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有效的教案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8篇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能在间奏处做简单的买书动作,并用欢快的声音唱出买书时开心的情绪。

3.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知道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

?买书》图谱、《买书》音乐、

活动建议

一、熟悉歌曲,通过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

1.出示红包,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个小 朋友都拿到了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会用来买什 么?

小结:压岁钱可以用来买很多的东西。

例如: 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图书。

2.观察节奏卡,了解附点音符的特点。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的`节奏卡,你能打出这个节奏来吗?能把要用压岁钱买的东西用这个节奏来说吗?(买了一小画笔……)

二、了解歌词,引导幼儿在间奏处用动作表演。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初步了解歌词。

提问:你们知道有些小朋友拿到压岁钱后是怎么花的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买书》。

提问:姥姥给了压岁钱,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在间奏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提问:去书店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你买书时的心情吗?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并将动作表现在歌曲间奏处。

三、引导幼儿创编歌曲,知道正确使用压岁钱。

提问:如果以后你们再拿到压岁钱,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些什么呢?

师:一起跟着老师演唱这首歌曲。

小结: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也要知道压岁钱也得来不易

不要浪费,做一个节约用钱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表演区与同伴合作进行创编。

附:歌曲

买书

1=c 4/4荃田 词

嘉评 曲

3 5 6 56︱i i6 5(56︱i2i6 5)︱3 5 6 56︱5 53 2(23︱

姥姥给 了 压岁钱,我和妈妈 逛书店。

5653 2︱1﹒ 2 3 3 ︱5652 3︱5652 36︱56533︱

买 了一摞 小画 书,

5 ii6 5︱3 32 1 ︱ii6 5 53 ︱ii6 5 ︱里面的故事 真精 彩。 哎哟 哟, 哎 哟 哎。5ii6 5︱3 0︱5 22 3 2︱ 1 0︱

里面的故事, 真 呀么 真精 彩。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2.尝试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大猫和老鼠模仿的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与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物质准备:剪辑过的音乐《老鼠今天真快乐》、行军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说说动画片里的小老鼠是怎样搬家的?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小视频,请小朋友认真的来看一看,视频的小老鼠在干什么?都做了什么动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师:你觉得视频中老鼠在干什么?

2.结合已有经验,用语言描述老鼠的形象。

师:小老鼠一般在什么时候出来呢?出来的时候动作是怎么样的?表情呢?

(夜晚、安静、悄悄地、贼溜溜、探头探脑、钻洞)

二、完整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体验诙谐音乐的趣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乐曲,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边听边想一想,乐曲中的老鼠在干什么呢?

1.出示老鼠行军路线图,分段欣赏,师幼共同讨论创编相应的动作。

(1)欣赏乐曲a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2)欣赏乐曲b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3)欣赏乐曲c段,根据游戏情节创编相关的动作。

三、情景扮演,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的形象。

师:我们都已经掌握了搬家的本领了对不对,现在我们要真的来搬家了,请小老鼠们到这边来,跟着鼠妈妈一起搬家了。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哦。

注意激发幼儿体验猫不在时小老鼠的快乐情绪,大胆地把老鼠舞的动作做得夸张、有趣

1.完整表现乐曲。

2.再次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律动。

师:老猫睡觉正香着呢,让我们抓紧机会,赶紧搬家吧!

四、游戏律动

1.随机播放老猫、鼠伙伴等的叫声,引导幼儿玩游戏。

师:咦,谁来了?怎么办?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中小老鼠走路、跳舞的形象。

师:当听到老猫叫声时,小老鼠们不许动。当听到灭虫器的声音,要捂住嘴巴赶紧跑回位置上。当听到鼠伙伴的叫声要发出老鼠的'叫声。

五、活动自然结束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歌表演的动作。

2、培养幼儿边唱边表演的兴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头饰人手一个,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今天好热闹,听,小小鸡在蛋壳里唱起了欢快的歌。

1、“小鸡出壳”歌曲复习,用好听的声音唱。

2、唱第一句“小小鸡蛋把门开”时,要用点力,出来的歌声要柔柔地,好听。――每二遍唱。

(二)“看,有只小鸡真的'出壳了,大家要仔细看小鸡是怎么从蛋壳里钻出来的。”

