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效率,我们要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教案,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蹦的绘本故事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嘘!保密》是中班绘本教材,故事以守住一个秘密为起点,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在绘本情景中孩子发现原来王冠就在国王的头上,却不能说出来,眼看国王不停地寻找,却还要把答案藏在心里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真是纠结,但就是以“守住秘密”为切入点开始了孩子最初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在绘本情景中,我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探秘与保密”为活动体验内容。创设了“猜密―保密”游戏体验、“探密―保密”阅读感受、“推测―想象”故事结尾等教学情境,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围绕这一设计思路,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感知绘本故事内容,理解“保密”的含义。在观察、猜想、操作、讲述的过程中学习绘本语言方位的表述。在绘本情景氛围中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感知绘本故事内容,理解“保密”的含义。
2. 在游戏、观察、猜想、讲述的过程中学习用“在谁的什么地方”的句式准确表述方位。
3. 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绘本方位句式的表述
教学难点:遵守规则,保守秘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绘本ppt、黑板、动物贴图、背景音乐。
2. 学具准备:操作材料每小组一份:绘本人手一份、绘本动物卡图、王冠贴纸。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保密话题,参与保密体验)
1.讲述游戏名称《嘘!保密》,你知道保密是什么意思?你会保密吗?
2.游戏体验,保守秘密。
玩法:①一名幼儿背对同学蒙住眼睛,倒数5秒。
②5秒内,老师提供大象图卡标注猜测方位。
③5秒后,该幼儿猜测方位,其他幼儿要保守秘密。
二、 小组操作,表述方位(通过猜一猜、贴一贴、说一说,感知体验绘本方位表述的语言)
1. 在绘本情景中营造寻找王冠的紧迫氛围。(激发孩子的探秘兴趣)
代表国王身份的王冠不见了,到底是谁把它给藏起来了?
2.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推测,猜想王冠的下落,大胆表达猜测的方位。为学习绘本语言做好铺垫)
① 调皮的动物可能把王冠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呢?请你来猜猜看!
② 分小组动手贴一贴王冠所藏的方位,相互交流说一说方位。
③ 小组展示,说方位。(引导孩子用“可能在什么动物的什么方位”的句式表述方位)
3. 出示国王寻找王冠的图片,请你来说一说国王在什么动物的什么方位找王冠?和你猜的一样吗?
三、翻阅图书,自主阅读(老师以“探密―保密”为激趣点,引导孩子感受图书的作用,体
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1. 再次在绘本情景中渲染寻找王冠的探秘氛围,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
国王的王冠到底在哪儿呢?我们一起看书找一找,找到王冠记得“嘘!要保密!”
2.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① 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何时发现王冠就在国王的头上(给出大拇指表示鼓励)② 关注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发现王冠后能否保守秘密(做“嘘”的动作示意保密)
3. 回忆故事,巩固绘本语??
你们看完了绘本故事,相信你们都在书里发现了秘密,知道王冠在哪儿吧?嘘!先保密让我来猜猜!
老师问――是在绿大象的下面吗?
孩子提示――它不在绿大象的下面。
四、完整欣赏,感受绘本寻密、保密的阅读乐趣
1.我们都发现了王冠的秘密,可是着急的国王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王冠呢?我们一起
来完整欣赏绘本吧!
2.在背景音乐中欣赏绘本
五、课后延伸:交流故事结尾
1. 最后,国王能发现头顶上的王冠吗?
2. 国王用什么办法能发现头顶上的王冠呢?
小结: 这本书里还藏着很多秘密,我们回去再一起找找吧!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并理解绘本所讲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和作品的感受。
2、帮助幼儿驱走心中害怕的怪物,让幼儿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3、能和父母一起动手制作大怪物的面具,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或绘本,勾线笔,纸张。
【活动过程】
引入:教师提问:
“天黑啦,宝宝你们怕黑吗?”
“天黑了,怪物要出来了,你觉得怪物长什么样子的呀?”
“今天有一只绿色大怪物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它吗?出示课件
一、大怪物来啦!
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呢?一双黄色的大眼睛这双黄色的大眼睛是谁的呢?
第二页:绿色大怪物还有什么有一个蓝绿色的`大鼻子。)
第三页:有一个长满白色尖牙的红色大嘴巴
第四页:有两个扭曲的小耳朵
第五页:有一头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师打开封面绿绿的脸,我们就叫他绿色大怪物。
二、赶走可怕的绿色大怪物
教师“宝宝,你们怕这个绿色大怪物吗?”“有没有被它吓倒?”“那我们一起说,你是吓不倒我的!”
