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类的活动教案,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这本活的教科书里,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恐龙语言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恐龙语言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乐意理解别人,懂得帮助大家的快乐,
2、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心里变化,并从恐龙来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龙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3、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仿编有关恐龙来到城市的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心里变化,感受恐龙的形象性格特点;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仿编有关恐龙来到城市的故事。
三、活动准备:
百度文库《城里来了大恐龙》。
四、活动过程:
(一)引发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谈谈对恐龙的认识。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还有一种比大象、鲸鱼大得多的动物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观看恐龙的图片)它是什么动物?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说说你对这位恐龙朋友了解多少?
(二)引入情景,提出问题:如果恐龙来到了城市,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三)分段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
1、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
——(看ppt1)我们来看看大恐龙来到了城里的什么地方?(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交通被堵塞了?
——(看ppt2)我们来看看大恐龙又来到了城里的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知道的?(火车不高兴、铁轨坏了)小结:大恐龙走在铁路上,可是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咕吱咕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恐龙觉得太不好意思了,想到别的地方去,它又会去了城里的哪里呢?
——(看ppt3)这时候大恐龙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它忍不住来到了厨房边,它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小结:是啊!大恐龙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掀翻了。——好,故事先看到这儿,我有问题想考考你们:你觉得大恐龙在城里受欢迎吗?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大恐龙?大家都不喜欢大恐龙,那大恐龙心里会怎么想?(难过、伤心、悲伤、不高兴、不舒服等)
——那要怎么办呢?谁来帮忙想想办法!
2、欣赏第二段故事。
——故事里的小朋友想出了个好办法,我们来看看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把大恐龙引开的。
——大恐龙变成了什么?立交桥有什么用?
——这时候大恐龙帮助了大家,心理又是怎么想的?你们平时帮助了别人心里会怎么样?小结:对啊!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说一说。
——恐龙还想为城里人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呢?那么它还会走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做呢?
(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仿编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按照大恐龙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情?恐龙是怎样想的?是怎么做的?这一线索来讲述。
恐龙语言教案篇2
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喜欢听故事,喜欢回答问题好表现。他们好动好奇,也好想象。很多孩子看过科幻故事片,或动画“恐龙”,对恐龙的神秘比较好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知道对人有用处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欢。
2、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并从恐龙来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龙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3、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形体特征及性格特点;
2、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恐龙的图片及有关知识、显示故事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认识恐龙)
1、谈话引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还有一种比大象、鲸鱼大得多的动物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观看恐龙的图片)它是什么动物?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说说你对这位恐龙朋友了解多少?
2、老师适时补充。
二、基本环节。(听故事、谈感受)
1、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看图,启发想象和说话。
(1)大恐龙来到城里,心情怎样?(高兴、急切)
(2)大恐龙走在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龙走路的样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烦。
(3)大恐龙走在铁路上: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的“重”造成的麻烦。
(4)大恐龙走在胡同里: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脖子“长”造成的危害。同时,体会恐龙的心情。
(5)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干什么?大恐龙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地方?
(6)马路被恐龙堵住了,怎么办呢?重点引导孩子了解“立交桥”的作用。大恐龙变成立交桥后,人们喜欢它吗?
(7)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
2、配合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提醒幼儿认真倾听。
三、结束部分(启发想象,寓教于故事)
1、老师和孩子一起复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恐龙?想学习它吗?你会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说说。知道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四、活动延伸。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象大恐龙变成立交桥还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猜猜恐龙最后怎么样了?你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
我在大班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了解恐龙的心里活动,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等。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与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
恐龙语言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出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大胆地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体验故事的幽默风趣。
重点: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出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难点:能大胆地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二幅、插入式图片(恐龙蛋、恐龙妈妈、小恐龙、小熊)
空白卡片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出示恐龙妈妈
1、师:这是谁呀?(引导幼儿讲出上恐龙妈妈)
2、师:原来恐龙妈妈生了一个恐龙蛋,她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把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好办法?(幼儿猜测——藏蛋)
(二)帮恐龙妈妈藏蛋
出示背景图
1、师:我们来看一看恐龙妈妈家附近有些什么东西?请你们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个安全的地方把蛋藏起来。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为什么?
