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朋友们了解如何制订一份成功的应急预案吗,人们在碰到某些险恶事故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篇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1

幼儿园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地震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幼儿园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根据本园的实际,结合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本园的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园长许洪虹担任,现场应急指挥由廖淑凤副主任担任。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许珍珍保教主任来担任指挥职员。

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分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现场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此外指挥部还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具体体现在应急演练方案里)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同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职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1、当险情发生时由许洪虹园长发布疏散命令;

2、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林山水主任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

3、疏散职员数目全体师生及来访职员;

4、疏散过程中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次生灾难的发生;

5、科学设计疏散路线,尽量避免恐慌造成的次生灾难;

6、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有残疾的学生等)要做到周到。

7、做到让所有在园师生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职员的程序。对于来园访问职员有具体的名单,并由幼儿园林玉王老师负责其安全。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设置有关标志。夜间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校内设置指示标志,让师生辨识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1、指定林山水为医疗救助指挥职员,建立救护工作的同一指挥;确保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

2、通过任课教师的教育及开专题讲座教给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的常识。

(五)突发事件应对

1、当出现职员被困,要留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保存体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动不叫固然不消耗体力,也不利于体能延续。被困者长期受困在狭小的面积内,腿脚不能自如伸展,假如长时间不活动,血液流通不畅,身体会麻痹失往知觉。这时,被困者应当适当活动身体,推拿或有频率、有节奏的活动都有利于身体性能维持。竭力讲话、大声呼喊会损耗体力,被困者求救时,应当利用种种途径发出声响,如敲石块、吹哨子、拍手掌等。压在废墟下的被困者,最好相互聊天避免睡着。由于废墟下空气混浊、稀少,很轻易一觉不醒。

2、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避难之际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要想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二、留意事项

(一)避震时间和方式

根据历史上的震例,影响我市的较大地震一般为海上地震和台湾地震波及,直下型地震很少,学生应“伏而待定”,待摇摆平息60秒左釉冬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疏散路线撤离至紧急疏散避难场所。切勿跳楼和跳窗。

(二)不同区域的紧急避震

无论是否有预告、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同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教室内职员:

要保持镇静,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当班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底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栽冬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

2、教室外职员:

在教室外的学生,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学生,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空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职员:

在餐厅就餐时,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职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职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心。

4、就寝职员:

在宿舍就寝时假如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应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心,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幼儿园操场避震场所。出逃时要留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为防止钥匙打不开锁现象,学校同一配置门锁,并将钥匙分配到每一位老师手中。

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学生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xx论坛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7、为防止次生灾难的发生,林山水老师负责第一时间切断电源、林玉王老师及在宿舍的老师负责封闭燃气等。

(三)紧急疏散应特别留意的事项

根据各班级所处位置,紧急疏散时候应做到:

1、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再次听到警报后,各班才能马上按照幼儿园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

2、撤离顺序及线路:职员在楼梯分成两路同时撤离(一列高层一列低层,各行其道),并按照幼儿园制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3、严格夸大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争先恐后,传奇论坛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4、碰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5、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6、各层楼梯口、拐角处要有教师指挥。

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按照分配的区域站立而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迅速组织职员盘点人数,汇总后报总指挥部。

(四)自救互救

疏散后,应立即组织职员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开展以抢救职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职员转移并送至四周救护站抢救。应特别留意因地震倒塌的楼房导致被困和被埋压的学生的救护。

(五)灾后处理:

1、灾后园长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分汇报本校情况,包括职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三、组织实施演练

根据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方案,进行模拟实战练习。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熟悉预案,进步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又检验预案的可操纵性。演练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演练的具体时间(待定)范围(全校);

2、演练参与的班级、人数和各班级的疏散撤离路线、撤离时间及各班级的具体负责人(当班老师);

3、安全区域的确定及撤往安全区域的指示标志;

4、确定各楼层、楼梯口、楼梯拐角处的具体负责人(各楼层值日老师);

5、明确各楼层清查职员,防止有人滞留教试痘

6、拟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如发生踩踏事故、次生灾难等突发事件。

演练完成后,根据演练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更具可操纵性。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2

为使我园发生突发性急性食物中毒或者传染病流行时,能够及时有效和有序地做好中毒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研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组长:z

副组长:z

小组成员:zz

二、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幼儿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食物毒物时,须立即采取措施,将中毒病人就近送有关医疗机构病防治,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须立即向市卫生局、市劳动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校防治领导小组立即协助有关医疗机构,组成医疗救护组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病人进行抢救治疗;

