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教案中会设计评价工具,以便于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教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全球意识,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手工梨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手工梨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母亲节的意义,明白母亲节送妈妈礼物的意思。
2、幼儿在制作爱心手链的过程中,体验穿珠子游戏的趣味性。
3、锻炼幼儿的手部灵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力,锻炼幼儿手、眼、脑协调灵活性发展。
4、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串珠规律制作精美漂亮的爱心手链。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基本的穿孔经验
2、五彩小珠子、剪刀、弹性小绳子
3、教师提前做一根爱心手链作参考样本
4、母亲节相关手工手链礼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母亲节相关手工礼物,引导幼儿观看,通过观看母亲节手工礼物,激发幼儿主动为妈妈制作爱心手链的愿望。
(1)小朋友们,请看图片,这些都是其他小朋友做的母亲节礼物,小朋友们把这些漂亮好看的礼物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他们的妈妈很开心。
(2)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手链制作的相关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3)你们带过手链吗?你们喜欢手链吗?你们的妈妈有没有手链呢?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手链送给自己的妈妈呢?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diy环节,出示diy制作手链的基本材料。
(1)教师出示材料包,引导幼儿认识材料包里的物品。
(2)教师出示珠子,引导幼儿观察小珠子的颜色。教师介绍弹性小绳子,告诉幼儿相关注意事项。
3、教师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注意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有规律的'穿珠子,现在绳子的尾部打好一个节,以免珠子从后面滑落。
(2)幼儿穿珠子,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按照规律穿珠子。第一个穿哪个颜色的珠子,第二个穿哪个颜色……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串珠子。
4、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手链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母亲节到了,你们把这份精美的手工手链带回家送给妈妈做礼物吧!
手工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做糖葫芦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葫芦)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糖葫芦就做好了。(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目标2)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手工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会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国结。
2. 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
活动准备:《中国结》ppt;中国结图示;彩纸;剪刀;范例活动过程:
1.出示《中国结》ppt,初步认识中国结,感受其美。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悬挂着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我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呀?(中国结)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一条条的绳子串在一起就变出了这么多神奇的中国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呀。
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
有红色的如意结,有红色的鱼,有金色的花生……图形真多呀。中国结的主色是红的,又配上了金色,蓝色,绿色,看上去特别的喜庆、美丽。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中国结形状漂亮还有这么多意义呀,难怪大家都喜欢它。它送给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看见过中国结呢?
这么多地方都悬挂着中国结,我们多喜欢呀。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工艺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出示《中国结》图示,制作中国结。
请幼儿看图,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请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示范,重点讲述第三步的对折法。
3.幼儿操作,提出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看图示剪中国结,剪的时候要用力,但要细心不能剪断。
4 .张贴中国结,互相欣赏。
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请幼儿相互交流。
手工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彩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
2、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事先准备好的魔法口袋及成品橡皮泥。如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
活动过程:
1、魔法口袋变变变教师以神秘的魔术师登场,以神秘、夸张的口吻,夸张的动作依次变出糖葫芦、蛇、饼干、刺猬、等彩泥成品,让幼儿观察、讨论。
2、认识彩泥教师提问:这么好看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自主讨论)幼儿每人一块彩泥,进行观察、触摸、讨论。(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尽量让幼儿发现彩泥的特性)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确定幼儿的讨论结果,告诉幼儿这种软软的,会变的像面一样的东西就是橡皮泥,也叫彩泥。
3、彩泥变变变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彩泥变汤圆。
(2)压扁: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汤圆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幼儿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4、彩泥回家今天,橡皮彩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真开心呀。彩泥宝宝累了,我们送它回家吧。
教师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让幼儿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活动反思:
1、活动导入有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彩泥的兴趣。
2、在引导孩子认识彩泥的时候,没有向孩子阐释清楚彩泥的性质。
3、在活动中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变彩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活动中,幼儿玩彩泥时,比较专注,捏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握了捏彩泥的基本技能,获得了发展。活动结束时,幼儿很不舍的送橡皮泥回家。
手工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剪刀制作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例一幅(用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制作好一条浮雕效果的鱼宝宝),ppt、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蓝色卡纸、工具、篓子等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鱼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纹等。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鱼)
2。那你们都见过哪些鱼?你能说一说这些鱼长的什么样的吗?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鱼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ppt)教师小结
4。你们发现这条鱼宝宝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身上的鱼鳞很漂亮,你们猜猜是怎样做出来的?
5。教师示范怎样用剪刀剪出鱼鳞。
二、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橡皮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也来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变出一条与课件中一模一样的鱼宝宝)(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教师示范制作鱼选择一块橡皮泥捏软→把泥一分二,一份做鱼的身体,另一份分成大小不一的四份份,分别做鱼的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做鱼的身体时先把泥搓成椭圆形,再压扁→分别装上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用剪刀在鱼身体上一排一排剪出鱼鳞→再在尾鳍、背鳍、腹鳍刻上条纹→一条鱼就好了,再添上水泡、小草等。
四、幼儿制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鱼,比比谁的鱼最漂亮,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五、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
手工梨的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