“宝宝你们真勇敢,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赶走大怪物呀?”
“我呀,有个好办法可以赶走大怪物,你们信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走开,乱蓬蓬的紫色头发!”(教师边说边做推开的动作,说完再翻书)
“哇,有没有走开呀?那我们一起来赶走头发好不好?”
“哇,赶走头发了,鼓鼓掌,我还会赶走别的呢!”
“头发、耳朵都被赶走了,还有什么呀?”“
哪个宝宝会赶走鼻子的呀?什么颜色的呀?”“这是蓝绿色的长鼻子哦!”
“男宝宝你们会不会赶走大怪物呀,绿色大怪物的绿色大脸我们一起来赶走它好
“大怪物说声音太小了,你是赶不走我的,大声一点一起把他赶走?“看看,还有什么没赶走呀?”“谁来赶走它?”“我们一起大声说走开,绿色大怪物!”
三、阅读绘本,感受赶走大怪物的乐趣。
师:“绿色大怪物走开了,我们一起说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们说可以。”
“宝宝们,大怪物可以回来了吗?”
“那我们一起吧它喊回来吧,好不好!”
四、亲子手工活动:
幼儿和父母一起制作自己心中的大怪物的脸(如:红眼睛,蓝头发等)之后。
请幼儿与同伴,尝试用“乱蓬蓬,红彤彤”等形容词完整的进行表述。之间互相交流。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书的结构(如封面、正文、封底)
2、熟悉故事内容,并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绘本《谁吃了我的粥》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书吗?你们都看过哪些图书啊?
2、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书,你们想看吗?
二、出示图书,介绍书的结构,如封面、正文、封底。
三、介绍书名,猜测故事内容。
1、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封面,封面上有些什么啊?(题目、作者)
2、封面上画的是什么?根据这个题目和封面上的画面,请你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四、幻灯片播放故事,教师分段讲述提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为了让你们看的'更清楚一些,老师把书做成了照片,我们一起在大屏幕上来看这本图画书。
1、讲述p2-5页
提问:
1)第一段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熊不想吃粥,妈妈把粥给魔鬼熊吃了)
2)你觉得真的有魔鬼熊吗?
3)那是谁吃了小熊的粥呢?
2、讲述p6-11页
提问:
1)熊爸爸为了让小熊吃粥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2)熊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
3.讲述p12-19页
提问:
1)这天小熊和他两个表哥在树林里做了个什么游戏啊?
2)之后小熊有什么异样呢?(异样就是和平时不一样)
3)晚上小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4)你觉得小熊做了这个梦之后会怎么样?
4.讲述p20-25页
提问:
1)自从那天以后小熊变了吗?变成什么样了?
2)现在你知道是谁吃了小熊的粥了吗?
3)小熊知道不是魔鬼熊吃了它的粥,那它为什么还要每天都放一碗粥耷到屋外的老树桩上?
五、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
1.你喜欢这个小熊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想小熊学习哪些榜样?
六、师幼看图书一起讲述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看了这本图书开心吗?看书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感受到快乐,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哦?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和动作的模仿,理解故事内容,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体验表演活动带来的乐趣。
3、懂得遇事要讲文明懂礼貌,并学会运用“对不起”。
重点难点:
1、充分感受动物思念对方时的悲伤和孤独的情感。
2、懂得好朋友之间说“对不起”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它。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故事中动物形象头饰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3、实物银色的没有气的氢气球一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郑老师的好朋友可多了,你们有好朋友吗?和好朋友在一起你们会做一些什么事呢?(幼儿交流)
二、阅读理解绘本
1、看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好朋友的书,大家看看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呢?它们为什么要相互说“对不起”呢?“对不起”一般会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讲述故事
出示图??
