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借助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心得是我们归纳整理已有知识的过程,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控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防控的心得体会篇1
“此次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病毒检测水准提升,不仅检测技术有进步,而且检测人员更加专业。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2月1日,国际流行病学领域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中国此次防控疫情的积极举措。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2003年,利普金在中国非典疫情高峰期,被中国有关方面邀请到北京,帮助评估疫情和制定应对方案,并培训了许多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我有责任为中国提供帮助。”10多年来,利普金帮助中国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建设,协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组建了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2016年1月,他荣获201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密切关注事态发展。1月29日晚上,他从美国飞抵广州。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交流疫情进展及防控情况。2月1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探讨。
“此次疫情与非典相比,致死率较低,但传播力较强,传染速度快。”利普金表示,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也可以传染,这为防控疫情增添了难度。利普金说,在中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严格的`抗击疫情措施之外,他看不到更好的选择,“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和研发快速检测方法,仍然是的办法。”他强调,防控疫情应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罗河病毒,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到美国寨卡、印度脑炎,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暴发的最前线。
“科学无国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应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威胁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表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建议,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学术型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携手共渡难关。
防控的心得体会篇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党员干部坚持在一线抗“疫”,为亿万人民群众筑起了病毒“防火墙”。随着抗击疫情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潜在的“病毒”也逐渐浮出水面,给抗“疫”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抵抗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抗击“新型病毒”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社会治理角度看,突发危机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最能考验一个区域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和能力。此次疫情发生的时间特殊,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大,是党之大考、国之大考,更是对各级各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能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到矛盾最为集中、尖锐的地方了解实情,以民生问题为导向,解决群众最棘手、最关心、最实际的难题。要树立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不断破题、解题中锤炼治理能力。
在抗击“谣言病毒”中增强宣传引导能力。疫情暴发至今,很多人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它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世间百态。这个过程中,从社交网站到自媒体、微信朋友圈,如同病毒一样传播的谣言也让很多人不胜其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谣言不仅颠倒黑白、误导公众,还会制造焦虑、传递恐惧,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更可怕的是影响信心、动摇决心、蛊惑人心。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谣言往往比疫情更可怕,比病毒更有危害。各级党员干部要在当好“实干家”的同时当好“宣传家”,抓好谣言等不良信息的防治,给人民群众擦亮眼睛、吃下“定心丸”。一方面要强化宣传引导,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公布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坚决与谣言作斗争,坚持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辟谣,绝不给任何谣言以可乘之机。同时对恶意造谣、无端生事者,要坚决依法打击,绝不手软。
在抗击“作风病毒”中增强实干担当能力。随着疫情防治工作的深入,个别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所抬头,有的明明要求减少人员流动,可是聚众开会比平时都勤、现场督导比往常更频;有的嘴上说是网格式、地毯式防控,实际上还是搞发通知、填表格、报信息的“老三样”;有的打着抗击疫情的名号四处奔波“亮相”,看似“亲民”实则“害人害己”,让基层干部和群众难以招架。防治疫情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容不得任何侥幸麻痹、搞不得丝毫表面文章,否则一切作风上的不真不实都将成为疫情滋长的“温床”,直至铸成无法挽回的致命伤。“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相对于一时肆虐的新冠病毒来说,防治“作风病毒”更需不舍寸功、锲而不舍。党员干部要打牢思想基础,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拿出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持之以恒抓好改进作风的各项工作;要把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效结合到每一件日常工作中,以扎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防控的心得体会篇3
