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来了音乐教案通用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实现差异化教学,教案是教师制定个性化策略的重要依据,教案的设计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来了音乐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猫来了音乐教案通用7篇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图理解歌曲的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虫儿飞》歌词的相应图片,歌曲音频《虫儿飞》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呀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听一听,找出它。

2、播放音频《虫儿飞》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幼儿回答虫儿) 听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3、分段欣赏,学唱儿歌 这首歌里除了儿歌还有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飞的'场景。教室总结图片内容,朗诵并清唱,幼儿学唱。

过渡语:那虫儿在思念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天上的星星低垂,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的场景,因为孤独,虫儿来找他们了。教师朗读并清唱歌曲,幼儿学唱。

(3)虫儿来陪玫瑰了,这会是一个怎么的感觉呢?我们换种方式,听一听歌曲的最后部分,你们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天黑了,虫儿来陪伴玫瑰了。他们两个相伴,再也不会孤单了。当我们我们在家里时有爸爸妈妈陪着我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还有老师陪着我们,所有我们是不孤单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里,都有人陪着我们,我们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学唱

(1)我们的儿歌学完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我们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呀,那老师想问我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幼儿讨论,回答)

(2)三个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一起开唱,比比看男生厉害还是小女生厉害。唱完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5、活动延伸

利用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场景 幼儿可以自编舞蹈进行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以轻巧地、有爆发力地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情景。

2、启发幼儿通过乐器和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达出歌曲中雷雨时的各种声音。

3、通过歌曲来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音带。

2、歌曲音带。

3、鼓、沙球、木鱼等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有雷、闪电、雨声的音带,让幼儿说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在什么时候我们听过?)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要求以轻巧地、有爆发力的声音唱出夏天雷雨时的感觉。

二、敲击乐器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1、出示各种不同的乐器,让个别幼儿来选择乐器,并敲击乐器模拟闪电声、雷声和雨声。

2、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成三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演示夏天雷雨中的闪电、雷、雨的声音。

3、播放音带,让幼儿跟着音乐敲击乐器。

三、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闪电、雷、雨的声音

1、启发幼儿用肢体或其他的方法来发出类似闪

1、电、雷、雨的声音。(如:用跺脚来模拟雷声,用拍腿拍肩来模拟雨声等)

2、播放音带让幼儿用肢体发声的方法来模拟歌曲中的各种声音。

3、幼儿边唱边表演,教师纠正个别重点处。

4、教师弹琴,幼儿唱歌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想以动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唱、做、演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运用恰当的力度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敢于表现。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物质准备: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音乐磁带、雷雨声。

活动重点:能唱出大雨、小雨时的强弱力度。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随《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入场,音乐停,幼儿入座)

1、“轰隆隆,雷公公发怒了,打雷了,下雨了!”(教师随即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刚才我们听到了打雷下雨的.声音,你们知道下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吗?”(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下雨)

二、熟悉歌曲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先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一遍)

2、“录音机里下雨的声音真好听,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3、请你们再欣赏一遍,这一次你们要仔细听一听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教师第二遍播放音乐,幼儿回答)

4、教师清唱。提问:“听了杨老师唱的歌中,你们发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状态,及时肯定幼儿的动作)

5、“哇,你们真是太棒了,杨老师刚才看见你们都做得特别好看,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

(1)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表演唱;

(2)第二遍教师伴奏,幼儿自由表演唱)

三、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刚才你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要听好游戏的规则哦:

1、教师朝幼儿大声喊“下大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大雨的状态;教师轻声向幼儿说“下小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小雨的状态。

2、幼儿游戏若干遍。

3、“哎呀哎呀,又打雷下雨了,赶紧躲雨去吧。”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点:学习集体玩音乐游戏。

活动难点:听到哈巴狗“汪汪”后,反应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3 5 5 5 3 3 2 4 4 4 2 2 5 5 6 6 5 ―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狗 怎 么 叫

5 4 3 2 1 ―

汪 汪 汪 汪 汪

二、歌唱活动《哈巴狗》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数遍。

三、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4

1 1 2 3 3 3 2 1 2 3 1 5 1 1 2 3 3 3 2 1 2 3

有 一只 哈巴 狗 蹲在 大门 口 呀 小 眼 睛 圆溜 溜 想吃 肉 骨

1 5 ‖:1 3 5 1 5 1 3 1 3 1 ― :‖

头 呀。 啊 呜 啊 呜 啊呜 啊 呜 啊!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习《新年好》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新年的快乐,传递新年美好的祝福,让孩子们感受新年节日浓厚的欢喜氛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了解新年的习俗以及过新年需要准备的事情;

2.让宝宝们学会《新年好》歌曲,在新春的.时候可以表演给家人亲戚朋友看,给身边的人带去最美好的新春祝福;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新年好》的歌词以及电子琴;

2.准备好过年的有关图片,以及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先把教师布置好,让新年的气氛在教室中可以体现,如贴福字,挂灯笼等等,把同学们带到教室让同学们观察教室与往常有哪些不同;