提问:小兔和小熊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大森林里干什么?(小兔采蘑菇,小熊采蜂蜜)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在大树上,一个在大树下)大树上的家会是谁住的你呢?大树下的家会是谁住的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出示图二
提问:小兔和小熊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集体描述小兔和小熊共同的家)小兔和小熊它们在干什么?它们做好了好吃的会不会送给好朋友呢?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小熊和小兔是一对好朋友——好吃的不得了的蜂蜜蛋糕。”
请幼儿集体模仿故事中小熊和小兔的动作。
出示图三
提问:晚上两个好朋友在干什么?(睡觉)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晚上——小熊睡上面。”
出示图四
提问: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干什么了?除了这个你们觉得它们还会干些什么呢?(请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请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好朋友在一起时做的事情。
(配乐)教师讲述故事:从“在小屋的上面有一间树屋——棒极了!”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猜测故事的进展,并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述画面的内容。
2.感受故事重的亲情与关爱,有初步的性别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的封面,猜测故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1.老师出示绘本封面,介绍绘本故事的名称和故事主人公的名字。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师:这本书里可能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
二、阅读绘本前半部分(第1~10页)
1.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同伴和老师)
2.师生共同阅读绘本。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和积极思考)
师:展示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马桶?
师:埃尔莎是个女孩子,可她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呢?
师: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3.指导幼儿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尝试着揣测其内的想法.
师:一个人洗澡多没有意思,你知道埃尔莎和哥哥会怎样吗?
三、猜测故事进展,然后读绘本并在理解故事的进展中寻找答案。
1.老师提问引导幼儿猜测故事进展。
师:埃尔莎掉进了马桶,会发生什么事呢?
2.老师提问引导幼儿,继续阅读绘本后半部分仔细观察画面,并在理解故事的进展中寻找答案。
师:妈妈发现埃尔莎掉进马桶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师:爸爸呢?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师:哥哥们又是怎样关心埃尔莎的?他们用了哪些办法帮助埃尔莎?
四、完整阅读绘本,感受绘本的幽默及埃尔莎家人对她的.关爱。
1.师幼共同完整阅读绘本,理解感受内容。
2.引导幼儿讨论并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家人对埃尔莎的关爱。
师:你觉得埃尔莎快乐幸福吗?你是从书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3.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仔细有序地阅读,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故事中的幽默和温馨的情感。
五、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
说说“家里人在你遇到麻烦时是怎么做的呢?”
附:(故事内容)
就那么一次,埃尔莎想像自己的五个哥哥那样站着小便,但是很可惜失败了。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把老式浴炉加热,先让埃尔莎最年长的两个哥哥约克和乌利洗澡然后是中间的两个哥哥法伊特和提恩加上最小的施特凡,最后是埃尔莎一个人洗。
一个人洗澡多没意思啊!等妈妈一走开,六个小孩就一齐爬进了浴缸。浴缸容不下六个人,他们只好横七竖八地躺着,腿也得放到外面去。水溅出来的声音很大,没多久,洗澡水差不多全都漫到了地板上——这真是太有趣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敲门叫道:你们快点,要喝咖啡了!还有刚出炉的点心呢!
要从浴缸里出来,还真有点困难。等大家都出来了,埃尔莎就和哥哥们一起光着身子、排着队向马桶跑去。这幢房子里的一切都很古老了,马桶当然也是。马桶座看上去像一个漏斗,底部的一根管子穿过增壁通向屋外的粪坑。
大哥哥约克站在马桶前痛快地小起便来,弟弟们也照着做了。埃尔莎大声说:“我也想站着小便。”
“你是个女孩,不可以这样。”提恩说。
“我可以。”埃尔莎坚定地说,然后就爬到了马桶座上。
她又转过身,说:“不许看,不然我就尿不出来了!”
大家都笑了。埃尔莎笑得最历害,结果身子一晃,脚一晃,掉进了马桶里。
约克个子高、力气大,一把抓住埃尔莎,想把她拉出来。但埃尔莎卡得太紧,动也动不了,小个子施特凡大叫起来:埃尔莎掉进马桶里啦!”
妈妈跑来了,挥舞着双手大叫:“这怎么可能呢?”
妈妈想把埃尔莎拉出来,但没有成功。
“埃尔莎以后要永远呆在里面了吗?”小个子施特凡担心地问。 “不要乱说话!”妈妈说,“你们都不要闲站着,穿好衣服,再帮我给埃尔莎拿些衣服来。”
这当儿,爸爸一直在等着大家来喝咖啡、吃点心。他等得实在是太无聊了,就走到走廊上喊起来:“喂,你们都躲到哪里去了?”
小个子施特凡正好跑过爸爸身边,告诉他说:“埃尔莎掉进马桶里啦!”
爸爸连忙跑进厕所。
这时,妈妈已经给埃尔莎穿上了一件毛衣,还在她的脖子上系了一条围巾。尽管如此,埃尔莎还是呜呜咽咽地说:“我好冷啊!”
