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读后感中,我都能体会到文字的无穷魅力,认真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才可以让自己的感受得到很好的表达,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船》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红船》心得体会篇1
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中,我们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党的精神密码,在历史影像中回味寻根,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历程,瞻仰革命圣地嘉兴南湖,重温红色记忆,感受红船精神。
走进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宽敞的序厅。序厅浮雕的上层以嘉兴南湖的风景名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共“一大”召开的社会背景。下层正中,一艘全铜制成的“一大“纪念船石破天惊般从历史画卷中奔涌而出,寓意“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两侧浮雕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寓示“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6根巨大石柱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之意。顶部一枚巨型党徽投射在大型屏幕上,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照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震撼,渲染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题。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通过光电影像图片实物资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为国家的自由民主、民族的进步和繁荣富强,做出巨大努力、牺牲和贡献的历史物证,它们激励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体成员在参观中重温了中国近代史,思索和回忆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前进的历史。通过图片影像资料,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担当和责任,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一系列战略思想。
一册册书籍、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着我们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足迹。南湖红船、共产党员宣言、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战士们用过的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让大家热血沸腾,深深敬佩,爱国主义之情油然而生。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图片展示,有力地见证着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大家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信心,更是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传承践行红船精神”,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只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个“加油站”。我们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去指导工作与实践,奋力谱写睢县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红船》心得体会篇2
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历久弥新、常学常新,是我们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红色基因。过去我们开天辟地、劈波斩浪,靠的是“红船精神”;现在我们负冀前行、戮力破难,同样离不开“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永不过时,永放光芒。
“红船精神”是永载史册、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习总书记指出,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我们党在红船上诞生,从此革命的航船扬帆远航、破浪前行,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实践。“红船精神”反映了我们党的先驱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不惧风吹雨打、穿越惊涛骇浪、甘洒热血写春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红船精神”始终发挥着精神之源的重要作用,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为我们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船精神”是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旗帜。习总书记指出,红船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我们党的诞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期盼。我们党从红船这一“母亲船”起航,在94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带领全党全国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也昭示我们,只有始终高举“红船精神”这面大旗,在“红船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不断强化前列意识,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才能答好时代考卷,走在时代前列,做时代的“弄潮儿”。
“红船精神”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总书记指出,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浙江的光荣,也是推动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我们要深刻领悟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深入了解浙江具有良好的革命基础和浓厚的革命氛围,牢记和发扬浙江革命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浙江省委充分挖掘“红船精神”,弘扬“红船精神”,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创业创新、进位争先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鼓舞我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鞭策我们求真务实、执着奉献的强大道德力量,推动我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红船》心得体会篇3
追寻“红船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
9月21日,邮储银行福建省福州市分行党委举办追寻“红船精神”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地点别具匠心地选择在福州西湖画舫的“红船”上进行,会场模拟中共一大的“红船”会议场景,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接受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活动现场,党员们集体观看了《“红船精神”初心和动力》纪录片,合唱歌曲《歌唱祖国》。
追寻“红船精神”,贵在“精神”二字。邮储银行福建省福州市分行党委将党日活动的地址选在福州西湖画舫的“红船”上,既方便操作,又能接受红色教育,是值得提倡的。红船,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的摇篮,福州西湖的“红船”虽说只是仿制,但在这里同样可以感受到南湖红船的精神元素。水有源,树有根,“红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满腔的热血和火红的青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形成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奋斗与抗争,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朦胧中行走。唯有在“红船”上的那场聚会,才让中华民族看到了命运的曙光,找到了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道。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就要从建党时的历史中提炼出让人砥砺奋进的精神元素,在民族复兴又一个新的起点上鸣笛起锚。“红船精神”到底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融入了共产党人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才能汇聚起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在狼烟遍地的恶劣环境中冲出一条“血路”。就是这种精神,鼓起了人们的斗志,燃起了国人的激情,革命队伍迅速壮大,革命气势锐不可当!
