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是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周密的活动方案,成员能更好地协调各自的工作进度,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6.1活动方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6.1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20xx年"三八"妇女节之际,特举办本次感恩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
妈妈,您辛苦了!
三、活动安排
1、3月6日
(1)了解妈妈(奶奶或外婆)的生日。
(2)了解妈妈(奶奶或外婆)的爱好。
2、3月7日
一看:观察妈妈在家都做哪些家务。
二想:这么多年来,妈妈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最感动?
三找: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是否尊敬她?请找出不足及改正的办法。
四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历史典型的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
五做: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将孝敬父母落实在行动上。
3、3月8日
(1)清晨,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2)低年级同学自己洗漱,中高年级同学叠被褥。
(3)放学回家后给妈妈(奶奶或外婆)一个大大的拥抱,帮她按摩十分钟。
(4)送礼物给妈妈(奶奶或外婆)(参考: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泡一杯茶等)。
(5)收集家长反馈意见(电子稿交到班主任处,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每班评选出x名“孝亲之星”)
小学6.1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5月13日是母亲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开展"母亲节"感恩活动。学校为把母亲节活动作为学校感恩的继续与延伸,并以母亲节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阳光、亲情。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利用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母亲、母亲节由来等宣传,《妈妈,您辛苦了》。
2、各班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感恩母亲的活动。
3、各班根据不同年龄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感恩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感恩母亲活动。
(二)具体实施阶段
1、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向妈妈说一句真诚问候或祝福;给妈妈泡一杯茶;为妈妈洗一次脚;陪妈妈散一次步;为妈妈做一张贺卡,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等等。(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加,照片上传到班级群)
2、四----六年级学生开展"母亲节"手抄报活动。(每班上交2幅作品)
3、开一次感恩母亲班队会。(5月11日,全体参加,拍照上传照片)
4、1---3年级学生开展“最佳孝星”评选活动,各班利用队会课对一周的感恩母亲活动进行总结,班队会上,让各位同学讲述他们的感恩事迹,每班评出10名“最佳孝星”在班内表彰,并从中选出2名最优秀的,报到大队部表彰。
五、总结评比阶段
1、评选优秀"母亲节"手抄报,5月11日下午第一节课前送交大队部(4---6年级)
2、收集为妈妈做一件事照片,每班以班级为单位打包上传照片到xxxxxxxxx@qq.com邮箱(1----6年级)
3、上报2名最优秀“最佳孝星”名单到大队部表彰周五下午放学前(1---3年级学生)。
小学6.1活动方案篇3
一、 活动意义:
节日离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近,学生仿佛每天都在过节。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其实节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自然界的发展变更、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内容。这次的活动借助于学生对节日的向往和对过节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继续巩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节日,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并分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初步学会制定研究的计划书。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4、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自主选择了解春天的一个节日。
2、初步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书。
难点:
1、制定节日的研究计划书。
2、根据制定的计划书行动,顺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用具与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分组学习,小组中成员进行分工。每组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联络员和资料保管员。
2、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3、收集跟节日有关的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1、春天的节日卡片。
2、实物投影。
3、春节的研究计划书和空白的研究计划书。
4、课件:春节的小报。
5、收集有关春天节日的资料。
6、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网址和书籍。
五、活动时间:2课时
六、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活动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关注节日的内涵。
师:播放一段vcd《新年好》,引起学生对春节趣事的回忆。
师:多么欢乐的一首歌呀,是在哪个节日里唱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春节的节日卡片。
生:说春节的趣事。如: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放爆竹等。
师:引导学生关注春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指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内涵。如:为什么要放爆竹?拿压岁钱?等。
活动2、学生交流已知的节日名称并分类。
师:春天除了春节,还有那些节日?
生: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各小组交流汇总。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节日卡片。
师:春天有这么多的节日,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
生:小组讨论分类,交流。
师:指导学生有意义地分类。可以按是不是国际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社会公益性的节日、环境保护的节日或按时间等来分。
二、填写计划书
活动1、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节日。
师:你们对哪个节日最感兴趣?请各小组简单讨论一下今天要研究的节日,请书记员把结果填在计划书的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这一栏里。
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栏目。
生:讨论确定,填写。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小组的决定。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节日卡片。
师:你们想了解这些节日的哪些方面呢?
