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捉迷藏教案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捉迷藏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捉迷藏教案8篇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乐于在提述藏的游戏情境中用温柔、摇曳的方式歌唱,并有节奏的念出叽叽叽叽,mu ma mu ma

2、观察同伴外部特征,在捉迷藏游戏情境中尝试大声说出躲起来的“美琪妈妈”是谁。

3、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歌唱,体会集体边唱歌边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音乐、意味背景图、眼軍3个、美現妈妈面具2个。

经验准备

孩子们已经互相熟悉并能叫出同伴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美琪妈妈,走出来

出示图片,故事导人

1、小鸡们,今天美琪妈妈要带小鸡们一起去玩躲猫猫,当听到音乐停的时候,我们就用自己的身体把自己躲起来戦!(教师引导幼儿做小鸡动作走。)

2、哇!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鸡们找个位置坐下来休息一下。

二、美琪妈妈,捉迷藏

(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

1、ppt背景一:美丽森林

(1)师:瞧谁来啦?美琪妈妈说刚才是小鸡们躲,这一次美琪妈妈来躲,你们还能找到么?我们先遮住小眼睛,当数到1、2、3的时候就睁开小眼睛,看看美琪妈妈躲到哪里去了!

(2)师:这里找不到美琪妈妈怎么办呀?(根据幼几经验引导幼儿说出换一个地方)

2. ppt背景二:小荷塘

(1)师:这一次我们一起唱着歌去找美琪妈妈,说不定她听到歌声就出来了!(出示p2小池塘背景)

(2)师:我们一起问问小鱼,你会怎么问?我们一起来问:“小鱼小鱼,我们的妈妈去哪儿了呢?”(ppt小鱼回答:你们的妈妈去小动物家里做客粒!)

(二)重点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白

1、实物背景三:小猪家、小牛家、小鸡的家

(1)师:我们先去哪个小动物家去找呀?(通过去三个小动物的家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出叽叽叽叽,mu ma mu ma)。

2、妈妈的信

(1)师:我们听听美琪妈妈和我们说了什么?

(2)师:孩子们,当你们唱完这首歌后请闭上小眼睛,然后猜猜谁躲起来了,猜对了,妈妈就出来咯!

三、美琪妈妈,一起玩

游戏《美琪妈妈躲起来》

l、师:美琪妈妈说,你们那么厉害,这一次要请一个小朋友当美琪妈妈躲起来,你们还能猜到么?

2、再次游戏,请两位小朋友当美琪妈妈躲起来,2位小朋友猜。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教学理论依据:

草地上的蚂蚱、花丛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虫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蚂蚁搬家,喜欢追着蜻蜓飞舞,更想捉一只瓢虫数数到底有几颗星星……他们玩着、说着、画着、问着,乐此不疲。但是,螳螂有几种颜色?竹节虫长什么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了。因此选择《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教学内容正是遵循了《纲要》中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所感兴趣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在《捉迷藏的`昆虫》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幼儿想、说、做在前,教师指导、小结在后的原则。皮亚杰还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因此,本次活动将探索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既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实施策略:

整个活动的组织以游戏贯穿始终。

1、师幼游戏,打好铺垫。通过游戏“捉迷藏”,理解“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做铺垫。

2、趣味寻找,探索发现。寻找花草丛中、图片中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小昆虫,探寻昆虫保护自己的奥秘,体验发现、探究的乐趣。

3、角色扮演,知识拓展。通过扮演角色,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学目标:

1、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藏有螳螂、蝴蝶、蚂蚱等昆虫的花草丛。

2、《昆虫躲猫猫》图片。

3、《春天》的音乐,昆虫头饰若干,小鸟头饰一个。

活动重点:

了解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难点:

对昆虫“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过程:

1、游戏“捉迷藏”,理解“隐藏”与“发现”之间的关系。

教师带领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亲身感受:如果想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必须要隐藏好。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找找、说说

①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②请幼儿说说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讨论为什么这些昆虫藏在和身体颜色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昆虫以及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看看、听听

教师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枯叶蝶、竹节虫、兰花螳螂等昆虫是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

(3)找找、认认

①教师出示《昆虫躲猫猫》大图片,请幼儿寻找图中已经认识的兰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

