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与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葫芦美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图片中初步了解登封人刘永占的泥塑作品真实、朴实的特点。
2、学习用团圆的方法制作糖葫芦,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力。
3、对泥塑这种美工活动感兴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泡沫板、木棍儿
活动过程:
1、欣赏泥塑
(1)出示泥塑图片,引出泥塑是用泥做出各种造型
(2)观察泥塑的各种造型
(3)引出做出这些泥塑的登封人——刘永占
2、做泥塑——糖葫芦
(1)请幼儿讨论泥塑糖葫芦怎么做
(2)介绍、发放材料,并进行安全教育
(3)幼儿尝试做泥塑糖葫芦
3、交流、展示作品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糖葫芦,为什么?
(2)请幼儿把糖葫芦布置在区角活动。
教学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3、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泥塑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数数的顺序和规律.
2.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3.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各种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数数的顺序和规律。
2.难点: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在吃糖葫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伤小朋友。
(2)师: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芦,你们想看吗?
出示7串糖葫芦,(把7串糖葫芦插到黑板上用胶带粘好的孔里)师:请幼儿数有几串?并且数数每串上有几个?
师:启发幼儿给糖葫芦排队,并引导幼儿找规侓。(从左向右排)师:按从少到多排序。按从多到少排序。
2.出示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让幼儿学着给苹果卡片排序。
(1)启发幼儿给苹果卡片排队。
(2)师:第一种是按什么规侓排的?第二种呢?
3.制作。
师: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请小朋友注意观察。
(1)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
(2)数一数自己的糖葫芦有几颗?活动延伸:
学儿歌:《冰糖葫芦甜又甜》
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一排排呀一串串,尝一尝呀笑眯眼。不用说话先点头,你说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真喜欢。你一串,我一串,不给他呀要翻脸。你一串,他一串,人人脸上笑开颜。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学习画封闭的圆形并进行涂色。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我们一起做一些糖葫芦送给他吧。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
(1)师:“现在我们来给太阳公公做糖葫芦,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太阳公公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穿糖葫芦的工具?(幼儿回答)
教师:“原来太阳公公想我们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他的光芒上。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甜甜的糖,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可别让里面的水果跑出来哦!他们一个挨着一个排好队,再来一个,一串糖葫芦就做好咯。”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教师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水果口味的糖葫芦。
教师:“小朋友都吃过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幼儿回答)刚刚太阳公公告诉我他喜欢吃圆圆的、大大的,各种水果口味的糖葫芦,我们让他尝一尝各种水果味道的糖葫芦吧!”引导幼儿把画好的糖葫芦涂上各种水果的颜色。下面我们小朋友送一个五颜六色的好吃的糖葫芦给太阳公公吧。
4、评价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们的糖葫芦都做好了,谁来说说看,你做了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太阳公公要谢谢我们的小朋友,它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和太阳公公说“再见”吧。
评价:
大家看了活动以后一致认为本次活动过程清晰,讲解比较清楚;幼儿掌握得非常好,都能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画出糖葫芦的形状。但是在强调糖葫芦的颜色时,不必说糖葫芦的各种口味,只要说出各种颜色即可。
教学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
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
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教学反思:
刚开始孩子们听到糖葫芦就显得十分的兴奋,大家都抢着喊出:“老师,我吃过的,圆圆的。”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在活动中,除了让小朋友们掌握巩固一定的团、揉、捏、搓的技能技巧,另外,我还添加了竹棍,让他们能够把一个个糖葫芦串起来。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认真,时不时拿着自己制作的糖葫芦来给我看。此时,我发现我班的陆靖宇小朋友比较特别,他拿到了竹棍,就把橡皮泥压的扁扁的,只见他用竹棍在上面弄了几个小洞洞,见我在旁边,他说:“吴老师,我在做饼干。”见他这么认真,我没有让他重新来做,我觉得虽然他没有跟着我上课的思路来做,但他的创造是值得肯定的。当我出示竹棍时,我是不是不要急于传授其制作方式,我应该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当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强制性的左右他们的想法,应该让他们自己先去尝试,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真正的享受其中的乐趣吧!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2、能大胆想象不同颜色水果并均匀地涂色。 3、体验参加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有太阳公公图案的白纸若干张,太阳公公胸卡一个,糖葫芦一串。 2、幼儿用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重点:
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不同颜色水果并均匀地涂色。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和糖葫芦,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以太阳公公的口吻):小朋友们好,我是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的太阳公公,我一直有个愿望,我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可我没有见过这个叫糖葫芦的东西,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教师出示糖葫芦,让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老师这有个糖葫芦,请你们看看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教师:“现在我们来给太阳公公做糖葫芦,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太阳公公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穿糖葫芦的工具?(幼儿回答) 教师:“原来太阳公公想我们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他的光芒上。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甜甜的糖,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可别让里面的水果跑出来哦!”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教师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水果口味的糖葫芦。 教师:“小朋友都吃过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幼儿回答)刚刚太阳公公告诉我他喜欢吃各种水果口味的糖葫芦,我们让他尝一尝各种水果味道的糖葫芦吧!”引导幼儿把画好的糖葫芦涂上各种水果的颜色。
4、请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口味的糖葫芦。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手指圈画圆圆的糖葫芦,并把中间空余部分涂满颜料。
2.大胆用手指蘸取颜料,并会用抹布擦干净手。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并说说糖葫芦的形状。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糖葫芦吗?什么形状的?
