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品德教案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包括了足够的练习和实践机会,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条理地组织知识,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上品德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5篇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的意义重大。

二、教学准备:

1.计算器若干个,龟甲兽骨、竹木简及丝绸品。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纸制品,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并统计一周、一个月、一年全班的用纸量。

3.搜集发明纸之前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

4.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材料。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让大家感受纸的用处多。

2.引出课题:纸的用途

3.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纸有什么用途?

(2)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说说纸的用处。

5.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6.提问:思考并回答:

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的纸制品,这说明了什么呢?(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7.小结

(二)学习明理

一)纸的用途多

8.统计用纸量

(1)老师指名谈谈自己一天中的用纸量。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全班42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

(3)学生汇报统计情况。

(4)学生讨论交流用纸的需要量怎样?

9.过渡语:

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那么,纸是谁发明造纸的方法和技术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

(1)引导学生看31页的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

(2)指名说古代人写字用的材料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篇2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的好品质。

行为与习惯: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或活动成果。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解决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尝试成功的快乐,在实践中收获。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践,得到收获。

教具准备:纸鹦鹉,回形针。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实物激趣,引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件科技小发明的作品,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作品)

生:想。

师:这些是我们实验小学的小发明家发明创造的两件作品,其中这个是石柳同学发明的升降黑板擦,低年级的同学擦黑板的时候擦不到黑板的上方,用这个就方便多了(边讲边并示范)…这两件作品还在市科技节获了奖呢,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它们做的很好,他们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呢

生:想来动手试一试。

活动二:尝试动手,畅谈感受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发觉啊,我们二(4)班的同学也很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今天老师带来了纸鹦鹉和回形针,看看谁能想办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上呢(请几位同学上前来试试)

生:动手研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有的放弃,有的还在坚持)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动手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类似的困难。同学们,你在动手实践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说给我们听听吧!(老师引导,我知道大家以前动手做过降落伞,不倒翁,沙包,毽子,那你们在做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老师以前在动手实践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生:……

师:看来大家在动手实践中都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那你们都是怎么面对的.呢讲一讲吧!

生:……

活动三:故事激励,再次动手

师:我们在动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有谁知道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其中有一样电灯泡,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个太阳,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电灯泡的发光部件是灯丝,可是这一根细细的不起眼的灯丝却是通过无数次反复的实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最终研究出来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关于他发明电灯时面对困难的故事有谁能跟我们讲一讲呢

生:……

师:(学生讲的有错误的地方指出来,讲不出来的话再讲给学生听。)好了,那让我来把这个故事讲听听吧!『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又有什么想法呢爱迪生是怎么面对困难的(请几位学生再说说)

生:遇到困难不可怕,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我们遇到了困难不能轻易的放弃;遇到困难要坚持……

师:既然同学们都认为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失败了不要紧,那让我们一起来找出原因吧,再勇敢试一试!一起来让小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上,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纸鹦鹉不能站在指尖上呢大家来观察一下吧!(老师进行示范)纸鹦鹉它是怎么掉下去的是往哪边掉下去的大家发现什么

生:纸鹦鹉的头往下栽。

师:那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纸鹦鹉的头往下栽呢

生:可能是纸鹦鹉的头比较重吧;可能是纸鹦鹉的头比它的尾巴重吧;可能是纸鹦鹉的尾巴比它的头轻吧…

师:既然有同学认为是纸鹦鹉的头比尾巴重引起的,那我

们再来动手试一试吧!大家不要忘了我还了另一样工具呢。(回形针到底应该别再哪里呢)

生:(学生分组动手实践,4人一小组。老师可以边观察学生再进一步的引导。)

师:现在有谁能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了

生:我能,我能。

师:请你演示看一看好吗

生:(学生进行演示。)

活动四: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起动脑动手试了试,现在已经很多同学都能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了,那我想问问大家,你成功了的心情怎样

生:纸鹦鹉能站在我的指尖上了,我感觉非常的高兴;我很开心;我很快乐;我觉得很自豪;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师:老师也很开心,为你们而自豪。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如何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了;我们把困难给解决了很快乐,很开心(自豪,成就感);我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学到了知识,有了很多收获;我通过观察,和小伙伴合作交流(讨论),实验后最终获得了成功,我很快乐;以后在动手实践中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坚持,不能轻易的放弃;困难并不可怕,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思考,还要多动手实践。

师:是啊,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聪明的孩子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在动手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收获都特别的开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11。做中学,我快乐

今天和大家合作真开心!大家只要勤动手勤动脑,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千万不要让你的两件宝贝浪费了。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篇3

主题目标:

1.走近身边的动植物,具有关心、亲近动植物的情感。

2.通过活动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科书分析:

本主题内容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动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爱动植物的感情。

50-51页的背景图是一幅美丽的人、动物、植物和谐相处的图。那可爱的小朋友,在花丛中飞舞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在枝头玩耍的小猴和小松鼠,一株株生机勃勃的植物,相处得是那样融洽、其乐融融。“所有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与人类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是我们的亲密的朋友!”这段优美的教科书提示语告诉我们地球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