生:讨论,交流。如:节日的传说、风俗、有关的诗歌和舞蹈
活动2、学生讨论,选择研究方法。
师:要想研究好这些节日,方法很重要,说说你们想到了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查资料(查书、报纸、上网)。②、比较。③、请教。④、讨论。⑤、观察。⑥、制作。
活动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填写计划书。
师:指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填写计划书。
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2个栏目。
生:有序地填写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和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这两块内容。在填写时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决定。
师: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自己填写的计划书(用实物投影)。
生:展示计划书,生自评互评师评。
活动4、补充完善计划书。
师:展示一个范例春节的研究计划书(附2),指导学生完善计划书。
生:将范例和自己的计划书作比较,说说想法。
师:展示研究成果春节的小报(附3)。
生:看多媒体展示:春节的小报。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设想成果展示的方法。
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选择研究任务,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展示方法多样化。
生:补充完整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和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这两块内容,填写 成果展示的方法 。
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展示方法。
如:清明节的诗词大搜索查资料的方法小小诗歌朗诵会。
爸爸妈妈是怎样学雷锋的比较法小品或用图片展示成果。
情人节的礼物查资料、比较法设计情人节的礼物并展示。
生:2-3个典型的小组继续展示计划书。
师: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表扬计划书填写较完整和分工合作清楚的小组。
三、学生根据计划书进行实践活动
师: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活动刚刚开始,课后要按自己制定的计划书分工合作,准备下一节课的成果展示。
师:提供实践活动的资料、网址和书籍。
生:课后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附1、空白的春天的节日研究计划书。
附2:春节的研究计划书。
附3:春节的小报(见3.5英寸软盘)
第二课时
导语 : 根据上节课制定的计划书,各小组分工合作,收集到了许多的信息和资料,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四、学生围绕,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1、小组交流实践活动所获取的信息和资料。
师: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每个人的收获可真不小,大家一定想互相交流一下了。
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和资料与同组伙伴分享,同时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所得。
生: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资源。
活动2、学生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师: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让我们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生:把收集到的和了解到的资料集中起来,加强对研究的了解,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五、学生分小组准备展示成果
师: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怎样才能让别人也欣赏到你们的研究成果呢?
生:根据研究计划书再次讨论确定1-2项的成果展示方法。
生:各小组准备展示成果。如:介绍、小报、诗歌朗诵、小品、舞蹈、图片解说等。
六:展示成果与评价
生:各小组代表用各种形式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
如: 清明节小小诗歌朗诵会等。
元宵节猜灯谜、舞龙、做汤团等。
学雷锋日学雷锋故事会、唱学雷锋的歌、做一件好事等。
泼水节跳傣族舞蹈等。
世界地球日图片解说、设计宣传语等。
植树节画一画、课后种一颗树或认领一棵树。
师: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张贴、拍成照片或有机会的用录象机录制下来。
生:进行自评和互相评定。
师:指导评定。
七、活动总结和延伸
活动1、活动总结
生:说说本次活动的收获。
生:讨论还想研究什么节日?
活动2、怎样过节才有意义。
看资源包p32页上的议一议: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生:说说这些同学过节的时候做了什么,评议这样过节好不好。
师:节日应该怎样过?
生:展开讨论。
如:春节:放烟火、压岁钱等问题。
助残日:观察身边的哪些人需要帮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五一国际劳动节:父母努力工作,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活动3、创意无限,制定自己的节日。
师:我们班里有50位同学,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能够在一起上课一起学习,非常有缘。我们要珍惜这份感情,让我们一起为自己共同的家三(1)班制定一个节日并设计一下如何过这个节。
生:设计、组织度过有意义的节日。
附1、 春天的节日研究计划书(学生用)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 √ √ ≌ $ ㊣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成果展示的方法
注:☆为正副组长 √为发言人 ≌为联络员 ㊣为书记员 $资料保管员
附2、 春天的节日 研究计划书(指导用)
小组名称:必胜之星队
小组成员: 陆卿玉 ☆ 姚菲 √ 李唯嘉√ 徐文凯 ≌张凡 $陈聪 ㊣冀梦琦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春 节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春节的由来(李唯嘉 、陆卿玉)
春节的传说(姚菲、陈聪)
春节的风俗(张凡)
春节的食俗(冀梦琦、徐文凯)
春节的图片和装饰品(全体参加)
春节的歌曲和舞蹈(全体参加)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调查、访问(例如:春节的时候大家吃什么?)
