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的使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促进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捕小鱼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熟悉歌词,学唱歌曲。2、学习用连续的方法演唱衬词部分,尝试用“唔”来进行伴唱。3、感受并表现歌曲甜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38、磁带|cd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引入课题。
1、 教师:小朋友,你做过梦吗?你梦到了什么呢?
2、 幼儿回忆并发言。
3、 教师:其实呀,不止我们会做梦,小鱼也会做梦,它做了一个什么梦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吧。
二:看幼儿用书上的画面,引导幼儿表达画面的内容。
1、 教师:看一看画面,你觉得这首歌曲是优美的,还是欢快的.?小鱼在干什么呢?
2、 教师:猜一猜这首歌曲里可能说什么事情?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四:引导幼儿用“唔”进行伴唱。
五:组织幼儿讨论,体验伴唱的美妙声音。
1、教师:今天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演唱歌曲?你觉得这样的演唱好听吗?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节奏感的唱歌。
2、看视频能跟着做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智慧树《小鱼游》视频及歌曲
活动过程:
1、智慧树《小鱼游》视频
我们先看一段《小鱼游》视频。
视频里面是谁在水里游啊?
2、放歌曲
小朋友唱歌的时间到了,我们来学《小鱼游》。
先坐好静静的听这首歌曲。
3、熟读歌词
把歌曲节奏听熟。
反复读歌词,熟记。
4、学《小鱼游》歌曲
教师先完整的唱《小鱼游》。
有节奏性的教幼儿一句句的唱。
5、小结
学会后让幼儿完整的唱一遍。
放《小鱼游》视频,一边唱跟着视频里的红果果做动作。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唱歌,而且这首歌曲音乐优美、动听,歌词简单易记,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歌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活动目标。虽然这节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同伴游戏以及有朋友的快乐,却是一种长远的,不能因为这节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5556 53 1 65 1 2 3 3 22 — —
鱼儿 玩 呀玩了一天 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 5 5 656 5 3 165 1 2 3 3 21 — —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 来为他 盖床 珍珠被
535 —3 13 —2 2251 2 2 —
唔 … …唔 … …风儿 唱着摇篮 曲
55351 22 —3 5 6 55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慢慢 吹鱼儿 梦中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1 — —5 35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嘴唔 … …唔 … …
5 1 2 333 2
1—
妈妈 在 等他的 嘴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按简单的规则快乐的游戏。
教学准备:
一套钓鱼的玩具,海底鱼群图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袜子,水果图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钓鱼”
1、出示钓鱼杆: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师玩钓鱼,幼儿说说钓了几条鱼?(一条鱼)小鱼长的`怎样?
2、出示鱼群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鱼呢?(许多鱼)幼儿学说“许多”这个词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唱歌,幼儿自由做小鱼游的动作
2、安静的坐在小椅上听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3、幼儿跟老师学唱歌曲两遍
三:玩游戏
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袜子学小鱼游师:小鱼是彩色的,想个什么办法使我们的小手也变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儿发一双袜子,自己动手套在小手上,听音乐边唱歌边学小鱼游2、套小鱼游戏师:在唱到最后一句“赶快抓住时“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没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师的小圈套住。游戏1~2次。
3、认水果图片游戏师:被老师套住的小朋友,要说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游戏1~2次。
边玩游戏边带幼儿到室外去玩,活动结束。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的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小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活动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个个跃跃令人令人欲试,热情高涨。
捕小鱼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听听、讲讲、画画中感受意境,熟悉歌词,初步学唱。
2.用迁移图谱的方法创编歌词。
3.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部分图谱;小动物的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旋律,并随音乐做动作。
(二)故事导入引出歌曲,幼儿理解歌词。
1.你觉得音乐里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讲故事。
3.老师清唱唱歌曲(2—3遍)并提问:歌曲里在说什么?
(三)出示图谱,师幼合作完成图谱。
1.出示有空缺的图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你看到了图片上有什么?你发现图谱上有什么问题?
2.教师请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
3.教师运用有快慢变化的范唱,幼儿用画图的方法来把图谱中的空白部分填满。
4.看着完整的图谱,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尝试替换角色和地点的方法,创编歌词并演唱。(个别——全体)
活动反思: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果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所以在活动中,我有效运用故事、图谱等教学的形式,引导孩子通过听一听、看一看、画一画等方式无形之中帮助幼儿熟悉了旋律和歌词;并在某句留白,请幼儿思考、想象,激发幼儿大胆地创作,为歌曲添上简单的图谱。会演唱歌曲的同时,我希望孩子们更多的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将歌曲唱得更生动、好听,要求幼儿带上身体动作。在集体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都能跟随优美音乐,一边演唱一边舞动身体。整个音乐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捕小鱼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