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对于心得体会的写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国培语文心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培语文心得篇1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国培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时代的紧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训做个总结。
一、认真聆听专家讲座。
教育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享受了一顿高规格的“文化盛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等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触,使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二、与同行交流,吸取经验。
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班级成员的热议,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问题,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使我从中吸取了经验,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每次学习都是在下班后尽力排除家庭冲突进行的,虽然辛苦但是也让我获得了快乐。我知道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是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只有不断的吸取养料才能补充我们的所需,学生的所求。“国培”小学语文远程课程的学习,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学习的机会,给迷茫的我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取得的成绩。
虽说成绩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绩一点一点的上去,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在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鼓励。本次培训我的成绩是满分的,总学习时间接近55小时。所撰写的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贴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老师在班级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和小学语文作业均获得优秀。积极与同行们探讨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评论和被评有223次。
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使生命的礼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国培语文心得篇2
20xx年暑假,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在这九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级名师的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力和深深的理论引导。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感慨颇深,感悟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啊!也领悟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知识是无止境的,也让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到:有爱心,有责任心,细心,耐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支持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领略成功的'喜悦。
为期九天的学习结束了,但是这期间的价值是永久的,在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学员都兴致黯然,如饥似渴的学习着,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真希望能再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接受更多的前沿知识和信息,给自己不断充电,为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增光添彩!
国培语文心得篇3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能得到参加国培,在是我的荣幸,自参加国培以来,作为培训学员除了上课时间,我都会上网看看今天有什么要学的,每个模块我都认真学习,收看视频教学、完成学习作业、撰写研修日记、参加班级论坛,从中我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很多值得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受到教育和启发,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通过这次培训,为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
1、提升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
2、丰富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3、提升人格魅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乐观对待生活,感受职业的幸福。
5、学会解决教师的个人职业怠倦问题,做个快乐的老师。
这次国培,让我感受到自觉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期间的学习即将结束,但终生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国培就像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
国培语文心得篇4
一、心路历程
我承认我没有高尚的情操,对生活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刚接到通知要参加国培时,不像他人一样带着渴望与真诚的心投入,我埋怨过,我发过牢骚,我烦闷过。毕竟太多的工作要我去完成。教学任务且放一边,均衡教育、学前教育数据收集、教一年级新生学早操,发展新队员等等,一大堆事情已经够我忙的了。现在又多了国培,心里难免杂念诸多。既然已经接受了,就必须去做好。一股激流从脚底往上涌:我发奋努力学习国培,争取拿个“优”。
白天只要有空闲,我呆在电脑前听讲座;晚上,我双眼紧盯屏幕看案例,看参考资料。连吃饭时间也不放过。聆听着专家生动、形象而又精彩的讲座,细细琢磨具体而又经典的案例,认真阅读精辟的参考资料,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及学生的学法、学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实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陶冶了我的心性,完善了我的人格。
我开心、庆幸、骄傲,因为我能参加国培;我感动、感激、感恩,因为精彩无比的案例触动了我的心弦,洗涤了我的灵魂,自己获得了重生,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原来,只有努力不不够,有技巧地细心呵护,适时地用心浇灌,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国培如微风细雨,滋润着每位学员的心田。
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专家的讲座犹如一股清泉,让饥渴已久的人饱尝甘甜。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乐享高雅的“文化大餐”。
专题讲座《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让我大彻大悟,原来感悟、体验、反思、审视如此重要。很多人都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个理论我早已明白,只是我没有形成语言来表述。你有感悟了,有体验了,可是你没有反思,你也没有及时地把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感悟、体验便显得无力苍白了。而人家却把体验、感悟记下来了,长此以往,便自然而然地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论了。
