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找妈妈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资源,教案的灵活性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宝宝找妈妈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宝宝找妈妈教案6篇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用普通话正确讲述画面上的动物名称以及其数量,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特性。

2、通过留空等待以及给动物妈妈记录宝宝数量的方式,感知动物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学习用“xx有xx”的句型讲述。

3、迁移数学经验,愿意参与讲述和记录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图片:象妈妈、够妈妈、鼹鼠妈妈、猪妈妈。

3、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4、幼儿学过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客人,你知道她们是谁吗?

2、教师以动物妈妈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分别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例如:我是象妈妈,小x班的.小朋友,你们好!

3、教师:小朋友,你是谁?你是谁的宝宝?请你猜一猜我有几个宝宝呢?(分别请一个幼儿猜)现在,我还是不告诉你们,但是,你们的图画书会告诉你们。

二、幼儿自己观察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四个画面。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谁?他们有几个小宝宝?

三、引导幼儿讲述画面。

1、逐一观察画面,教师采用边提问边等待幼儿回答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象妈妈有_?请小朋友一起说有几个小象宝宝?

(2)教师:狗妈妈有_?教师放慢速度等待幼儿一起讲述,接着再讲述第三幅图画。

(3)教师:猪妈妈要生宝宝了,请你猜一猜:猪妈妈会生几个小猪宝宝呢?

(4)让幼儿猜测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数一数,猪妈妈生了几个小猪宝宝。

2、教师完整地讲述画面,在每一句“有——”的后面放慢速度,等待幼儿跟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教师重点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带领全体幼儿讲述画面。

四、探索生宝宝的数量,尝试用“xx妈妈有xx宝宝”的句型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想一想:象妈妈有几个小象宝宝,我们用圆点来记录它的数量好吗?

2、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大象妈妈的图片下方边画一个“○”,边说“大象妈妈有一个小象宝宝。”

3、采用同样的方式,请个别幼儿上来边讲述边添画“○”。

4、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动物妈妈的宝宝“一、二、三、五,咦!你发现了什么?画面上少了几个宝宝?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妈妈会生四个小宝宝呢?”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xx妈妈有x个小x宝宝”的句型续编讲述故事,完善故事结构。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幼儿讲述的动物(如:猫妈妈),然后,请幼儿上来边说边在下方添画○。

6、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片讲述故事。

五、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你们都知道我们有几个小宝宝了吧,我们可爱的小宝宝,你们爱我们吗?

2、教师:下面我们用歌声来告诉动物妈妈,我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3、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准备:

鸡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鸡蛋1个,生鸡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三、活动过程:

(一)集中注意:激发情感。

1、教师出示鸡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鸡妈妈?

2、今天两只鸡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

3、我们帮她们找找吧!

(二)找寻鸡蛋:区分鸡蛋。

1、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带子。我们找到了要把蛋宝宝轻轻地放在袋子里。(幼儿分头找寻鸡蛋)

2、你们找到几个蛋宝宝呀?你们看看蛋宝宝长得一样吗?猜猜粉红色的蛋宝宝是哪只鸡妈妈的孩子?

3、粉红色的是这只鸡妈妈的孩子,绿的是那只鸡妈妈的`孩子。赶快把蛋宝宝送回家吧!

(三)丰富认知经验。

1、鸡妈妈很高兴找回了自己的宝宝,谢谢你们。鸡妈妈要送我们礼物呢!(教师出示生、熟鸡蛋)这是什么?哪个能吃?为什么?

2、我们要多吃鸡蛋,鸡蛋营养好。我们到教室里品尝一下鸡蛋的美味吧!

设计意图:

(1)根据《我们爱吃的食物》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活动扩大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环节中设计了区分归类这一内容,初步融入粗浅的数学内容,做到学科的整和。

(3)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说一说;找一找;看一看;尝一尝来丰富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不同发展。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

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4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

难点:会说“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好吗?边走边唱歌曲《母鸡下蛋》

师问:鸡宝宝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中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蛋还给鸡妈妈。看看鸡窝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在地上玩)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里。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给鸡妈妈一个蛋,现在又篮里有几个蛋?(许多个)

3、引导幼儿说出“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四、画蛋:

1、师:咯咯哒咯咯哒,谁在生蛋呢?

师:出示母鸡下蛋图,原来是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蛋画下来吧。(提示幼儿画1个和许多个)

2、教师和幼儿一起吧画贴到墙壁上。请小朋友下次再来给鸡妈妈画蛋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5

教学:上周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养鸡场,之后,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鸡妈妈、鸡蛋宝宝,比如:吃饭的时候,吃到了鹌鹑蛋,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小鸡蛋宝宝;喝鸡蛋汤时,他们说:这是用鸡蛋宝宝做的`……小朋友们无论看到什么蛋都说成鸡蛋,于是我们开展了这个活动,让幼儿辨别不同的蛋。

教学目的:

1、幼儿能够区分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

2、喜欢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鸡、鸭、鹅、鹌鹑的图片。

2、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我见到了一个蛋。这是什么蛋呢?这是谁的蛋宝宝呀?我们一起帮助它找妈妈吧?

(二)帮助蛋宝宝找妈妈

(1)鼓励幼儿大胆问可容纳老师:这是您丢的蛋吗?

(2)询问鸡妈妈、鹅妈妈、鹌鹑妈妈和鸭妈妈这是不是你们的蛋呀?请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说一说这是谁的蛋宝宝。

(三)帮助更多的蛋宝宝找妈妈

(1)幼儿选择实物蛋或图片,把这些蛋宝宝送到它妈妈那儿。

(2)幼儿尝试动手剥蛋,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3)贴蛋壳:给出壳的鸡宝宝、鸭宝宝、鹅宝宝、鹌鹑宝宝贴蛋壳。

宝宝找妈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宝宝找妈妈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找春天教案6篇

找圆形小班教案6篇

找花猫音乐教案6篇

找水果小班教案6篇

找对应小班教案6篇

找关节,中班健康,教案6篇

找小猫的教案通用6篇

小班找图形教案优质6篇

小班找春天教案精选6篇

小班音乐游戏找小猫教案6篇

宝宝找妈妈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96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