3、师:那我们来看看恐龙妈妈她到底把蛋藏在什么地方了?(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做动作)
4、师:她把蛋藏在什么地方拉?为什么不藏在树洞里?为什么不藏在泥土里?又为什么不藏在草丛里呢?(幼儿讲述)
5、师:为什么恐龙妈妈要把蛋藏在鹅卵石堆里?(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6、什么叫做又大又圆呀?(丰富词语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
7、师:恐龙妈妈藏蛋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恐龙妈妈的话好吗?(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
(三)傻小熊造房子,恐龙蛋不见拉
1、师: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蛋就孤零零的躺在那儿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幼儿猜测)
2、师:我们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3、出示小熊,背景图二
4、教师讲述故事
5、师:小熊 床上的小恐龙是哪来的?
6、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石头)
7、师:石头为什么变成了小恐龙呢?(丰富生活经验:因为小恐龙在蛋里住不下了,所以把蛋壳撑破了。)
8、师:你觉得小熊脸上的表情应该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惊奇”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四)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你们看我把故事画成了一幅画,让我们看着图片把这有趣的故事讲一边好吗?(丰富看图片时要根据右下角的编码一张一张地看)
(五)延伸活动:编故事结尾
1、师:猜猜第二天小熊会和小恐龙去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完整话)
2、师:小熊会和小恐龙真的会去什么地方呢?请你下次去玩区角时像老师一样把他画下来好吗?( 出示空白图片)
恐龙语言教案篇4
设计背景
续编故事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一个难点。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的。城里来了大恐龙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幼儿。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堂课,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恐龙的图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
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给幼儿讲解恐龙的特征,形态。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老师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一直大恐龙来到了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的。
形象特征:
1)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2)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
4)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述一遍故事,可以边讲边请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恐龙的形体特征。
5、“恐龙还想为城里多做好事。请小朋友想想,恐龙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想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结束环节:
请幼儿试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粘贴在展板上。并请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
1、在餐前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将续编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2、回家后请幼儿给父母讲述此故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
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声。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铁路上,它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响,火车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进胡同里,它闻到人家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的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难过极力——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孩子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口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的身上、身下开过,它变成了一座立交桥。大恐龙觉得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教学反思
1、语言的发展对幼儿尤为重要,倾听是语言的第一步,语言发生必须完成听和说两项作用。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听故事回答问题也完成的很好。
2、在续编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听说练习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讨论环节,让孩子们多去练,多去说。在部分环节上,多去引导幼儿开口。
恐龙语言教案篇5
目的要求: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看图讲述故事,体验编构故事结尾的乐趣。
材料准备:
布置场景(草丛树洞沙滩鹅卵石泥土)图片挂图恐龙蛋若干
指导要点:
1.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鸡蛋)“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2.教师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教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藏蛋会更好?学习词语“四处寻找”“又大又圆”并体验四处寻找心情和样子。
(3)师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教师出示图二证明小朋友的猜测。并和幼儿一块把图一图二连起来讲述。
3.提出悬念“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可让幼儿派代表回答)
4.教师出示图三图四图五问幼儿说“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看看这几副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1)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学习词语“砌”。如句子:砌围墙是用石块砌.
(2)小熊睡着后被谁的声音吵醒。他会怎么做?并引导幼儿看图四问“小熊床上的小恐龙是哪来的?小熊的表情如何?学习词“惊奇”幼儿模仿惊奇的表情体验惊奇的心情。
(3)幼儿猜测第二天小熊会和小恐龙去干什么?
5.教师引导幼儿将五副图连起来讲述。
6.幼儿分组讲述。并派代表讲述。
7.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8.幼儿将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9.活动延伸。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
恐龙妈妈藏蛋
恐龙妈妈生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蛋,她想:把这个蛋藏到哪里去呢?
藏在树洞里?不行!不行!树洞里晒不到太阳,是孵不出恐龙宝宝来的。藏在泥土里?不行!不行!泥土里太脏,我的宝宝一出世就会被弄成大花脸的。藏在草丛里?不行!不行!大蛇把蛋吃掉怎么办?
