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学习心得是我们自我审视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能力,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1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2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18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3
看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孤寡老人。为让自己老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助学。这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他让我感受到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这些文字上的,
梁万俊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梁万俊接受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飞机帽出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保住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保全飞机,为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国家的财产,这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总部,感动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我们没有发现罢。
现代社会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4
当《感动中国》这个震惊人心灵的节目播放时,不知是带给我心灵的洗礼,还只是那单纯的《感动中国》。
它是老师推荐给我们看的,讲述了那一年里令人为之感动的人和事。就在我们默默观看的时候,我听到了老师轻轻的抽泣声。我不知道是否令人感动,只是觉得它所讲述人物的伟大。那些感动之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他们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不断坚持所创造的伟大壮举。我感谢这个节目!因为它没有让那些英雄人物和事迹因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是让他们走上自己的舞台,亮出自己的壮举,它让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人。
感动是什么?我并不太明确。可我知道对那个所谓的感动中国而言,包含的是那些人让我们这些人为之流泪的一切。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了一切。上个世纪,为了制造核潜艇,黄旭华爷爷付出了他的青春和家庭。令人震惊的是,当他的父亲离他而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但这一切,换来的却是新中国科技向前进的一大步。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吗?一个名叫刘盛兰的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去帮助那些上不了学的穷孩子。尽管自己无儿无女,连用的,吃的都是随便捡来的。但他要是没钱寄给孩子们了,就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令人没想到的是,他本该自己的所用所花大部分都用在了资助上,甚至连自己帮助过的学生都不知道他是谁,他是否荣华富贵,还是家境贫寒。而当那些被帮助的孩子知道老人的一切后,他们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坚强地度过这漫长的几十年的。一个为修路而牺牲的战友守墓的老军人,一对为培育优良油菜的父子,一个处处为村民着想的疾病村支书……无数个英雄人物所打造的一切,成为人们美谈的感动中国人。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5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勇气和信心。
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继续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未来。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篇6
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动,下面就跟随着我们应届毕业生网来领略这些人的魅力吧:
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2014《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
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
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
这位将军夫人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辞: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过我觉得没有人做得到,现在有人做了,原来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就是正能量,我们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个道理在龚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正能量:“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2024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优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