2.老师引导同学们关于新年的话题,与同学们讨论在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有哪些布置和准备,每年过年的时候小朋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3.老师像同学们展示过新年的图片,像同学们介绍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以及简单的向同学们讲解关于过年的一些知识,展示每个地方过年的一些习俗;

4.引出本期的主要内容《新年歌》,为孩子们播放歌曲,感受歌曲中过年的气氛;

5.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曲,给小朋友们示范老师是怎样来唱歌曲庆祝新年的;

老师让孩子们一起学习唱歌,要求有节奏有感情的进行表演;

老师教会每一个小朋友唱会《新年好》歌曲,并且全体跟着老师的琴声进行合唱;

6.老师启发小朋友们自己编奏新年好的歌曲,并且自己配上动作,跟着音乐来把握节奏,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欢乐带给周围的朋友;

7.老师引导孩子在新年的时候对别人送出祝福,让孩子正确进行新年送祝福的行为。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基本会说、唱儿歌,并模仿说唱部分的动作。

2、能随音乐变化找到朋友并作出相应“喜欢”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表达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我喜欢你。

2、ppt:幼儿交往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入场:听音乐《喜欢你》开火车入场,并坐到位子上。

2、直接导入,引出儿歌。

师问:

(1)我喜欢你们,你们喜欢我吗?谁愿意到这里来喜欢喜欢我?(师张开手,做出抱的姿势,让幼儿上前,可一人,可多人)

(2)你们刚才是怎么喜欢我的?(抱抱)

3、出示ppt小朋友们抱抱的照片,引出:喜欢你,抱抱你。师:那喜欢你除了抱抱还能怎么样呢?(出示亲亲的照片)他们在干什么?

师幼共同说:喜欢你,亲亲你。师:林老师喜欢你们,看,林老师送了个大拇指给你们,你的大拇指呢?一起说:喜欢你,夸夸你。(让幼儿互相之间夸夸)

4、出示ppt小朋友们做鬼脸的照片,引出:喜欢你,逗逗你。

(1)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们,你们也做个鬼脸,来看看谁做的最好玩,最好笑。(在幼儿做的同时,师可去幼儿那问幼儿扮的是什么。)

(2)喊几名幼儿上前变给其他小朋友看,再让所有的幼儿一起做鬼脸变给听课的老师看。师可说:我来看看谁变得能让人哈哈大笑。

5、出示第二段配乐,老师说b段儿歌。师:下面一起来听一听林老师今天是怎么喜欢你们的。边说边做动作。在第二遍时,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

6、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师:你们今天做的这么棒,这次我要找好朋友去喜欢喜欢他。师边唱边走到幼儿中间去抱抱、亲亲幼儿。

7、学习a段儿歌。

师:幼儿园里真有趣,有这么多人喜欢你的,那高兴吗?幼儿园里真有趣,除了有这么多人喜欢你,小朋友还能在一起做游戏,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下面我们把这首儿歌完整的听一遍。

8、游戏巩固。

(1)两人之间玩游戏。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喜欢你的游戏,首先先好朋友之间玩。找个好朋友面对面,一起喜欢喜欢他。

(2)全班一起玩游戏。

9、结束。

师:今天有这么多人喜欢你们,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出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去喜欢喜欢他们好不好?

课后反思:

在课次《喜欢你》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到我班幼儿的能力,第一环节以谈话导入“你喜欢我吗?”“观看ppt四个动作的喜欢”来切入,一开始就观看ppt记住歌词内容,这样很容易把歌词给记住了。幼儿第一环节掌握住了,于是,我把歌词创编到歌词中,让幼儿通过做动作——完整听音乐——最后结合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表达自己喜欢的.意思。在上台表演环节中,我首先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带动胆小的孩子参与活动中去,整节课下来老师上的轻松,孩子玩的也开心。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对音乐歌词和动作,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最后一个环节在我的肢体语言提示下,幼儿边大声唱歌边做动作,使幼儿更加自信,活动气氛更加活跃。

我想一个活动能够精心设计,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

猫来了音乐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 《 雪绒花 》 (音乐切入) 课题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之声》中的一段木偶戏扮演《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愉快的气氛,培养同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指导同学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插曲《雪绒花》,感受和表示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和音乐形象。感受歌曲抒情性三拍子美感的同时,激发同学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引导同学感受、表示音乐形象和情绪内涵。

教学难点

1、对比相似乐句旋律,正确掌握音准。

2、正确的咬字吐字,流畅地歌唱。

教学准备

同学:已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多首经典歌曲。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环节小记

一、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世界语言。音乐剧《音乐之声》为何会风靡全球,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其音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回忆《音乐之声》各个音画场景。(出示图片)

了解音乐无穷的魅力。

回忆木偶戏扮演给你的印象。

引导同学欣赏、体验、探究音乐剧片段:木偶戏扮演《孤独的牧羊人》,了解木偶戏这一艺术扮演形式,感受歌曲愉快的气氛,培养同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为了欢迎上校的朋友男爵夫人和麦克叔叔。玛丽亚和小朋友们一起扮演了一出木偶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扮演得非常有趣。