专题讲座《新课表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作文教学的三个维度: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我认为不单单是作文教学是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不都应该思考这三个维度吗?农村的孩子见闻少,作文对他们而言犹如天书。我一直认为孩子们没有素材可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用童心写童言的习作指导法,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常玩的游戏生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物(主要指甘蔗、稻谷、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迎合儿童的喜好,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还有《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多认少写。然而让孩子学得轻松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哦。汉字教学,教无定法。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这个字,还要了解字义,学会应用。况且还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认字,用孩子的思维,用孩子的语言去引导其了解字义。在这基础上还不能违背汉字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个字的教学要追溯它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它的构建。要把简单的字复杂溯源,再次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之前我一直认为只要孩子们能认读出这个汉字,会写,会组词,并能写一句话便行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也漏洞百出,错别字,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混淆,乱用一通。如公圆里有很多人再玩。看来自己还要仔细品一品《说文解字》这本书,多多搜寻识字教学方法,以免自己误人子弟。
三、同成长,共进步
有幸自己能与前辈们、同辈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交流。班级中有历练多年的长者给我指引方向,有后生可畏的年轻人推我前进,我比以前更为成熟稳重。懂得为孩子想得更多;懂得师爱应该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班级论坛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谈感悟、谈反思;我们审视着自己的每一种行为,每一句话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学会了教学中的一些小技巧。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只是回报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作为老师,我们的回报不见得立竿见影。学习中,我们收获了快乐;教学中,我们收获了成功;生活中,我们收获了感情。
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我们要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像大海一样长流不息。既然如此,自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审视,并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才能翱翔蓝天。
国培生活忙碌中不缺快乐,劳累中不缺感动。“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教育是一门极具智慧的艺术课。今生我将一直效力于教育事业。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做老师;如果有下次,我一定抢着参加国培。
国培语文心得篇5
20xx年,我参加了海南省“国培计划”,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能参加这次全国性的语文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我本次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思想灵魂、教育理念得到了洗礼。听了专家们的报告,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与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绯徊,”有的说学生课堂学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这样不会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的指出这种现象是时常发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相信。通过学习,我将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到那时,自己的工作将是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个人在职研修,在反思中提升。
加强学习,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从“李白故里江油”来到千年古城阆中参加“国培计画国中语文”的培训,辛劳、兴奋而又期待。“未知的都是朦胧的”,当在开班仪式上我们的指导老师班主任为我们先容了一位位有著各种优秀头衔的专家时,我熟悉到自己有幸加进了一个专业、规范、有著先进理念的培训队伍。这十天的的培训必将改变我语文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刘永康教授是我以前在川师读书时的老师,时隔6年,再一次听刘老的专题讲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我熟悉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有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遗憾的是由於时间关系,没有观摩到刘老的示范课。
来自成都盐道街中学的卿平海老师,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上了一堂幽默的、新奇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出色文章在课堂上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韩军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顶级中学(清大附中)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辩词义,在思考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展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熟悉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实、自由、个性;学习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读吟诵,化意为字,真实自由,重文写白。极具亲和力的美女老师王君(人大附中),为我们上了《我的叔叔于勒》,并做了《到底想告诉我们什麼》的专题讲座。让我熟悉到:我们整天都抱著教参,瞄著中考往教学,毫无新意。实在,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奇又严谨的青春语文。重庆南开中学的特级教师,优雅的颜运静老师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国中语文课程模式探究》,使我心中原本迷雾般的新语文课程模式豁然开朗,同时更加熟悉到:只要落实好了新语文课程模式,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成绩,都会不断进步。
成绩和创新性语文教学并不相悖!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奇又严谨的,是布满人文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是启迪学生聪明,引领学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改的浪潮,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尽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泞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头做起,有自信,能坚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当然,还要感谢西华师范大学的几位老师:杨勇老师,孟川老师,邓春琴师等等。你们真的辛劳了,想余下的几天学习会更加的出色!