最后,恐龙妈妈想:我的蛋和鹅卵石很像,没有人回对鹅卵石感兴趣的。于是,恐龙妈妈就把但藏在海滩边的石头堆里。
傻小熊要造新房子,他到海边去拣石头,一眼就看中了一块又圆又大的“鹅卵石”。傻小熊把“鹅卵石”搬回家,砌在墙里。温暖的太阳一天又一天照在“鹅卵石”上。一天晚上,傻小熊被一阵风吹醒,发现墙上有一个大洞,砌在墙上的鹅卵石不见了。一直小恐龙睡在小熊身边!傻小熊这才明白,自己从沙滩上捡来的不是鹅卵石,而是一个恐龙蛋。
第二天一早傻小熊就带着小恐龙去找恐龙妈妈了。
恐龙语言教案篇6
设计思路: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是大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们经常围绕恐龙这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如:恐龙的特征、恐龙的种类以及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等等。因此,教师选择了《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一有关恐龙的教材。这篇童话童趣盎然、想象丰富,作品中的恐龙形象善良、可爱。通过教学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生存的情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讲述以及敢于创造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运用以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想象。
3、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积极说话、大胆讲述的能力。
4、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二、活动准备
1.《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挂图一副;
2、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实物等;
3、彩笔、画纸。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故事教学
1、出示画有"交通堵塞"的'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能大胆想象、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师再次引导幼儿讨论:城里来了大恐龙,交通堵塞了、铁路被压坏了、房顶也被掀翻了。请你们一起来想办法,帮帮这座城里的人、帮帮这条大恐龙吧!看谁想出的办法又多又好。
4、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处,请幼儿讨论故事里孩子想出的办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龙与你们印象中的大恐龙有什么不同?以萌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5、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扮演大恐龙,边听故事边进行表演。
活动二:恐龙展览
1、师生刚同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实物等,一起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恐龙展览"。
2、幼儿自由结伴参观。引导幼儿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于恐龙的知识。
3、开展"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活动。
请幼儿的家长都来参观恐龙展览,请幼儿担任解说员,向家长介绍恐龙的内容,鼓励幼儿在解说过程中做到声音响亮。
活动三:我和恐龙做朋友
1、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活动: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如果恐龙再次回到我们身边,你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教师在幼儿中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
3、请每组幼儿推选代表进行发言:请你们都说一说,你们都想出了那些办法来帮助和保护恐龙。
4、幼儿集体作画:我和恐龙是朋友。
5、拓展故事中的含义,告诉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教学反思:
1、语言的发展对幼儿尤为重要,倾听是语言的第一步,语言发生必须完成听和说两项作用。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听故事回答问题也完成的很好。
2、在续编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听说练习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讨论环节,让孩子们多去练,多去说。在部分环节上,多去引导幼儿开口。
恐龙语言教案篇7
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恐龙来到城市后给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和便利。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改编故事结尾,大胆讲述恐龙来到城市后可以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
3、体验恐龙不同的心情,感受作品种语言的丰富、优美,建立乐意为别人做好事的美好愿望。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掌握了一定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如对恐龙的形体特征有所了解。
2、幼儿绘画作品《如果城里来了大恐龙》
3、多媒体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
4、自制小图标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
幼儿
观察记录
一、利用幼儿的绘画作品导入活动,通过与幼儿的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如果城里来了大恐龙,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恐龙来到城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根据画面内容请个别幼儿讲述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用边讲边问、分段讲述的方式讲述童话故事,让幼儿在听听、看看、猜猜、讲讲的过程中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与情节,感知恐龙来到城市后给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和便利。
1、当讲到时停下来,提出问题,并一一出示小图标:
(1)、大恐龙来到了城里,他去了哪些地方呢?、它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既然大恐龙给城里人带来这么多麻烦事,如果你是这个城里的人,你接下来将会做什么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当讲述到“恐龙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
瞌睡。”时再次停下来,提出问题:
(1)、城里人是怎样做的?