1、老师戴上头饰示范动作一遍。

2、幼儿讲讲,小鸡是怎么出壳的,并学着做这几个动作。

3、第二遍示范

把未讲出的动作讲出来并学习。难点:转身跳过来。

4、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一起来出壳。带上头饰,其他幼儿看看他们有没有和音乐一样,该出壳的时候出壳,要不然太早了,没长好,太晚了,要在蛋壳里闷死的。

5、再请多点幼儿上来学做。

6、全班幼儿学着歌表演,用歌声帮助可有力气出壳。

(三)复习律动:小星星

小鸡出壳,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让我们一起去数星星。――复习律动: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数别漏了。

2、第二遍,小摇篮要摇的柔柔地,轻轻地,天黑了,小鸡回家了――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节奏感比较弱,老师只是纯粹强调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小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如果根据音乐的节奏,配上形象、生动的儿歌,让幼儿有节奏的边念儿歌边做律动。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跟着儿歌的节奏从而有节奏的做动作了。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活动难点:

能把歌曲运用于老师给出的水果中。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ppt课件“怪汽车”。

2.歌曲《汽车开来了》、《怪汽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律动《汽车开来了》

2、我们开着车子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3、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看看美丽的森林到了吗?

二、引入故事《怪汽车》

(一)播放动态课件《森林新发现》。

1、看看森林里有谁?我给他变出来好吗?

2、这是谁呀?(出示小兔、小猫、小猴子)看!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逐个出示水果。让幼儿说出谁发现了什么。

3、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小兔、小猫、小猴子说他们也喜欢这些水果,他们要把它带回家。看看他们带回家了没有。

4、小兔滚着西瓜,小猫滚着南瓜,小猴子滚着萝卜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停!马路上不能滚水果。”马路上能滚水果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子,很危险。)

5、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南瓜和萝卜带回家呢?

6、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想。

7、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他也想办法了,我们看看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二)播放动态课件《西瓜车》

1、播放音乐怪汽车第一段,教师在ppt中播放变出的顺序。

2、这是什么车?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先变出了什么?

3、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先变出什么再变出什么?(让幼儿重点听小车窗、小车轮、方向盘)

4、西瓜车变好了吗?他先变出的是…….

5、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变一变好吗?跟音乐一起学唱。

(三)播放动态课件《南瓜车》《萝卜车》。

警察说现在小兔的西瓜车可以带回家了,那萝卜和南瓜怎么办?我们帮小猫咪一起来变南瓜车好不好?

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来唱一唱。

你喜欢什么车,开着你喜欢的车去玩喽。

三、变怪汽车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水果也变成车呀?(出示水果图片,先请幼儿把变得顺序说一说。)请幼儿自己变一变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音乐兔跳是活泼欢快的,狼的音乐是重的、慢的、低沉的、阴森恐怖、凶狠的。

游戏规则:

小兔出来—律动(兔跳);狼出来—小兔逃回家

xx|xx|

xxxx|xxxx|

重点、难点:

难点:感受不同性质的音乐。

重点:感知音乐初步会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慢的、低沉的)。初步会做游戏。

2、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兔跳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兔跳

哇!今天天气真好呀!我是兔妈妈我要带上我的兔宝宝们一起去郊游啦!

兔宝宝好!兔妈妈好!让我们出发吧!(在兔跳的音乐伴奏下边跳边进室)

二、发声练习:

兔宝宝你们开心吗?(开心)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唱唱歌吧!

1234|5—|5432|1—||

(师)许多兔宝宝,(幼)一起去游玩。

跟着兔妈妈,跳跳跳跳跳。

看见大灰狼,快快躲起来。

三、新授:

(一)、感受音乐:(听兔、狼的音乐)

1、噢!我们到了!兔宝宝大森林美丽吗?(真美丽)

让我们在草地上尽情地蹦跳吧!(幼儿听音乐后,即兴随机做动作。)

2、感受音乐的性质:

咦!刚才兔宝宝跳得很高兴,为什么后来就吓得躲起来了啊?

