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的效果和影响力,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劳动教育体会心得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1
墙内,三寸粉笔,知识翻涌澎湃;
墙外,三尺拖布,走廊一尘不染。
一堵墙,两度人生,
我庆而生于墙内,而又得以体验墙外。当我在走廊拖地的时候,听到教室里孜孜不倦的读书声、老师教授慷慨激昂的讲课声、同学们笔尖在卷子上书写的沙沙声时,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北大的保安得以成人高考进入北大。墙外的人是渴求学习的,渴求和同学们一样在这偌大的教室里拥有自己的一块方寸之地,以徜徉知识海洋。这次的劳动教育让我明白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是多么的宝贵。我辈自当励精图治,勤勉以学。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2
为期五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首先感谢中小学劳动基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大家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有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这次实践,大家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许多生活的常识。同学们在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无论是在野外平整土地,挖沟浇菜,还是在基地帮厨服务,洗衣清扫,同学们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品味了劳动有快乐。一个个精美的手机套,一个个漂亮的中国结,一个个精致的小木塔,一个个创意不凡的篆刻作品,一盘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拔丝菠萝,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无不闪烁着同学们的智慧,无不展现出同学们的个性。这是劳动的收获,更是劳动的快乐。
这次劳动实践也整合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训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特别班主任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次劳动,不少班级增强了凝聚力,劳动实践让同学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
这次劳动实践正是在我校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基地的制度,按照基地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吃饭、休息,培养了严谨、守纪的优良作风。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3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总觉得劳动是一种很脏很累的体力活动。这种粗活不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干的。为了让同学们知道环境的洁净的重要性,为了让学校更加洁净美丽,也为了更好的迎接学校的评估,在xx院的组织带领下,我们x级x班的部分学生对法学院办公楼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了清理。
虽然劳动很苦很累,也很脏。但这种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现在多吃点苦,多参加劳动,也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为目标,学生毕业后,自我意识中也把自己当成一个走向生活的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碰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无论是扫地,还是编软件,离开吃苦耐劳都是不行的。
在家里总是衣食无忧,都受到“王子”、“公主”的待遇,很少有机会锻炼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对劳动有了一种厌恶感,对劳动者也就有了一种轻视。他们不知道,因为大学的普及,也就是大学平民化的过程,如果大学生连“普通劳动者”这样的身份都无法接受,那也就不要指望找工作了。
以我觉得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多参加这些劳动,学校也应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劳动,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这样既可
以让学校更整洁又可以让我们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一次长达十几天的劳动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事,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对部里的那些同胞们有了一种新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每当我们在清理石子,清除杂草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的快乐,因为校园有了我们的打扫就变的更加的美丽,同学们也会感觉更加的温馨。校园里每一处需要打扫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一寸干净的地方都鉴定了我们的劳动成果,现在我们的校园里那么的生计勃勃啊!
古人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们精心的打扫,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的优雅、美丽。我们不仅现在是明达的志愿者,而且永远是明达的志愿者。
有句话说得好:“社区是我家,美丽靠大家”。要把我们社区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单单靠我们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学校的学姐、学妹、学哥、学弟都能参加到这支队伍里来。为美化环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4
盼望着,盼望着,公益劳动周终于到来了。
这是大学生活中第一次公益劳动周。大家对第一次劳动显得十分期待,早在十一月,“劳动周”开始逐渐出现在同学们日常谈话的字里行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文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我的胃口,无形中被吊了起来。在哪儿劳动?怎么样劳动,为什么劳动?
我很幸运,被分配到了本学期我实训时所使用的课室。站在实训室窗口,我深沉地望向曾在其上辛苦奋斗两星期的桌子,眼里尽是昔日学习的景象。我伸出右手,缓慢的将窗户打开,时间从里头蹿了出来,在我的指缝间轻巧跳跃,在我的视野里一晃而过,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头从打开的窗子里探进去,大门依然紧锁,我们仍然没有钥匙。
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经过分工,我们三个人各司其职,将硕大的实训室划分为三个小部分。我能看见灰尘,细密的灰尘覆盖在桌子上;我还能看见乳白色的水纹,水纹在显示器上、在键盘上。水壶被我轻轻地拧开,水泼洒在桌子上,我抽出纸巾,让它的边角轻轻触碰到水,这样既不会让水马上被吸干,也不会让纸巾过分湿润。纸巾掠过桌面,在灰尘中划出一道道光亮的痕迹,显示器与键盘的水纹在湿润的纸巾下销声匿迹,我注视着键盘,手渐渐停下。“一个月前,我们在这实训,该不会也这么脏吧?”我说着,脸上的表情开始凝滞。
打扫教室,让我奉献出了我自己的价值,也让我陷入了思考。打扫完教室之后,我的额头上出现了一层晶莹的汗珠,在广东燥热的冬季里,这没什么奇怪。谁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冬季一年比一年热,亦或是来得一年比一年晚呢?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改变永远不会一蹴而就。环境变好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要经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漫长过程。中午吃饭前,我在校门口的煌上煌买卤味时,让店员不用放塑料手套,在打包饺子时,我让老板不用给我一次性筷子。虽然他们会投来不解与诧异的眼神,但我的内心却绿意盎然。这绿,是环保的绿。
打扫卫生,虽然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它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人的环保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儿,我们的生活环境、局部小气候、生态环境才有迎来质变的可能。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5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课堂,要发挥好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资源优势,开放实践场所,增加劳动体验,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教育基地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要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劳动教育基地,如农村地区可以适当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以联合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设立“第二课堂”和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各类社会组织要结合劳动节、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联合学校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植树节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服务意识和奉献品格。
三要注重多渠道地加强宣传引导。
各类社会组织既要用好板报、橱窗、横幅等传统媒介,又要用好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介,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6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让我从中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学校把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作为我们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和认知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寂寞和孤独,同时又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幸福和一些自私、狭隘。
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另一个雷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和自豪。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社会劳动和实践,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和自豪。这些都是促进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新的思考。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社会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次的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实践和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劳动,让我懂得了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劳动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篇7
我一直认为父母做家务是对的。直到有一天我做了家务,我才意识到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
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做完作业后,我在家里闲了两次。我真的无事可做。最好是收拾一下,打发时间。也许我能得到父母的表扬。说干就干,我还记得爸爸妈妈的清洁程序:先扫地,然后把拖把弄湿,再拖地板。
我找到一把扫帚,使劲扫了起来。我从沙发下面扫出几张纸,飞来飞去地飞了一会儿。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们打扫干净。我擦了地板。我又洗了拖把,开始拖地。湿拖把真的很重。拖了几次之后,我的背开始疼了。短暂休息后,我继续拖地。最后,我拖了几个房间。我深吸了一口气。
从远处看,地面是干净的,但我拖的那个是湿的。之后,我环顾四周,发现电视机柜上有一层灰。我找到一块抹布,擦了擦电视柜、茶几、我的桌子和电脑桌。最后,房子基本干净了。我也有背痛和出汗,两个袖子都湿了一半。
就在那时,我的父母回来了,看着潮湿的地面,让我很尴尬,我的母亲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要打扫?”我自豪地说:“我拖着地面,擦着桌子。”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对我说:“你真的长大了,知道怎么做家务了。”太好了!”妈妈补充说:“下次你把拖把拧干,它就不会那么湿了!”我很高兴听到爸爸妈妈的话。
这份家务活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平时的辛苦。的确,对他们来说,既要上班又要做复杂的家务是不容易的。在未来,我必须尽我所能,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劳动教育体会心得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