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份好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快乐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我快乐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从高度为2o30厘米的地方向下跳,发展的下肢力量。
2、通过尝试与探索,掌握跳的动作要领。
3、能克服困难,大胆勇敢地参加活动。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贴有大树图片的高低不同的椅子若干(30厘米左右),布置成到片树林 。
2、小虫卡片若干,小鸟的胸饰人手1个,猫的胸饰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到、准备活动:"小鸟游戏操"。
幼儿扮小鸟,教师扮鸟妈妈,听音乐四散在场地中央活动身体。如整理羽毛(上肢运动)、游戏(下蹲运动)、与同伴打招呼(体转运动)、喝水(腹背运动)等。
二、幼儿练习向下跳的动作。
教师:今天我们要练习怎样从树上跳下来,每人找到棵树(椅子)站上去,然后从上面跳下来,试到试怎样才能跳得又轻又稳!
每位幼儿自由选择到棵树,从树上跳卜来,边跳边探索怎样跳得又轻又稳。
请2到3位幼儿示范跳的动作。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跳得义轻又稳"。
教师示范并且讲解动作要领:两只小脚稍并拢,小腿到弯纵身跳,脚掌轻轻落下地。
幼儿自山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和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纠止幼儿不正确的姿势。
三、游戏"小鸟找食"。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在地上撒许多与"小虫",幼儿从树上跳下来.四散在地上捉"虫",教师扮演猫抓小鸟。小鸟要很快飞到树上,当猫走了之后,小鸟再轻轻地跳下来,继续捉虫吃。如果有小鸟被猫捉走了,鸟妈妈带着其他的小鸟,趁着猫睡着的时候营救被捉的小鸟幼儿重复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调整游戏次数。
四、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最后学小鸟飞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我尽量带给孩子们“关怀与温暖”。希望他们也能在我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去“关怀与温暖”别人,“关怀于温暖”身边的到切事物。
我快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我快乐活动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
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二、教材分析
漫画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教案频道 /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境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不过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是漫画家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独特心理感受,这种感受通过夸张变形等表现技法,跃然纸上,又以欣赏为手段,对人及社会起到一定警醒、启示作用。儿童漫画则是指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成功的儿童漫画也有很多成人读者,如《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自漫画诞生以来,不但得到成人们的关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材选了许多成人画像的漫画及儿童漫画,像《八戒赶新潮》中的八戒竟然隆鼻成大象样,让师父和两位师兄弟目瞪口呆,颇为有趣;三幅《无题》中的一幅画了一个人走了迷宫后居然连走路也像走迷宫了,也很有意思;还有其他像《棋迷》、《突破》等也挺幽默。另外,教材还选了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喜、怒、哀、乐各种造型,卓别林漫画像等一些小朋友喜欢的漫画。另外,教材中的几幅学生作品,给了学生亲切的感受。通过画漫画像,训练学生观察生活,夸张、简练描绘人物头像的技能、技巧的表现力,培养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教师)准备中外漫画名作、教师范作、学生作品及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引导思考。
(1)出示一幅有生活气息的儿童漫画,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漫画的初步感受。
(2)教师小结并示范漫画。
(3)提问:漫画有什么特征?跟其他画种有什么区别?
