共有126名志愿者投入到实际工作之中,其中以09的同学为主,也有一些07和08的师兄师姐。但是大家在工作中不分你我,相互协助,积极配合各小组组长的工作安排。
在校运会期间,我们主要负责维持赛场的秩序,协助搬运比赛要用的器械,为运动员们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以及保证场地的清洁。在比赛场地上没有我们志愿者驰骋的身影,但在那里有我们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是站在那里,可能一站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下午,但是志愿者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工作中我们找到了快乐,在默默的付出中我们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在大家的相互配合,合理分工之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大家的团结和对服务工作的'认同。
4日下午的男子5000米比赛中,一些志愿者在跑道两边维持秩序,一些志愿者手持水杯,为运动员们提供水。当运动员们从我们手中接过那一杯水时,他们定能感受到我们也在默默地为他们加油打气。就这样,我们也从中收获了一份成就感,被需要也是一种快乐。
"我奉献,我快乐"是每名志愿者的工作信条,也是我们志愿者的一种信念。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将志愿者这份精神,这份快乐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中来。
校运会已经圆满结束,希望我们每一名志愿者继续加油,相信青协这个大家庭能为学院建设,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是我的第一次志愿者上岗,是我期待已久了。昨天师姐给我打电话,问我今天能不能去上岗,我很高兴地答应了。我想,作为一名通讯社的成员,对志愿者应该有比较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我决定亲自去体验一下,亲力亲为才能得到更深的体会。
师姐说要提前15分到服务点进行交接班,而且我们的服务点在北亭,路程比较远,所以我们约好了提前出发,在师姐的带领下,我来到我们队的服务点,是一个十字路口,来来往往有很多车辆,有不少车辆会靠路边停一下,与我们的志愿者交谈,问路的比较多。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交接班了,我的工作任务就是站在路的一旁做一名道路的指引员,看着这些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我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不一会儿就来了一部车向我这边靠近,然后很有礼貌地向我问路,凭着我的经验,我很快地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他很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就离开了,此刻,我突然间感到特自豪,还有穿着一身志愿者的衣服感到无比的光荣,我志愿,我光荣,这就是志愿者的精神,无私地奉献,耐心地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让我们的亚运更精彩!
一起来,更精彩!这是志愿者的口号,一起来,我们在工作中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好。在我遇到一个人来问路时,由于我不太懂怎么去市区的路,一时间不能回答人家的问题,但是,在后面值班的志愿者,毫不犹豫地走上来,帮助我去解答了别人提出的问题,我想志愿者的工作更需要的是一份合作的精神。更精彩,志愿者们把这个城市点缀地无比绚丽,志愿者好比一朵花,把这个城市都绿化了,美化了,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3
到2月24日,是今年44岁的李正喜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第20天,随着复产复工,他在小区里的劝导执勤工作应该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家的时候,妻子把喷香的面条做好了放在了桌上,李正喜端起碗吸溜吸溜地就吃了起来,这是20天来妻子给他做的第一顿饭,“她埋怨说过我什么时候不当志愿者了就给我做好吃的饭。”
之前每天回来就睡在沙发上,李正喜不太敢接近妻子和10岁的女儿,其实他也害怕,万一自己感染了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要近距离接触好几百人,包括给居家留观人员送吃的,李正喜每天确实很忙。
入夜,妻子忙着收拾家务,女儿靠在李正喜身边,“爸爸,什么是志愿者?”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问,李正喜想了下,“就是心甘情愿不图回报去做一些事情。”他觉得好像并没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补充了一句,“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爸爸做的都是对的和好的事情。”
女儿似懂非懂还是点了点头,屋里很静,只是厨房里洗碗筷的声音。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李正喜就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那时候妻子身体不好,这个家离不开,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成为之后很长时间,李正喜心头挥之不去的愧疚和自责,让他久久难以释怀。所以这一次面对疫情,2月3日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李正喜想去武汉,“他们说需要医生和护士,就安排我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
“如果去了武汉,我就把妻子女儿送回老家。有大家才会有小家。”李正喜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
2月3日决定做志愿者的时候,李正喜是写了请战书的,他是做过被感染了最坏的打算,当然他没敢给妻子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妻子不愿意丈夫去危险的地方,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人之常情。只是妻子唯一反对的方式,就是赌气不给李正喜做饭吃,直到他不做志愿者的那一天。
做志愿者,李正喜是在网上报名后被安排在当地阎良志愿者队伍中的,或许是因为当时他年纪最大,队里临时就安排他作了组长。志愿者队伍分为消杀组和劝导组,李正喜就在劝导组,最多的时候,他们这个组一共有40多名志愿者。
如何做好志愿者?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展劝导工作?
