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是每位老师获得成长的途径,教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利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生活教育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2、认识了红绿灯,我们还要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这就要知道每条路的名称。孩子们,看看这个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出示交通标志)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有什么用呢?
(四)现场指挥
1、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老师向交警叔叔学了一些指挥交通的本领,请小朋友仔细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师来当交通警察,请小朋友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听警察叔叔的指挥,一起动一动吧!
(五)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儿童安全小知识:
1、增强红绿灯意识。红绿灯是设在街道路口的交通信号装置。“红灯停,绿灯行”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行,起步时向左右两边看是否有来车,然后从人行横道横过马路。自觉地接受交通信号的指挥。
2、学龄前儿童过马路要让大人牵引。不要让儿童单独上街。他们如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必须有成年人带领。
3、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马路。人的大脑从接受外界信号到是否决定停步到最后停下来有一个过程。汽车也是这样,当紧急制动时也有一个过程;再加上行驶的汽车有惯性,不能一刹即停。最安全之策,只能是:不要在汽车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4、不要扒车。一些小孩出于好奇,常常利用车辆起步、上坡、减速时扒车,或作游戏或以扒车代步。这样很容易跌倒或摔伤。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白开水是儿童最佳的饮品。
2、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电脑、搜集短片(世界各地、生命之源-水)图片、纸、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短片世界各地
师:你们看到短片中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喝什么饮品
幼:蒙古人-奶茶,藏族-青稞酒、酥油茶,西方人-咖啡、可乐、啤酒,东方人-茶
师:你们最喜欢喝什么?
幼:果汁、可乐、雪碧、杏仁露、椰汁、茶、牛奶、豆浆、酸奶....
(二)白开水,益处大
师:户外活动和剧烈活动后会出很多汗,应该喝什么?
幼:喝白开水
师:让幼儿了解为什么喝白开水?请幼儿再次欣赏短片:"生命之源-水"
教师小结
a:白开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b:能帮助人身体进行代谢
c:白开水也是一种营养素
鼓励幼儿日常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
延伸活动:利用幼儿自制饮水记录表,每周五评比喝水标兵
【活动自评】
幼儿通过观看短片直观的了解白开水对人体的`好处,在两次游戏后通过对比法,由第一次喝水30%人到第二次游戏喝水人数上升到80%,这样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到白开水对人的益处多。在引导幼儿自制饮水表中,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制作,延伸活动中满足大班幼儿好竞争的意识,提高了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幼儿能自觉主动进行饮水,使幼儿逐渐从教师的被动提醒督促转化为一种自觉地行为。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
2、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1、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
2、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
(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4)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
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
(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2、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
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
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1、提问:
(1)图片上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2)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3)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
(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4)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2、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实物进行活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卡的特点,并且幼儿能够根据卡的特点说出卡的名称,在分类中幼儿乐于参与,并能把卡按照功能分类,在自主设计卡的活动中幼儿也能发挥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功能的卡,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卷、拧的方法,用报纸等材料设计、制作、装饰鱼。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乐意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手工劳动,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大海妈妈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你喜欢大海吗?你喜欢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提醒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
2、讲述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巫讨厌热闹的海洋,于是她用魔咒,将海洋沉睡了,可是美人鱼说有一种鱼可以打破这个魔咒,你们想挽救这片沉睡的海洋吗?
二、观察示范材料,研究制作报纸鱼的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构造(出示报纸鱼)师:这条鱼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用什么做的?(请小朋友摸一摸鱼的外轮廓)师: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引导幼儿说出报纸鱼)
2、共同观察鱼的造型,探讨制作方法师:你们想不想来自己制作报纸鱼呢?(请三至四个幼儿到前面来自己制作报纸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利用报纸的短边、长边、以及角对角的方法进行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让幼儿做出不同大小的鱼。
师总结:利用报纸不同的边可以卷出不同大小的报纸鱼。
师:鱼的外形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各种彩纸来装扮鱼的身体,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三、师指导幼儿制作鱼的.眼睛。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些什么?"