(后面的'音乐听上去好象是狼来了)

3、感受狼的音乐:

a、请你们在听听音乐,想想从哪里听出好像是狼来了?

b、请兔宝宝仔细听听狼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是高的还是低的?(教师在钢琴上弹兔、狼的音乐各一句,让幼儿进行对比)

c、请兔宝宝仔细听听狼的声音是快的还是慢的?(再次进行对比)

d、现在请兔宝宝们伴随狼的音乐学做大灰狼。(让幼儿从中感知狼的可怕)

e、兔宝宝们学的真像,大灰狼是怎么样的啊?(凶狠、可怕…)(边听狼的音乐边学狼的动作,启发幼儿做出狼凶狠的样子)(2遍)

4、听音乐幼儿随机做动作。

(二)、进一步感受兔子的音乐:

1、兔宝宝我们小兔的音乐是怎么样的?(请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

2、这首好像是兔子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啊?(教师边弹边问)

3、请你们竖起耳朵听听小兔的音乐是高的还是低的,是粗的还是细的?(边对比边问)

4、让我们听着音乐,学小兔跳吧!

(三)、完整的玩游戏,提出要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狼和小兔的游戏吧!

注意啦,当听到狼来了,兔宝宝要赶快逃跑,而且不许发出声音。

1、老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做游戏。(2遍)

2、第三遍可请一幼儿带狼的头饰扮演狼玩游戏。

(四)、启发幼儿想出躲避狼的不同方法:

刚才啊,兔宝宝看见狼来了用逃跑、躲起来的方法对付老狼的。你还能再想想,还能用什么办法对付老狼吗?

(五)、活动结束:

兔宝宝们真聪明!一听见大灰浪的声音都一溜烟的逃回了家。

狼啊!没捉着一只兔宝宝,灰溜溜的走了。小图看见大灰狼走远了,又高高兴兴的到草地上去玩了!(幼儿边听音乐边出活动室)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6

活动设计: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根据音的高低不同做相应的动作。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散步的样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和区分音的高和低。

活动难点:

根据音的高低大胆表现高人与矮人走路的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蹲步走;会做《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高人和矮人》音乐,图片,草地,高、矮两扇门,黑白袜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去高矮王国玩。

1、幼儿听音乐进场。

2、选择一扇自己喜欢的门进入。

二、情景表演:高人矮人去散步。

1、故事引出: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要去草地上散步,请你听一听哪段是高人走路的音乐,哪段是矮人走路的音乐?

2、欣赏音乐《高人和矮人》,出示图谱。

3、提问:哪段是高人散步的音乐,哪段是矮人散步的音乐?

4、分段学一学高人和矮人散步走路的样子。

5、听音乐自由表演。

6、提升要求再次游戏。

三、游戏:高士兵和矮士兵。

1、讲述音乐故事:听说高人国和矮人国要招士兵,请你们来做士兵。(老师。)高人国的士兵戴上白色的袜子,矮人国的士兵戴上黑色的袜子。

2、讲解游戏规则: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听清楚音乐,高人的音乐,高士兵出来巡视,矮士兵蹲着不动;当矮人的音乐响起,矮士兵出来巡视,高士兵站着不动。

3、根据音乐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提升要求。

5、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四、游戏结束

随《高人和矮人》音乐离开高矮王国。

活动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只有快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孩子会很快乐。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乐《木偶大聚会》,让幼儿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分析乐曲的结构,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乐曲的节奏,初步掌握看指挥演奏的方法。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互相倾听,协调音色。

活动准备:

乐器、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快乐的音乐响起来了,木偶家族即将进行盛大的聚会,你们看谁来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完整感受。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好像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3、熟悉图谱

介绍:图谱中的三种颜色的木偶分别代表三种演奏方法,老师是根据乐曲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木偶是怎么和音乐舞蹈的?

4、匹配乐曲。

5、请幼儿按图谱打节奏。

6、引导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打节奏。

7、徒手练习

(1)手打乐曲的动作,嘴发乐曲的声音,看图谱练习一遍。

(2)看指挥,分乐器练习。

(3)提出要求进一步练习。

8、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注意指挥的手势,看指挥演奏。

讨论: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曲演奏。

9、引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活动自然结束。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活动反思:

?木偶大聚会》选自《胡桃夹子组曲》,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热情高涨。选择本次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现将本次活动反思如下:

