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优质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方案的核心在于为团队提供具体的指导,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高效协作,认真对待方案的制定过程,才能为活动的顺利举行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成功,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优质7篇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1

班数学活动:玩具超市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 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重点:

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难点:

找出比5小的图片朋友

活动准备:

1、与幼儿操作材料相一致的磁性实物图片若干,实物投影仪。

2、数量1---6的实物图片人手一套,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片。

二、引导幼儿目测数群,感知数量为1---6的图片

⑴ 你们先看看,盆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什么?

自由讲述 个别讲述

⑵ 现在我们再看看每张图片上的东西各有几个?

如:3只篮子 、5块蛋糕 (注意量词的正确运用)

自由点数 个别讲述

⑶ 深入提问,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目测数群的方法。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个的?(如:三个小苹果加一个大苹果,合起来是四个苹果)

三、通过寻找比5少的实物图片,学习比较5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1、请幼儿找出数量为5的图片。

2、 寻找比5少的图片,游戏:“找朋友”

要求:请小朋友帮助5找到比它数量少的朋友,找到了,就把它插在这个分类盒里。一边找还可以一边说,你找到了×个××,它和5比怎么样?

① 幼儿操作、讲述

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业,(老师对找出2个或2个以上的幼儿给予表扬。)

② 鼓励幼儿第二次操作

a 要求:你再找找,有没有比5个蛋糕少的图片朋友了?

b 启发幼儿找到所有的比少的朋友

c 个别展示介绍,如:我找到了2个气球,和5块蛋糕比,蛋糕多,气球少。

3、教师小结:我们帮5块蛋糕找到了4个朋友 ,它们是1、2、3、4 。

四、引导幼儿有序地排列图片

⑴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图片做成好看的图书送给小班的弟弟和妹妹,好不好?

1、 组织幼儿讨论制作图书的要求和方法:怎样做图书才又整齐又好看呢?鼓励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想象现成图书的做法:工人叔叔是怎样把好看的图片做成图书的?

2、 幼儿讲述:如:帮助他们排得整齐一些。

(1) 幼儿操作、讲述,教师加强观察。

(2) 引导幼儿观察两位幼儿的排列结果,通过比较得出: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做出来的图书就好看。.

(3) 幼儿有规律地排列图片

将数量最少的放在最上面,最少的放在最下面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将图片制成好看的图书,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体验制作的快乐。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的: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能明确地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2.学习用数字对物体进行分类统计。

3.能有序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常规。

活动准备:

1.红、蓝两色水笔各一支;

2.“分衣服”材料:大小、颜色不一的“衣服“; “分纽扣”材料:大小、扣眼、颜色不一的“纽扣”若干份;

3.分类板、记录纸;

4.投影仪。

活动预设:

一、以“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郭老师开的商店进了一批新货,这批货又多又乱,请小朋友帮帮我,将这些东西分一分,好吗?

二、教师讲解层级分类和记录法

1.第一次分类并记录: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特征来进行第一次分类,并根据标志进行记录。

(2)师:这些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可以怎么分?

师:我们将分好的衣服再按照它的特征进行记录(先数一数分出的物品有多少,在相应的.记录纸上用数字记录并在上面画上标志)。

2.进行二级分类:

师:如果我要将这些衣服再进行分类,能不能再分?怎么分?(请幼儿进行分类,分好后教师进行记录。)

教师小结:像我们今天这样一层一层进行分类的方法就叫做层级分类。我们在分同一种东西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它的款式、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多级的分类!

三、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学习层级分类:

师:我的商店里还进了一批的纽扣,也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小朋友们可以根据郭老师刚刚的方法,将这些纽扣一层一层进行分类,你们想想,看看有几种方法可以将这些纽扣进行分类整理!

师:我们分小组进行,每组2人,2个小朋友们可以先讨论,然后按商量好的方法帮我的纽扣进行分类。一人分一人进行记录,每分一层都要数一数有多少,在记录纸上用数字记录并在上面画上标志。(提醒幼儿记录好一种办法后可以在篮子里再拿一张记录表用另外一种方法进行分类记录。)

四、师幼一同评价操作情况:

师:请你说说你是按纽扣的什么特征来分的?怎么记的?

(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他的操作情况,引导全体幼儿对各组的统计表进行讨论,看看这些统计表是否能让别人清楚分的是什么、是按什么分的!)

五、结束延伸:

师:这些纽扣还能再分吗?怎么分?等等我们回班上一起来分分。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5

活动名称:感官——长棒1

教具构成:

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错误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

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

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6

设计意图:《分果果》是小班数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物体和物体“一样”的含义,并能对其进行分类。本次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助小猫将水果进行分类,学习按照食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且学会用食物标记来表示分类结果,重点强调先分类,再贴上标记。集体尝试按规则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记,使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与物体相同的含义。

活动目标:

1.能给三种水果分类,并用相应标记表示分类结果。

2.进一步感知物体与物体相同的含义。

活动重点:按照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进一步感知相同物体的含义。

活动难点:先分类再贴标记,按规则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自制动物、水果图片、自制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找特征,学习分类

1.教师出示小动物和水果图片。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小兔,一个是小猫。

2.教师带领幼儿跟小猫、小兔打个招呼。

3.出示三篮分类分好的水果,和一篮没有分类好的水果。师:小兔和小猫各自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引导幼儿发现分类好的.水果看起来很清楚,没有分好的看起来很乱。

4.请幼儿说说小兔和小猫放水果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发现小兔的水果是分类分好的,小猫的是没有分好的)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二、插标记,巩固分类

1.出示水果标记,引导幼儿认识水果标记。

2.引导幼儿知道将水果标记贴到分类好的相应的水果篮上。

3.引导幼儿帮助小猫,像小兔一样把水果分类分好。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分类。

三、齐操作,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1.师:小猫家还有很多水果需要小朋友帮忙分类,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猫吧。

2.出示幼儿操作材料,(篮子图片和水果图片)。引导幼儿把水果按“一样的分在一起”这个要求,将水果贴到篮子里去,然后把旁边的水果标记贴到相应的框里。

3.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先分类再插标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挑选几个幼儿操作材料,进行展示交流,观察交流有没有分错的,并进行改正。

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小猫是混放的,小兔是分类放的。并学习像小兔一样分类放水果。

了解水果标记,能正确使用水果标记。

操作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并且加深对本次分类规则的掌握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两段长短不一的绳;两支长短不一的粉笔。

2、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比较长和短。

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2、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3、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4、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二、谁的鼻子长?

1、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三、长颈鹿找东西。

1、教师出示“长颈鹿找东西”的图片:长颈鹿爸爸和长颈鹿宝宝起床了,他们分别在找自己的皮带、裤子、围巾。长长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短短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

2、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

3、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四、评价:谁的画面最整洁。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升大班活动方案优质5篇

幼儿园元旦活动方案优质6篇

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优质8篇

幼儿美术展活动方案优质6篇

数学群活动方案优秀7篇

幼儿园迎中秋活动方案优质6篇

幼儿园迎端午活动方案优质5篇

幼儿六一儿童活动方案优质8篇

2023年幼儿园中秋活动方案优质5篇

幼儿诗教学活动方案优质6篇

幼儿数学类活动方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99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