所有的问题告诉李正喜,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门口站岗,在社区巡逻,而是面对很多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如何做好心理疏导,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到科学文明和贴心。那一夜,思考这些问题,李正喜没有睡安稳。
2月4日,红旗楼小区,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执勤,除了劝导和登记工作,他都站得很笔挺,标准的军姿,让人的第一反应,他应该是军人出身。
“17岁就想当兵,名都报了,但是因为父亲身体也需要照顾我就没去。”李正喜的老家是四川的,他说1993年,他参加了当地武装部的民兵预备役,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也是这两年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候我们穿的是陆军的衣服,指导员铿锵有力的告诉我们,就算哪一天脱了这身军装,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这身衣服。”
李正喜从来没忘记指导员说过的话,他就这样呆板得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工作,1997年,李正喜来到了阎良,从此没有离开。20__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妻子有疾也需要人照顾,这个客观存在的理由也困扰了李正喜随后的日子。
那年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四川受灾,李正喜坚信能去一线的人有很多可能比他存在的困难还要大,别人又是怎么克服的,况且他曾经还是军人……有些问题不能深究,李正喜说不然自己就在自责中无法释怀。
不是每个人能理解志愿者
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在劝导组这是李正喜和其他志愿者们一天工作的时间。
第一天巡逻的时候,就看见好几个大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李正喜耐心去劝导让其回家,其他时间还要疏导交通,详细登记各种信息。
不是每个居民都能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某天执勤的时候,一位70岁的大爷,拿着前一天的出门条执意要出社区大门,被李正喜拦了下来。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社区规定采购生活必需品可以两天出一次门,每次出去不超过2小时,大爷前一天已经出去过了。
“凭啥不让我出去,我是在单位为国家做了几十年的贡献,你有什么没资格拦着我。”大爷推着自行车,情绪激动,顺手摘下自己的口罩就喊了起来。
“正是因为您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我们才在这里为你们做好保障,让您和更多人更加安全,才不能出去的。”李正喜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爷的“怒气”,大爷推着自行车不顾劝阻,直接压过李正喜的脚。
“后来派出所来了民警,大爷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才安静下来的。”李正喜清楚得记得警察来的时候告诉大爷的那句话,“他们这些志愿者不图回报在这里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还不理解他们。”
志愿者的工作,李正喜一直觉得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矛盾的,所以,面对任何质疑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他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劝导,保持自己的冷静。
登记,查票是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一位30多岁的女性嫌麻烦,骑车直接往里冲,李正喜一把抓住车后座,当然他还要保证对方的安全。
“拿开你的脏手,不要触碰我的东西,我害怕你就是个病毒。”对方的话让李正喜愣了片刻,这话确实特别刺耳,让他很难受。
“我有手套,每天都会消毒,也许上面会有细菌,但是我做的事是干净的,不是病毒。”李正喜努力为自己不是病毒做着解释。
一旁几个大爷实在忍不住了,“姑娘你这话是不是很没素质,志愿者也是为了咱们大家,他们什么回报也不图,你太不尊重人了。”
舆论的力量平息了对方莫名的“火气”,一直到这位女性也觉得自己是理亏,并开始配合李正喜所有的检查和登记工作。
特殊时期的温情和温暖
站一天,巡逻一天,一段时间后,晚上回到家的李正喜腰就开始腰痛,腿部肌肉僵硬,他把自己独自关在一个房间里,这也许是他保护家人唯一被动的方式。
窗外很静,躺着滑手机,李正喜很关注武汉的疫情。一位农民拉着一车物资去了武汉;阎良医生护士支援武汉;一个孩子说把老爷和妈妈借给武汉……泪目里看着新闻,李正喜觉得他能做的就是第二天继续做好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军人就应该冲在前面。”睡前李正喜想起来要给一位大爷明天送口罩,他赶紧起身拿出家里备用的两个。
给居家留观的隔离人员送生活必需品,也是志愿者的一项工作,如何克服恐慌,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李正喜每次都会叮嘱其他志愿者。
有的时候,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才会有更多温情的画面。李正喜觉得不理解他工作人只是极少数,相处中很多居民和志愿者都是感动着彼此。
那天给一位居家留观者送东西,离开的时候,对方站在窗户上给李正喜拍了张照片,说是要自己留个纪念,记住在这个特殊时期,带给他感动的志愿者。
帮着大叔拎东西送到家门口,下楼的时候,大叔突然拉着李正喜的手说,“兄弟你别怕,我没病毒,我就是很想和你合个影,特别感谢你。”这张照片后来就一直保存在大叔的手机里,他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能看看李正喜的样子。
“还有人在我执勤的时候,给我买了一瓶饮料。他还说,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就一定拉我到家里吃饭去。”
20天,李正喜带领了40余名志愿者,全程一直坚持的是19个人,年纪最大的是58岁,最小的是两名90后的在校大学生。每天其他志愿者也会给李正喜带来太多的感动和力量。
“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李正喜用20天的志愿者活动,解释着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志愿者。
复产复工后,但是防控工作也很重要,李正喜说,等学校开学后,他要去做义务消杀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叫我们,我们志愿者就来了。”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4