师小结:糖葫芦上有许多的圆形宝宝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有一根长长的小棍子把它们紧紧的连在一起不分开。
二、学画糖葫芦
1.设置情境
师:早上呀,倪老师接到了贪吃的小猪的电话,它说他也很想吃糖葫芦,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帮他做又大又红又圆的糖葫芦,你们愿意吗?
2.教师空手示范画圆形。
伸出吃饭的那个小手,小火车往上爬,再往上,然后拐个弯再慢慢地往下,再拐个弯向上爬呀爬,和刚才的火车头碰在一起。圆形就画好啦!
3.教师示范用颜料画糖葫芦。
(2)教师示范,幼儿空手练习。
(3)注意要画很多圆
4.请个别幼儿尝试,激发其他幼儿动手的欲望。
三、幼儿操作练习画糖葫芦。
活动反思:
我借用孩子们熟悉的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小宝贝们画出一个个圆,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小火车的头和尾都衔接的很棒,但是线条画的不是很圆整,有些糖葫芦甚至有些“方方” 的,在画圆的技能方面还是需要小宝贝们好好练习。由于这次的颜料调的有些稀,在绘画的时候小手上的难免会有滴下来的颜料掉落在纸上,所以画面不是很整洁。另外在三个圆的排列方面很难控制住两两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受小班幼儿年龄的限制。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篇7
教育活动目标:
1、认识油泥,学习团圆的技能,尝试用小塑料管串起圆球制作糖葫芦串。
2、初步学习均匀分泥。
3、在设置的情境,提高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
1、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及泥工工具。
2、泥工糖葫芦的基本步骤范例。
3、制作范例糖葫芦串;情景“娃娃家”。
过程:
1、以“娃娃家”情景引入
师:抱着娃娃家的娃娃,以娃娃的口吻激发孩子的兴趣:今天我请小哥哥、小姐姐们帮我一起做糖葫芦,让我用糖葫芦招待的动物朋友们。好吗?
(评析:娃娃家是孩子们日常最喜欢的活动,娃娃以“小哥哥、小姐姐”的称呼,在暗示小朋友长大的意识中激发了孩子的自信,娃娃家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玩具“朋友”,要给他们做糖葫芦,孩子们表现得非常乐意,还高兴拍起手,星宇说我要做多多的糖葫芦;书帆说我要做大大的;艺婕大声说老师教我做。看到出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涨。)
2、观察范例,认识油泥
娃娃口吻:小朋友看,这就是我要大家一起做的糖葫芦。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认识油泥,发现油泥有不同的颜色,简单介绍油泥的特点。
(评析:因为孩子是初次进行泥工活动,介绍油泥的特点时,我让孩子了解了操作时的基本卫生要求,把泥工的相关卫生要求融入其中,给孩子们初步进行泥工活动时的卫生意识。)
(2)谈话讨论:结合范例和讲解引导孩子了解糖葫芦制作的基本步骤。
(评析:以娃娃的角色和口吻,帮助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了制作糖葫芦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始终在娃娃家的情景中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大多数孩子都非常专注,作为小班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情景中进行活动,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式。)
3、学习制作糖葫芦
(1)学习分泥
要求:先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油泥,然后分别把油泥均匀地分开成若干小块。
(2)学习团圆
要求:把分好的泥块放在手心上,然后另一只手压在泥块上,(小心不要让泥块跑了)接着转圆圈,转转转变变变,变出一个圆圆的糖葫芦,这就是团圆。
(评析:让孩子一起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同时进行,孩子在模仿中能直观的按步骤学习分泥——团圆——串糖葫芦的方法,符合小班孩子初次学习的特点,随着老师的步骤同时进行也起到始终保持孩子注意力的作用,游戏性语言和比较夸张的团圆动作,还有老师反复强调的团圆过程,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记住基本的方法,孩子们掌握的效果也比较理想,能达到初次学习的效果。)
4、想象创作,尝试制作糖葫芦
孩子继续尝试制作糖葫芦,强调卫生要求,老师巡回指导鼓励。
(1)鼓励个别孩子在多次分泥中感受比较均匀地分泥。
(2)提醒孩子串糖葫芦时要注意安全。
(评析:一些孩子均匀分泥方面把握还是不好,个别孩子因为分的泥块太小,造成团圆时的难度,及时引导后,用大块泥尝试后,这些孩子也基本上掌握了团圆的基本方法;串葫芦时,一些孩子团出来的糖葫芦太小,串时有难度;晋瑜、芷伊等个别孩子出现随意玩泥,并没有按要求制作糖葫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制止。)
2、展示作品,小结
让孩子把自己制作的糖葫芦送给娃娃家的小动物。
(评析:很多孩子都是选择送给自己带来的小动物,还跟小动物说起话,孩子相互之间交流也比较活跃,表现出一定的成就感。让孩子把自己做的糖葫芦送给小动物,让情景游戏始终伴随孩子的学习过程,给孩子完整的情景感受,有效保持孩子的活动兴趣。)
小班葫芦美术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宝葫芦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