52页内容展示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上图说明了牛是农民的好帮手、好朋友。中图:小男孩生病了,小狗奇奇趴在他床头给它解闷,表现了狗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教科书还提示了一则文字材料:“乔治和他的小狗”。这些都只是引子。对孩子们来说,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一定知道更多动物与人类相处的故事,教师应鼓励学生讲一讲。

53页给我们展示的是植物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树净化空气、蒲公英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欢乐、医院里人们用鲜花祝愿病人早日康复以及大树在盛夏给人们送来凉爽的情景。人类离不开植物,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些植物,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寻找身边的这些“好朋友”,了解他们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正如52页上方的教科书提示语所说,这些朋友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有了这些好朋友,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精彩,生活才会更美好。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并搜集关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2.教师课前编排小品:乔治和他的小狗。

3.学生课前搜集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准备自己喜欢的动物和植物头饰。

活动过程

1.看图导人:教师出示挂图(类似教科书50-51背景图,但没有动植物)。

大家看到了什么?有没有觉得缺了些什么?

2.贴图游戏:我们一起把这幅图变得更美丽些吧!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头饰和图片贴在挂图上。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贴好的挂图的感受。

3.要点:所有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与人类亲密地生活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

4.小品表演:乔治和他的小狗。

“小狗”说:我能救人,我才是人类的好朋友,谁敢和我比?

5.表演讨论:学生根据自己资料,戴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夸耀自己与人类的关系,或说或演或唱。教师相机把教科书52页的内容穿插其中。

6.过渡:除了动物,植物也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7.阅读53页教科书: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8.讨论:说说植物为什么也是我们的亲密朋友?

9.小组竞赛:你们知道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用?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多。

10.感情:动植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精彩,生活才会更美好。

1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戴着各种各样的头饰的学生们一起载歌载舞,感受人类的朋友与人类的友爱之情。

活动要求

1.在贴图活动中,学生上前贴画要有秩序,不要拥挤。教师应提示学生将动植物贴在图上的相应位置。

2.学生对动植物的了解不要求一定要用科学术语表述,只要能表现动植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即可。

活动拓展

1.举办以本课内容为主题的童话故事比赛或小品比赛。

2.办一期以“亲密的朋友”为主题的小报。

教学:

1.学生是否乐于参加活动,能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角色扮演。

2.学生是否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否初步掌握了搜集资料的方法。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粮食的用途。

2.知道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

(二)能力目标

做到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庄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他们对粮食的爱惜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使学生做到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庄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玉米”,或展示实物。)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略)

老师:这是玉米,它是一种粮食作物。大家了解粮食作物吗?(过渡)

讲授新课

一、了解粮食作物(板书)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六十页,我们看一看,图上展示的都是什么?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图上展示了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和谷子,它们都是粮食作物,它们可以做成什么食物呢?

学生:(略)

老师:它们可以做成面条、米饭、豆腐、玉米油和小米粥等等供我们食用,大家还知道这些粮食作物的其他用途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民以食为天”这些粮食作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们会被加工成各种食物供人类食用,它们是维持我们生命的重要物质,人类生活离不了它们。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粮食作物呢?

学生:(略)

(让同学欣赏视频“五谷”、“向日葵”、“玉米,高粱”等;图片“花生”、“绿豆”、“荞麦”、“芝麻”、“向日葵”、“高粱”等;还可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粮食实物。)

老师:这些粮食作物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以馒头为例,看一看它是怎么来的。(过渡)

二、馒头的来历(板书)

老师:大家下面讨论一下,馒头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六十一页,我们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馒头是怎么来的?

学生:(略)

老师: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呢?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香喷喷的馒头,是许多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啊!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的很好,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锄禾”、“珍惜粮食”;图片“布的生产过程”、“浪费粮食”、“粮食浪费”等,使同学认识到浪费粮食可耻!)

老师:我们该怎样珍惜粮食呢?我们看下面的同学做的好不好。(过渡)

三、讨论(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六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的做法好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他们这些做法都是不尊重人们劳动成果,浪费粮食的表现,我们不要向他们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让同学们伴着音频“锄禾”,读一读这首诗。)

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到粮食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两个班,上学期也是我任教,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还算较高,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副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重视不够,成绩不太理想。在这学期的教学中,一定要先让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起来。心理上重视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实施目标的方法: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注意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

2、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着人文关怀,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主题探究是每一个单元的灵魂。

3、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讨论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

4、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学生良好行为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课后辅导和检查力度,充分运用早自习时间。让学生把每课的知识点记牢,并学会运用。

6、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说,多做。

总之,我会尽我所能,去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附: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1第一课新课讲授2第一课练习测试及讲解3第二课新课讲授4第二课练习测试及讲解5第三课新课讲授6第三课练习测试及讲解7单元检测8第四课新课讲授9第四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0期中考试11第五课新课讲授12第五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3第六课新课讲授14第六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5第七课新课讲授16第七课练习测试及讲解17单元检测18第八课新课讲授19第八课练习测试及讲解20期末复习21期末考试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5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学期班工作总结优质6篇

二年级上学期工作总结通用6篇

二年级上学期班工作总结最新7篇

二年级找春天的教案5篇

二年级识字教案5篇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体育二年级教案模板5篇

数学二年级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认识图形二教案5篇

一二年级体育教案5篇

二年级上品德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