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精心设计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制订优秀教案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录音机,欢快的音乐。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挂牌(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3、彩泥、泥工板、三种形状的操作模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小朋友,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课件4)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链接到前该形状再自我介绍)幼a: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师:大家认识了圆形和方形,还有一个朋友在旁边不高兴了,它是谁呀?(三角形)你们能说出它长什么样吗?
那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链接到课件,单独介绍三角形)教师请一名小朋友说说三角形的形状:哪为小朋友认识三角形了,能说出它长什么样的?
幼c: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三个图形的自我介绍,来认识图形,但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述方面还不够完善,教师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图形再介绍,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对三图形的认识。)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物体分类课件:小朋友,我们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们能帮我们把孩子找回家吗?
(1)哎呀,形状朋友想请我们帮忙了。我们先看看哪些宝宝在草地上玩?(苹果、皮球、帽子、电视机、电脑、冰箱、帆船、金鱼)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如:帽子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电视机、冰箱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帆船宝宝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妈妈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帮形状妈妈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2、游戏:找朋友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宝宝呀?是什么形状的?看、那边地上有三个家,我们去找自己的家吧。(放音乐,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对家)我们和家里的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3、做饼干师: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饿了,我们一起来做饼干吧。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宝宝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宝宝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到和自己一样形状的饼干加工厂去做饼干吧!
幼儿用模具、彩泥进行制作。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游戏的形式,由个别到集体,逐步加深活动内容。让幼儿对物体按图形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结束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的饼干,我们把这些饼干送到形状王国去吧,和那里的形状宝宝一起分享。(放音乐,出场。)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对动画、卡通人物特别感兴趣,教师自制了动画课件。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中的第1个活动中,将三个图形设计成了卡通动画形象,让图形自己进行讲述,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设计的两个游戏,在幼儿进行分类练习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整节课设计情节连贯,思路清晰,适合小班年龄的特点。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进行6以内点数,说出总数。
2、运动感知数量(6以内),并对数数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6只不等的蚊子图片若干。
2、贴有1—6个点的不等的图片的盒子6个。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蚊子是个坏东西,传染疾病真可恶。小朋友们本领大,看见蚊子拍死它。看撒落在地上的蚊子图片,玩拍蚊子的游戏:图片上有1个蚊子拍一下,图片一有2个蚊子拍二下……图片上有几个蚊子就拍几下,表示你把它们拍死啦!捡起图片,再去拍别的图片上的蚊子。
二、集体拍蚊子:在自己图片上找出有3个蚊子的`放地上,做出拍三下的动作,送入贴着相应圆点卡的盒子里。图片上有2个蚊子的放地上,做出拍两下的动作,送入贴着相应圆点卡的盒子里。把手里还有的蚊子图片分别送入有相应点子卡的盒子里。
三、念儿歌:蚊子是个坏东西,传染疾病真可恶,小朋友本领大,看见蚊子拍死它,小朋友拍手笑,蚊子全部死光光。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能用两种颜色或形状的材料有规律的间隔排序。
2、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规律地排列。
3、 积极参加操作活动,感受不同排列的形式美。
活动准备:
1、 ppt
2、 第一、二、三组装饰帽子操作单,第五、六、七组《美丽的项链》操作单、蜡笔,垃圾框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朋友们都来了。朋友是谁啊?(小狗、小猴)小狗说我还准备了一个生日礼物送给你呢。我们一起看看生日礼物是什么。原来是一个盘子。
2、 这个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一个大圆一个小圆)小结:原来盘子的图案按照是一个大的图形一个小的图形排列的
3、 小狗的礼物真漂亮,小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我忘记带礼物了要不,我来画一幅有规律的画送给你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是怎么画的。首先小猴画了一个大三角形又画了......一个小三角形,又画了一个大三角形,又画了一个小三角形,猜猜看小猴接着会怎么画?小猴说我画的是一副风景画,接着小猴又画了一些什么?(小船)那还没画完,请小朋友来说说看小猴接下去会怎么画?
4、 过了一会儿啊,小羊也来了,小羊带来了什么礼物?小羊说,我用我的羊毛织了一条有规律的领带。看一看领带上的图案排列方法是什么样的?(一个红色两个黄色)刚才是图案的大小排列,现在是按照什么排列的?(颜色、数量)
5、 练一练,五角星是怎么排列的?接下来应该是什么?
笑脸是怎么排列的? 接下来应该是什么?
6、 做一做,分组做操作卡片,小兔子过生日了你们想做些礼物总给它吗?我这里准备了一种礼物是一个帽子,帽子上光秃秃的,不过我有好看的花朵和蝴蝶结是贴纸,请第一、二、三组把贴纸有规律的贴在帽子的边上,制成一顶漂亮的帽子,一定要有规律!