从“红船”到“圣地”延安,再到建立新中国,这种精神得到了不断的提炼、补充。在延安,由于日伪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以及华北各地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革命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展现出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成了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精神;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的精神;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红船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演绎。
战争的烽火早已远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建设成果辉煌,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但那引领时代、激励斗志的“红船精神”不能丢,“延安精神”不能丢。“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著名诗人祁念曾的诗句,真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当前的脱贫攻坚中,我们正在告别“破旧茅屋”,正在丢掉“老牛破车”,但那从“根”上传承的精神脊梁将更加挺直。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胜利的“法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是呀,这种精神成长之根、奋斗之根、希望之根,牢牢地扎于大地,植于人心。有了这样的精神法宝,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利用党日活动追寻“红船精神”,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种形式,党员干部接受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将更加坚定奋斗的信心,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时代华章!
《红船》心得体会篇4
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小小红船重千钧。纵观新中国史,推动这艘“小小红船”破浪前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自觉牢记、发扬、传承“红船精神”,让成为“小小红船”成为“精神之舟”,引领不断前行。
以首创精神为乘风破浪之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具有的的优秀品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近__年历史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无论是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还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研究突飞猛进,都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工作实践当中,敢于当“拓荒牛”,能够当“拓荒牛”,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中,不断提升眼界、能力、境界,让首创精神成为鼓舞前行、迎风远航的风帆。
以奋斗精神为前行动力之桨。“小小红船”能够成长为巍巍巨轮,离不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离不开百折不挠的奋斗。回首2020年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历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钟南山、“人民英雄”获得者张伯礼,他们不畏自身高龄、不顾身患疾病,依旧奋战在抗疫一线,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主动学习传承这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让奋斗精神融入血液,立足岗位奋发作为、攻坚克难,带头做到敢于吃苦、肯于吃苦、乐于吃苦,甘作“老黄牛”。
以奉献精神为行稳致远之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到,承载着人民重托和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离不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也应自觉继承、发扬奉献精神,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追求和导向,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冷暖放在心上,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扎实奋斗,以“钉钉子”精神面对难题,以“工匠精神”作好每一件事,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使命,为中华民族巍巍巨轮行稳致远贡献力量。
《红船》心得体会篇5
传“红船精神” 做“牛”气中国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过往,共产党人用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点燃燎原之火,托起民族希望。且看今朝,百年岁月成为历史,2021恰逢牛年,青年干部当传“红船精神”,以“牛”气冲天力克惊涛骇浪,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永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高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鲜明旗帜,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绘出新中国的壮丽蓝图。2020实“鼠”不易,但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疫情考验,中央全面部署、党员带头表率,白衣天使冲锋陷阵、工程建设者日夜不息,全国上下同心、守望相助,书写抗疫史诗。征途漫漫,繁荣与发展需有人负重前行,青年干部当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做到解民之苦、排民之忧,为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赓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躬身愿做“老黄牛”。“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无论是艰苦卓绝、走过崎岖道路的共产党员,还是凭铁肩挑重担、尽责第一线、稳步奔小康的扶贫干部,亦或是助力中国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千万普通打工人,都身体力行地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年干部需怀“冲在前、干在先”的风骨,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姿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以永不服输的信念、乘风破浪的决心,诠释青年人的担当,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奋蹄争当“拓荒牛”。百年前,一声枪炮送来马列主义,一湖秀水见证党的诞生。百年后,“天问一号”奔向苍天,“嫦娥五号”登月挖土,“奋斗者”号刷新深潜记录。作为“红船精神”的灵魂,创新,让星星之火代代相传,引领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复兴之路。青年干部作为国家的未来,需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敢于做先锋,不畏惧、不退缩,以锐意进取的朝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变化认清规律,改革突破、开拓创新,擘画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美好蓝图。
《红船》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珍惜心得体会5篇
★ 白鹿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