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一则科普视频广为流传。画面中,一排火柴密集扎堆,点燃其中一根,根根都会被点燃;但只要挪走旁边两根,火势就能被阻隔。这不仅展示出隔离救治的意义,更生动说明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只有环环相扣、人人尽责,才能及时阻遏疫情蔓延的势头。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特别强调“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这也说明,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体。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白衣天使冲锋在前,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无数人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在非常时期,对普通人来说,“宅”在家中也是一种责任,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新春佳节,有人放弃全家团圆,有人按捺住呼朋唤友的心情,有人“全家总动员”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如果说努力提高治愈率是医护人员的职责,那么努力降低感染率、遏制疫情蔓延,则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筑牢健康防线。正是在居家期间,不少人发现好好洗手原来如此重要,经常触摸的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地方也是防控疫情的重点。勤通风、勤洗手、不聚会、少串门、戴口罩……各地各部门给出的“口诀”“指南”,既是阻断病毒传播的科学方法,也包含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健康理念、提升疫情防控知识水平,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千家万户抵御疫情的方式。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态势,适度的焦虑可以理解,也能够敦促人们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但是,焦虑过度,也可能为形形色色的谣言传播提供土壤,引发不该有的“过激反应”。谣言止于智者。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尊崇科学,我们就能更加坚定战胜疫病的决心和信心。
以非常之战役应对非常之疫情,防控之网必须织得密而又密,政策措施必须施行得严而又严。政府部门出台严格举措,也需要社会公众多一分理解、多一些配合,形成同舟共济、群防群治的合力。比如湖北黄冈、浙江温州等疫情相对较重的地区,都果断采取了出行管控措施。这虽然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绝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在一些地方,出现个别人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粗暴对抗防控人员等现象,遭到网友批评。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既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控、备好预案,也离不开每个人的理解、遵守和执行。唯有如此,才能筑起一道保护自己、惠及他人的生命防线。
防控的心得体会篇4
孔子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来对答鲁国国君的问政。意为把更多正直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领导岗位,用良好的德行操守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来领导下属,用良好表率来带动作风的转变,让这些关键少数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促进单位涌现出更多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齐头并进,增强难题合力,也为开创更好的未来累积更多的底气和自信,更有盼头,从而提升一个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
领导干部“带好头”,以上率下转变作风,“一股绳”同向发力。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的“风向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道德操守、理想追求、理念方法都将影响单位大多数人的干事走向。领导干部要注重日常言行举止,要多多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检视对照,及时纠偏,自我完善,发挥特长。要鼓励单位的良好风气,如团结和谐、服从大局、待人友善、积极进取等良好习惯。要做好榜样的树立和宣传,建立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传播“正能量”,也要建立负面惩戒机制,让一些削减团结和谐、降低干事滞销、破坏良好形象的现象无处遁形。
领导干部“带好头”,示范亲为锤炼本领,“强筋骨”攻坚克难。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对于干部干事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激励。领导干部带头做,体现的是一个态度和重视程度,奠定了着手这个目标任务的基调,领导干部“带头做”也是起到了“带头抓”“带头检验”的作用。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用更多的“实战”“大仗”“硬仗”来锤炼本领,增强意志,为取得更大更多的胜利总结更多的经验和方法,为夺取各项事业的“漂亮仗”夯实基础。
领导干部“带好头”,聚焦加压锚定高标,“紧拳头”长效可续。领导干部“带好头”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要切实把工作真正地“带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长效。前期需要的是领导干部严抓实抓、抓细抓小,对于任务要持续加压,“咬定目标”不放松,让全体干部职工在这样一个奋勇前进、力争上游、比学赶超的氛围中不断发挥作用、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经过一定时间加压推进,但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就能撒手,当起了优哉游哉的甩手掌柜,要用压力促进争赶习惯的养成,干部职工把力争上游、积极进取当做是一种必然,那么长效机制就会逐步被确定下来,并且会不断完善丰富。
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和攻坚克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也有着相应的影响力,往往就是一个单位人人走向的风向标。领导干部带好头,做好表率是做好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更是“终身课题”,让领导干部真正起到关键作用要练好“功夫”。
防控的心得体会篇5
说起近视呀,我可是已经“忍无可忍”了。近视了就要带眼镜。可眼镜是个“障碍物”,非常麻烦,并且我经常忘带它。但是不戴眼镜又看不清东西,看不清老师黑板上的字,看不清电视、电脑……真是令我烦恼。而且,检查视力是更加“可怕”的事了。每年配眼镜之后,妈妈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的视力可又下降了,都是你以前不保护眼睛。”弄的我既尴尬,又不好意思。可不,那次,我又因为近视而闹了个大笑话。
那天,我们去姥姥家玩,我这个“粗心鬼”又忘记带眼镜了。可谁知,当我往家走时,隐隐约约好像看到前方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我看见很像我妈妈,以为她来接我回家,有些惊讶,冲她挥挥手,见她没有什么反应,感到佷纳闷,急忙又朝她挥挥手,可她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妈妈真是的!”我嘀咕了一句。于是我大声朝她喊了两声:“妈——妈——,妈——妈——”可她还是自顾自地低头走着。我急了,想:“妈妈怎么回事?她怎么不理我?没看清我?”我有些懊恼,又朝她大喊一声:“妈妈,你来接我?”那个女人听到有人叫她,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抬起头来。这时,我感到“大事不好”,吓了一跳,惊住了。原来她并不是我妈妈,只是和妈妈有些相像而已。而我由于近视,一时情急,竟认错了妈妈!“天哪!”我咬紧牙根,觉得手脚发麻,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对不起,阿姨。我———我认错人了。”那位阿姨笑了笑:“小朋友,以后可要好好保护眼睛呀!你一定是近视了。可别下一次再认错妈妈了!你真是太好笑了!”听了这话,我更不好意思了。
其实,也都是我“自食其果”。我以前总是趴着、躺着看书,写字都快趴到本子上了,看电视离得那么近……还不光这些,我总是把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每次都我行我素……我真的很后悔,假如一切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保护眼睛。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哎!
近视啊近视,你真是害苦我了!我的眼睛何时能“拨开云雾见青天”呢?
防控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相关文章:
★ 防控教育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