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具备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5篇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一、感受强弱

1、听音乐进教室

(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

(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

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

1。 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

2。 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三。 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师问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空中还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图片)你喜欢月亮吗?你愿意去月亮上吗?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课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诗歌内容。揭示课题。

2。 边看边听范唱音乐,请生跟着音乐拍一拍手、摇一摇身体。

3。 有节奏地歌词朗读,听范读,师领读生跟读。(出示歌谱、节奏谱,播放范读)

4。 请生随节奏边读词边摇摆身体。

5。 师范唱歌曲,分乐句教唱,生跟唱。

6。 集体齐唱歌曲,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

7。 做音乐游戏(摇小船),请生两人一组,边唱边划船。(播放音乐,提醒生注意安全)

四、 贴图比赛

将生分为四组,请生分组讨论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老师给的素材和歌曲的内容,你能贴出美丽的夜空吗?大家自己来评价,选出优胜组。

五、 想象创编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假如你能飞上天空,你希望在夜空中看到的什么呢?你会在天空中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把想象到的人物和想做的事情编成动作来表演一下好吗?

六、 总结下课

师:你喜欢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吗?现在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着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说好吗?!现在让我们划着月亮船轻声地走出教室吧!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扮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

二、以歌曲《火车开了》音乐为伴奏,结合歌谣,歌词组成“开火车”。

三、游戏活动,引导同学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游戏活动中。

四、通过自主创编动作扮演,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同学的编创热情。

重点、难点

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2、游戏《火车开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1)初听,启发同学边听边进行音乐想象;想到什么?并说说;后引导同学通过乐曲轶事的简介,说说乐曲中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复听,鼓励同学进入角色地进行扮演。(教师可稍作引导性动作引导同学参与即兴扮演)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了》。

3、歌谣学习,要求读拍准确、清晰。

4、讲清游戏规则,先分组,再要求每人准备好自身要报的站名。

5、分组练习,教师分别指导。

6、分组扮演。

三、课堂小结

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

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8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推荐7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篇

二年级下册音乐郊游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推荐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推荐5篇

二年级上册科学工作总结5篇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推荐7篇

部编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8篇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