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反思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借鉴,教案的有效实施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知识的传递更加顺畅,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i)的音高。
3、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用表演故事场景更好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
2、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用歌声表现、模拟钟声。
三、教学用具:
录音机、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图形谱及碰钟、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听《美丽的.黄昏》和着三拍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表现钟声。
1、学生讨论如何模仿钟声(用“叮”“当”来模仿)师出示柯尔文手势,生复习do――do'的音阶。
师:现在加上钟摆的叮当声来唱师范唱,生用叮当声唱音阶
2、复习高低声部的旋律
3、教师示范唱,手弹低声部,嘴唱高声部,请学生仔细聆听。
4、请问学生听到了几个声部,是怎么听出来的。
5、教师引导学生跟录音合作(或老师唱高声部)唱低声部,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低声部。
6、学生跟琴分声部合作唱。
7、艺术处理,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加伴奏(碰铃和三角铁),再加身体模仿大钟摇摆的律动。
8、根据艺术处理完整演唱。
(三)、创设情景、感受钟声;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你们唱得这么好,吸引来了真正的钟声。听,维也纳皇宫的音乐钟想起来了,公主邀请我们到皇宫去为她的贵宾表演。
1、师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欧洲教堂、王宫的图片)
2、初听乐曲引子
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答。(听出钟摆的滴答声。‖:1525:‖)
3、学唱主题课件出示音乐主题曲调的图形谱(师弹琴,生唱,生手划旋律线唱一唱,生熟悉旋律)
4、分段聆听,结合音乐介绍演奏乐器。
5、表演主题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角色聆听整首曲子。请学生听出第一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4次)。
7、分角色完整地表演音乐。
(四)、师:
同学们,时间,象征着生命、生活,全世界的人们对此充满了希望,还有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是描述钟声的。请同学们去收集吧,别忘了,下节课将搜集到的资料带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钟声》出教室。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音乐会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自己制作乐器进行歌曲创编,进行合作性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演绎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
类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 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 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 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曲
难点 1、继续巩固十六分音符,并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吹卷纸“看”音的长短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生活中,音乐中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两个长、短不同的音,会出现什么现象,(音越长,卷纸伸得越长,音短,立刻缩了回来。)
2、出示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摸索奏出长、短音;
碰铃、双响筒、可乐瓶(可以逆向思维)
3、交流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4、 喊名字
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例二:你路上见到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一会而叫出来了。
生喊: 张— 宁— 宁—、 张 —宁宁。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 — —, — - -, 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始一种情景,自己用图型表示)
二、游戏“转圆圈”,在歌曲的乐曲中体验音的长短。
过渡:说话中有长有短,音乐更是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组合而成,在作曲家笔下,成为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1、讲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圆圈”游戏,短音在圈外走、长音跳入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
三、“呱呱琴”哼唱——小小演奏家
刚才这段旋律很好听吧,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奏家”,把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1、嘴哼唱。短音拍嘴,探索长音的演奏方法(手伸展)
2、取名(呱呱琴)鼓励学生每次学歌,都可用此“演奏”
四、学唱歌曲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一种乐器,这样乐器和音乐十分特别,他可喜欢了,经常向别人介绍,你猜他心受的乐器叫什么吗?
1、教师有感情范唱,不出示“吉他”,学生猜;
2、听录音,揭示——吉他
3、说说这个乐器声音特点,介绍吉他
4、学唱
①学生先模仿唱“砰砰砰”,师唱词
②师唱“砰砰砰”,学生唱词
5、齐唱,歌处理。唱出喜爱之情。
6、 有感情地完整地唱、动
五、欣赏:
师:假如你学会了一样乐器,就在可能到一个乐队里和好多朋友一起演奏,今天我特意请来一个外国乐队,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员,
1、听到你喜欢的乐器的声音就用动作模仿这个乐器。
2、听到喇叭声吹长音动作,听到鼓声敲打。列队边走边表演。
师:这首乐曲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跟着踏步走,瞧,这个乐队就是边走边奏——军乐队
六、创编歌词:
好了,我们接触了好几种乐器,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你能不能像刚才那位演奏家那样,把你的乐器声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番。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张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操作
1.以欢快而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海鸥》,并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按音与子拍的拍号划分小节线和改写旋律,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3.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通过:跳橡皮筋”的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听辨音高的能力。
二、认知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
“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2.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海鸥》,并结合复习巩固学过的全部唱名及其音高音位。
3.通过“练练一、练练二”帮助学生巩固、两种拍手的含义、节拍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等有关知识。
三、情意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从优美婉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祖国秀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将来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感情和愿望。
2.通过演唱歌曲《海鸥》,感受其旋律的`热烈、节奏的明快,从歌词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中体会出祖国新一代将不畏艰险、茁壮成长的深刻含义。
3.按要求进行看看敲敲的节奏训练,模拟并想象队鼓、队号所发出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节奏乐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二、突破口
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海鸥》。
1.看一段大海、海鸥的录像,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听教师范唱歌谱,让学生听辨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3。跟琴划拍视唱歌谱,注意休止符的运用。
4.教师用钢琴伴奏,同学按节奏念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5.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处理(可选择多种形式演唱)。
6.用口琴或竖笛吹奏歌曲。
7.进行队列舞表演。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4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来了》,那么在那里么呢?柳树的嫩芽了;流动的小溪里;布谷鸟的叫声里;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春天的脚步。
首先音乐倒入,活跃气氛。《春天在哪里》是篇欢快、活泼的课文。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一开始我没有按照常规先学课文,而是播放了学生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春天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欲望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学生在对音乐的欣赏与演唱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动画吸引。动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它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我把课文的难点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们一问一答的朗读中,学生兴趣高涨、精神专注,不知不觉中课文中的难点就解决了。
再次,为了更好的熟练歌曲,分组对比更显效果。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仅仅学会课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的东西。这篇课文中四段内容用类比性的写法,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创编,加之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少,我把精心搜集到的关于春天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声、画并茂,强烈的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当了回小诗人,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在哪里,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也从中体会到了创作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通过学习《风铃》这首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节奏x xx xxxx 。
3、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3两个音的音名。
教学用具
风铃,旗,
难点重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a)在微风的时候
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
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 x x
b)中风的时候 xx xx
c)强风的时候 xxxx xxxx
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
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
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
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
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 3 符合
4、帮助学生建立3 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
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两个音。
1)练习mi sol 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
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
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春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