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收集图片和制作节日的装饰品
成果展示的方法 1、出小报
2、办一个图片和装饰品的展览会
3、小型的歌舞晚会。
小学6.1活动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2.科学探究:会收集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观察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态度: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活动器材:
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聊天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合适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
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
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
2.学生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变化情况
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办法来了解生长变化情况?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导测量方法
①身高怎么量?谁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②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③手、脚大小有变化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
④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准确吗?
⑤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办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变化。
⑥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加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须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
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
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
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4.讲述:今天玩了这个小游戏,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测量办法叫什么?你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吗?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些办法进行一次体检。
①体检总得有小医生,怎样才能当好小医生?被检查的人应怎么做?
②谁会测身高?请你来当小医生(发服装、帽子)……
手和脚的大小请每个同学按照刚才的办法自己测量。
③体检还要有体检表吧!班级姓名……可不能漏掉哟,检查时做好记录,测完后,从表上找一找身体有哪些变化?
5.学生体检活动。
四、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
1.提问:你们检查得可真热闹呀,观察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提问:你怎么发现长高了?长了多少?
你有多重?长重了多少?
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与营养均衡、锻炼、充足睡眠有关。)
4.小结:祝同学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大家隔断时间能继续坚持测量,这张表格保存好,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
小学6.1活动方案篇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抢答、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是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安全,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小品内容:两名小学生在马路上踢球,结果拣球的时候,出了车祸。
3、议一议。
(1) 这几个小朋友 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 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安全?
4、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5、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轻松一笑。
小合唱《祖国、祖国我爱你》
(五)、板板。
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e: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f: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e: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f: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e: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f:放鞭炮,害处大,自己别放它;
e: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合:来执行!
(六)、必答题。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
小学6.1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旦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元旦。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安全图片。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元旦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新年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元旦。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元旦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元旦,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元旦,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元旦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元旦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师:小朋友大意在元旦里有这么多丰富多才的活动,那我们在玩这些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请个别小朋友来回答)。
4、出示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安全卫士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师:当我们在和妈妈去逛街时,街上很多的行人,一不小心妈妈不见了,那你应感怎么做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对了,首先应该不能离开妈妈,离开大人,要牵住妈妈的手,如果不小心妈妈不见了,不能跟陌生人走,就在原来的位置等妈妈回来找你,看到看制服的警察叔叔可以请他帮忙。也可以拨打110。
师:过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放烟花,鞭炮,你们觉得这样危险吗?(危险。)
小结:小朋友都知道要注意安全,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我们一起来记住。
三、教师总结元旦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冬天天气寒冷,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保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不能吃三无食品,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陌生人给你的食物。
5、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幼儿看安全图片。请幼儿来判断对与错,并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1、出示图片,引导小朋友来看看,说说。
2、小结:让我们快乐度元旦,安全在我心。小朋友一定样记住今天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回去请你们一定告诉爸爸妈妈应该注意那些安全,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你来当他们的小老师。
小学6.1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每位学生懂得: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小公民。
2、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孔融让梨》的故事。
2、课前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一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辅导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二、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谁来说一说。
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1、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树立一个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说话文明,那么,现代文明礼貌用语又有什么讲究呢?
2、《日常文明用语介绍》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早上好……(指名说一说)。
3、友情提示:
互相查一查:
(1)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2)教室里,哪些小朋友不讲文明?
(3)家庭中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4)学校、家庭、社会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四项内容逐个进行交流汇报,步骤:先小组内进行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汇报。)
4、作为一个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
三、活动结束(希望寄语)
辅导员: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投影出示)
1、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2、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3、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4、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7、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8、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四、全班学生宣誓
五、辅导员讲话。
希望全体学生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小学6.1活动方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