2、师:"鱼的眼睛怎么做?"
3、师:"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师:"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四、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候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才好看,卷好后用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巴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五、幼儿自己制作报纸鱼: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六、展示幼儿作品
1、师:你们帮美人鱼做了这么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兴啦!
2、师: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师: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睛固定住的?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则。
2、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如何做一名小学生,了解小学学习的规划和要求。
难点: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入学准备。
活动准备:
1、有关小学生(升国旗、上课、课间活动)的照片用ppt幻灯片播放
2、挂图《学做小学生》
3、幼儿自备文具盒等文具、书包、书本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和幼儿园说再见了,我们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学校那就是小学,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幻灯片(一、升国旗)引导幼儿观察进行讨论。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张小学环境的图片,请你们观察照片上小学环境是什么样的。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做什么?
幼儿进行讨论回答
师: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国旗、
师:那小朋友知道他们胸前戴的是什么吗?
幼:红领巾
师:对了。红领巾代表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尊敬和热爱。
教师小结:小学生不光要升国旗还要唱国歌,行注目礼。
2、播放ppt幻灯片(二、上课)
3、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第二副图片图上的小学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们在上课。
师:那小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听课很认真······(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我们幼儿园的上课时间是不同的,他们每节课要上45分钟,我们上课时间只有25-30分钟,所以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播放ppt幻灯片(三、课间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进行讨论。
师:请小朋友观察小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时间进教室
幼:跳绳,跳皮筋……等
师:当他们听见上课铃声响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课了
教师小结:小学的课间活动也是和我们不同的,他们是自由活动的我们是集体活动的。
5、师:通过观看小学的环境和他们的作息时间,你觉的做个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呢?
(幼儿自由发言):学做小学生上课要专心,眼睛要顶住黑板看,耳朵听着老师讲,嘴里跟着念,这样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6、出示挂图《学做小学生》
师:对照图上内容请幼儿说说小学生入学,上课,课间活动,在家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具体情况,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讨论用回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创设上、下课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书包及用品讨论正确的整理方法。让幼儿练习摆放,学习整理书包
2、欣赏歌曲《像个小学生》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表演并大胆歌唱
四、延伸活动
参观附近小学,观察小学环境及地点,观察小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我班幼儿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都要争当做一名优秀的小朋友,而且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独立能力,对自身要求更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
2、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一、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1、出示妞妞手受伤的图片。
师:妞妞的手受伤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小结:对啦,小朋友们说的都有可能,妞妞可能被尖尖的物体划伤了,也可能被小狗咬伤了。
二、出示图片讨论,知道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危险事情。
1、师:调皮的妞妞经常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做的到底对不对。
2、依次出示图片。
图一:妞妞在教室里拿着尖尖的棍子与同伴嬉闹。
图二:妞妞从家里的阳台上往下扔瓶子。
图三:妞妞在玩爸爸的打火机。
图四:妞妞在公园里从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3、判断对与错,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4、师:生活中的你像妞妞这样做过吗?
三、迁移生活经验,掌握避免发生危险的做法。
1、师:在家里和幼儿园里,还有哪些东西容易引发危险?
2、小结:有很多东西都容易发生危险,小朋友不能随意去碰,比如尖尖的东西,易碎的器皿、煤气灶、电源插头等。
3、分小组讨论师: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呢?
4、每组选出一名代表陈述观点。
5、小结:生活中,使用尖尖的东西要小心,不要把容易割破手的容器摔碎,不能玩煤气开关,不把手指伸进插座,开关门时要手握把手轻轻开关。
效果分析
活动中的安全对于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我也经常渗透安全教育,所以今天的健康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刚开始我运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妞妞为什么受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出示不同图片给予孩子们讨论的机会,并请幼儿自主判断对与错,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判断正确。在最后的迁移经验环节,我可以事先找好一些图片,这样孩子们说到什么,我就可以马上出示,这样也就更直观形象,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大班生活教育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