②请幼儿找出图片中的其他昆虫,拓展幼儿关于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经验。

3、游戏《小鸟和小虫》,复习巩固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经验。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虫和小鸟”的游戏,鼓励幼儿将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游戏中。

延伸活动:

激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1、鼓励幼儿和家长收集关于动物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影像等资料。

2、鼓励幼儿通过向家长、教师请教或观看图书、影像等途径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动物保护色原理”的应用。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昆虫。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找小猫》歌曲音乐,幼儿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

2、猫妈妈头饰、小猫头饰若干。

3、布置"猫咪快乐之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直入主题,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在音乐中带领幼儿做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跑、走、爬等,活动身体,烘托气氛)教师提问:

1、还记得《找小猫》这首歌曲吗?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歌曲)

2、师幼一起演唱歌曲,为游戏做准备。

今天,猫妈妈和小猫咪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通过扮演小猫,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二、圆圈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并要求幼儿能够遵守,初步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猫藏,妈妈来找。介绍游戏规则: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小猫躲好后不能乱动。

2、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玩游戏。(教育幼儿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3、伴随音乐玩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并为下一步情境游戏做铺垫)

三、在"猫咪快乐之家"玩情境游戏,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充分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玩游戏。

唱到哪一句开始躲?躲好后怎么办?(通过提问强化游戏规则)妈妈找到几只小猫?找到小猫后引导幼儿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伴随音乐玩游戏,进一步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再次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智能提供了机会。)

3、教师和1名幼儿来找小猫,增添游戏趣味性。你在哪儿找到小猫的?小猫咪你们藏哪儿了?和小伙伴们说一说!(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初步学习使用方位词,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藏的具体空间方位。)

四、教师小结: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真开心,妈妈最喜欢和你们玩游戏了,因为妈妈最爱你们!你们爱妈妈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游戏玩累了,一起伸伸懒腰,我们到外面晒太阳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操作规程过程中发现成功孩子非常感兴趣,活动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教研活动。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动物园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小动物捉迷藏》,并尝试用默唱的方式进行歌唱。

2、感受不同的演唱方式,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园主题相关经验、课件ppt、钢琴伴奏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一起去旅游(熟悉歌曲旋律)

1、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2、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好吗?

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

二、我是小导游(学唱歌曲)

1、今天我是小导游,我们听听看,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先听到了什么动物又听到了什么动物呢?(老师范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呢?

我第一个参观了谁你们听到了吗?(幼儿回忆歌词)

小朋友们想再听一遍,那我们就来再听一遍。(老师再次范唱歌曲)

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排队的呢?(观看课件)

3、你们愿意来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吗!

导游是有专业性的,不能随便介绍,不能乱了顺序。(老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老虎狮子是住在一个房间,那唱的时候就要唱的短短的快快的。

河马孔雀也是在一起的。

三、小动物躲起来(尝试默唱的歌唱形式)

1、小动物们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藏一个找,用眼睛找。小动物们说今天我也要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是用眼睛去找,是用耳朵去找。

我们用耳朵去听一听,找一找,是哪个小动物躲起来了?

2、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3、你们能不能把大熊猫藏起来?

4、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大熊猫藏起来的?这样的歌唱方式我们叫做默唱。

来注意我唱歌时候的动作。其实我是在心里面唱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的唱,不发出声音的唱。

来再次试一下这种歌唱方式。

刚才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唱的?

四、用转盘的'形式根据指向的小动物来默唱

1、小朋友们也都想来唱一下,小动物们也想机会均等,都想藏起来,我们就

用转盘决定把谁藏起来,这次要把啄木鸟藏起来,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

我们来唱一次试试。

2、转盘转到老虎和狮子了,谁想试试看把他们藏起来?单独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次

3、试试把长颈鹿藏起来吧。

五、戴头饰,唱歌玩游戏

老师这里这八个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上头饰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八个小朋友背对着电视机蹲下扮演小动物,其余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来用歌声把一个小动物藏起来。(大屏幕提示哪个动物被藏起来)八个“小动物”唱到你了,你就起立,没有唱到就蹲着。看看最后是不是我们藏的那个小动物好吗?

六、结束离场

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原来还能用歌声来捉迷藏。

下次带回去给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玩。

这个好听的歌曲叫《动物捉迷藏》,起立,给老师们说再见了!