(二)将发生中毒的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府,并通知市劳动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

(三)协助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有关人员,携带相关仪器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毒物现场进行监测,确定毒物的性质、种类和现场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为中毒病人的抢救治疗和鉴定提供依据。

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校医应采取的措施

将中毒病人就近送有关医疗机构进行抢救治疗,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须立即向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上报的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一)保健医生协助卫生防疫、临床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对病人进行及时抢救治疗,对疫情流行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组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严密监视疫情或者病情,并将疫情变化情况随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按规定通报有关部门。

四、领导小组具体任务

发生重大传染病或者群体性食物中毒,学校要成立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检查园内的疫情防治组织、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的落实情况,通报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幼儿园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德育处和值日老师、食堂管理员等组成。具体情况是: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四、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

1、及时逐级报告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辅导老师应及时向校领导或校医报告,学校则向市卫生局和教育局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

学校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辅导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

五、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六、防范措施

1、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3、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进货关。幼儿园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的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a、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污染。食堂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解。

b、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c、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在销售或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4

为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确保全县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办法》、《丽水市中小学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及等级划分

1、食物中毒事故

本预案所称食物中毒事故,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

2、等级划分

(1)一般中毒事故: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2)较大中毒事故: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99人,或出现死亡例病。

(3)重大中毒事故: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县中小学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教育科、计财科、监审科、勤办、局办公室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较大以上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指导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处置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行动。

(3)监督检查中小学幼儿园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情况。

(4)对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

(5)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2、中小学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科科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计财科科长担任,教育局具体抓相关工作的有关干部为办公室成员。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教育科,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采集食物中毒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整理取证材料,撰写食物中毒的书面报告,对外发布信息报道,并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2)协助事发学校和卫生部门开展患者救治工作,跟踪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向领导小组汇报发病情况。

(3)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等工作。

(4)协助事发学校控制事故现场,维护秩序,制止过激和违法行为,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5)协助事发学校做好医疗救治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配合医疗、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工作。

(6)协助事发学校接待来访的家长和家属,做好解释、说明、安抚工作。

三、运行机制

(一)事故预防(事先)

1、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校园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各片教育辅导中心要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对下属教学点、对口管理的民办幼儿园,加强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应急处置(事中)

发生一般食物中毒事故,事发学校要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和当地乡镇政府,由县教育局会有关部门迅速确认,并立即将事故报告县政府和市教育局,及时启动县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发生较大食中毒事故,由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并立即将事故报告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及时启动市级预案,本预案必须先行启动;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先行启动市、县两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后,报省教育厅请求启动省预案,按照省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信息报送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现场知情人必须马上向学校领导报告,或直拨120向急救中心求救。

(2)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同时将发生事故情况报县教育局和当地乡镇政府。若有证据或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当立即报警。

(3)发生校园食物中毒事故须在事发2小时内报送到县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县教育局须在事故发生后3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市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

(4)县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通报有关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要重视信息续报和结案报告,直至事故处理情况处于稳定。

2、先期处置

发现师生饭后有较度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将患者送校卫生室或就近医院进行初步诊断、治疗。

3、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县教育局迅速报告县政府,同时立即将事故报县卫生局和市教育局。

(2)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县中小学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启动本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3)事发学校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

①如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将发病师生送医院救治。

②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收回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

③立即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具。

④保护好现场及食品留样、进货单,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

⑤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教师家属,并委派学校干部、教教师到医院探视、慰问,做好安抚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迅速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宣传教育,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导致慌乱。

(三)善后处理(事后)

1、在食品卫生部门指导下,对中毒现场、食品加工场地、食品用具、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销毁或监督销毁经检验属于污染的食品。

2、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如供有关材料和样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责任认定和行政处罚工作。

3、协助事发学校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4、对中毒事故中致病、致死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和抚恤。

5、根据卫生部门对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结果,形成事查处理报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划分,提出行政处罚意见,总结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报县领导小组结案。

6、对在校园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通报、调查和应急处置中,有玩忽职守、失职、读职等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篇5

一、处置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二、应急处理程序:

1、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校医室,由校医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2)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中国幼教网版权32955号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3)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与附近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生

4)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收集相关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3、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区教育局主管部门汇报,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医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德育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制定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校医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篇相关文章:

货物应急预案最新5篇

中控应急预案5篇

防火灾应急预案参考5篇

暴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5篇

防汛应急预案参考5篇

消防灭火应急预案范文5篇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篇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5篇

学生伤害事故应急预案5篇

学校欺凌事件应急预案5篇

幼儿园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