另外一种礼物是项链, 美丽的项链怎么了,少了一些有颜色的珠子,请第四、五、六组的小朋友按照珠子颜色的规律在空白的珠子里涂上正确的颜色,做成完整的项链。
7、 展示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排列方法
今天小兔子收到这么多礼物,非常高兴,谢谢大家。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数字的序列概念。
2.能跟着音乐模仿鸭子上桥的动作。
活动重点:
知道数字的序列概念
活动难点:
能跟着音乐模仿鸭子上桥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鸭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鸭子上桥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完整歌曲。
2.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幼儿熟悉歌词内容,跟唱歌曲。
3.教师播放课件第二段,幼儿熟悉歌词内容,跟唱歌曲。
4.教师播放课件,幼儿集体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边唱歌曲边用合适的动作来表现鸭子上桥的动作以及在桥上的动作。
二、复习1-8序数
1.幼儿集体演唱鸭子上桥第一段,再说说鸭子上桥的.顺序。
2.幼儿分组表演鸭子上桥第一段,提醒幼儿边唱边表演,按顺序上桥。
三、学习8以内倒数
1.幼儿集体演唱鸭子上桥第二段,再说说鸭子下桥的顺序。
2.教师:鸭子下桥的时候是从最后一只上桥的鸭子开始的,第8只、第7只、第6只、……第1只,这种方法叫做倒数。
3.幼儿分组表演鸭子上桥第二段,提醒幼儿边唱边表演,按顺序下桥。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箭头为顺唱,蓝色箭头为逆唱的符号象征。
2.练习1~20的顺唱与逆唱。
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团体比赛的趣味游戏,综合练习1~20的顺唱与逆唱,并随时可以变化方向,流利的从任何一个数开始,继续顺唱或逆唱。
活动准备:
1~20数字图卡,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将1~20的数字卡全部摊开,在按照顺序置于墙面。
2,请幼儿顺唱,逆唱。
3,教师问幼儿认不认识墙面上的数字?请一位幼儿上台,其他幼儿顺唱,在台上的幼儿,根据台下的幼儿顺唱,指出数字。
4,请幼儿逆唱,并请另一位幼儿到台上指出逆唱的数字顺序。
5.教师手指任意一个数字图卡,请幼儿顺唱,逆唱。
(二)团体活动
1.教师将墙壁上的数字图卡全部收集起来,告诉幼儿,要进行一个顺唱和逆唱的比赛。
2,请幼儿分成男生组与女生组,每组可为自己的`组别命名,增加团体向心与活动趣味性。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看看书,猜一猜,红色的箭头代表什么?蓝色的箭头代表什么?
2,请幼儿先用念的方式,念念一排
3,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念唱幼儿用书上的题目。
4,当幼儿熟悉顺唱,逆唱后,请幼儿用笔将答案记录下来。
5,幼儿两两互相对照彼此的答案。
6,教师可在幼儿间走动,一一检查幼儿用书,并针对个别幼儿指导。
(四)小结
让幼儿反复的练习游戏中,流畅进行1~20的顺唱与逆唱。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幼儿利用数学插板进行简单对称的操作。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学插板幼儿人手一套,ppt,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电子白板帮助幼儿巩固认识行和列。
1、复习行、列的意思。
"在数学插板上横着摆放棋子的叫行,竖着摆放棋子的叫列。"
2、老师在数学插板上摆放行或列的棋子,让幼儿说说那是第几行或第几列。
二、利用ppt进行学习对称的教学活动。
1、观看ppt演示,认识对称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直线,这是一条很神奇的直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①这是一个三角形,一条直线把三角形从中间分成两半,这两半我们把它对折后发现大小一样,完全重合在一起。
②这是一只蝴蝶,一条直线把蝴蝶从中间分成两半,我们把它对折一下,发现大小一样,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条直线真厉害!
小结:从图形或图案中间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图形或图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③一个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对折的'两部分大小一样,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④一个图案沿着对称轴对折,对折的两部分大小一样,这样的图案叫轴对称图案。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简单的对称。
"这条对称轴这么厉害,今天让我们在插板也做一条对称轴。请你在第5列插上10课黑色的棋子。"
1、在数学插板第五列插上10颗黑色的棋子,当作对称轴。
2、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第4行摆放2颗红色的棋子,幼儿在自己的插板上插上对称的两颗棋子。
3、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第8行摆放4颗绿色的棋子,幼儿在自己的插板上插上对称的4颗棋子。
4、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用红色的棋子摆放半个三角形,幼儿也在自己的插板上摆出同样的图形,然后再摆出其对称另一半。
5、用同样的方法,用黄色的棋子进行简单对称图形的摆放。
6、幼儿自由在数学插板上摆放出一个简单的周对称图形。
"我们利用这条对称轴可以摆出各种对称的图形或图案,现在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一个对称的图形或图案。"
四、游戏巩固对称的认识。
1、帮紫色的花找对称的另一半。(按颜色找)
2、帮猴子找另一半脸。(用排除法,逐一排除)
3、给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按对称,不对称进行分类。
中班数学活动集合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