附录:

歌曲:小动物捉迷藏

1=d佚名词曲

5 3 5 | 5 3 5 | 6 5 4 3 |2 3 4|

长颈鹿,啄木鸟,老虎狮子大熊猫,

5 1 1 1| 1234 5| 5 2 2 4 |3 2 1||

河马孔雀猫头鹰,动物园里朋友多。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能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达。

2.通过理解故事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3.在活动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教学ppt、视频“神奇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

1.体验捉迷藏的游戏玩法

(1)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谁来说一说是怎么玩的?

(2)小结:捉迷藏就是要有人躲起来,其他人蒙起眼睛找的。

(3)请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它是谁?(出示封面)

(2)这是一头特别的大象,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3)小结:这是一头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叫《艾玛捉迷藏》。

二、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

(1)看看艾玛是和谁玩捉迷藏的'?它们谁是找的?谁是躲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出示ppt2:

(1)小鸟来到小树林,这里可能藏着艾玛噢!你们发现它在哪儿了吗?

(2)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看成是艾玛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太阳伞身上的图案和艾玛很相似。)

3.出示ppt3:

(1)小鸟继续找呀找,来到了灌木丛,这里会藏着艾玛吗?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4.出示ppt4:

(1)小鸟继续往前飞,来到了小山坡,仔细看看艾玛在这里吗?它在哪儿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能根据艾玛身上的图案观察到艾玛可能躲在那里。)

5.出示ppt5:

(1)在这个地方藏着艾玛噢!仔细找找它在哪儿?

6.出示ppt6:

(1)艾玛的好朋友也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它的好朋友有谁?

7.出示ppt7图片:

(1)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大家快点来把它们找出来。你们找找看,它们藏在哪里?

(2)为什么它们要躲在那里呢?

(环节分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观察出动物们可以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

三、了解其他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出示ppt(8—10)

(1)你发现了什么动物?你们认识它吗?它们藏在哪里?

(2)小结:在我们自然世界里有很多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都会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地方藏起来,这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活动延伸:

师:在自然界还有许多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下次再来告诉你的同伴,好吗?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以及与同伴拍手。

2、模仿花朵轻盈的舞姿,根据手势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

1、已熟悉乐曲,做过小碎步的动作。

2、手花环若干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走走小碎步。

――小花瓣们在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听着音乐,像小花瓣那样轻轻地跳、快乐地跳。

――幼儿听音乐原地走小碎步。

2、学习基本动作。

――小花瓣一起欢快地跳,跳成了一个大花环。

――教师放慢速度哼唱乐曲,示范基本动作。

动作一:双手叉腰,小碎步行进一小节(每拍两步),接着原地起踵一小节(每拍起踵一次)。动作二:两两相对,先各自拍手两下(每拍拍一下),接着相互对拍两下(每拍拍一下)。

3、跳跳花环舞

――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就像一个花环。我们要听着音乐快乐地跳,沿着圆心跳,跳出不同样子的'花环。

――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学跳花环舞a段:做动作一,沿圆圈行进,幼儿组成的“大花环”转起来,最后一小节,全体幼儿面向圆心。

――在乐曲b段,教师,或一名幼儿扮演“花王”站在圆心,从圆圈上任意一名幼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用右手间隔点人(每拍点一名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向前一步,转身与未点到的幼儿面对面站好,直至变成双圈队形。

――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学跳花环舞a段:幼儿两两相对站立,做动作儿,在作后一小节还原成单圈,舞蹈继续进行。

――跟随音乐,幼儿完整舞蹈。教师进行必要的语言提示,使幼儿的动作跟上音乐。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能大方讲述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

2、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知道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准备:

?艾玛捉迷藏》ppt,太阳伞、轮船、帐篷、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封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看看!绘本的封面上有谁?(大象)哦,它和你们一样有名字哦,它叫艾玛!我们和艾玛打个招呼吧!

2、师:看看艾玛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身上有很多颜色)有些什么颜色呀?说一说。那这些颜色在艾玛身上构成一块一块的什么图形?

师:哦,原来艾玛是一只五颜六色的花格子大象。

3、师:今天艾玛要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捉迷藏游戏吗?怎么玩的?