2.欣赏讨论,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中外名作、范作、学生作品等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2)请学生谈谈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说说感受。
(3)欣赏课本中的漫画。
(4)师生共同概括构思,可以从造型(漫画可以夸张、变形)、线条、色彩等来比较。
3.学生创作,提供建议。
根据下面的主题建议,结合以上的欣赏、分析,让学生创作。
(1)为自己或同学画张漫画像。
(2)创作建议: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可以夸张、变形;投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发挥作画工具的特性,使材料、工具的使用更能表教案频道 /现作品的主题。
4.指导创意,因材施教。
(1)表扬大胆创作的同学。
(2)表扬作品有特别含义的同学。
(3)指出共同不足的地方。
5.作业讲评,加强体验。
(1)对作品优点、缺点进行讲评,并指出创作的内容走向。
(2)课外收集生活中感兴趣的素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准备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的工具材料等。
(教师)优秀漫画作品以及有关的录像、照片等。
教学过程
1.作业展评,引导方向。
(1)复习上节课的漫画知识。
(2)作业展评:表扬画得有特点和夸张有趣的画,共同探讨平淡的作品的修改思路。
2.师生作画,合作研究。
安排一至二个主题,如环保、学习等,共同创作。
3.学习技法,加强感悟。
主要对线条、构图、造型和形式感等加强指导。
(1)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元素。
(3)教师小结。
4.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创作要求:自定主题,要求新颖、深刻;运用所学漫画技法进行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比作品,追求情趣。
(1)举办班级漫画展,评选漫画大师;
(2)评价建议:画面是否夸张有趣;主题是否有特定的含义;作品教案频道 /是否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小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小漫画师出现,优秀的作品可以送去投稿。
6.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收集一些漫画作品,还可以写漫画日记,创作连环漫画等。
札记:
学生往往把捉弄人当作幽默画了出来,所以教师在作业前要提醒学生:幽默和讽刺都要注意内容的健康,主题要有特定的含义;作品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我快乐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喜欢参与亲子活动,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9日下午三点
活动形式:亲子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每年庆国庆照片。
2、祖国人民庆祝国庆节放飞气球的相关视频。
3、剪刀、固体胶、彩色手工纸人手一套。
4、画有天安门广场的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
1、师:小朋友们发现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啊?(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有关“庆国庆”内容的墙饰)
师幼谈话。
2、师:为什么我们教室里新添了这些啊?
二、介绍国庆节。
1、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啊?
教师总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
2、欣赏人们庆祝国庆节的相关视频。
师:大家是怎样庆祝的?
亲子交流。
3、带领幼儿和家长欣赏幼儿园庆国庆的活动照片。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国庆节的时候,人们会挂有好多气球啊?
三、亲子合作,给祖国妈妈送气球。
1、师:祖国妈妈的生日要到了,我们也一起做气球送给她好不好啊?
2、亲子合作做气球。
四、亲子共同布置展板。
师:让我们一起把气球送给“祖国妈妈”吧!
我快乐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 x│xx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儿歌中唱了什么?
2、学念儿歌
幼儿跟念儿歌几遍。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
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xx xx│x——
│xx xx│x——│
三、创编应用题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
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
四、创编游戏
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
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
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
(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
(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活动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的开展中的一个活动。“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选择使用此教材与开展的过程中时,结合课程指南中指出:课程实施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活动开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让幼儿了解青蛙的习性与特征,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促使幼儿喜欢并乐意念儿歌,儿歌的学与说中加上了一定的节奏
1、为了让幼儿掌握儿歌中所要涉及的节奏,我请幼儿先模仿小青蛙的叫声,运用不同的节奏型来练习,
如:x x x x︱x x︱
呱呱呱呱呱呱
2、在此基础上将儿歌的内容与相应的节奏配起来,幼儿既理解儿歌的内容,又使幼儿有韵律、有节奏地念儿歌,对此产生兴趣。
三、创编、仿编应用题运用于儿歌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1、大班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所需的知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模仿和学说。在这活动中,我将难点与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创编应用题,并仿编儿歌上。
2、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要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的关系。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他们来说,10以内数的加法较简单,而10以内数的减法还有一定的难度。儿歌中的内容融进了应用题,孩子们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应用题,这给孩子又增加了朗读的兴趣。使孩子在吟诵儿歌的同时又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结合儿歌中的相应内容,仿编10以内数的减法,并将它运用于工整的儿歌中,对于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正是这一挑战性激起了幼儿更多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的积极性。
3、在幼儿创编部分,我注重运用多种形式,首先由老师出题,幼儿回答。接着由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问与答。最后请幼儿扮作小青蛙,既要编应用题,又要参与表演。这样层层递进,使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大班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逐渐增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在活动的表演游戏部分,充分地让幼儿自主表演,给予了幼儿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机会。在此环节中,幼儿创编应用题与表演都需要合作协商进行。而最后开展评比时,又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与相互欣赏的情感。
我快乐活动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