“那最好是赶快出来。”爸爸说。
“她出不来呀!”妈妈着急地说。
“来,你吸一口气。”爸爸嘱咐埃尔莎,然后抓住她,想把她拽出来,但是也没有成功。
现在,大家全没了主意,也很为埃尔莎难过,因为她一个劲地在抱怨:“我要出来!我好冷啊!我的腿都结冰了!”
妈妈这才想起,连接马桶的管子下端是敞开的——当时正是寒冬,外面结着厚厚的冰呢!她绞着双手对爸爸说:“快做点什么呀!”
爸爸爸跑去打电话。他先打铁工的电话,然后打汽车钳工的电话,然后打汽车钳工的电话,但是都没有打通——星期六下午,两人早就下班了。所以,爸爸派约克和乌利到他们家里把他们找来。
然后,爸爸到工具鹏找扳手,想把马桶座和管子之间的螺丝都拧下来。
小个子施特凡在一旁安慰埃尔莎说:“等爸爸把你拧下来,我们就带你去房间,那里有咖啡和点心等着你。”
对埃尔莎来说,这种安慰没什么用。她开始变得异常烦燥,大叫道:“哎哟,下面好烫呀!我的腿都烧焦啦!”妈妈害怕地说:“可怜的孩子,她现在有点神志不清了。”
埃尔莎并没有神志不清。她的另外两个哥哥提恩和法伊特因为想帮她,跑到花园里,放了一声白铁皮在粪坑上,又把树枝堆在铁皮上点燃。火熊熊地燃烧起来,滚热的浓烟一直升到埃尔莎的脚那里。
当爸爸看到火焰时,他刚好找到了一把合适的扳手。他立刻跑向火堆,大喊:你们疯了吗?“
他把火踩灭,把白铁皮拽出来,可一不小心却把扳手掉进了粪坑里。
爸爸又赶紧跑回工具棚,拿来了最大的锤子,打算干脆把马桶砸了。
“让开!他大声叫道。妈妈很担心埃尔莎的安全,因为爸爸笨手笨脚的。当爸爸抡起大锤子的时候,妈妈赶紧抱住他的手臂。爸爸砸偏了,气得乱吼乱叫:“该死!专业人员在哪里?!”
这时,乌利和汽车钳工正在赶来的路上。钳工用客货两用车拖来一部起重机,他说:“我们可以用它把管子折下来,这样就能从下面救出埃尔莎了。”
与此同时,约克和白铁工也赶来了。他们拖来了压缩空气瓶、橡皮管和压力锤。白铁工气喘吁吁地说:“我要把地板撬开,然后我们就可以从上面救出埃尔莎了。”
“你们这样会毁了整幢房子的!”妈妈抱怨道。
“就没有其它办法了吗?”爸爸吸着气问。
小个子施特凡一直留在埃尔莎身边,他举起大锤,问:“我来试试怎么样?”
埃尔莎点了点头。
施特凡虽然个子最小,但力气很大。他把大锤高高举起,瞄准,
准确无误地命中。
马桶座顿时裂开了,埃尔莎爬了出来,就像一只小鸡爬出蛋壳。浴缸里的水还是热的,为了暖暖身子,埃尔莎又爬进浴缸泡了泡。终于,大家可以坐下来享用咖啡和点心了,当然也包括汽车钳工和白铁工。
临走前,白铁工许诺:“星期一,我就过来给你们装一个现代化的新马桶。”
埃尔莎则自豪地说:“我现在可以站着尿尿了!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各有各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老师猜猜、讲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实物苹果)
(1)宝宝,这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吃过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2)苹果长在哪里呢?瞧,高高的树上有许多红苹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猜猜讲讲
(1)谁来了?鼠小弟抬头看着红苹果在想什么?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
(2)它正在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小鸟、小猴图片)小鸟、小猴它们也想吃树上的苹果,那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小鸟会怎么摘?(看ppt:小鸟飞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小鸟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小猴的方法同上。
鼠小弟看到小鸟和小猴都摘到了苹果,它心里会怎么样?
(3)瞧,又来了谁?(出示大象、长颈鹿图片)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大象会怎么摘呢?(看ppt:大象有长长的鼻子一下子就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大象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长颈鹿的方法同上
(4)又来了谁?(出示袋鼠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
表演:老师手里拿着苹果,请一宝宝来做袋鼠,跳一跳,看看能摘得到吗?