二、 艾玛捉迷藏,感受捉迷藏的乐趣

1、出示ppt2,师:那我们看看艾玛和小鸟谁找谁藏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捉迷藏游戏开始咯,艾玛赶紧找地方去躲了起来。

2、出示ppt3,师:小鸟睁开眼睛开始找咯!它先飞到了小山坡上,这里会藏着艾玛吗?仔细地来找一找。是这里吗?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可能是艾玛呢?)那到底是不是呢?(出示“帐篷画面”)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哦,这是一顶帐篷,)知道什么是帐篷吗?那你们仔细看看,这是一顶怎么样的帐篷?

3、师:小鸟继续在这里找呀找呀,它又发现了艾玛,你们发现了吗?在哪里?是艾玛吗?(出示衣服、袜子画面)原来是什么?

4、师:这里也没有藏着艾玛,小鸟接着又飞到了小树林里,它一下子就找到了艾玛,你们找到了吗?在哪里?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呢?(出示太阳伞画面)你能用好听的词来说说这顶太阳伞吗?(幼儿说说)你们说得太好了,这里有一顶五颜六色的太阳伞,可是没有花格子大象艾玛哦!

5、师:小鸟继续向前飞,来到了灌木丛里,这里有艾玛吗?在哪呢?到底是不是呢?我们闭上眼睛,我数到三你们再睁开,1,2,3,(出示小船画面)哎!怎么还不是艾玛呀?原来是一艘小船啊!

6、(同时出示帐篷、衣服袜子、太阳伞、小船画面)师: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

三、 小动物捉迷藏,了解躲藏的秘密

1、师:哎,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看这里!藏着谁呢?(找找说说青蛙、瓢虫)

2、师:其他小动物都找到了,可是艾玛还没找到呢!我们再去找找它吧!

四、帮艾玛躲躲好

1、师:小鸟飞呀飞呀,来到了更远的地方,它在一片草丛里一下子就发现了艾玛,小鸟说:“艾玛,你怎么躲在这里呀?”艾玛说:“哎,我身上五颜六色的,走了这么远,也没能找到适合我躲的地方,我只好随便躲在这个草丛里。”小鸟说:“没关系,艾玛,我们再来玩一次,这次你可要藏得好好的哦!”

2、师:我们小朋友来帮艾玛想想它躲在哪里才不容易被小鸟发现呢?

(根据幼儿说的贴出太阳伞、轮船、帐篷、袜子,感受色彩的相似)

师:原来你已经知道了捉迷藏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秘密了,就是躲在和自己身体颜色相近的地方,那我们一起来告诉艾玛吧!艾玛,艾玛,你可以躲在五颜六色的……里,谁也来告诉艾玛?(1个幼儿)

师:除了躲在五颜六色的……里,还可以躲在哪里呢?你来说。(幼儿学说句式)

3、师:说得太棒了!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这一次艾玛一定会把自己藏的好好的。我们今天看了小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你们也想玩吗?那我们回到教室也去玩一玩吧!

中班捉迷藏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xx地方,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讲述,学习方位词,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

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习与人合作、交往。

(三)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制作一幅动物图片,画面内容为: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藏在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二)环境准备

教师事先将各种立体小动物布置在活动室的各个地方。

(三)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戏,体会不同的方位。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约了几个小动物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动物们早就到了,小朋友快来和我一起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

2、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找到小动物藏在哪里了吗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儿呢

3、请幼儿仔细观察,依次找出5种动物,说出:xx小动物藏在xx地方,如: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简单说出理由。(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4、幼儿讲述正确后,教师操作图片,让动物从隐蔽处走出来。

5、游戏:还有许多小动物藏在课室里的其他地方,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花仙子”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

6、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跳舞,活动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通过练声和律动,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五、生活中渗透生活中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环境中渗透环境中布置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玩耍。

七、家庭中渗透

1、希望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去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

2、平时要求幼儿用完整语句表达意愿。

附诗歌

捉迷藏

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

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

小兔子藏在草丛里,露出长长的耳朵。

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

长颈鹿藏在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中班捉迷藏教案8篇相关文章:

纸中班教案8篇

中班开学安全教案8篇

中班智力教案8篇

中班动物歌教案8篇

幼儿中班安全教案8篇

中班装饰教案8篇

摘果子中班教案8篇

中班按规律排序教案8篇

中班社会超市教案8篇

梅中班教案推荐8篇

中班捉迷藏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624