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书写的时候,老师务必要强调与时俱进,要知道教案的制定是能够将设计者的思想和经验都表现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好朋友》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人物画的技巧。
2、学习用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区别人物。
3、会为画面添画背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站在前面(可全班分几个组,手拉手站互相观察)。指导幼儿观察手拉手站立的小朋友的姿态及人物的发式,服装的不同。
2、示范画人的方法,由头到躯干到四肢,任意用三角形、长方形组合人物的服装。
3、幼儿进行绘画,先画自己最好的朋友,是男孩、女孩,穿的衣服是裙子还是上衣和裤子,启发幼儿在认真观察后再动笔画,并画出自己和朋友手拉手的友好关系。指导中注意幼儿画画姿势及握笔方法,并引导幼儿从好朋友的主要特征上来画出人物,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幼儿添画与画面相关的背景。
4、展出幼儿作品,大家欣赏评价,特别是观察细致、反映好朋友特点突出的幼儿,给予鼓励。
活动建议:
1、 配合班上幼儿之间友好关系教育进行绘画。
2、教育幼儿关心伙伴,并会有条理的观察。
活动反思:
为了加强幼儿的绘画技能,首先就是要激发幼儿画画的兴趣,我们先不管幼儿画得像不像,而应该去指导幼儿,培养幼儿,帮助幼儿提高画画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各幼儿的绘画特点、色彩、线条、比例等画面效果,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体验到绘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幼儿已有了审美偏爱,他们已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人物已有了自己的表现风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学习用色彩和图案把画面装饰得更好看。
2、教导幼儿互相帮助和关爱,增强幼儿之间的亲密友谊。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按步骤画出人物并装饰画面。
活动准备
1、水彩笔若干
2、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
(1)教师弹奏《找朋友》,幼儿自由做找朋友游戏
(2)教师:“你们都找倒了自己的好朋友,那就把好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吧。”、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人物的步骤和装饰画面的方法。
3、让幼儿在纸张上画出自己的好朋友,教师分别给予指导。引导幼儿按照步骤画出人物并装饰画面。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互相讲评。请幼儿把自己的画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大家互相欣赏,感受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可能忽略了幼儿作画的位置,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心情,愿意和小伙伴共同游戏。
2.在游戏中观察、发现好朋友的特点,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好朋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了解幼儿交往现状,熟悉音乐游戏及玩法。
2.物质准备: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毛笔、大小不同的画纸各若干,画架,供幼儿自选;“找朋友”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和好朋友游戏的快乐,感受朋友越多越快乐。
(1)游戏一:找朋友。
找找找,找朋友,找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小手碰小手。(变换不同的动作)
(2)游戏二:朋友越多越快乐。
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朋友做什么?互相说句悄悄话。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两个好朋友。三个朋友做什么?三个朋友抱一抱……(逐渐增加朋友的数量)找找找,找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拉成一个大圆圈,变成一个大泡泡——泡泡吹破了,砰——啪!
效果分析
教师始终以热情的语言、愉快的情绪感染和带动幼儿,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交流。朋友的数量从一个逐步过渡到多个,游戏的内容也越来越有趣,让幼儿感受到朋友越多越快乐,从而产生交朋友的愿望和交到朋友的满足感。
2.谈话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
(1)观看和同伴一起活动的照片,体会朋友越多越快乐。
提问:看看这是谁,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观察发型及服装)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呢?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玩游戏、画画、搭积木)
(2)你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说出好朋友梳什么头,穿什么衣服,不说名字,我们大家一起猜一猜。
(3)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好朋友?
(4)你有几个好朋友?是一个、两个、三个,还是很多很多?请你把好朋友都画下来吧!让我们来看看谁的朋友多。
效果分析
这一环节通过看照片辨认好朋友、不说名字猜好朋友,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了解。在关注幼儿情感表达的同时,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加深对好朋友外貌特征的了解,也为后面的表现活动作铺垫。
3.幼儿绘画,教师随机指导,激发幼儿画多个好朋友的兴趣。
师:老师还准备了大纸和长条纸,你可以把他们都画下来,还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画,或者到你们喜欢的地方去画。
效果分析
在绘画的过程中,不同大小的纸张、不同的绘画地点、不同的绘画材料,甚至同伴的选择,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充分地自主选择,自由、积极、大胆地表现。
4.作品展示。
好朋友连成串:将幼儿的作品连在一起展示,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都有谁,大家在一起做什么。
效果分析
好朋友画展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与好朋友的快乐游戏,情感得到了释放后的满足。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
如何用绘画表现同学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课件(图片、画像)
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提问: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交到了哪些新朋友?学生自由回答,指名反馈。
2、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进入课堂。
二、探究分析
1、教师提问:你们的新朋友长什么样子呢?能不能跟老师描述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观察自己周围的同桌,小组讨论,并请几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教师提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同学的发型、脸型、五官来发现不同之处。
3、教师出示不同脸型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归纳。在画本上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出示不同眼睛和眉毛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归纳。
在画本上尝试画一画。
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出示不同鼻子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归纳。在画本上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观察。在画本上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归纳总结。