(看ppt:袋鼠跳得高,摘到了一个苹果)
(5)又谁来了?(出示犀牛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怎么摘?
(看ppt:犀牛力气大,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它也拿到了一个苹果)表演:现在老师做大树,请一宝宝来做犀牛,学撞树干(犀牛跑得快,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
(6)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几个了?现在鼠小弟心里怎么样?(更加着急了)
3、动作模仿
(1)瞧,它在做什么?(学小鸟飞)出示鼠小弟动作图放在小鸟图片后面。
它一边学一边想:要是我也会飞该有多好呀!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样子。
(2)方法同上:逐一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放在动物图片的'后面。
让幼儿说说;鼠小弟在干什么?想什么?
句型感受:要是我也有……那该有多好??
(3)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摘到苹果了吗?那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怎样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4、情境设疑咦,鼠小弟在哪里?它摘到苹果了吗?它怎么会在树上,是谁帮助了它呢,哦,原来是海狮帮助了它,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抛到了树上,鼠小弟摘到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它们吃得多开心呀!)
5、完整欣赏故事
6、宝宝,你们想吃苹果吗?那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从实习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幼儿园教师,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这次园内公开教学是针对早期阅读这个领域的,我对绘本教学接触和了解的不是很多,最终确定的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因为觉得这个绘本内容很有趣,虽然画面很单一,没有像其他的绘本那样色彩丰富,但是里面的图片非常有趣和精彩,它没有复杂和繁多的语言,只有精炼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形象也是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目标达成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从鼠小弟想吃苹果到达成愿望的过程中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和故事的趣味,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让幼儿去想像了解鼠小弟的内心活动,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小动物,只是问:“接下来又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摘到苹果的呢?”并没有接着引导幼儿说:“鼠小弟心里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说“要是我也能...就好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注重环节的强弱缓轻,每个小动物的出场都是一样的过程,虽然前面两个小动物出场以后,我对后面的大象、长颈鹿和犀牛采用了连续出场的方式,但是由于不是自己放的幻灯片,感觉效果还是雷同,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有点紧张,导致贯穿整个活动的“鼠小弟”形象一直都说成了“小老鼠”,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幼儿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并模仿着小动物的本领,最后海狮出场时我提问:“你们知道海狮有什么本领么?”有的幼儿说会挖土,有的幼儿说会打洞,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受了昨天活动中“小鼹鼠”的影响,但是我却捏了把汗,就当我要告诉幼儿答案的时候没有一个幼儿回答了:“海狮会在水里面游泳,还是顶球呢。”这是因为他去过海洋馆看到过海狮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可见我们班的宝宝还是挺聪明的。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习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7
预设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感受过年的欢乐。
2、学会文明拜年及招待客人的一些礼仪,做个文明小客人,热情小主人。
3、学会感恩,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长辈、老师、同学等的祝福。
准备活动:
1、收集有关新年的歌曲,年画、儿歌、对联、窗花等装饰物。
2、了解当地过年的风俗习惯,收集有关过年的民间故事。
3、亲手做一张祝福卡。
活动流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刚过了一个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元旦是我们常说的公历的新年,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更隆重的农历新年,那就是春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哪一天吗?
春节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现在也让我们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把这里打扮打扮,好吗?
(音乐起)(布置好的小朋友可以先四处参观一下)
二、话过年
1、介绍布置
师:在小朋友的巧手布置下,我们的教室已经变得喜气洋洋的了,听鞭炮声响起来啦,让我们大声地欢呼一下“过年啦!”(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欢天喜地过大年。
刚才你们都在教室里挂了些什么?贴了些什么呀?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春联、窗花、结、年画等……(请一个学生上台介绍)
2、“年”的故事
师:那你们知道春节为什么要挂灯笼、贴红联、放鞭炮吗?(引出传说)
其实在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过年的故事。(课件播放故事)
听完提问:传说中“年”是什么?挂红灯、放鞭炮是为了……(把怪兽“年”吓跑),但这仅仅是一个传说,现在张贴这些更多地是为了表示喜庆,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3、师:过年啦,人们除了挂灯笼、贴红联之外,还会做些什么呀?
(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走亲访友…………)
三、演拜年
1、听门铃声响起来啦,你们瞧,谁来了?
爷爷奶奶带着小妹妹到啦,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当好小主人呢?(打招呼、请进、请坐、请喝茶、请吃东西)
穿插(应该怎样拜年呢?)
