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课堂管理和纪律维护的策略,以确保教学秩序和学习氛围,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展进行调整,以确保他们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幼儿跟随歌曲节奏做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歌曲(见幼儿用书);小水桶一个;呼啦圈12个
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泼水节的意义、来历。
活动过程:
活动一、活动引入
教师手提小水桶,引起幼儿兴趣。
导语:你们知道我要去参加一个什么节日吗?
小结语:泼水节是傣族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用鲜花和树叶沾满清澈的泉水,洒向亲戚、朋友和远方的客人,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别人。在泼水节里谁被水泼得最多,他得到的幸福也最多。
活动二、熟悉歌曲节奏和歌词
1.教师提着小水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练习节奏。
导语1:这首歌是几拍子的节奏?
导语2:四拍子的节奏可以怎样表现呢?我们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还可以怎么表现?
教师念“1234 2234 3234 4234”,和幼儿一起用跺脚、拍膝盖等方式练习四拍子的节奏。
导语3:现在我把“1234”变成歌曲中好听的歌词,请你们拍手的方式表现出它的节奏。
3.熟悉歌词。
导语: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活动三、学唱歌曲
1.用先哼唱旋律,再自主填词的方法学唱歌曲。
2.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活动四、随音乐做游戏
1.将圈排成三排,每排4个,引起幼儿的关注。
2.请幼儿来尝试走圈,请其他幼儿观察,发现其规律。
导语:我们要边唱歌边有节奏地走圈,怎样走可以做到一首歌刚好走完12个呼啦圈?谁来试一试?
3.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轮流边唱歌边走圈。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1. 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泼水歌》。
2.dvd:《泼水歌》。
3.cd:.《泼水歌》。
4.呼啦圈12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dvd,了解歌曲。
1.你在歌曲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教师带领幼儿慢慢唱歌曲,熟悉歌词,并且请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每一节拍手四次,熟悉歌曲的四拍子节奏。再请幼儿尝试通过拍腿、跺脚等动作来熟悉节奏。
三、教师展示挂图,请幼儿看一看画面中的小女孩随着歌曲做了动作,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做一做。再请幼儿观察左边的小朋友用呼啦圈玩的音乐游戏,了解呼啦圈的摆放和游戏方法。
四、教师将呼啦圈按照挂图中的示例放置在地上,并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同样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请幼儿轮流走呼啦圈,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二排,以此内推。
五、幼儿知道了呼啦圈的玩法后,便可尝式边走呼啦圈。一开始请幼儿唱得慢一点,让唱歌和走呼啦圈的节奏能够正确对应起来,等到幼儿熟悉后,可以播放cd,幼儿跟随cd边唱边走呼啦圈。走完三排呼啦圈的幼儿就回到座位上或集中到一个地方坐下。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泼水歌》的欢快和幽默。
2、体验同伴间友好、宽容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泼水歌》乐曲,随音乐走入场地,入座后所音乐拍手。
二、理解歌词。
1、你听到了什么?心理觉得怎么样?
2、出示挂图的2张
图片上有什么?
这两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
整首歌曲的图片内容完整了吗?少了什么?
教师边指图片边演唱,请幼儿填补歌词。
3、出示挂图剩余的4张图
请幼儿将它们填在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4、引导幼儿边看图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教师完整范唱前半部分“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至“你只是眯着眼望着我”做重点练习。
2、掌握歌曲后半部分“噜啦啦......”至结束。
倾听后半部分音乐,幼儿尝试自己哼唱。
这部分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教师有效控制节奏,幼儿尝试有变化演唱本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2-3遍。
引导幼儿以活泼、欢快、幽默的情绪表现歌曲。
五、更换后半部分歌词“噜啦啦......”,演唱并表演。
小朋友,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试着把以前和小伙伴们说的话编进歌曲唱一唱吧。
1、师幼讨论整理歌词。
2、完整演唱更换歌词后的歌曲。
3、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巩固"矮人走路"等基本动作,初步能根据情绪体验,创编"生气"和"笑嘻嘻"的动作。
3、教育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知识方面:幼儿已学会唱歌曲《泼水歌》,并理解歌曲内容。
物质方面:人手一顶小丑帽,一件成人的t恤衫,一个纸鼻贴,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泼水歌》,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词的内容。
1、第一遍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慢速度有表情的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我们如果不小心把水泼到别人身上,应该怎么做?……对了,应该行个礼,说声对不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学过的哪首歌就是讲了这件事?哦,对了,是《泼水歌》,下面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
2、第二遍要求幼儿带上活泼有趣的声音,集体演唱。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教师示范表演,初步感受动作特点,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教师扮演小丑为大家表演节目)
1、第一遍欣赏后提问: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二遍欣赏后提问:你喜欢哪个动作?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并把这个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师表演动作
1、带领幼儿集体复习巩固基本动作:"矮人走路"。
动作要领:上身自然挺直,下身半蹲着踏步,双手自然摆动。
2、以分解的形式练习新动作,并引导幼儿创编"生气"、"笑嘻嘻"的动作。
(三)随音乐进行完整练习
1、教师口哼曲子,放慢速度,带领幼儿完整练习一遍(结合部分创编动作)。
2、让幼儿穿戴上服饰,完整跟学两遍,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3、鼓励每位幼儿邀请一位自己的好朋友共舞,并要幼儿大胆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情绪。
三、活动结束:
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5
目标: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准备:
呼啦圈、鼓
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 2234 3234 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反思: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xx,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 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同量的水)、调羹
活动建议:
一、 引起兴趣:
1、 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 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
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
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 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
1、 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2、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这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己发现不同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
教师指导语言:
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
三、 尝试用水声为乐曲配伴奏:
1、 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 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说明:在给乐曲配伴奏的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对水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同时也更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同时再通过给水添加颜色这一环节,使幼儿更产生对水探索的兴趣与喜爱。
教师指导语言:
1、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
2、老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
中班泼水歌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
★ 音乐中班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