这次的社区服务只要是去到社区,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早上集合完毕之后,我们便一行人去到了学校周围的xx社区,并且与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涉,并安排工作。我被分配到铲除社区的小广告的队伍中,一人一把小铲子,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跟随着带队的小姐姐,我们走到社区的公告栏处,可以看到基本都被小广告给铺满了,所以我们便开始了行动。
在进行志愿的活动中,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些小广告的烦人,难清理,在小姐姐的讲解下,才明白在社区里总是会有非常多的小广告出现,再一次清理之后不就新的便又会出现。我也是随处都看了看,不仅仅是公告栏,在一些路灯柱上,垃圾桶上,椅子上,楼梯间全都是有贴一些极为影响美观的小广告。虽然张贴小广告是一种宣传的方式,一些紧急的时候这些小广告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是这样的行为确实是非常不好的,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更是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清理起来是相当的困难。
经过这一次的志愿者之行,我才明白环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去呵护的,而我们很多没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已经周边的环境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这一次我真正的感受到不管是任何的时候都要以保护好身边的环境为重,更是要管控好自己的行为,努力地将我们生活的环境打造得更加美好与干净。社区是大每一个人一同生活的地方,不管是任何人都要遵守到文明的公约,努力地将自己生存的地方打造得更加的美好与幸福。
通过这次做志愿者,我真切的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来为这个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虽然志愿者的行动是没有任何的利润的,但是这都是在为我们的社会在服务,更是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做出贡献。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地方,所以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只要一个小小的举动,便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也非常的希望身边的人都可以更多的进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为更多的人、事、物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这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去努力。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5
我是来自__学院的一名志愿者,我从事的是观众引导的工作,我所负责的区域是一层东三区。我能够成为__届__运动会的一名志愿者是我一生中的荣耀,能够为观众服务也是我的一种荣誉,能够为__全运会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能够为淄博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
志愿服务有些人说累,但我不那么认为,因为,你不要吧这次服务当成一种任务,你要把它当作一件充满乐趣的是去做。
我们职业学院负责的东区是进出观众最多的地方,观众很多,因此询问问题的人也很多,大部分人都是很和善的,但也有一些蛮横得人,这些都是难免的,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我的心里都是无比的高兴,因为我解决了观众心里的疑惑,观众能够更好的看球赛了;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那些蛮横人的行为就消失了,就远远的离开我了;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我有点累的双腿就不再劳累,而自己的信心也更强了。
通过这次服务我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人,不管是志愿者之家的老师,还是其他学校的志愿者,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全运会服务这,能够得到这些不仅是我,我想是所有志愿者共同的体会。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要为观众答疑解惑,还要跟岗位上的公安人员协调好工作,因此这就需要们能够做好很多事情,能够学到很多道理。
我们志愿者的活动也并不单调,每次上岗之前我们要召开例会,表扬优秀志愿者,我们还有拓展训练这些都丰富了我们志愿者的生活,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为全运会服务。
总之这次全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将会在我的一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一生中作美好的一件事。再者就是全运会能够在__进行,而我作为一名__人,为__感到荣耀,为__能够承办这样的大型赛事而感到骄傲。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6
20___年初,河北省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使人们心中的那根线绷得紧紧的,也扰乱了我的正常反邢行程。在居家监测的期间,曾有几次志愿者上门给我送清肺解毒汤,甚至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还上门为我做核算检测。使我心中感觉暖暖的,志愿者们牺牲自己的时间,将方便带给他人,身着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给紧张的疫情氛围增添了些许温度。而在这时,志愿者马甲上“启民义工”四个字,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居家监测期结束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加入了启民义工金宫社区服务分队。当天上午,我便前往一户送药。当时还是大年初五,天气还多少有些清冷,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义工同伴走在前面,突然感觉红色的马甲是那么耀眼,亮在眼里,暖在心里。我的心中也不禁涌出一股自豪感,多了一股力量,送的不仅是药,更是温暖。