1、教师思路清晰,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将故事内容记得更深刻,我出示一组打乱的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将图片摆好,随后教师再次讲故事让幼儿自己验证结果,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放手,把机会给予孩子。在以前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一般是让孩子集体练习,集体演奏,乐器早就放在了孩子们的椅子底下,孩子们对乐器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三种乐器摆在教师前边,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们的兴趣就更高了,演奏的效果也比较好。有时候,我们放一放手,孩子们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惊喜,但这些惊喜还是要建立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上的。

3、在和保教主任沟通后,得知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打击乐活动,所以在出示打击乐后我增添了介绍、认识打击乐的环节,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听、看、试、演等环节中,孩子们对乐曲的旋律掌握的较好,打击乐活动顺利完成。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8

一、设计意图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是的,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如何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领略音乐的神奇,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首先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作为活动的内容。并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二、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2、能理解音乐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三、活动准备

1、生活中有见过煮面条的经验;

2、音乐磁带、录音机、大锅(帖在地板上)教学拼图(没煮前的面条,放在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表现的对象1、集体交流师: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有)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儿?(丰富硬梆梆,直楞楞的,脆脆的等词汇)面条下锅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慢慢变软,慢慢变弯)水开了,面条又变成什么样子了?(绕来绕去,面条粘在一起)面条煮好了,还要做什么呢?(加调料让面条更好吃,还要记住关火,对幼儿适时进行安全)(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们仔细地听,这首曲子表现得是什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好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倾听与想象1、第一遍:倾听与感受提问:这曲子好听吗?那你们觉得有几段?小朋友的耳朵真灵都听出来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呢(雄壮有力很有节奏)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慢、柔、舒缓)第三段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老师觉得这首曲子很像我在家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梆梆,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的。

(过渡语)我们边听音乐边把它画下来吧。

2、第二遍:倾听与匹配(过渡语)王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图,请你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应该放在这在3段中的哪一部分呢?

3、第三遍:倾听与匹配——请幼儿根据音乐贴相应的图,并想象动作。

(出示图片2:放在锅里的面条)提问:这一张呢是什么样的面条呢?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集体表现,教师融入适时鼓励表扬)。

(出示图片1:没煮前的面条)提问;这一张是什么样的面条呢?(硬梆梆的直愣愣的,像没下锅的面条)应该放在哪儿呢?你觉得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教师融入)(出示图片3:水沸后的面条)最后一张图片,应该放在哪里呢?这一段可以怎样表现呢?(集体表现,教师融入适时鼓励表扬)。面条煮熟了,关火了,面条不会再动了,我们摆个造型吧。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想了好多的不同动作,我们来听音乐把动作连起来表现出来吧!

4、感受音乐随音乐表现各段动作(过渡语)刚才小朋友都表演得非常好,可是这首曲子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声音,大家听出来了吧?

5、难点:寻找滑音(面条下锅的音乐)刚才这个声音就像是有东西掉下来一样,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声音到底在哪里呢?(放第一段音乐和第二段的开头)这时候面条下锅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集体表现,教师融入)。

(过渡语)小朋友想了很多面条下锅的动作,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地来表演一次吧,记住一听到这个特别的声音面条就要下锅了。

6、完整表现乐曲(启发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三)音乐游戏第一遍游戏:

(老师穿围裙拿勺子)我是厨师,在我要正式开始煮面条了,今天我准备了一口大锅,请面条们都站在锅的外面,听到了特别的声音时才能下锅。

第二遍游戏:

我要请个小朋友来当个厨师,其他小朋友都来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优点:

1、图谱的出现对幼儿理解曲式提供抓手。

2、活动设计结构合理,环节流畅。

不足与建议:

1、教师对幼儿动作评价较为单一、宽泛,应针对动作与音乐联系,动作表现音乐的程度评价。

2、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缺乏联系,没有准确地把握欣赏活动的特点。

3、幼儿的欣赏活动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自我感受,为何赋予面条形象的匹配,这是来源与幼儿还是来源于教师。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8篇相关文章:

游戏熊来了教案优质5篇

音乐游戏快与慢教案推荐8篇

春来了音乐教案参考5篇

春来了音乐教案推荐6篇

谁来了音乐教案6篇

谁来了音乐教案最新7篇

小班音乐谁来了教案反思6篇

谁来了音乐教案推荐7篇

音乐游戏活动教案7篇

音乐游戏小鱼游教案6篇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9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