3、播放动画到最后结束。
(1)、大恐龙变成什么了?
(2)、城里人喜欢恐龙立交桥吗?他们为什么喜欢呢?他们是怎样说的?
记忆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地感受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童话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体验恐龙不同的心情,以及乐意为别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情感。
1、恐龙给城市带来许多的麻烦之后,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故意给城市造成的麻烦吗?那是什么原因呢?
2、当恐龙发现自己变成立交桥的时候,它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它为什么会很高兴呢?
在完整欣赏中感受恐龙的心情变化以及建立乐意做好事的情感态度
四、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想请大家把你们画的恐龙做好事的事情也像这样编成故事,可以吗?”
1、根据小图标与教师共同创编一个小故事。
2、在教师逐渐退出的基础上,建构第二个小故事。
3、独立建构第三个小故事。
五、布置作业
“恐龙很喜欢城里,它还想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小朋友想一想,恐龙还可能会走到城里的什么地方?还会帮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请将你想到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帮你们记下来。”
活动反思:
?城里来了大恐龙》是一个生动、有趣、极富有想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设计教案之前,我以谈话的形式试探性地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有关“恐龙”的知识经验摸底。结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对恐龙的了解极其丰富,起码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自发地带来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比如:恐龙图片、图书、玩具等。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大家的参与性、积极性都非常高,甚至一些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缺乏自信不愿回答问题的孩子也都积极地投入了进来。他们的这种学习热情打动了我,同时也唤醒了我的工作激情。我和孩子一起看关于恐龙的绘本、一起绘制“侏罗纪公园”、家长和孩子一起创编故事《如果城里来了大恐龙》
所以,在设计《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个活动方案时,我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活动来设计,而是根据本班孩子的`现有经验和发展需要建构起来的。在幼儿与家长创编过故事、与老师绘画过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欣赏,用优美的语句完整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这是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也是需要。正因为我过多地考虑了活动的需要,所以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核心价值,导致大家觉得这更像一个讲述活动。对于大家对我提出的诸多建议,比如:提问要一步到位、把握好上课时间、切不可以录音代替老师的原声朗读等等问题,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摸索和反思。谢谢大家的帮助!!
恐龙语言教案篇8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恐龙妈妈藏蛋
活动名称:看讲恐龙妈妈藏蛋
目的要求: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看图讲述故事,体验编构故事结尾的乐趣。
材料准备:
布置场景(草丛树洞沙滩鹅卵石泥土)图片挂图恐龙蛋若干
指导要点:
1.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鸡蛋)“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2.教师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教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藏蛋会更好?学习词语“四处寻找”“又大又圆”并体验四处寻找心情和样子。
(3)师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教师出示图二证明小朋友的猜测。并和幼儿一块把图一图二连起来讲述。
3.提出悬念“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可让幼儿派代表回答)
4.教师出示图三图四图五问幼儿说“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看看这几副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学习词语“砌”。如句子:砌围墙是用石块砌.
5、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故事的结尾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故事,比比看谁编的好。
活动反思:
?恐龙妈妈藏蛋》这个故事情节虽简短,却跌宕起伏,清淅的画面、简洁的角色形象、便于幼儿观察,适合中班幼儿讲述。因为语言活动中充分、有效的观察能促进幼儿的表达。因此,本次活动我主要以引导幼儿观察、猜想、验证、完整讲述的思路来组织。首先,我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幼儿观察1、2两幅图,并猜想:蛋可能会藏在哪里,最后藏在哪里?由于前面的情节没有太大悬念,因此幼儿很快就能观察、猜想并完成讲述1、2幅图;而真正富有悬念的观察与猜想则在后面的三幅图,我重点让幼儿观察猜想了第4幅图:“小熊睡着后被谁的声音吵醒。他会怎么做?小熊床上的小恐龙是哪来的?小熊的表情如何?”等,并请幼儿体验、模仿小熊“好奇”的神情,幼儿沉浸在情节巨大差所带来的情感愉悦中,更加激发了幼儿的讲述欲望,使幼儿体验到了表达的乐趣。
恐龙语言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光的语言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