回顾当志愿者的这段日子,我的心中也颇有感触。虽然在学校也参加了志愿组织,但多数是帮着组织一些学校的活动,比如捐书,捐款,而这次,是我真正的离开学校的氛围,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这段时间,我主要帮忙的工作是核实金宫社区的现住人口,工作的繁琐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一户一户的打电话核实信息,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体力,还需要耐心,打电话时要有说话的技巧,遇到不配合的还要耐心解释,不过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怕核实时出现错误,毕竟核实住户基本信息是社区一项基本且重要的任务,倘若我这里出现些许的差错,可能会带来以后社区工作的大量麻烦,因此我身上还承担这项责任,这也让我工作起来小心翼翼。不过,通过这次义工活动,我切实感受到了居委会工作的不易,不仅会有突如而来的工作通知会把他们弄得手忙脚乱,还要学会与居民打交道,要有耐心,细心,学会处理突发状况,这使我从心中多了不少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敬佩。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篇7
疫情当前,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同心同力,构筑了一座坚实的防疫战斗堡垒。他们当中有冲锋在前的医护党员、有心系群众的“第一书记”、有奔走农户间的乡村书记……他们都是奋斗在战“疫”一线共产党员。
信守誓言,奔赴一线的医护党员。当疫情在全国范围扩散的危难时刻,辽宁凤城市中心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积极请战驰援武汉。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医生吕述明当了解到武汉疫情严重,急需支援时,他主动报名,在请战书中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
康是我应尽之责,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服从上级安排,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不计报酬,无畏生死。”同吕述明一样,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男护士吴洋也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书,他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自己写完了入党申请书
就应该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坚决要求到武汉一线,并且一再表示自己各个方面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最终吴洋去武汉支援防疫做“逆行者”得到批准,作为丹东第三梯队的成员,随时等待出的命令,他也表示在这次驰援武汉的工作中要向身边的党员学习,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贡献一已之力,践行对党的忠诚和誓言。
慷慨解囊,挺身而出的党支部书记。疫情无情人有情,岔路人民动真情。当宝山镇岔路村党支部书记郎庆利把40336.6元抗击疫情捐款交到凤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的时候,他们不经意创造了两个“第一”,在全市村级党组织中第一个进行捐款,在全市第一个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捐出抗击疫情。石城镇依家村党支部书记代绍有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在依家村长大,这里的村民都是我的亲人,作为村干部,我有责任保护好我的亲人”,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代绍有同志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由于疫情发生突然,村里的很多人家里没有配备口罩等防护用品,也没有条件出门购买。代书记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利用个人关系四处联系购买口罩,他自掏腰包,在凤城市购
入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分发给村干部、村民组长等工作人员和没有口罩群众,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了加强村里的防控工作,他不但白天在各村民组进行宣传检查,夜晚还一个人开着车在每个村民组检查,他用真诚的工作换来了依家村群众的平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守土尽责的初心和使命。
心系群众,坚守岗位的“第一书记”。草河街道管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文明在过年期间与村党组织书记不间断的电话沟通着。当得知管家村在排查中有一人属武汉返乡人员,目前并无任何感染症状,情况平稳,但彭文明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始终放不下心来。他为了能够让村民提高对疫情的重视,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同家人的短暂团聚。回到了管家村,回到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彭文明拿着他回村后熬夜整理并印制的500份《防控应知问题》开始了入户宣讲行程,同时,他还为村民们免费发放口罩累计300余个,这些口罩是他在沈阳辗转十多家药房才凑到的。一天下来,彭文明水顾不上喝、饭顾不上吃,一遍遍重复说着同样的事,嗓子累得也有些沙哑。但看着外出的村民个个佩戴着口罩,之前聚集在小卖店消遣娱乐的人都散了,彭文明的心里得到一丝安慰,一天的宣讲总算没有白费。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时此刻的党员干部就是百姓的主心骨,是群众的精神支撑,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在疫情面前只当看客,要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坚决打好这场战“疫”的攻坚战,让党徽的光芒照亮战“疫”一下,温暖群众心间。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