2、现
我就来扮一扮你的奶奶,过年到你家来啦,哪个小朋友愿意招待我一下呀?(师生配合演)
大家来评一评,他演得好不好?哪里不好?
现在奶奶再带上小妹妹,谁来招待我们呢?
你们想演吗?找你的好朋友去演一演怎么招待小妹妹吧。
找一对演得好的学生示范演。
3、吃年夜饭啦,看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好菜,看看都有些什么?(简单地介绍一下表示的含义)
4、瞧,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开心心地吃起来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妹妹坐在桌子那边,我们就坐在桌子的这边。想想吃饭时,你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最好加上动作)
祝福爸爸妈妈什么呢?
还有小妹妹呢!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在座的一位,亲亲热热地对他献上祝福的话吧!)
四、谈收获、感恩
1、吃过年夜饭,让我们轻松轻松,做个有趣的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击鼓传花”
(出示“击鼓传花”),宣布游戏规则:鼓声响起时开始按顺序传花,鼓声停看花在谁手上,就能获得一件小礼物。礼物在哪儿呢?看在新年树上挂着呢。
呀,礼物中还有一个小秘密呢!
题目:
@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唱一首新年的歌。
@请面朝后面的老师向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
@说说你一年来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本领?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会哪些本领)
2、那么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该感谢哪些人的帮助呢?怎么感谢?
老师父母同学
3、写祝福卡(音乐起)
今天我们在一起欢天喜地过大年,心里都装满了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深的感谢和浓浓的祝福,让我们把这份感谢和祝福写在祝福卡上,送给你的父母,你的老师或者你的朋友吧!
4、读祝福卡、送祝福卡。
五、结束:
小朋友,新年代表着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功。现在,就让我们满载着新年的祝福,大声地说出我们的祝愿,祝愿大家……(新年好)(点击课件,出示“新年好”,出现新年好的歌曲)
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起立,齐唱歌曲)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弹簧步的动作要领,尝试随音乐节奏整齐一致地动作。
2、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在共同游戏中体验民间风俗的趣味性。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由《大花轿》音乐改编的对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故事及旋律。
2、共同收集传统婚礼图片:抛绣球、戴红头盖、坐花轿、轿夫抬花轿等。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进一步把握弹簧步的要领。
通过学做轿夫抬新娘的情景导入,继续尝试弹簧步模拟抬轿子,注意动作的要领,跟着音乐节拍行进,为游戏做准备。
第二环节: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
1、把握音乐的节奏与时段,确定游戏规则。
(1)跟着音乐在一定的范围内稳当地走弹簧步模拟抬轿子,互相不碰撞。
(2)按照音乐的提示请轿夫、接新娘、抛绣球,不得提前或落后。
(3)抬花轿的队伍必须整齐地前进,不能散架。
2、了解规则的实际意义。
(1)最初在走动时,互相挤在一起,造成碰撞,用“抬着花轿走轿子,走大路不走小路”来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较空的.场地行进。
(2)在音乐结束时还停在半路上,找不到邀请的对象,用“准时到达轿夫或新娘家门口”来提示,启发幼儿关注音乐的旋律,判断自己和邀请者的距离,准时到达。
有的幼儿爱相互邀请,或选择已经装扮过新郎新娘的同伴重复装扮,用情景性的语言“女孩子可以和女孩子结婚吗?…“一个人能结两次婚吗?”做出回应,使幼儿感到信服,从而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
3、逐步推进。
第一遍游戏——由教师扮演新郎,参与示范并用分段演示,使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
第二遍游戏——请一位幼儿担任新郎,试玩游戏,此时,教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和讲解者为幼儿提供支持。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地用情景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巩固音乐游戏的规则。这个游戏最大的难点就是六人(新郎、新娘和四个轿夫)同时行进,幼儿时常走得七倒八歪,甚至散了架。此时,教师就引导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共同寻找整齐一致行进的好办法。最初,幼儿有两种意见,一是看着前面朋友的脚步走,二是听音乐走。教师让幼儿分别尝试这两种方法,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合适,即使看不见前面小朋友的脚步,只要跟着音乐节奏走,就不会散架。通过思考、比较和尝试,幼儿把握得更牢固了。
第三遍游戏——两顶轿子同时行进,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游戏。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不早不晚到达家门口),并作适当的提示(听着音乐比看脚步前进更稳当),推进幼儿游戏的进程,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快乐。
蹦的绘本故事教案8篇相关文章:
★ 绘本呀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