播放视频片断:木偶戏扮演《孤独的牧羊人》。

引导同学对比讨论歌曲不同的情绪特点与风格。电影中小朋友们当时的心情?初步体验歌曲情绪、情感。

引导同学模仿歌唱,体会其歌唱特点。介绍歌曲中动物语言的情绪化歌唱表示。

小结歌曲的情绪风格。

欣赏电影片段《孤独的牧羊人》,听一听这首歌与《do-re-mi》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诙谐、有趣的木偶戏扮演带给人的感受。讨论歌曲情绪和演唱形式。

说说最吸引你的歌词,模仿唱一唱。

二、学唱《雪绒花》

1、由于小朋友们精彩的扮演被推荐参与音乐节的演出。扮演曲目中有一首感人的歌曲《雪绒花》

导入欣赏: 播放音乐范唱。引导同学对比《孤独的牧羊人》说情绪感受。

随着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起走进《雪绒花》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播放电影片段。在音乐画面中感受歌曲表达的无限深情(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和对自身祖国的热爱之情)。

欣赏歌曲。说说对这首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印象。讨论这首歌与《孤独的牧羊人》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欣赏电影片段。讨论当时的社会现状,并理解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表达了上校怎样的情感?

对比《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了解《雪绒花》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和旋律等音乐要素,简单分析句式关系,了解旋律变化重复、重复、对比等发展手法,从而了解歌曲的情绪内涵。初步发展同学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学唱歌曲旋律:

?雪绒花》这首优美的歌,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走进歌曲旋律,感受其音乐旋律的表示作用。

弹琴伴奏,指挥旋律的音高走向。

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同学发现“起、承、转、合”的句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a、a、b、a)

指导同学视唱歌曲旋律。

手势提示音高,用lu跟琴哼唱旋律,掌握节奏和情绪。

模唱歌曲旋律。讨论各乐句之间的关系。了解旋律变化重复、重复、对比等发展手法。

尝试视唱旋律。

3、学唱歌词

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游戏“对”唱:清唱歌曲旋律,手势引导同学正确填唱歌词。(掌握旋律,唱好一字一音。)

弹琴伴奏,指导歌唱。

难点指导,对比相似乐句的不同音高走向。

播放音乐,指挥歌唱。(激发同学的情感进行初步表示。)

欣赏教师的范唱,默唱歌曲的同时手势划出旋律的情绪线条。

根据老师的视唱,记忆旋律音高并唱出相对应的歌词。

分句正确歌唱。

尝试歌唱。难点提出练习。

随音乐默唱歌词,考虑歌声要求。

讨论音色与情感,尝试深情地歌唱。

在视唱歌曲和游戏“对”唱练习中初步培养同学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在感受歌曲抒情性三拍子美感的同时,指导同学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插曲《雪绒花》,感受和表示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和音乐形象。激发同学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4、尝试唱英文歌词

播放录像片段,当上校看到小朋友们精彩的扮演,深受感动,拿起吉他唱起了《雪绒花》。

激发兴趣,引导同学尝试用英文歌唱。

电影中,《雪绒花》曾在两个不同的场所演唱。还有一次是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告别祖国的音乐会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你最喜欢、或者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次演唱?为什么?

欣赏录像,边欣赏边默唱。

读英文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尝试歌唱。并练习难点句。

欣赏电影片段,讨论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演唱,探究上校当时的心情。理解后一次演唱表达的深厚情感。

5、巩固歌唱。

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定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

引导同学讨论声音处置,并指导歌唱。(抒情歌曲,可唱得慢些,声音柔和些。高潮局部在力度上可以唱得比其他局部强一点)

小结,伴奏歌唱: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身祖国的热爱。

进一步理解情感。

讨论怎样才干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寻找高潮,进一步处置声音,抒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随音乐有感情地歌唱。

设计演唱形式,分组扮演唱,用歌声表达丰富的情感内涵。

进一步升华情感,处置歌唱,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进一步表示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三、总结

延伸

由本课欣赏的几个片段,小结影片最大看点和胜利之处——音乐。感受音乐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扮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示手段。以后进一步探究音乐对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

播放音乐,组织下课。

正是有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上网浏览,去发现优秀的音乐剧,并介绍给大家。

开拓课程资源,进一步激发同学课后探索音乐剧、欣赏音乐剧的兴趣。

猫来了音乐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猫来了游戏教案推荐7篇

小班猫来了游戏教案精选7篇

猫来了游戏教案5篇

小班猫来了游戏教案5篇

猫来了游戏教案最新8篇

猫来了游戏教案优秀5篇

小班猫来了游戏教案优质5篇

小班猫来了游戏教案模板5篇

谁来了音乐教案通用8篇

谁来了音乐教案最新7篇

猫来了音乐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0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