国培语文心得篇6
源头活水润物无声很荣幸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20xx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培训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精彩的专题讲座,深深地感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国培平台的搭建,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能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中各种教育专题报告、一线教师与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薛法根的同台授课,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讨论等,无不使我心中充满无言的感激。
这次培训,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快乐着。因为我们在学习中积累,在学习中收获。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方法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动力。真正体会到“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眼源源不断的源头水”这句话的深刻。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株紫丁香》之后,更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授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他能够蹲下身子与孩子们交流,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他的课堂,不仅给学生上,同时也给在座的每一个教师讲。他告诉我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语文素养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于永正老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为了给孩子们示范好左耳旁,自己练了许多遍。他认为语文重要的是示范,示范是最好的老师。看到70多岁高龄的于老师如此精心备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是呀,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最后,以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在理论中转身,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在专题研修中升华”的经验来与大家共勉。
国培语文心得篇7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培培训,让我得到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接触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到名师专家们的教研精髓,领略了教育教学的内涵与境界。
一、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
二、好的语文教师是一把钥匙。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好的语文老师是开路先锋。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
这次培训中,由于本期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迫,所以在培训学习中做得不太好,这是值得反思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才刚刚开始。虽不知前行的路上有多少坎坷,我会带着这些及时补充的能量在教学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边行边歌。
国培语文心得篇8
20xx年10月22日至10月24日,我县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不但开阔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浅。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老师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我们每位教师都感觉收获不少,下面将我这几天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系统学习网络大集体备课,促进教研网络化、现代代。
县教研室朱老师教我们如何加入网络教研平台,协作组等,让我们学到了一手好活,并对集体备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必然要与网络进行亲密接触。而教师要想在专业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参加教研活动。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网络能给予我们无穷的信息和资源,网络能使我们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是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网络大集体备课是把备课的方式由机械重复备课向积累优化式备课转变,个人封闭式备课向合作开放式备课转变,文本式向电子式备课转变,为教师减负增效。
二、学会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在培训期间,我们观摩了林怡老师的优质课堂《苍耳》、陈老师的《逗笑作文》,使们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林老师的《苍耳》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从中可见林老师的教学功底之深厚,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怎样写论文。另外一位老师还教我们写论文。他从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如何让论文得已发表开始谈起。首先,你要看你所选的课程是不是你所学过的课程,假如是你学过的,我听老师说可以抄书。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这次教师集中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认识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一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所收获的是丰富的,尤其是它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也深知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我们教师应清醒认识到我们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了。
这次集中培训使我体会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知道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师应在哪些方面上提高以及变化,新课程的确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其中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上要由重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由重“双基”到重“三维目标”。还有就是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有创新,要跟上时代的最前沿,要能够接受新形势下带来的新变化。所以课程在变,我们教师更应当变。
其次,这次培训让我知道了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如今有许多教师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此下去就不能够适应当前的课改形势,这里主要表现在专业能力不强,师德不高,学历不高,终身学习意识不强,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适应新课程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再次,这次集中培训,从教者精彩的讲课和课后讲座让我更是大开眼界,教者能够对自己的本节课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此次听课收获最大的就是它让我知道如何设计自己要讲的课,课并不是盲目设计的,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有一条主线,使全文中心明确,学生学起来也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其次,就是运用多种手段,激情导入。导的好,对于整节课非常重要,它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着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的他们也就会在本节课中学到了知识。比如王环老师巧用课文中的词语导出了课文内容的做法就很值得欣赏。我想这小小的导入看似简单,如果每节课都坚持也并非易事,但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再次,就是朗读,课堂上,教师能注重对朗读的指导,这也是我今后所要学习的。教师能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读,领读,齐读,点名读认真分配,使学生的朗读大大的得到了训练,仔细想一想我们,有时为了赶讲课的时间,自己匆匆的读过,而在学生那里收获了什么呢?所以我们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大量的占有并非好事,往往适得其反。最后就是我学到了如何摒弃繁琐的分析,我想分析固然重要,但一味的分析,咬文嚼字是的分析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学生不愿接受,所以摒弃它是最好的选择,要注重语感实践,注重整合优化,赏析精要语段,讲析点到为止。可见小语教学还要太多太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但是为了自己的学生一切都是值得的。
国培语文心得8篇相关文章:
★ 国培培训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