三、开始作画
1、学生开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
四、作品评议
1、出示自己的作品,小组评议。
2、挑选出优秀作品,集体评议。
3、教师点评归纳,优秀作品欣赏。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反馈本课所学,教师小结。
2、收拾整理,清理课堂环境。
六、板书设计
我的新朋友
发型
脸型
五官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新歌《我们都是好朋友》。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根据图片的暗示掌握歌词并主动匹配,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声来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四张图片(小兔、小鸟、小鱼、熊猫;小兔、小鸟、小鱼、熊猫的大自然家园被污染后的样子)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提问
⑴黑板上都有哪些动物?(小兔、小鸟、小鱼、熊猫)它们都生活在哪里?都吃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师小结幼儿讨论的内容)
师:可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啊,发生了一些变化,让这些小动物的家园不再美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大自然被污染的图片)
⑵图片上的大自然怎么样啦?为什么?(大自然被污染了,因为人们不爱护环境)
2、幼儿理解并学习歌词
师:大自然收到污染了,小动物的家园不再美丽啦,它们也都很难过、很伤心,你们是不是这些小动物的好朋友啊?原不愿意帮助他们呢?那李老师这里啊,也有一群热心的小朋友,也很想帮助它们,让我们一起听听磁带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它们的。(放磁带录音)
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歌中小朋友是怎么唱的?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的?(绿草给小兔、蓝天给小鸟、清泉给小鱼、森林给熊猫)
注:如幼儿没听清楚,师弹琴范唱,同时让幼儿熟悉前奏。
3、学唱歌曲
⑴教师边指画边唱相应的歌词,速度放慢,整首教唱。
⑵幼儿学唱,教师重点纠正第三、四乐句的唱法,以及引导幼儿最后两句能开心地演唱。
注:这首曲子前三乐句节奏型很相似,第四乐句和最后“更美好”的跨度较大,且节奏型发生了变化,对幼儿的演唱形成了难度,可以用手势:下滑的动作,引导幼儿唱准。
⑶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可弹琴,也可放磁带让幼儿跟唱。
⑷幼儿熟悉歌曲后,教师可提唱歌时情绪上的要求(前4句要优美,最后两句要自豪;可站起来唱,注意换气)
⑸请唱得好、表现力强的幼儿上台唱。
4、创编歌词(教师引导:除了这些小动物以外,还可以有什么小动物也需要我们帮忙的。)
⑴请四个小朋友前四句接唱自己创编的歌词,后两句齐唱。
⑵师弹钢琴,幼儿各自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5、幼儿完整地表演唱
6、小结
活动延伸:
将幼儿心中帮助小动物的方法绘画出来。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简单的人物动态,表现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场景。
2.通过对比观察,初步了解正面、背面及侧面人物的五官及身体的不同之处。
3.热爱生活,喜欢交朋友,感受相互间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已会唱歌曲《好朋友》。
3.幼儿用书:《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引出话题。
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3.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和他在一起做什么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对比观察不同角度和面向的人物形象特征。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画一画自己和好朋友。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在哪里,在做什么。你可以画人的正面,也可以画人的侧面。
2.请3名幼儿分别以正面、背面及侧面的姿态站立,引导其他幼儿对比观察。
教师:这位小朋友正面朝着大家,这位小朋友侧面对着大家,这位小朋友背对大家。
你们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再请3名幼儿分别以正面、背面及侧面姿势站立,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教师:正面时,我们可以看到脸的全部--两只眼睛、两只耳朵等,还可以看到身体的全部--两只手、两只脚等;而侧面我们只能看到脸的一半,身体的一半;背面只能看到黑黑的头发,但也能看到身体的全部。
三、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画出简单的人物动态,作品中能表现出快乐的情绪。
1.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幼儿确定创作内容和情感基调。
教师:画之前请你先想一想,你准备画几个朋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你准备把朋友画在画面的哪里?你准备把你自己画在画面的哪里?
教师:你和好朋友在玩游戏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脸上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
2.教师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人物的不同动态和游戏的愉快场景。
四、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命名。
1.教师:画完以后请你为自己的画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
2.幼儿与同伴一起歌唱《好朋友》,体验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美术《好朋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好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尝试绘画好朋友的脸部形象。
2,愿意关注同伴,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情感。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小朋友在一起庆祝过生日能讲出自己的好朋友名字
(材料准备) 画纸、记号笔、蜡笔
教学重点: 能基本上绘画出好朋友的性别特征
教学难点:能仔细观察好朋友的脸部细节特征,尝试加以绘画表现
教学过程:
一、你是我的好朋友
1、 说说好朋友
师:在我们中三班的大家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会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怎样才能算是好朋友?
小结:好朋友就是经常在一起玩,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学本领时,能互相鼓励加油。
二、给好朋友拍照
1、观察好朋友你的好朋友长得怎样的?(男女、脸型、五官特点)她喜欢梳怎样的发型、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男孩和女孩的脸型和发型特点(重点)
我的这些好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有什么地方一样?
小结:有的头发长长、有的短短;有的眼睛大大、有的小小;有的长大嘴巴在笑、有的微微笑等。但是他们都是由圆圆的圆形和各种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的。
3老师现场请幼儿上来配合老师示范绘画
请一名幼儿上来,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其特征老师示范绘画该幼儿的`脸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该幼儿脸部的细节特征(大眼睛、长头发、是否戴眼镜)(难点)
指导幼儿绘画细节
小结:先画一个圆圆的头,在圆脸上添画刘海,头发(圆圆的眼睛,长长弯弯的睫毛,弯弯嘴巴。(也可以画几个好朋友在一起)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先画主要轮廓,再画其他事物和细节。
美术《好朋友》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